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46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田兆华 王志启 +2 位作者 黄强 王建六 魏丽惠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患者(观察组)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情况及预后,并抽取相同时期住院的6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患者(观察组)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情况及预后,并抽取相同时期住院的6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及临床特征与对照组较一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高分化比例(30.4%)明显低于对照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肿瘤中分化(41.3%)和低分化(28.3%)比例均高于对照组(30.2%,1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肿瘤分期、肿瘤细胞浸肌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病理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随访31.4±17.6个月,观察组死亡及复发共4例(8.7%,4/46),对照组共3例(4.8%,3/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以中低分化为主,但其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与普通型子宫内膜样腺癌无明显差别,临床处理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患者的临床病理学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邹国桢 冯一中 李海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4年第9期47-49,共3页
目的分析并评价子宫内膜样腺癌并发鳞状上皮分化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状况。方法选择4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5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不伴有鳞状上皮分化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分析并评价子宫内膜样腺癌并发鳞状上皮分化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状况。方法选择4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5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不伴有鳞状上皮分化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与临床病理特征方面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肿瘤分期均接近(P均>0.05);观察组肿瘤高分化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8),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的中分化及低分化肿瘤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浸润肌层程度≥1/2者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结转移状况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手术治疗及辅助治疗方法相比无明显差异(P均>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平均随访(31.6±17.5)个月,观察组死亡与复发占8.33%,对照组占5.08%,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并发鳞状上皮分化主要为中低分化类型,但同单纯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相比,其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并无显著性差异,两者临床治疗方法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鳞状上皮分化 病理特征 预后分析
下载PDF
右肺上叶低分化鳞状上皮细胞癌合并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一例
3
作者 张胜利 王淑梅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7年第12期738-738,共1页
患者男,58岁。凶指(趾)端肥大伴关节疼痛1年余,于2006年11月12日以“杵状指(趾)”来我科就诊。患者1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关节疼痛,同时伴指(趾)端粗大、间歇性低热。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类风湿”,予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治... 患者男,58岁。凶指(趾)端肥大伴关节疼痛1年余,于2006年11月12日以“杵状指(趾)”来我科就诊。患者1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关节疼痛,同时伴指(趾)端粗大、间歇性低热。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类风湿”,予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因指(趾)端肥大日益加重伴关节疼痛加重,遂来我科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肺上叶 分化上皮细胞癌 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 合并症 病例
原文传递
乳腺化生性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杜军 丁敏 +3 位作者 李恒 郭真理 邢晓皖 牛俊杨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化生性癌(M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其中包括2例鳞状细胞癌,3例含有鳞状细胞癌成分的腺癌(伴有鳞状分化的腺癌),1例癌伴间叶分化。对所有肿瘤组织进行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 目的探讨乳腺化生性癌(M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其中包括2例鳞状细胞癌,3例含有鳞状细胞癌成分的腺癌(伴有鳞状分化的腺癌),1例癌伴间叶分化。对所有肿瘤组织进行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化生性癌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30~70岁,平均53.5岁。临床上多以无痛性乳房肿块为首发症状,均行手术治疗。免疫组化显示伴有鳞状分化的腺癌中除1例ER和PR(+)外,其余ER、PR均(-);上皮标记物CK7、CK8、CK5、34βE12和E-cad均(+),p63部分(+);癌伴间叶分化中,间叶成分S-100、vimentin、SMA和CD10(+),ER和PR(+)均在导管癌区域表达;1例伴有鳞状分化的腺癌和1例鳞状细胞癌EGFR(+);6例cerb B-2均(-)。结论 MC是罕见的乳腺恶性肿瘤,病理形态学表现为多样性,免疫组化显示多数激素受体(-),根据化生的成分不同表达相应的上皮及间叶组织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生性癌 鳞状上皮分化 细胞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