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胁迫对海水青鳉( Oryzias melastigma )的毒性效应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上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哲诚 梁川 +3 位作者 李乾永 马正茁 徐炎华 刘志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5-96,共22页
近年来,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已经被公认为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一种模式生物,其具有与淡水模式生物斑马鱼(Danio rerio)类似的研究特征优势,如世代时间短(3~4个月)、每日产卵、成鱼尺寸小(2.5~3.5 cm)、胚胎透明、性别二态... 近年来,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已经被公认为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一种模式生物,其具有与淡水模式生物斑马鱼(Danio rerio)类似的研究特征优势,如世代时间短(3~4个月)、每日产卵、成鱼尺寸小(2.5~3.5 cm)、胚胎透明、性别二态性以及易于进行实验室规模化养殖等。在过去十余年中,国内外的研究者们对海水青鳉进行了广泛的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这些组学数据能够进一步帮助我们在分子层面了解环境胁迫对海洋生物的潜在影响及其可能的毒性机制。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归纳了海水青鳉作为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模型的优势,介绍了当前用于海水青鳉基因/蛋白质组学的技术方法,整理了基因/蛋白质组学在研究不同种类的海洋环境压力源对海水青鳉毒性效应的应用现状。最后,我们对未来海水青鳉的研究提出了一定的预期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 高通量分子工具
下载PDF
双酚AF对海水青鳉仔鱼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毒性效应
2
作者 周天洋 陈月碧 +3 位作者 高佳豪 王中铎 郭昱嵩 董忠典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24-2732,共9页
为研究BPAF对海水青鳉仔鱼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以及毒性效应是否在环境恢复后可逆,本研究将海水青鳉仔鱼在7.96和82.91μg/L BPAF中暴露7d随后恢复7d,探讨了BPAF对海水青鳉仔鱼存活、生长、心率和游泳行为的影响,并结合仔鱼神经系统、心... 为研究BPAF对海水青鳉仔鱼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以及毒性效应是否在环境恢复后可逆,本研究将海水青鳉仔鱼在7.96和82.91μg/L BPAF中暴露7d随后恢复7d,探讨了BPAF对海水青鳉仔鱼存活、生长、心率和游泳行为的影响,并结合仔鱼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抗氧化系统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探究了BPAF对海水青鳉仔鱼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82.91μg/L BPAF暴露显著降低了仔鱼的存活率;7.96和82.91μg/L BPAF暴露均显著抑制了仔鱼的生长、游泳行为和心率,恢复7d后仔鱼的生长得以恢复,但游泳行为和心率仍被抑制;在分子水平上,7.96μg/LBPAF暴露导致神经系统基因ache、心血管统基因tbx2b和抗氧化系统基因cat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30%、47%和56%,恢复后对ache和cat的抑制效应消失,而82.91μg/L BPAF暴露则显著下调了神经系统基因syn2a(80%)、shha(58%)、xdh(59%)、gap43(47%)、elav13(54%),心血管统基因,atp2a1(44%)、crhr1(84%)、tbx2b(60%)、arnt2(32%)、tbx6(68%)的表达水平,恢复7d后elav13的表达恢复正常水平,而gap43的表达则显著上调,抗氧化系统基因cat、sod、cox和gpx的表达水平分别比对照组低61%、71%、51%和53%.本研究为BPAF的海洋生态安全风险评估和水质基准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BPAF 仔鱼 行为 发育毒性
下载PDF
菲、芘、苯并(a)芘单一暴露及分别与α-萘黄酮(ANF)联合暴露对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胚胎发育毒性效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穆景利 王新红 +2 位作者 靳非 王菊英 洪华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2-150,共9页
为了解和探讨3~5环PAHs对海水鱼类胚胎发育的毒性及作用方式,比较研究了菲(phe-nanthrene,Phe)、芘(pyrene,Py)、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单一暴露和三者各自与α-萘黄酮(α-naphthoflavone,ANF)联合暴露对海水青鳉(marine medak... 为了解和探讨3~5环PAHs对海水鱼类胚胎发育的毒性及作用方式,比较研究了菲(phe-nanthrene,Phe)、芘(pyrene,Py)、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单一暴露和三者各自与α-萘黄酮(α-naphthoflavone,ANF)联合暴露对海水青鳉(marine medaka,Oryzias melastigma)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胚胎体内EROD活性、发育畸形、孵化率和心律等毒性指标被测定,结果显示:Phe,Py和BaP对海水青鳉胚胎体内EROD活性的诱导能力大小为BaP>Py>Phe,各化合物对EROD诱导与发育畸形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除Phe所引起的EROD诱导与畸形指数之间呈显著相关(r=0.95,p=0.015)外,Py和BaP均无相关性;在100μg/dm3 ANF影响下,CYP1A活性诱导被抑制,但胚胎发育的畸形指数被显著提高,ANF分别与Phe,Py和BaP的联合暴露对胚胎发育呈潜在的协同作用。本文研究初步表明,3~5环PAHs化合物对海水青鳉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方式可能不同;CYP1A活性抑制在PAHs混合物对海水青鳉胚胎发育的毒性作用过程中未起到缓解毒性的作用,CYP1A抑制剂与PAH型CYP1A诱导剂的混合物对鱼类胚胎发育具有潜在的协同毒性作用,现有的PAHs混合物毒性风险评价方法可能低估了实际环境中PAHs的风险;海水青鳉早期生活阶段的心脏发育对PAHs混合物暴露较为敏感,可推荐其作为生物标志物指示PAHs或溢油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海水 模式鱼种 发育毒性 早期生活阶段 风险评价
下载PDF
海水模式种青鳉鱼(Oryzias melastigma)的胚胎发育观察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漪 王晓杰 +1 位作者 冉皓宇 林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82,共12页
海水青鳉鱼(Oryzias melastigma)作为一种新兴的海洋模式生物,可应用于海洋生态毒理学的研究。鱼类发育的早期阶段对污染物最为敏感,海水青鳉鱼胚胎毒性分析已成为毒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是目前尚未见有关海水青鳉胚胎发育的有关报道,... 海水青鳉鱼(Oryzias melastigma)作为一种新兴的海洋模式生物,可应用于海洋生态毒理学的研究。鱼类发育的早期阶段对污染物最为敏感,海水青鳉鱼胚胎毒性分析已成为毒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是目前尚未见有关海水青鳉胚胎发育的有关报道,因此本研究对海水青鳉鱼的繁殖习性和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观察。利用体视显微镜对海水青鳉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连续的实验观察,并描述了各个发育时期的特征。在水温(26±0.5)°C的条件下,海水青鳉鱼受精卵历时220h 30min孵化出膜。胚胎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激活阶段、受精卵胚盘形成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孵化出膜阶段8个阶段,共分为33个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受精卵 胚胎发育
下载PDF
消油剂处理120#燃料油对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胚胎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翔 丁光辉 +2 位作者 钱怡婷 姜玲玲 熊德琪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26,共9页
以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胚胎为研究对象,比较了120#燃料油分散液(water-accommodated fractions,WAFs)与乳化液(biologically enhanced water-accommodated fractions,BE-WAFs)的急性毒性效应,并研究了不同浓度(40、100、250 mg... 以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胚胎为研究对象,比较了120#燃料油分散液(water-accommodated fractions,WAFs)与乳化液(biologically enhanced water-accommodated fractions,BE-WAFs)的急性毒性效应,并研究了不同浓度(40、100、250 mg/L)下WAFs、BE-WAFs对胚胎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受到石油烃的氧化胁迫后,海水青鳉胚胎内3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明显。随着石油烃浓度的升高和暴露时间的延长,3种酶表现出程度不同的诱导效应和抑制效应。其中受石油烃污染影响最为明显的为SOD酶;而GST酶则对消油剂单独暴露表现较为敏感。实验证明,海水青鳉体内SOD酶活性对石油烃污染反应最为敏感,适合作为监测石油烃污染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oryzias melastigma) 石油烃 消油剂 抗氧化酶 120#燃料油
下载PDF
聚苯乙烯微塑料长期暴露对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亲代生长、繁殖及子代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靳非 田淼 +3 位作者 穆景利 王莹 丛艺 王菊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6-223,共8页
微塑料污染是近年来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海洋环境问题之一,由微塑料造成的生态和人类健康风险不容小觑,但微塑料对鱼类的长期危害目前尚无定论。为评估微塑料颗粒对海洋鱼类的长期影响,选取塑料生产和环境中常见的聚苯乙烯(polystyre... 微塑料污染是近年来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海洋环境问题之一,由微塑料造成的生态和人类健康风险不容小觑,但微塑料对鱼类的长期危害目前尚无定论。为评估微塑料颗粒对海洋鱼类的长期影响,选取塑料生产和环境中常见的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为研究对象,对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60 dph(days post hatching,dph)幼鱼进行了为期50 d的长期暴露,系统研究PS暴露对海水青鳉亲代的生长、繁殖和子代胚胎发育等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粒径为10μm、浓度为1×10^(4) particles·L^(-1)和1×10^(5) particles·L^(-1)暴露条件下,PS处理组亲代体长和体质量的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S暴露未显著影响亲代性成熟进程和受精过程;PS暴露未显著影响子代胚胎心率和孵化时间,但能显著降低子代孵化率,造成胚胎发育畸形。上述结果表明,PS长期暴露对亲代生长和繁殖未产生明显影响,但对子代的胚胎发育具有不利影响,研究结果为科学评估海洋微塑料污染的生态风险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海水 长期效应 生长 繁殖 胚胎发育
下载PDF
雌、雄海水青鳉肝脏组织差异表达基因转录组分析
7
作者 张林宝 田斐 +4 位作者 陈海刚 张喆 叶国玲 李艺彤 唐海威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8-97,共10页
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作为雌雄异体的模式动物,在研究外来污染物毒性效应性别差异上具有优势。运用转录组学技术系统研究了雌、雄海水青鳉肝脏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显示雌、雄青鳉肝脏中共有1351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其中68... 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作为雌雄异体的模式动物,在研究外来污染物毒性效应性别差异上具有优势。运用转录组学技术系统研究了雌、雄海水青鳉肝脏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显示雌、雄青鳉肝脏中共有1351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其中683个在雌鱼肝脏中高表达,668个在雄鱼肝脏中高表达。雌鱼肝脏中高表达的差异基因主要涉及生殖和性激素合成相关通路,如卵黄蛋白原和雌激素受体。雄鱼肝脏中高表达的差异基因主要涉及能量代谢、细胞骨架和肌肉收缩等相关生物过程,如丙酮酸激酶、肌酸激酶、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等。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除DNA错配修复蛋白基因以外,其他17个基因差异表达倍数与RNA-seq对应基因差异表达趋势基本一致,表明转录组分析数据基本可靠。研究表明,雌、雄海水青鳉肝脏中基因表达具有差异调控模式,研究获得的差异基因和调控通路将为海水青鳉对外来污染物性别差异响应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肝脏 性别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Cd^(2+)、Hg^(2+)、Cr^(6+)和Pb^(2+)对黑点青鳉(Oryzias melastigma)早期生活阶段的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穆景利 王莹 +1 位作者 王新红 王菊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52-360,共9页
近岸海域重金属污染不容乐观,作为"一种潜在的海洋模式鱼种"黑点青鳉(marine medaka,Oryzias melastigma)对不同重金属胁迫的响应水平却鲜有报道。为探究并比较海水鱼种黑点青鳉早期生活阶段对Cd2+、Hg2+、Cr6+和Pb2+等不同... 近岸海域重金属污染不容乐观,作为"一种潜在的海洋模式鱼种"黑点青鳉(marine medaka,Oryzias melastigma)对不同重金属胁迫的响应水平却鲜有报道。为探究并比较海水鱼种黑点青鳉早期生活阶段对Cd2+、Hg2+、Cr6+和Pb2+等不同重金属胁迫的响应,在实验室通过半静态方式,对黑点青鳉受精卵和初孵仔鱼分别进行了14d短期毒性和96h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当Cd2+、Hg2+、Cr6+和Pb2+浓度分别高于147μg·L-1、24μg·L-1、235μg·L-1和200μg·L-1时,4种重金属离子对黑点青鳉胚胎发育具有显著的毒性效应,可显著降低胚胎的孵化能力和心脏跳动,并导致初孵仔鱼的发育畸形;Cd2+、Hg2+、Cr6+和Pb2+对黑点青鳉初孵仔鱼的96h-LC50分别为1.12(0.496~2.306)mg·L-1、0.097(0.042~0.196)mg·L-1、1.456(0.547~3.242)mg·L-1和>20mg·L-1;与其他海洋鱼种相比,4种重金属离子对黑点青鳉初孵仔鱼的LC50相对较低,表明该鱼种对重金属胁迫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此外,该鱼种具有个体小,易于实验室长期培养,世代周期短和对内分泌干扰物敏感等多项优势,因此,笔者推荐将黑点青鳉作为潜在的海洋模式鱼种用于生态毒理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重金属 鱼类早期生活阶段 胚胎毒性
下载PDF
米氏凯伦藻对海水青鳉影响效应的转录组学分析
9
作者 杨桂琴 李晓东 +6 位作者 路玮静 李健鑫 李靖 常阳 王紫阳 张伟妮 陈新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2-325,共14页
近年来我国近岸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藻华频发,给当地水产养殖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但该藻在海洋生物分子水平上的影响尚不明确。本实验通过转录组学分析,探究了米氏凯伦藻对模式生物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鳃和肝脏mRNA转... 近年来我国近岸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藻华频发,给当地水产养殖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但该藻在海洋生物分子水平上的影响尚不明确。本实验通过转录组学分析,探究了米氏凯伦藻对模式生物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鳃和肝脏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受藻作用96 h后,青鳉鳃与肝脏中分别有508个与604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其中上调基因分别有184个和390个,下调基因分别有324个和214个。Gene ontology(GO)功能分类结果显示DEGs多集中于生物进程和分子功能,进一步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米氏凯伦藻能够显著影响青鳉鳃组织中凝血酶激活受体活性、受体信号通路和离子跨膜运输等相关通路;肝脏中氧运输和结合进程相关通路也受到显著影响。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富集分析表明鳃和肝脏组织中DEGs均显著富集于免疫系统的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鳃DEGs还富集在IL-17免疫信号分子和细胞因子相互作用信号转导通路;而肝脏DEGs还富集在脂质、氨基酸代谢通路。此外,免疫因子serpine1、hsp90b1、bcl2l1在鳃中均被显著抑制,而凝血因子f2、f5、plg在肝脏中均被显著上调。实验结果表明米氏凯伦藻可能对海水青鳉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氧化损伤,也可能通过激活IL-17信号通路导致免疫炎症的发生。同时该藻还导致海水青鳉肝脏纤溶系统被激活,代谢功能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凯伦藻 海水 影响效应 转录组分析 免疫
下载PDF
海洋微塑料对海水青鳉毒性效应研究进展分析
10
作者 马健 李友训 +5 位作者 于道德 赵中华 田敬云 谭训刚 吕淑果 王先磊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3年第7期48-55,共8页
海水青鳉是研究微塑料对海洋生物毒理作用的理想模式生物。文章围绕微塑料在海水青鳉中毒性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已发表文献年度变化和地区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实验所用微塑料种类、颗粒大小和实验浓度、暴露时间和方式以... 海水青鳉是研究微塑料对海洋生物毒理作用的理想模式生物。文章围绕微塑料在海水青鳉中毒性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已发表文献年度变化和地区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实验所用微塑料种类、颗粒大小和实验浓度、暴露时间和方式以及不同生长阶段海水青鳉实验对象选择,总结归纳微塑料在海水青鳉体内代谢、肠道损伤、生长和发育毒性、生殖毒性、遗传毒性以及对其他海洋污染物的放大或缓解效应6个方面的研究结果,并以分析结果为基础,建议在后期研究海洋微塑料对海水青鳉毒性效应,应重点考虑实验时间长短、实验材料选择和实验设计、毒理作用机制分析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微塑料 毒性 聚苯乙烯 聚氯乙烯
下载PDF
氯化镉、灭多威和硝基苯对日本青鳉(Oryzias latipes)行为抑制的生物应急监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丽俏 刘洋 +6 位作者 曾阳 付秀娥 陈琳琳 任宗明 付荣恕 赵建平 翁燕波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研究了氯化镉、灭多威和硝基苯对孵化以后7d左右日本青鳉(Oryzias latipes)行为毒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污染物中,随暴露浓度的增加,第1尾日本青鳉产生行为抑制的时间逐渐缩短,并且半数行为抑制时间(time ofhalf behavior inhibition,THBI... 研究了氯化镉、灭多威和硝基苯对孵化以后7d左右日本青鳉(Oryzias latipes)行为毒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污染物中,随暴露浓度的增加,第1尾日本青鳉产生行为抑制的时间逐渐缩短,并且半数行为抑制时间(time ofhalf behavior inhibition,THBI,Y)随暴露浓度(X)呈现幂指数关系Y=aXb,其中20<a<28,-1.2<b<-0.8。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日本青鳉THBI分析,能初步实现水体突发性污染事故污染水平的应急监测,从而为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oryzias latipes) 氯化镉 灭多威 硝基苯 应急监测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和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对幼年期及青年期海洋青鳉(Oryzias melastigma)的内分泌干扰效应 被引量:6
12
作者 叶婷 康美 +3 位作者 黄乾生 方超 陈亚檞 董四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3-550,共8页
本研究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酯(MEHP)对幼鱼期及青年期海洋青鳉(Oryzias melastigma)的生殖发育毒性效应出发,从雌激素受体(ER)、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PPAR)及芳香烃受体(AhR)通路探讨DEHP和MEHP致毒... 本研究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酯(MEHP)对幼鱼期及青年期海洋青鳉(Oryzias melastigma)的生殖发育毒性效应出发,从雌激素受体(ER)、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PPAR)及芳香烃受体(AhR)通路探讨DEHP和MEHP致毒机制.本实验将孵化后1周的幼鱼分别暴露于溶剂对照、低浓度DEHP(0.1 mg·L-1)、高浓度DEHP(0.5 mg·L-1)、低浓度MEHP(0.1 mg·L-1)和高浓度MEHP(0.5 mg·L-1)23 d、53 d,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DEHP和MEHP导致雌性青鳉肝损伤,表现为肝糖原降低,肝细胞质水肿变性;DEHP和MEHP促进了性成熟,表现为促进雌性青鳉卵巢中卵细胞的发育.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DEHP和MEHP显著影响了ER、PPAR及AhR通路,并且对青年期的影响强于幼鱼期,DEHP对ER、PPAR及AhR通路的影响较MEHP强.所以DEHP及MEHP可能通过ER、PPAR和AhR通路影响了肝脏发育,造成了肝损伤,促进雌性青鳉卵巢发育,对ER、PPAR和AhR通路影响显示出发育阶段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oryzias melastigma)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 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EHP) 雌激素受体(ER)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PPAR) 芳香烃受体(AhR)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EHP)长期暴露对海洋青鳉(Oryzias melastigma)内分泌干扰效应的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婷 康美 +1 位作者 黄乾生 董四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3-260,共8页
为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EHP)长期暴露对海水生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及机制,将孵化后1周的海洋青鳉(Oryzias melastigma)分别暴露于DEHP(0.1 mg·L-1和0.5 mg·L-1)和MEHP(0.1 mg·L-... 为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EHP)长期暴露对海水生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及机制,将孵化后1周的海洋青鳉(Oryzias melastigma)分别暴露于DEHP(0.1 mg·L-1和0.5 mg·L-1)和MEHP(0.1 mg·L-1和0.5 mg·L-1)6个月。结果显示:DEHP显著增加了雌性和雄性海洋青鳉的肝指数,而MEHP只在高剂量时显著增加雄性青鳉的肝指数。对于雌性青鳉,DEHP暴露后肝脏雌激素相关基因ERα、ERβ、ERγ、VTG1、VTG2、ChgH和ChgL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对于雄性青鳉,DEHP暴露后,只有肝脏ERβ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相比之下,MEHP暴露对雌性和雄性青鳉肝VTG和Chg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DEHP激活了雌性和雄性青鳉的肝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PPARα和PPARγ,而MEHP只在低剂量时上调了雄性青鳉PPARγ的表达。在雌性和雄性青鳉体内,VTG和Chg的表达与ERα和ERγ的表达显著相关,并且ER与PPAR也显著相关。研究表明,DEHP长期暴露可通过激活肝性激素受体调控肝雌激素响应基因(VTG和Chg)和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PPARα和PPARγ)的表达而对海洋青鳉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并且显示出性别特异性。MEHP对海洋青鳉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弱于DEH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oryzias melastigma)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 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EHP) 雌激素受体(ER) 卵黄蛋白原(VTG) 卵膜蛋白原(Chg)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PPAR)
下载PDF
海水青鳉摄食微塑料的荧光和C-14同位素法示踪定量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田莉莉 文少白 +1 位作者 马旖旎 季荣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571-2578,共8页
微塑料已在多种海洋生物体内检出,造成不同程度的毒性效应,但由于技术限制,关于海洋鱼类对小粒径微塑料摄入和排出过程的定量研究仍比较缺乏.该研究针对生物体内小粒径微塑料定量示踪的技术难题,提出荧光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并对比了... 微塑料已在多种海洋生物体内检出,造成不同程度的毒性效应,但由于技术限制,关于海洋鱼类对小粒径微塑料摄入和排出过程的定量研究仍比较缺乏.该研究针对生物体内小粒径微塑料定量示踪的技术难题,提出荧光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并对比了两种方法的检测限、灵敏度和定性定量的方便程度等;同时以PS(聚苯乙烯,polystyrene)为微塑料代表,采用荧光法和C-14同位素法定量研究了PS微塑料(<1μm)在海水青鳉(marine medaka,Oryzias melastigma)成鱼和仔鱼中的摄入和排出情况,以及摄食行为对微塑料赋存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荧光法适用于直观观察微塑料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及高浓度暴露时的荧光定量,而C-14同位素法因具有更低的检测限和高的灵敏度,在复杂介质中的定量检测更具优势.②海水青鳉成鱼和仔鱼摄入微塑料的量随着培养时间而变化,且均在24 h摄入较多微塑料,成鱼(以鱼湿质量计)摄入的微塑料含量〔(246.8±38.1)mg/g〕显著(P<0.05)高于仔鱼〔(4.32±0.77)mg/g〕.③微塑料在海水青鳉体内主要分布部位为肠道(99.9%),极少量在鱼鳃(0.07%)和体表(0.03%)中,表明摄食是微塑料进入鱼体的主要途径;在不喂食72 h后,微塑料在肠道内仍有一定量残留〔(1.29±0.52)mg/g〕,鱼鳃中微塑料则完全排出至检测限以下.研究显示,海水青鳉通过对水中悬浮状态微塑料的摄入,将海水中的微塑料由初始悬浮分散态变成粪便团聚体沉入水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微塑料在环境中的赋存形态,由此对微塑料环境过程和生态效应产生的未知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oryzias melastigma) 微塑料 定量 摄食 排出
下载PDF
海水青鳉胚胎发育的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友红 刘洪军 +3 位作者 于道德 李玉全 官曙光 刘莹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25,共8页
为了解模式生物种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的胚胎发育特征,作者培育30日龄的海水青鳉,收集自然受精卵,在水温26~28℃、盐度27~28条件下,静水孵化。利用奥林巴斯SZ61解剖镜对海水青鳉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海水青鳉受... 为了解模式生物种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的胚胎发育特征,作者培育30日龄的海水青鳉,收集自然受精卵,在水温26~28℃、盐度27~28条件下,静水孵化。利用奥林巴斯SZ61解剖镜对海水青鳉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海水青鳉受精卵为圆球形端黄卵,多油球,沉性,卵膜上具有绒毛膜和纤维丝。和多数硬骨相似,胚胎发育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7个期:胚盘形成期、细胞分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器官形成期、肌肉效应期和孵化期。并发现海水青鳉胚胎发育有其特征:早期分裂具有不规则现象;仔鱼以尾部破膜先出的方式孵化;柯氏囊出现在原口关闭前,少数个体具有两个柯氏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oryzias melastigma) 胚胎发育 柯氏囊
下载PDF
海水青鳉雌激素受体基因的克隆、组织表达特性及环境雌激素EE2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民 安哲 彭会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8-168,共11页
为了获得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雌激素受体的基因信息及其表达特性,采用RACE-PCR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了雌激素受体基因的克隆、表达特性分析及其在17α-炔雌醇(EE2)暴露下的基因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海水青鳉雌激素受体... 为了获得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雌激素受体的基因信息及其表达特性,采用RACE-PCR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了雌激素受体基因的克隆、表达特性分析及其在17α-炔雌醇(EE2)暴露下的基因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海水青鳉雌激素受体基因与其他脊椎动物雌激素受体基因同源性较高,特别是DNA结合结构域(DBD)在进化上高度保守,配体结合结构域(LBD)次之;OM-ERα/β1/β2在所检测的10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青鳉肝脏、性腺、脾脏和肠中表达量较高;OM-ERα在肝脏中的表达和OM-ERβ1/β2在性腺中的表达,雌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EE2浓度为5、50、500ng/L的水体中暴露96 h后,海水青鳉仔鱼中的分子标志物卵黄蛋白原基因(vtg1)被显著诱导(P<0.05),且呈浓度依赖关系;中浓度(50 ng/L)的EE2诱导仔鱼OM-ERβ1基因表达,OM-ERβ2对EE2暴露呈现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的趋势;攻毒试验结果表明,OM-ERα和vtg1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暗示EE2可能主要通过ERα调控vtg1基因的表达;EE2攻毒下,β亚型存在一种倒U型的剂量-反应关系。研究表明:克隆获得的海水青鳉3个雌激素受体亚型基因OM-ERα/β1/β2,为后续开展海水模式鱼类雌激素受体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OM-ERα/β1/β2的组织表达特性及EE2对仔鱼OM-ERα/β1/β2表达的不同调控,显示出海水青鳉3种ER亚型基因存在着不同的生理功能,且其对环境污染物的应答模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α-炔雌醇(EE2) 海水 雌激素受体 内分泌干扰
下载PDF
4种重金属离子对海水青鳉胚胎发育及仔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志艳 薛雅芳 徐永健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1年第5期9-15,共7页
为研究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毒性影响及敏感性,本文以海水模式鱼-–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为对象,分析4种代表性海水重金属污染物铜、镉、铅、汞对其胚胎发育和仔鱼生长期的24 h急性毒性.结果显示:海水青鳉发育阶段对4种重金属离... 为研究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毒性影响及敏感性,本文以海水模式鱼-–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为对象,分析4种代表性海水重金属污染物铜、镉、铅、汞对其胚胎发育和仔鱼生长期的24 h急性毒性.结果显示:海水青鳉发育阶段对4种重金属离子都很敏感,且都产生明显毒性影响. Hg2+、Cu2+、Pb2+、Cd2+对海水青鳉胚胎发育期24 h LC50最低值分别为2.34μg·L-1 (Ⅰ期)、0.72 mg·L-1(Ⅳ期)、22.65μg·L-1(Ⅰ期)、27.32μg·L-1(Ⅰ期),对青鳉胚胎发育毒性大小的排序为Hg2+>Pb2+>Cd2+>Cu2+.Hg2+、Cu2+、Pb2+、Cd2+对海水青鳉仔鱼期24 hLC50最低值分别为0.018mg·L-1 (7日龄)、0.48 mg·L-1 (8日龄)、1.87 mg·L-1 (6日龄)、1.86 mg·L-1 (5日龄),对青鳉仔鱼毒性大小的排序为Hg2+>Cu2+>Cd2+>Pb2+.由此得出重金属对海水模式鱼的胚胎和仔鱼发育的敏感期,并经实验得到其最低敏感浓度,也为进一步开展海水重金属的生物监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胚胎发育 仔鱼 胚胎 重金属 急性毒性
下载PDF
长期高氨氮暴露对海水青鳉毒理效应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娜 朱丽梅 +1 位作者 于德良 张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48,共9页
氨氮是大多数硬骨鱼的氮代谢产物,但是环境中氨氮浓度过高也会对鱼类产生毒性作用。该研究结果显示,海水青鳉暴露于0.6和1.1mmol·L-1 NH4Cl 4周后的死亡率分别为21.25%和40%。这说明高浓度氨氮暴露对海水青鳉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氨氮是大多数硬骨鱼的氮代谢产物,但是环境中氨氮浓度过高也会对鱼类产生毒性作用。该研究结果显示,海水青鳉暴露于0.6和1.1mmol·L-1 NH4Cl 4周后的死亡率分别为21.25%和40%。这说明高浓度氨氮暴露对海水青鳉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而且暴露浓度越高,毒性越大。利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研究海水青鳉在长期氨氮暴露后的蛋白质响应变化,发现在0.6mmol·L-1 NH4Cl暴露条件下有16种蛋白的表达发生明显的变化,而在1.1mmol·L-1 NH4Cl暴露条件下有7种蛋白的表达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些蛋白主要参与氧化应激的产生,影响海水青鳉细胞结构组成、肌肉收缩、视觉通路、代谢调节和免疫调节,引起神经毒性。该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长期氨氮暴露对海水青鳉的毒理效应,为利用蛋白质组学探讨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提供了更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氨氮暴露 蛋白质组学 海水 毒理效应
下载PDF
海水青鳉仔稚幼鱼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道德 王友红 +4 位作者 刘莹 官曙光 于超勇 宋静静 刘洪军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250-260,共11页
【目的】系统掌握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早期发育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方法】对海水青鳉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进行连续观察和研究。【结果】在水温26~28℃,盐度27‰,14h光照∶10h黑暗的条件下,海水青鳉0日龄胸鳍发达、眼球浓黑、... 【目的】系统掌握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早期发育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方法】对海水青鳉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进行连续观察和研究。【结果】在水温26~28℃,盐度27‰,14h光照∶10h黑暗的条件下,海水青鳉0日龄胸鳍发达、眼球浓黑、脊索末端向上弯曲、尾鳍条出现;1日龄鳔充气,并开口摄食;3日龄卵黄吸收完毕;4日龄油球消失,进入后期仔鱼阶段;8日龄胸鳍、臀鳍条出现;10日龄背鳍出现;25日龄各鳍发育,进入稚鱼期;35日龄各个鳍条发育完善,身体布满鳞片,形态与成鱼相似,进入幼鱼期。【结论】根据卵黄囊、油球的吸收,鳍的发育以及鳞片等发育特征将海水青鳉早期发育阶段划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海水青鳉各鳍的发育时序为胸鳍、尾鳍、臀鳍、背鳍、腹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仔稚幼鱼 发育
下载PDF
温度对海水青鳉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凯凯 袁廷柱 +5 位作者 唐君玮 宋静静 刘洪军 迟雯丹 盖珊珊 于道德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8-663,共6页
为了探究温度对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设置6个温度梯度(19℃、22℃、25℃、28℃、31℃和34℃),记录各孵化温度下胚胎的孵化时间、孵化率和畸形率。结果显示,在19.8~33.8℃温度范围内,海水青鳉胚胎均能孵化,孵... 为了探究温度对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设置6个温度梯度(19℃、22℃、25℃、28℃、31℃和34℃),记录各孵化温度下胚胎的孵化时间、孵化率和畸形率。结果显示,在19.8~33.8℃温度范围内,海水青鳉胚胎均能孵化,孵化时间与温度呈负相关;34℃时胚胎孵化历时最短,为8.5 d;28℃时胚胎孵化率最高;胚胎发育的适宜孵化温度为24.8~30.5℃,最适温度为28℃,高温和低温都会导致初孵仔鱼畸形率升高;胚胎发育的生物学零度为14.89℃,平均有效积温为3919.04℃·h。本研究为海水青鳉的人工繁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温度 孵化率 孵化时间 畸形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