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云南发现最早的多指节型鳍龙类新属种
1
作者 徐光辉 《化石》 2023年第1期79-80,F0003,共3页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人员在云南省罗平县中三叠世海相地层(2.44亿年前)发现一种新的肿肋龙科爬行动物,代表了多指节型鳍龙类最早出现的化石记录,将其命名为“奇异罗平龙”(Luopingosaurus imparilis),奇异罗平龙尖嘴长吻...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人员在云南省罗平县中三叠世海相地层(2.44亿年前)发现一种新的肿肋龙科爬行动物,代表了多指节型鳍龙类最早出现的化石记录,将其命名为“奇异罗平龙”(Luopingosaurus imparilis),奇异罗平龙尖嘴长吻,形似“四脚蛇”,全长超半米。它的体形像水生蜥蜴。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人类研究所 国际学术期刊 古脊椎动物 鳍龙 化石记录 爬行动物 科研人员 蜥蜴
下载PDF
云南东部中三叠世始鳍龙类—新属种(英文) 被引量:10
2
作者 尚庆华 吴肖春 李淳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5-171,共17页
根据一保存完整的骨骼(包括头骨、下颌和全部头后骨骼)建立了鳍龙类的一新属新种——利齿滇东龙(Diandongosaurus acutidentatus gen.et sp.nov.)。标本采自云南省罗平县中三叠世安尼期关岭组上段。新属种既具有肿肋龙类(包括Dactylosau... 根据一保存完整的骨骼(包括头骨、下颌和全部头后骨骼)建立了鳍龙类的一新属新种——利齿滇东龙(Diandongosaurus acutidentatus gen.et sp.nov.)。标本采自云南省罗平县中三叠世安尼期关岭组上段。新属种既具有肿肋龙类(包括Dactylosaurus,Anarosaurus,Serpianosaurus和Neusticosaurus)吻部两侧不收缩、眶前区域长于眶后区域、眼眶大于上颞孔等典型特征,同时又具有幻龙类(包括Simosaurus和nothosaurians)前颌和下颌前部犬齿型齿发育、上颌具1或2个犬齿型齿等典型特征。新种的额骨和顶骨均愈合,额骨两后外侧支的末端后延超过上颞孔前缘,轭骨和鳞骨相交将眶后骨排除于下颞孔之外,方轭骨发育,锁骨前外侧缘具一突起,3对荐肋以及最前部尾肋的外侧端均未见明显收缩。这些特征也多表现出肿肋龙类和幻龙类的混合特征。此外,新种还具有一些较为独特的特征,包括前额骨和后额骨沿眼眶背缘相交,第3至第8对尾肋的长度超过荐肋,后肢末端发育异常膨大的爪趾骨。系统关系分析表明,滇东龙既不是肿肋龙类也不是幻龙类;它可能与由乌蒙龙、幻龙类和传统的肿肋龙类所构成的分支亲缘关系最近,为始鳍龙类基干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罗平 中三叠世安尼期 鳍龙
下载PDF
论广西武鸣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东方广西龙(鳍龙类)的时代 被引量:4
3
作者 尚庆华 刘俊 +1 位作者 徐光辉 王立亭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1-389,共9页
广西武鸣产出广西地区迄今唯一一件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东方广西龙(Kwangsisaurus orientalis)。受限于20世纪50年代研究条件,有关该化石产出地点、地层层位和时代信息一直比较模糊,对后人阐述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演化过程及... 广西武鸣产出广西地区迄今唯一一件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东方广西龙(Kwangsisaurus orientalis)。受限于20世纪50年代研究条件,有关该化石产出地点、地层层位和时代信息一直比较模糊,对后人阐述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演化过程及探究鳍龙类在华南的古地理迁移历史造成了一定阻碍。本文从岩石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入手,结合高精度同位素年代学定年结果,对武鸣地区早、中三叠世地层进行了综合分析,着重研究了含东方广西龙地层的岩性组合、生物群面貌及地层时代。东方广西龙产于板纳组薄层泥晶灰岩中,伴生有丰富的菊石化石,所属地层时代为中三叠世安尼期。对含东方广西龙地层上部层状凝灰岩中具有岩浆韵律的锆石进行了SIMS原位U-Pb年代学测试,获得了(244.2±0.7)Ma的绝对年龄值,时代相当于安尼期中晚期。东方广西龙时代的厘定排除了鳍龙类早三叠纪世晚期在下扬子区和右江盆地同时出现的原有结论,同时同位素年代学新证据证实广西武鸣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与贵州盘县海生爬行动物群基本同期,表明了鳍龙类在华南东部起源后在三叠纪中期向西南地区辐射扩散范围的广阔性和适应环境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武鸣 中三叠世 东方广西 凝灰岩锆石原位U-Pb定年 中国鳍龙类迁移路线
下载PDF
记云南罗平三叠纪小型始鳍龙类—新属种 被引量:3
4
作者 尚庆华 李淳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5-280,共16页
根据一保存基本完整的骨架建立了始鳍龙类的一新属、种——纤细滇美龙(Dianmeisaurus gracilis gen.et sp.nov.)。标本采自云南省罗平县中三叠统关岭组Ⅱ段,为体态细长的小型物种。新属种与同产于该地区的利齿滇东龙(Diandongosaurus ac... 根据一保存基本完整的骨架建立了始鳍龙类的一新属、种——纤细滇美龙(Dianmeisaurus gracilis gen.et sp.nov.)。标本采自云南省罗平县中三叠统关岭组Ⅱ段,为体态细长的小型物种。新属种与同产于该地区的利齿滇东龙(Diandongosaurus acutidentatus Shang et al.,2011)和丁氏滇肿龙(Dianopachysaurus dingi Liu et al.,2011a)身体各部位比例和个体大小接近,头骨均具有吻部两侧不收缩、眼眶显著大于上颞孔的特征。但新种眼眶间距要明显小于上颞孔间距,下颌关节与枕髁位于同一水平位置,锁骨前外侧缘的锁骨前突粗大而厚实,尺骨近端明显宽于远端,有比后两种更多的荐前椎(三属种荐前椎数分别为41、38、39枚)。此外,与滇东龙相对比,新种眶前区短于眶后区,前额骨和后额骨不相交。同时,新种下颌联合短,夹板骨参与下颌联合构成。新种前颌和下颌前部齿虽然也为獠齿(犬齿状齿),但未呈显著增大。头后骨骼对比,虽然新种和滇东龙均具有标志性的锁骨前外侧突,但后者的锁骨前外侧突尖细。与滇肿龙相对比,新种尾前部尾肋细长且未见明显加宽肿胀、仅具一个骨化的远侧腕骨、距骨为圆形且不具有近端凹入。去除数据不全的清镇龙、广西龙和三桥龙后的鳍龙类分支系统学分析表明,滇美龙与滇东龙互为姊妹群,同时它们与贵州龙、马家山龙和滇肿龙一起构成了一仅由在中国发现的属种组成的单系类群。这一单系类群与幻龙类的亲缘关系近于它们与欧洲肿肋龙类(Dactylosaurus,Anarosaurus,Serpianosaurus和Neusticosaurus)的亲缘关系。三种小型始鳍龙类的发现,指示云南罗平地区在三叠纪安尼期中晚期时鳍龙类是一类有较高分异度的海生爬行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罗平 中三叠世 安尼期 鳍龙 小型海生爬行动物
下载PDF
云南罗平中三叠世安尼期鳍龙类Nothosaurus一新种
5
作者 尚庆华 李淳 王维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9-270,共22页
根据产自云南罗平中三叠统关岭组II段的一件海生爬行动物骨架,建立和描述了始鳍龙类幻龙科幻龙属的一个新种——罗平幻龙(Nothosaurus luopingensis sp.nov.)。该骨架包括完整的与上下颌紧密咬合的头骨和不太完整的头后骨骼,头后部分包... 根据产自云南罗平中三叠统关岭组II段的一件海生爬行动物骨架,建立和描述了始鳍龙类幻龙科幻龙属的一个新种——罗平幻龙(Nothosaurus luopingensis sp.nov.)。该骨架包括完整的与上下颌紧密咬合的头骨和不太完整的头后骨骼,头后部分包括全部的颈椎、大部分背椎,前两个尾椎以及大部分的肩带、腰带骨骼以及四肢骨骼。新标本具有长而扁的头骨,颞孔较大,顶孔相对靠后,上颌骨发育獠齿型齿,上枕骨封闭并呈水平展布,这些特征指示该骨架属于鳍龙类的幻龙类。而头骨上颌齿列的后伸超过上颞孔前缘的水平位置,上颞孔的长度是眼眶长的两倍多等特征指示它具有更多的幻龙属(Nothosaurus)近裔共性。与欧龙属(Lariosaurus)相对比,新标本的肩带和四肢结构也具有幻龙属特征,如:锁骨前外侧角显著扩张,弯曲的肱骨前缘具有平直的轴前角,肱骨有明显的三角胸嵴,手部不具有多指节现象,脊椎无肿骨现象等。另一方面,该骨架的头后骨骼也显示一些之前曾主要发现于欧龙属的头后骨骼特征,如:骨化的腕骨数目超过3枚,具四节或更多的荐椎,间锁骨后缘平直、不发育后突。这些头后骨骼特征已经不能再用来区别欧龙属和幻龙属。罗平幻龙以下面这些衍生特征与其他幻龙属种区别,包括:轭骨前部进入眼眶,两鼻骨分离,额骨后端分叉,第IV、V趾长且长度相等,爪趾骨显著膨大。系统发育分析支持新种属于Nothosaurus,它和羊圈幻龙(N.yangjuanensis)互为姊妹群,同时Nothosaurus是单系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罗平 中三叠世安尼期 鳍龙
下载PDF
中国贵州省中三叠世胡氏贵州龙(爬行纲:鳍龙超目)头骨μCT扫描数据集 被引量:1
6
作者 殷亚磊 周敏 鲁昊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4期131-137,共7页
胡氏贵州龙(Keichousaurus hui)是一种产自贵州省兴义市及其邻区的中三叠世拉丁期法郎组竹竿坡段的小型鳍龙类。它是我国最早发现、研究与命名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也是始鳍龙类在亚洲的首次报道,对于理解鳍龙类的地理分布和演化具有... 胡氏贵州龙(Keichousaurus hui)是一种产自贵州省兴义市及其邻区的中三叠世拉丁期法郎组竹竿坡段的小型鳍龙类。它是我国最早发现、研究与命名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也是始鳍龙类在亚洲的首次报道,对于理解鳍龙类的地理分布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供一件胡氏贵州龙归入标本(GMPKU-P-3406)头骨的高精度X射线CT扫描数据集,包括CT原始图片数据,拼合的完整头骨图像堆栈,3D pdf,视频和可用于3D打印的stl格式文件。CT原始图片数据和拼合的完整头骨图像堆栈有助于鳍龙类形态学和系统学的进一步研究。3D pdf,视频和基于stl文件打印的3D模型可用于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的科研、教学、科普和文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鳍龙 胡氏贵州 三叠纪 头骨 CT
下载PDF
云南罗平中三叠世利齿滇东龙(鳍龙超目)—新材料
7
作者 刘学清 林文彬 +4 位作者 Olivier RIEPPEL 孙作玉 李志广 鲁昊 江大勇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1-290,共10页
记述了产自云南省罗平县中三叠世安尼期关岭组上段一件近乎完整的利齿滇东龙(Diandongosaurus acutidentatus)新标本。根据该标本所提供的新信息,讨论了部分前人研究中不确定或者存在争议的骨骼特征,并重新厘定了滇东龙的鉴定特征。分... 记述了产自云南省罗平县中三叠世安尼期关岭组上段一件近乎完整的利齿滇东龙(Diandongosaurus acutidentatus)新标本。根据该标本所提供的新信息,讨论了部分前人研究中不确定或者存在争议的骨骼特征,并重新厘定了滇东龙的鉴定特征。分支系统学分析表明滇东龙属于始鳍龙类,且与真鳍龙亚目的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罗平 中三叠世.始鳍龙 利齿滇东
下载PDF
中国鳍龙类(爬行纲:双孔亚纲)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强 刘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5-360,375,共7页
鳍龙类是中生代海洋中的顶级捕食者类群之一。中国关于鳍龙类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先后在2个阶段内取得重要研究进展。近年来,中国华南地区三叠纪地层中发现了大量鳍龙类的新材料,对以往学界关于鳍龙类的起源、分布以及谱系演化研... 鳍龙类是中生代海洋中的顶级捕食者类群之一。中国关于鳍龙类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先后在2个阶段内取得重要研究进展。近年来,中国华南地区三叠纪地层中发现了大量鳍龙类的新材料,对以往学界关于鳍龙类的起源、分布以及谱系演化研究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并提出了很多新的科学问题。文章基于对中国的鳍龙类化石和地层信息的概览并与世界其他地方对比,认为鳍龙类可能起源于东特提斯区,且肿肋龙的单系性及其谱系发育位置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定量古生物学、CT和骨组织学等新方法、新技术的运用也将对中国鳍龙类的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纪 中国鳍龙 肿肋 谱系发育 新技术
下载PDF
贵州三叠纪鳍龙类的新发现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俊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315-1318,共4页
采自贵州省安顺地区法郎组瓦窑段的鳍龙类化石 ,并确立其为一新属种———黄果树安顺龙 (Anshunsaurushuangguoshuensisgen .etsp .nov .) .其没有下颞孔 ,前颌骨组成吻部的大部分 ,鼻骨小 ,鼻孔接近眼眶 ,说明它是鳍龙类 .它的鼻骨被... 采自贵州省安顺地区法郎组瓦窑段的鳍龙类化石 ,并确立其为一新属种———黄果树安顺龙 (Anshunsaurushuangguoshuensisgen .etsp .nov .) .其没有下颞孔 ,前颌骨组成吻部的大部分 ,鼻骨小 ,鼻孔接近眼眶 ,说明它是鳍龙类 .它的鼻骨被前颌骨向后延伸与额骨相接而隔开 ,左右额骨愈合 ,因而被归入真鳍龙类 .黄果树安顺龙以个体较大 ,吻部长 ,上颞孔比眼眶稍小的综合特征而区别于其他三叠纪的鳍龙类 .黄果树安顺龙的个体较大 ,吻部较长 ,鼻骨与前额骨相接触 ,大的松果孔 ,鳞骨不在上颞孔后相连 ,表明它与Pistosaurus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黄果树安顺龙和鱼龙来自新的海生四足动物化石层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晚三叠世 鳍龙 分类学
原文传递
安徽巢湖发现确切的早三叠世原始始鳍龙类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冠宝 季承 +2 位作者 黄建东 张蓉 江大勇 《中国基础科学》 2013年第5期15-17,共3页
在对安徽巢湖马家山下三叠统南陵湖组地层的发掘中发现的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始鳍龙类一新材料,分支系统分析表明其与华南地区中三叠世肿肋龙亚目的滇肿肋龙和贵州龙关系密切。这是目前世界同期地点信息、层位信息准确且保存最好的早三... 在对安徽巢湖马家山下三叠统南陵湖组地层的发掘中发现的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始鳍龙类一新材料,分支系统分析表明其与华南地区中三叠世肿肋龙亚目的滇肿肋龙和贵州龙关系密切。这是目前世界同期地点信息、层位信息准确且保存最好的早三叠世鳍龙标本。新材料与巢湖鱼龙和两种双孔类海生爬行动物伴生,表明在早三叠世晚期海洋生态系统出现了一次辐射演化事件,其海生爬行类的分异度较高。这一发现表明海洋生态系统在经历二叠纪末绝灭事件后在早三叠世的复苏迅速,与传统观点认为的复苏过程受海洋环境影响而延迟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三叠世 鳍龙 巢湖 安徽
原文传递
三叠纪鳍龙类的地层分布及其演化
11
作者 季承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5-199,共5页
三叠纪的鳍龙类主要在近岸浅水环境中生活,多数分布在特提斯洋区,而在北美地区极少且仅发现两属。近年来我国华南地区发现的多层位保存的三叠纪鳍龙类材料为探讨鳍龙类的起源、迁移与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同时也向传统的认识提出了挑战... 三叠纪的鳍龙类主要在近岸浅水环境中生活,多数分布在特提斯洋区,而在北美地区极少且仅发现两属。近年来我国华南地区发现的多层位保存的三叠纪鳍龙类材料为探讨鳍龙类的起源、迁移与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同时也向传统的认识提出了挑战。目前三叠纪鳍龙类的地层发生序列与演化谱系之间仍然存在矛盾,基于系统演化研究得出的西特提斯区起源说与我国近年来在安徽巢湖的新发现不完全一致。这主要是由于其地层产出序列以及化石保存不完整所致,未来有待于在我国以及世界其他更古老地层中化石材料的发现,以及基于所有标本对三叠纪鳍龙的谱系演化的系统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 鳍龙 起源 迁移 系统演化 三叠纪 特提斯洋区 古太平洋区
原文传递
中国的海龙类
12
作者 殷亚磊 柴珺 吴步雨 《化石》 2023年第4期18-21,共4页
海龙类是一类已经灭绝的中生代海生爬行动物。在分类等级上,海龙类是目一级的分类单元。该类群最典型的特征是尾巴的长度能够达到身体长度的一半以上。在海生爬行动物中,与繁盛于整个中生代的鱼龙类和鳍龙类相比,海龙类的地史分布有限,... 海龙类是一类已经灭绝的中生代海生爬行动物。在分类等级上,海龙类是目一级的分类单元。该类群最典型的特征是尾巴的长度能够达到身体长度的一半以上。在海生爬行动物中,与繁盛于整个中生代的鱼龙类和鳍龙类相比,海龙类的地史分布有限,仅存在于三叠纪时期。因此,海龙类是地球历史中的匆匆过客。在地理分布上,海龙类仅存在于欧洲、北美以及中国的华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生爬行动物 分类单元 地史分布 鳍龙 分类等级 地理分布
下载PDF
始鳍龙类新属种
13
《生物进化》 2011年第4期11-12,共2页
近期,中国古生物研究者根据采自云南省罗平县中三叠世关岭组上段一保存完整的骨骼描述建立了鳍龙类的一新属新种:利齿滇东龙(Diandongosaurus acutidentatus)。鳍龙类是爬行动物双孔类中的一个分支类群.包括三叠纪的楣齿龙类、肿... 近期,中国古生物研究者根据采自云南省罗平县中三叠世关岭组上段一保存完整的骨骼描述建立了鳍龙类的一新属新种:利齿滇东龙(Diandongosaurus acutidentatus)。鳍龙类是爬行动物双孔类中的一个分支类群.包括三叠纪的楣齿龙类、肿肋龙类和幻龙类,及侏罗纪、白垩纪的蛇颈龙类和上龙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鳍龙 新属种 新属新种 中三叠世 爬行动物 罗平县 云南省 古生物
原文传递
贵州龙脊椎动物群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锦玲 金帆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96-800,共5页
贵州龙动物群是一个分布范围广泛、时代延续较长、内容丰富的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群,对它的研究可以完善人们对海生脊椎动物各门类的起源、分布、系统发育和古生物地理的认识,近期的研究表明,贵州龙动物群中包括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所有... 贵州龙动物群是一个分布范围广泛、时代延续较长、内容丰富的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群,对它的研究可以完善人们对海生脊椎动物各门类的起源、分布、系统发育和古生物地理的认识,近期的研究表明,贵州龙动物群中包括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所有三叠纪海生爬行类的主要类群——鳍龙类、鱼龙类、海龙类和原龙类,它由早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早期的6个脊椎动物组合组成,它们是嘉陵江组的湖北鳄-贵州龙-裂齿鱼组合、关岭组一段的清镇龙-三桥龙组合、关岭组二段的原龙类-鱼龙类-鱼类组合、杨柳井组的鱼龙类和一位置未定的爬行类组合、法郎组竹杆坡段的贵州龙-幻龙-中华真颚鱼组合和法即组瓦窑段的安顺龙-黔鱼龙-中国豆齿龙组合。贵州龙动物群的成员分别与同时代西特提斯区及东太平洋区动物群的成员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三叠纪 海生脊椎动物 海生爬行动物 鳍龙 古动物化石
下载PDF
纤细滇美龙(Dianmeisaurus gracilis Shang & Li,2015)新材料(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尚庆华 李淳 吴肖春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5-161,共17页
根据一件产自云南罗平中三叠世关岭组II段的新标本并结合产自相同地点和地层中的模式标本对纤细滇美龙(Dianmeisaurus gracilis Shang&Li,2015)进行了详细研究。原模式标本暴露其腹面,而新标本暴露其背面,两者互相补充提供了更完整... 根据一件产自云南罗平中三叠世关岭组II段的新标本并结合产自相同地点和地层中的模式标本对纤细滇美龙(Dianmeisaurus gracilis Shang&Li,2015)进行了详细研究。原模式标本暴露其腹面,而新标本暴露其背面,两者互相补充提供了更完整、精确的纤细滇美龙解剖学信息。新材料揭示该种具有非常短小的吻部,眶前区的长度不仅短于眶后区长度,甚至短于眼眶的长度;外鼻孔小且位置靠前,即鼻孔前区的长度短于鼻孔后缘与眼眶前缘之间的距离;由两额骨构成的眼眶间隔非常狭窄,宽度小于顶骨平台宽度的1/3;额骨前后两端均具渐尖的突起;顶骨后部不收缩,顶骨平台后缘呈深V型。补充了新信息和包含更多属种(如Dawazisaurus)后的系统发育学分析支持了之前滇美龙和滇东龙互为姊妹群的结论,同时它们和马家山龙、滇肿龙、贵州龙和大洼子龙一起构成了一个仅由中国的属种组成的单系类群。与欧洲肿肋龙类群(Dactylosaurus,Anarosaurus,Serpianosaurus和Neusticosaurus)相比,这一单系类群与幻龙类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罗平 中三叠世 安尼期 鳍龙 纤细滇美
下载PDF
贵州龙与恐龙
16
作者 胡小波 《大众科学》 2019年第9期58-59,共2页
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发现古生代的海生爬行类化石。但几乎所有的海生爬行类—鳍龙类、海龙类、鱼龙类等都相继在早三叠世到中三叠世初的海洋中出现了,并在中三叠世达到辐射发展的顶峰,大部分类群在晚三叠世走向衰落。
关键词 贵州 中三叠世 早三叠世 晚三叠世 爬行类 古生代 鳍龙
下载PDF
鱼龙的鼎盛时代——三叠纪
17
作者 孙铭 徐波 +1 位作者 李红伟 邢立达 《小学科学(学生版)》 2015年第12期22-25,共4页
中生代的“海豚”家族从三叠纪开始,海洋生命出现复苏迹象,就在这个时候,一种海生爬行类动物—鱼龙家族开始繁盛了。在二叠纪浩劫之后的很久很久,鱼龙类迅速繁衍,成为中生代海洋中不可小觑的水生军团。你一定知道鲨鱼的样子,鲨鱼在恐龙... 中生代的“海豚”家族从三叠纪开始,海洋生命出现复苏迹象,就在这个时候,一种海生爬行类动物—鱼龙家族开始繁盛了。在二叠纪浩劫之后的很久很久,鱼龙类迅速繁衍,成为中生代海洋中不可小觑的水生军团。你一定知道鲨鱼的样子,鲨鱼在恐龙出现的三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号称“海中狼”,它们一直盘踞着海洋,是名副其实的海洋之霸,但是进入三叠纪后,“世道变了”,鱼龙的风头盖过了鲨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鱼 歌津鱼 杯椎鱼 卵胎生动物 鼎盛时代 古生物学家 鳍龙 巢湖 小型鱼类
下载PDF
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类综述(英文) 被引量:24
18
作者 李锦玲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9-108,共10页
三叠纪海生爬行类化石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的安徽、湖北、贵州、云南、广西和西藏。它们不仅包括有世界性分布的鱼龙类、鳍龙类、海龙类、原龙类等,而且还有仅出现于扬子海区的湖北鳄类。简单回顾了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类的研究历史。根... 三叠纪海生爬行类化石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的安徽、湖北、贵州、云南、广西和西藏。它们不仅包括有世界性分布的鱼龙类、鳍龙类、海龙类、原龙类等,而且还有仅出现于扬子海区的湖北鳄类。简单回顾了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类的研究历史。根据化石的地史分布确认了自早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早期的7个海生爬行类组合带。它们是奥伦尼克期的 Chaohu- saurus-Keichousaurus-Hupehsuchus 组合带,安尼期的 Chinchenia-Sanchiaosaurus 组合带和 Dino- cephalosaurus-Mixosaurus 组合带,拉丁期的 Dingxiaosaurus 带和 Keichousaurus-Nothosaurus 组合带,卡尼期的 Anshunsaurus-Qianichthyosaurus-Sinocyamodus 组合带和诺利期的 Himalayasaurus 带。对化石的古地理环境分析表明,中国早三叠世晚期的海生爬行类主要分布于扬子海区东部(安徽、湖北)的浅海开阔台地和局限海台地。中三叠世由于东部地区的抬升,鱼龙类和鳍龙类向西扩散,在扬子区西部(贵州、云南)辐射发展,在拉丁期达到个体数量和种类的高峰。晚三叠世卡尼期动物的数量依然很多,个体有增大的趋向,但高级分类阶元的数量减少,它们埋藏于海水相对较深的浊积岩相中。晚三叠世诺利期的化石发现于西藏的定日和聂拉木,这是中国惟一属于冈瓦那特提斯区的三叠纪海生爬行类组合带,仅含大型的鱼龙类。受动物的生存环境和埋藏条件的影响,中国三叠纪海生爬行类化石记录并不完整。目前尚有相当数量的化石未经研究,已记述的化石也需要在研究程度上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三叠纪 鳍龙 湖北鳄类
下载PDF
黔西南及其邻近地区三叠纪海生爬行类的层位与分布
19
作者 王立亭 李锦玲 +3 位作者 王新金 李淳 吴天庄 刘俊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3-483,共1页
近期在贵州省西南部,特别是关岭地区发现了大量三叠纪的海生爬行类化石,其中不仅包括过去已经报道的真鳍龙类和鱼龙类,还包括我国首次发现的齿龙类和海龙类。为了查清这些化石的产出层们和分布范围,确定动物群的性质,在贵州的关岭... 近期在贵州省西南部,特别是关岭地区发现了大量三叠纪的海生爬行类化石,其中不仅包括过去已经报道的真鳍龙类和鱼龙类,还包括我国首次发现的齿龙类和海龙类。为了查清这些化石的产出层们和分布范围,确定动物群的性质,在贵州的关岭、兴义、安龙和云南的罗平等地开展了野外调查,实测了三条地质剖面,它们是:贵州关岭新铺法郎组瓦窑段下部及竹杆坡段上部地层剖面,贵州顶效法郎组竹杆坡段地层剖面,以及云南罗平法郎组竹杆坡段地层剖面。结果显示,该区域的脊椎动物化石主要产于自中三叠统至上三叠统的4个层位。贵州地区最早出现的海生爬行动物是真鳍龙类(Eusauropterygia)的宋氏清镇龙(Chinchenia sungi)和邓氏三桥龙(Sanchiaosaurus dengi),化石产于贵阳附近关岭组一段(安尼期早期)的白云岩中。贞丰县牛场上坝村的这一层位中还发现了初龙型类的足印化石。关岭组二段(安尼期晚期)的中厚层灰岩中含有丰富的鱼和鱼龙类化石,这是鱼龙类在贵州地区出现的最低层位。法郎组竹杆坡段(拉丁期,或依据牙形刺定为卡尼期早期)中的海生爬行类化石包括鳍龙目肿肋龙科的胡氏贵州龙(Keichousaurus hui)、幻龙科的幻龙未定种(Nothosaurus sp)以及鱼龙类和海龙类。化石主要分布于贵州兴义、安龙,和云南罗平地区的泥晶灰岩中,该层位不仅在化石种类和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关岭组,而且是海龙类目前已知的最低层位。迄今为止共了法郎组瓦窑段(卡尼期)海生爬行类共11属13种,它们是以周氏黔鱼龙(Qianichthyosaurus zhoui)为代表的鱼龙类,以黄果树安顺龙(Anshunsaurus huangguoshuensis)为代表的海龙类,和以新铺中国豆齿龙(Sinocyamodus xinpuensis)为代表的齿龙类。化石主要产自关岭县新铺乡瓦窑段下部的泥晶、泥质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中。该地层是目前产出化石最丰富和唯一产齿龙的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三叠纪 海生爬行类 层位 分布 鳍龙 齿
下载PDF
贵州中晚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研究概况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立亭 《贵州地质》 2000年第1期27-29,共3页
贵州中晚三叠世的海生爬行动物以鳍龙类为主 ,另有鱼龙类。主要产出层位有二个 ,即中三叠统安尼阶的关岭组及晚上三叠统卡尼阶的竹杆坡组和瓦窑组。它们仅见于贵州中晚三叠世的碳酸盐台地范围内 ,在深水陆源碎屑浊积盆地尚未见及 ,化石... 贵州中晚三叠世的海生爬行动物以鳍龙类为主 ,另有鱼龙类。主要产出层位有二个 ,即中三叠统安尼阶的关岭组及晚上三叠统卡尼阶的竹杆坡组和瓦窑组。它们仅见于贵州中晚三叠世的碳酸盐台地范围内 ,在深水陆源碎屑浊积盆地尚未见及 ,化石以原地埋藏为主 ,异地埋藏很少见及。多数属种特征与欧州阿尔卑斯的同期类群较为接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鳍龙 海生爬行动物 古动物 中三叠生 晚三叠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