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熙擒鳌拜时间考 被引量:7
1
作者 白新良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4-77,共4页
本文利用有关满文档案,对康熙帝擒拿鳌拜的具体时间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考证,从而论定,康熙帝擒拿鳌拜的具体时间当在康熙八年五月初十日。由于文书周转需时以及其他原因,这一事件至当年五月十六日始行公布。同时,由于当时尚未建立起居注... 本文利用有关满文档案,对康熙帝擒拿鳌拜的具体时间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考证,从而论定,康熙帝擒拿鳌拜的具体时间当在康熙八年五月初十日。由于文书周转需时以及其他原因,这一事件至当年五月十六日始行公布。同时,由于当时尚未建立起居注制度以及参与其事的人员陆续过世,纂修《清圣祖实录》之时,文献均觉不足,故而于康熙帝擒拿鳌拜的准确时日未予记载。本文认为,研究康熙帝擒拿鳌拜这一历史事件,有关满文档案有着特殊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帝 鳌拜 满文奏折
下载PDF
辅政大臣遏必隆、鳌拜满文奏疏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珍 《满语研究》 2016年第1期117-122,共6页
幼帝康熙继位之初,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等四大臣辅政。至康熙八年(1669年),辅政结束,康熙帝亲政。在九年半的辅政期间,四大臣所上奏疏当为数不少,然今日可见者仅一,故著录题名为"辅政大臣遏必隆、鳌拜满文奏疏"。该... 幼帝康熙继位之初,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等四大臣辅政。至康熙八年(1669年),辅政结束,康熙帝亲政。在九年半的辅政期间,四大臣所上奏疏当为数不少,然今日可见者仅一,故著录题名为"辅政大臣遏必隆、鳌拜满文奏疏"。该满文奏疏当成于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下旬至七月中旬,即索尼去世之后,苏克萨哈获罪之前。遏必隆、鳌拜以此满文奏疏提请康熙皇帝"亲近忠正贤良之人,远离巧诈奸恶之人",暴露了康熙帝亲政前后满洲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与权力斗争,也反映出清初的汉化对满洲统治集团核心成员的影响。满文奏疏中多种皇帝称谓词语的使用,体现了以宗亲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满洲统治集团构成特点,以及与汉王朝相同的家国一体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鳌拜 康熙帝 辅政大臣 满文奏疏
下载PDF
鳌拜被擒与康熙历狱的彻底翻案 被引量:1
3
作者 马伟华 《科学与管理》 2015年第4期63-66,共4页
学界对于鳌拜被擒对康熙历狱翻案的重要影响尚缺乏明晰的认识。鳌拜手握权柄之时,康熙谨慎地处理了杨光先与南怀仁有关历法问题的论争,避免触及康熙历狱。鳌拜被擒之后,清廷中央政权格局发生重大变革,在康熙清算鳌拜党羽的背景下,南怀... 学界对于鳌拜被擒对康熙历狱翻案的重要影响尚缺乏明晰的认识。鳌拜手握权柄之时,康熙谨慎地处理了杨光先与南怀仁有关历法问题的论争,避免触及康熙历狱。鳌拜被擒之后,清廷中央政权格局发生重大变革,在康熙清算鳌拜党羽的背景下,南怀仁等耶稣会士审时度势,要求为康熙历狱翻案。康熙对待康熙历狱实事求是的态度成为历狱翻案的关键,而辅政体制解体则是康熙历狱翻案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鳌拜 康熙历狱 翻案
下载PDF
鳌拜罪案史料辩证——兼论清史研究中满汉史料的运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珍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123,160,共8页
康熙八年(1669)鳌拜被执,四大臣辅政体制彻底终结。这是清初宫廷政治发展历程中一个节点,对康熙朝乃至其后清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拟从梳理满文档案、汉文档案及官修史籍入手,发掘与鳌拜罪案有关的史料,辨析其记载之正误,评价其... 康熙八年(1669)鳌拜被执,四大臣辅政体制彻底终结。这是清初宫廷政治发展历程中一个节点,对康熙朝乃至其后清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拟从梳理满文档案、汉文档案及官修史籍入手,发掘与鳌拜罪案有关的史料,辨析其记载之正误,评价其研究价值,以阐释满、汉文史料对于清史研究具有同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帝 鳌拜 满文档案 汉文档案 清实录
原文传递
康熙朝鳌拜罪案辨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珍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8-96,共9页
康熙帝清除鳌拜集团是清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本文通过比较满文、汉文档案及史籍中相关记载,分析鳌拜被执原因、成罪过程、认罪态度,并对鳌拜"欺君轻慢圣母罪"提出质疑,从而揭示鳌拜罪案中以往被忽视的诸多情节。本文指出,鳌... 康熙帝清除鳌拜集团是清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本文通过比较满文、汉文档案及史籍中相关记载,分析鳌拜被执原因、成罪过程、认罪态度,并对鳌拜"欺君轻慢圣母罪"提出质疑,从而揭示鳌拜罪案中以往被忽视的诸多情节。本文指出,鳌拜罪案反映出清初满洲统治集团中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以及后宫利益集团内部的矛盾和博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鳌拜罪案 满文口谕 汉文残档
原文传递
满族说部的传承与采录——《鳌拜巴图鲁》、《傅恒大学士与窦尔敦》、《扎呼泰妈妈》 被引量:1
6
作者 富育光 《东北史地》 2013年第2期36-41,共6页
满族传统说部《鳌拜巴图鲁》、《傅恒与窦尔敦》和《扎呼泰妈妈》,自清朝初期开始在东北三省民间传讲至今,故事以几位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为主线,歌颂了孝庄皇太后、鳌拜和窦尔敦等几位英雄人物,表现了清朝初期和康乾时期的历史面貌和英雄... 满族传统说部《鳌拜巴图鲁》、《傅恒与窦尔敦》和《扎呼泰妈妈》,自清朝初期开始在东北三省民间传讲至今,故事以几位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为主线,歌颂了孝庄皇太后、鳌拜和窦尔敦等几位英雄人物,表现了清朝初期和康乾时期的历史面貌和英雄事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鳌拜巴图鲁 窦尔敦 传承 采录 扎呼泰妈妈
原文传递
清前期鳌拜家族佐领承袭与联姻情况刍探
7
作者 刘金德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7-114,共8页
清前期,鳌拜家族的佐领承袭及联姻情形是其家族兴衰成败的重要标志。鳌拜家族佐领编设、承袭和滋生体现了家族势力发展的壮大或衰颓;鳌拜家族庞大的姻亲关系网体现了婚姻的门当户对以及强烈的政治色彩。鳌拜罪案则极大冲击了其家族佐领... 清前期,鳌拜家族的佐领承袭及联姻情形是其家族兴衰成败的重要标志。鳌拜家族佐领编设、承袭和滋生体现了家族势力发展的壮大或衰颓;鳌拜家族庞大的姻亲关系网体现了婚姻的门当户对以及强烈的政治色彩。鳌拜罪案则极大冲击了其家族佐领承袭和姻亲关系网的稳定,进而影响到家族势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鳌拜家族 鳌拜罪案 世管佐领 婚姻网络
原文传递
鳌拜专权与康熙亲政
8
作者 李景屏 谷敏 《文史知识》 CSSCI 2005年第6期30-38,共9页
一四大臣辅政与鳌拜专权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1661)子时,虚龄24岁的顺治因生天花而在养心殿去世?经历过冲龄即位的顺治,虽然不想再次出现幼主临朝的局面,但也无法摆脱父传子体制的制约。
关键词 鳌拜专权” “康熙亲政” 中国 清朝 历史研究 权力观
原文传递
少年康熙智擒鳌拜
9
《天天爱学习(二年级)》 2013年第16期25-25,共1页
清圣祖康熙帝即位时才八岁。按照古时候的规矩,皇帝年幼,会由顾命大臣辅政。当时辅助小皇帝的大臣中,鳌拜一个人独揽大权。他经常知法犯法,完全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鳌拜不但独揽大权,不让有能力的大臣接近皇帝,还在宫里安排人盯... 清圣祖康熙帝即位时才八岁。按照古时候的规矩,皇帝年幼,会由顾命大臣辅政。当时辅助小皇帝的大臣中,鳌拜一个人独揽大权。他经常知法犯法,完全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鳌拜不但独揽大权,不让有能力的大臣接近皇帝,还在宫里安排人盯着康熙。而被鳌拜派去监视康熙的人,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康熙喜欢和一些孩子玩摔跤的游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帝 鳌拜 少年 顾命大臣 皇帝 清圣祖 辅政
原文传递
满族说部《鳌拜巴图鲁》中鳌拜性格的多面性格论
10
作者 杜红燕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2022年第9期4-6,共3页
鳌拜作为清初著名的辅政大臣之一,又被称为满洲第一勇士而被人所熟知,在我国东北地区流传着鳌拜的事迹。但鳌拜本身受到自身性格的影响,使得鳌拜在对人和对事物的态度上的行为方式呈现出了多面性,促使鳌拜的结局并不是很好。因此本文通... 鳌拜作为清初著名的辅政大臣之一,又被称为满洲第一勇士而被人所熟知,在我国东北地区流传着鳌拜的事迹。但鳌拜本身受到自身性格的影响,使得鳌拜在对人和对事物的态度上的行为方式呈现出了多面性,促使鳌拜的结局并不是很好。因此本文通过对满族说部《鳌拜巴图鲁》中鳌拜的多面性格进行分析,通过对多面性格进行概述,从而进一步的研究《鳌拜巴图鲁》中鳌拜的多面性格,分别从鳌拜的正面性格、反面性格、显面性格和隐面性格进行重点分析,并对《鳌拜巴图鲁》中鳌拜与清史中的鳌拜性格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总结,以此更为深刻的了解鳌拜巴图鲁的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鳌拜 多面性格 性格对比
下载PDF
若问生前事 尚怜死后名──简评《康熙评传》
11
作者 俞润生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1-92,90,共3页
关键词 康熙帝 政治家 政治人物 评传 康熙皇帝 思想家 鳌拜 满族传统文化
下载PDF
清代孝庄太后论
12
作者 杨仁溥 《职大学报》 1994年第4期52-54,共3页
孝庄的政治表现、生活作风、严教两代皇帝平叛治国理政、对清前期强盛有着重要关系和影响。
关键词 孝庄 幕后 不垂帘 鳌拜 论罪多尔衮 平三藩
下载PDF
历史上的孝庄、顺治和康熙
13
作者 匡小烨 《学习月刊》 2002年第1期43-44,共2页
随着央视《康熙王朝》的开播和剧情的展开,清朝帝王的故事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尽管剧情在尽量地做到贴近历史真实,但它毕竟是电视艺术,与历史真实存在着差距。因此,人们在欣赏电视艺术所反映的历史故事时,有必要更多地了解历史上... 随着央视《康熙王朝》的开播和剧情的展开,清朝帝王的故事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尽管剧情在尽量地做到贴近历史真实,但它毕竟是电视艺术,与历史真实存在着差距。因此,人们在欣赏电视艺术所反映的历史故事时,有必要更多地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孝庄太后、顺治和康熙皇帝。孝庄太后生得端庄秀丽,而且聪明能干,富有谋略和卓识。她一生历经清初三朝,曾辅佐皇太极治理内政、开疆扩土,后又精心扶立儿、孙两代幼主继统、主政,为奠定清王朝基业,开创清前期盛世立下了赫赫功劳,是清初政治舞台上很有影响的人物。孝庄太后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父亲是贝勒寨桑,姓博尔济吉特氏。孝庄博尔济吉特氏14岁嫁给皇太极,后皇太极改号称帝,她被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正月三十(1638年3月15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 鳌拜 治河 玄烨 政治 孝庄太后 顺治皇帝 皇父摄政王 皇太极 第四贝勒
下载PDF
张献忠其人其事
14
作者 李春元 《各界》 2024年第8期77-80,共4页
张献忠(1606-1646),字秉吾,号敬轩,明朝延安卫柳树涧堡(今陕西榆林市定边县学庄乡刘渠村)人。生于万历三十四年九月十日,比李自成晚生了二十多天。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在四川西充县凤凰山被清朝护军统领鳌拜巴图鲁杀死,比... 张献忠(1606-1646),字秉吾,号敬轩,明朝延安卫柳树涧堡(今陕西榆林市定边县学庄乡刘渠村)人。生于万历三十四年九月十日,比李自成晚生了二十多天。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在四川西充县凤凰山被清朝护军统领鳌拜巴图鲁杀死,比李自成迟死一年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军统领 李自成 张献忠 其人其事 定边县 陕西榆林市 凤凰山 鳌拜
原文传递
《一六六一年至一六八四年的康熙和清统治的巩固》
15
作者 杨品泉 劳伦斯·D·凯斯勒 《中国史研究动态》 1981年第7期25-31,共7页
本书论述的内容是康熙登基后二十三年的事迹,特别是他在一六六九年清洗了鳌拜及其余党以后十五年的政绩。在这段时期内,由于康熙个人的才干,清朝巩固了对中国的统治。作者在序言中声称,他之所以对本书的题目发生兴趣,是因为他在研究一... 本书论述的内容是康熙登基后二十三年的事迹,特别是他在一六六九年清洗了鳌拜及其余党以后十五年的政绩。在这段时期内,由于康熙个人的才干,清朝巩固了对中国的统治。作者在序言中声称,他之所以对本书的题目发生兴趣,是因为他在研究一六七三年至一六八一年的三藩之乱时,看到这件大事竟没有引起汉族爱国者的响应而非常惊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 统治 爱国者 鳌拜
原文传递
关于“杨光先教案”期间扣押在广州的传教士活动之考察
16
作者 赵殿红 《基督宗教研究》 2002年第1期404-427,共24页
天主教在清顺治一朝(1644-1661)发展顺利,顺治皇帝的优容,使耶稣会士汤若望在北京宫廷地位显赫,取得自罗明坚、利玛窦来华以来,天主教传教事业空前的成功。顺治朝前后十八年,全国没有发生过一次教难。而顺治皇帝去世后,鳌拜等四大臣摄政... 天主教在清顺治一朝(1644-1661)发展顺利,顺治皇帝的优容,使耶稣会士汤若望在北京宫廷地位显赫,取得自罗明坚、利玛窦来华以来,天主教传教事业空前的成功。顺治朝前后十八年,全国没有发生过一次教难。而顺治皇帝去世后,鳌拜等四大臣摄政,一改前朝保教护教政策,反教势力迅速壮大。康熙三年七月二十六日(1664年9月15日)杨光先上《请诛邪教状》,弹劾汤若望,从而引发了一场政治性的反教风波“ 历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案 活动 鳌拜 政策 邪教 北京 皇帝 优容 教难
原文传递
本刊与《戏剧论丛》联合推荐抚顺市京剧团新戏《康熙出政》
17
《中国戏剧》 1985年第2期-,共2页
辽宁省抚顺市京剧团编演的《康熙出政》在京上演以后,得到了广大观众和戏剧界人士的好评。去年12月4日至7日,本刊与《戏剧论丛》联合向首都观众推荐了这出戏,这是继推荐上海京剧院的《青丝恨》之后又一次推荐演出剧目。12月7日,本刊与... 辽宁省抚顺市京剧团编演的《康熙出政》在京上演以后,得到了广大观众和戏剧界人士的好评。去年12月4日至7日,本刊与《戏剧论丛》联合向首都观众推荐了这出戏,这是继推荐上海京剧院的《青丝恨》之后又一次推荐演出剧目。12月7日,本刊与《戏剧论丛》邀请在京的专家、著名演员、导演以及新闻界人士,就《康熙出政》的剧本、表导演诸方面的成绩与不足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戏剧报》主编方杰主持。出席座谈会的有阿甲、杜近芳、张学津、刘长瑜、杨春霞、金桐、缪俊杰、蓝翎、陈刚、杜高、鲁煤、柳以真、游默、霍大寿、王育生、朱以中、杨晓雄等,张君秋作了书面发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 剧本 抚顺市 鳌拜 京剧团 戏剧 联合推荐
原文传递
康熙在历史上的主要作用
18
作者 南珊 《东北史地》 2003年第3期28-31,共4页
清圣祖玄烨在位时,年号康熙,因而通常称他为康熙帝。康熙帝是中国封建后期著名的君主,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1661年,清世祖顺治帝病死,遗诏由8岁的皇太子玄烨即位,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
关键词 康熙帝 喀尔喀 噶尔丹 吴三桂 土谢图汗 鳌拜 绿旗兵 耿精忠 扎萨克图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