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6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鸡菌子实体氨基酸组成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高艳云 张园娇 陈建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5-297,共3页
目的比较和分析3种野生鸡菌子实体氨基酸组成与药用价值。方法 3种野生鸡菌子实体用盐酸水解后,采用日立L-880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结果 3种野生鸡菌子实体中18种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及药效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3.62%-25.53%... 目的比较和分析3种野生鸡菌子实体氨基酸组成与药用价值。方法 3种野生鸡菌子实体用盐酸水解后,采用日立L-880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结果 3种野生鸡菌子实体中18种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及药效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3.62%-25.53%,6.50%-10.25%和9.29%-16.64%。结论 3种野生鸡子实体在医疗和营养保健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 鸡 鸡 子实体 氨基酸组成 药效分析
下载PDF
鸡菌的液体发酵与毒理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呈裕 李小玉 +4 位作者 李虹 郑雪莲 庞梅兰 丁汉平 邓良利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2-35,共4页
鸡菌Termitomycesalbuminosus(Berk).Heim采自四川西昌野生子实体,经分离、纯化、鉴定、保存于PDA琼脂斜面培养基。报道鸡菌菌丝体深层发酵在500L发酵罐中,温度28~30℃,pH6.0~7.0,接种量1%~1.5%,通气量1:1~1:1.2(... 鸡菌Termitomycesalbuminosus(Berk).Heim采自四川西昌野生子实体,经分离、纯化、鉴定、保存于PDA琼脂斜面培养基。报道鸡菌菌丝体深层发酵在500L发酵罐中,温度28~30℃,pH6.0~7.0,接种量1%~1.5%,通气量1:1~1:1.2(体积比),可在30h获得鸡菌菌丝体24.5g/L(干重)。还对鸡菌菌丝体的毒性进行了探讨,选用Ames试验(TA97,TA98,TA100,TA1024个标准菌株)、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试验结果为阴性。说明鸡菌菌丝体基本安全,无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ONG菌 发酵 毒理
下载PDF
鸡菌的生物学特性及深层发酵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姚晓红 许尧兴 +2 位作者 许少春 何土根 何海玲 《食用菌学报》 2001年第1期59-62,共4页
对鸡菌的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菌丝体的深层培养及其成分进行了综述 ,为鸡菌的工业化生产及其在食品工业。
关键词 ZONG菌 生物学特性 深层发酵 黑翅大白蚁 共生关系
下载PDF
鸡菌研究现状 被引量:25
4
作者 胡清秀 邓华平 《食用菌学报》 2001年第1期54-58,共5页
较全面地阐述了鸡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鸡菌人工驯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
关键词 ZONG菌 人工驯化 生态环境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长根菇与鸡菌转核系列菌株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林用 辜运富 +2 位作者 彭卫红 肖在勤 甘炳成 《食用菌学报》 2001年第4期5-9,共5页
将长根菇的细胞核与鸡菌的原生质体在高钙、高 pH条件下融合 ,得到的单核、无锁状联合的菌株ZHCJ1、ZHCJ2经融合核分裂技术处理后 ,分别得到一系列双核、有锁状联合的菌株ZHCJ11、ZHCJ12、ZHCJ13和ZHCJ2 1、ZHCJ2 2、ZHCJ2 3。聚丙烯... 将长根菇的细胞核与鸡菌的原生质体在高钙、高 pH条件下融合 ,得到的单核、无锁状联合的菌株ZHCJ1、ZHCJ2经融合核分裂技术处理后 ,分别得到一系列双核、有锁状联合的菌株ZHCJ11、ZHCJ12、ZHCJ13和ZHCJ2 1、ZHCJ2 2、ZHCJ2 3。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 ,单核菌株间及其衍生的双核菌株在酶谱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它们的酶带已明显不同于亲本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质体融合 转核 电冰 酯酶同工酶 酶谱 长根 Chong菌
下载PDF
鸡菌内生拟盘多毛孢菌的分离和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2
6
作者 邹立扣 潘欣 +2 位作者 韩军涛 安明松 张庆 《中国食用菌》 2008年第5期44-47,共4页
目前鸡地从菌尚不能进行人工栽培,而与其内生生长的拟盘多毛孢菌也许是影响其栽培的因素之一。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鸡地从菌上分离出一株拟盘多毛孢菌,利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鸡地从菌上分离出一株拟盘多毛孢菌,对其进行了培养特性分... 目前鸡地从菌尚不能进行人工栽培,而与其内生生长的拟盘多毛孢菌也许是影响其栽培的因素之一。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鸡地从菌上分离出一株拟盘多毛孢菌,利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鸡地从菌上分离出一株拟盘多毛孢菌,对其进行了培养特性分析及形态学鉴定,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ITS区进行了克隆测序,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得到Pestalotiopsis属进化树,结合形态学特征,确定其为忽视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neglec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从]菌 拟盘多毛孢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鸡菌子实体形成规律的观察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玉金 姚晓东 +1 位作者 程龙海 李荣春 《食用菌》 2016年第4期8-9,共2页
鸡菌与大白蚁亚科白蚁共生,但大白蚁亚科的蚁巢之上并不一定都长出鸡菌子实体。结合气候因子、蚁巢发展规律,分析了鸡菌子实体发生的规律。结果表明: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制约着鸡菌与共生白蚁的分布,同时对白蚁筑巢深度、白蚁觅... 鸡菌与大白蚁亚科白蚁共生,但大白蚁亚科的蚁巢之上并不一定都长出鸡菌子实体。结合气候因子、蚁巢发展规律,分析了鸡菌子实体发生的规律。结果表明: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制约着鸡菌与共生白蚁的分布,同时对白蚁筑巢深度、白蚁觅食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也间接影响蚁巢中菌圃的盈余(鸡菌子实体形成的基础)。分析表明适于鸡菌子实体发生的环境为冬无严寒、冬不温暖的气候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菌 大白蚁亚科 菌圃 子实体 气候
下载PDF
蚁巢热水浸提物对鸡菌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栋 徐海清 李荣春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24,38,共3页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 ,来研究白蚁蚁巢的热水浸提物对鸡菌丝生长的影响 ,探索鸡菌丝的营养特征。研究发现蚁巢热水浸提物对黄褐纹鸡菌丝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而蚁巢热水浸提物的量的多少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土从) 蚁巢热水浸提物 菌丝生长
下载PDF
三种鸡菌属真菌核苷及嘌呤碱基类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3
9
作者 高艳云 张园娇 +1 位作者 张倩 陈建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7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灰鸡和黄鸡3种鸡菌子实体中核苷及嘌呤碱基类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建立鸡类真菌核苷及嘌呤碱基类成分的控制指标。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 C_(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 目的: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灰鸡和黄鸡3种鸡菌子实体中核苷及嘌呤碱基类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建立鸡类真菌核苷及嘌呤碱基类成分的控制指标。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 C_(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3种鸡菌子实体中均检出次黄嘌呤、黄嘌呤、胞苷、腺苷、鸟苷、尿苷、肌苷等成分,且在质量浓度分别在7.51~120.12、4.99~79.84、25.13~402.00、12.61~201.80、5.03~80.48、5.00~80.00、10.00~160.00μ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5.83%~103.01%,RSD≤3.98%(n=6)。鸡中2种嘌呤碱基、5种核苷类成分含量分别为:0.36、3.13、2.20、3.63、1.11、1.87、1.50 mg·g^(-1);灰鸡含量为:0.10、0.78、1.86、3.07、1.48、1.70、0.62 mg·g^(-1);黄鸡含量为:0.22、2.53、1.86、2.35、0.78、0.84、0.83 mg·g^(-1)。结论:本实验建立的HPLC测定鸡类真菌中5种核苷及2种嘌呤碱基类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以为鸡类真菌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3种鸡菌子实体在医疗和营养保健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菌属 核苷类 嘌呤碱基 HPLC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滑液囊支原体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晨燕 邵国青 侯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为比较滑液囊支原体(MS)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本研究将144只28日龄SPF鸡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MS感染组、IBV-M41感染组、IBV-M41+MS共感染组、IBV-QX感染组、IBV-QX+MS共感染组共6组,采用50μL/只剂量... 为比较滑液囊支原体(MS)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本研究将144只28日龄SPF鸡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MS感染组、IBV-M41感染组、IBV-M41+MS共感染组、IBV-QX感染组、IBV-QX+MS共感染组共6组,采用50μL/只剂量按相应分组点眼感染MS (106CCU50)、IBV(105EID50),阴性对照组以50μL/只点眼KM2培养基(左眼)和PBS (右眼)。感染后每天观察临床症状,在感染后7 d、14 d、21 d和28 d每组随机剖检6只鸡,观察气囊炎和气囊损伤评分,并采集气管进行病原再分离,其中MS经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培养后进行PCR鉴定,IBV接种SPF鸡胚后进行RT-PCR鉴定。此外,各组鸡气管均经10%甲醛固定后进行粘膜厚度检测以及病理损伤评分。结果显示:除阴性对照组和MS感染组,其他组鸡在感染后4 d均出现一过性呼吸道症状。剖检结果显示MS感染组鸡在感染后21 d出现气囊炎,28 d仍可见气囊炎;而IBV-M41感染组和IBV-QX感染组鸡在感染后7 d或14 d出现气囊炎,且气囊炎的发生率均未超过50%。感染后14 d IBV-QX+MS共感染组鸡气囊炎发生率达100%(6/6),直至21 d并且大部分鸡气囊炎可持续至感染后28 d (5/6),而IBV-M41+MS共感染组鸡气囊炎仅可持续至感染后21 d,且气囊炎的发生率最高在感染后14 d (5/6)。IBV-QX+MS共感染组鸡平均气囊损伤评分在感染后14 d、21d和28 d均极显著高于单一感染组(P<0.001),而IBV-M41+MS共感染组鸡仅在感染后14 d极显著高于单一感染组(P<0.001)。病原再分离结果显示,各感染组鸡均在气管中再分离到MS(感染后28 d内)或IBV(感染后7 d内)。病理损伤检测结果显示,共感染组鸡较各单一感染组鸡气管粘膜增厚持续时间更长以及病理损伤更为严重。IBV-M41+MS共感染组鸡在感染后14 d平均气管粘膜厚度显著低于IBV-QX+MS共感染组(P<0.05),而在感染后21 d极显著低于IBV-QX+MS共感染组(P<0.001),其余各组鸡在感染后14 d和21 d均极显著低于IBV-QX+MS共感染组鸡(P<0.001)。IBV M41+MS共感染组鸡最早14 d出现气管病变,而IBV QX+MS共感染组鸡在共感染后7 d就可见气管病理损伤,且共感染组鸡的平均气管损伤评分均极显著高于单一MS或IBV感染组(P<0.01或P<0.001)。上述结果证实MS和IBV共感染较单一感染对28日龄SPF鸡的致病性更强,IBV M41或QX株与MS共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存在差异,本研究为临床IB和MS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液囊支原体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共感染 致病性
下载PDF
安徽部分地区鸡场鸡毒支原体与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与垂直传播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学怀 侯宏艳 +8 位作者 赵瑞宏 尹磊 张丹俊 戴银 殷冬冬 王洁茹 胡晓苗 潘孝成 王红燕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1,共6页
为了解安徽部分地区规模鸡场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流行感染情况,试验采集21家鸡场鸡血液样品进行血清学调查,并对3家种鸡场的种鸡群及其后代雏鸡进行MG和MS的病原检测,分... 为了解安徽部分地区规模鸡场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和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流行感染情况,试验采集21家鸡场鸡血液样品进行血清学调查,并对3家种鸡场的种鸡群及其后代雏鸡进行MG和MS的病原检测,分析种鸡及其后代雏鸡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MG和MS的鸡场血清阳性率分别为95.24%和90.48%,鸡群平均血清阳性率分别为75.08%和77.01%;商品蛋鸡和种鸡的MG和MS血清阳性率高于育雏育成鸡;鸡群日龄越大,MG和MS的血清阳性率越高,其中300日龄以上鸡群的血清阳性率均为100%。病原检测发现,种鸡场存在不同程度的MG和MS感染,其中MS感染率高于MG;种鸡感染率与其后代雏鸡的垂直感染存在显著正相关,并且在垂直感染的雏鸡关节组织检测出MS病原。结果表明,MG和MS在安徽鸡场中的感染较为严重,垂直传播是雏鸡早期感染的重要途径,并且MS在雏鸡垂直感染的早期即可侵入关节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规模 毒支原体 滑液囊支原体 血清学调查 垂直传播
下载PDF
益生菌在鸡养殖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彩梅 龚福明 林连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3,共9页
益生菌是一种新型绿色的添加剂,能通过促生长调控、维持微生态平衡、维持肠道屏障结构和功能完整及增强免疫等机制改善鸡的健康并提高其生长性能与品质,同时也不会污染环境和发生药物残留。文章对益生菌在鸡养殖业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 益生菌是一种新型绿色的添加剂,能通过促生长调控、维持微生态平衡、维持肠道屏障结构和功能完整及增强免疫等机制改善鸡的健康并提高其生长性能与品质,同时也不会污染环境和发生药物残留。文章对益生菌在鸡养殖业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综述,以期为鸡用益生菌的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养殖 作用机理
下载PDF
2019—2021年皖南地区地方品种鸡源沙门菌的血清型鉴定、毒力基因和耐药性检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萍萍 贺绍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7,共8页
为了分析皖南地区地方品种鸡(淮南麻黄鸡、淮北麻鸡、霍邱鸡和五华鸡)来源沙门菌的分布、毒力基因和耐药性情况,本试验于2019—2021年采集该地区地方品种鸡养殖场疑似沙门菌感染病死鸡的肝脏组织、肛拭子和死胚等病料组织456份,采用细... 为了分析皖南地区地方品种鸡(淮南麻黄鸡、淮北麻鸡、霍邱鸡和五华鸡)来源沙门菌的分布、毒力基因和耐药性情况,本试验于2019—2021年采集该地区地方品种鸡养殖场疑似沙门菌感染病死鸡的肝脏组织、肛拭子和死胚等病料组织456份,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和特异性invA基因的PCR检测进行沙门菌鉴定,采用Kauffmann-White法、PCR法和K-B纸片法分别检测分离菌株的血清型、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耐药性。结果显示,共分离得到127株沙门菌,分属于13种血清型,其中以鸡白痢沙门菌、禽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为流行的优势血清型,分别占分离菌株的26.0%、20.5%和17.3%;127株沙门菌中携带的4种毒力基因(spvA、spvB、spvC和spvR)检出率介于7.1%~74.8%,携带的4种毒力岛基因(SPI-1 SPI-2、SPI-3和SPI-5)检出率介于38.6%~81.1%;127株沙门菌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和磺胺二甲氧嘧啶等8种药物的耐药率介于56.7%~99.2%,以耐10(12.6%)、9(15.0%)和8(20.5%)种药物为主,耐药基因sul 1、sul 2、sul 3、tet(A)、tet(M)和tet(R)检出率介于32.3%~89.8%;经分析,地方品种鸡流行优势血清型与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均有一定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从安徽省皖南地区4种地方品种鸡中分离的沙门菌具有多种血清型、携带多种毒力基因、耐药性严重,且携带多种耐药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地区 地方品种 沙门菌 血清型 耐药性 耐药基因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坝上长尾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睾丸发育及血浆生殖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利芹 官丽辉 利凯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9,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坝上长尾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睾丸发育及生殖激素的影响。选取750只40周龄坝上长尾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饲粮中分别添加5、10、15、20、25 mg/kg大豆... 试验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坝上长尾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睾丸发育及生殖激素的影响。选取750只40周龄坝上长尾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饲粮中分别添加5、10、15、20、25 mg/kg大豆异黄酮。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3 d。结果显示,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坝上长尾鸡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坝上长尾鸡的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Ⅲ组坝上长尾鸡的法氏囊指数分别比Ⅰ组、Ⅱ组和Ⅴ组显著提高16.09%、14.70%和22.67%(P<0.05);Ⅲ组坝上长尾鸡的脾脏指数比Ⅰ组显著提高17.98%(P<0.05)。Ⅲ组坝上长尾鸡的睾丸指数最高,显著高于Ⅰ组(P<0.05),提高了11.74%。Ⅲ组坝上长尾鸡的采精量、精子密度和有效精子数显著高于Ⅰ组(P<0.05),分别提高了9.52%、4.79%和8.97%。Ⅲ组坝上长尾鸡的睾酮(TESTO)含量分别比Ⅰ组、Ⅱ组和Ⅴ组显著提高10.42%、4.72%和6.42%(P<0.05);Ⅲ组坝上长尾鸡的黄体生成素(LH)含量分别比Ⅰ组、Ⅱ组和Ⅴ组显著提高7.63%、5.83%和10.12%(P<0.05)。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能够改善坝上长尾鸡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睾丸发育、精液品质及血浆生殖激素的分泌水平,且最适添加量为15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坝上长尾 免疫功能 睾丸发育 血浆生殖激素
下载PDF
不同提取工艺对鸡油理化性质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涛 邹烨 +5 位作者 于纹婧 马晶晶 杨静 徐为民 杨彪 王道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2-100,共9页
为了探究不同提取工艺对鸡油理化性质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干法、湿法和微波熬制三种工艺提取鸡油,并对不同工艺提取鸡油的理化性质进行综合比较,同时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挥发性风味物质构成,结合相... 为了探究不同提取工艺对鸡油理化性质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干法、湿法和微波熬制三种工艺提取鸡油,并对不同工艺提取鸡油的理化性质进行综合比较,同时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挥发性风味物质构成,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明确不同提取工艺鸡油中的关键挥发性风味成分组成差异。结果表明,干法熬制的鸡油亮度最低,颜色更红、更黄,丙二醛含量较低;湿法熬制的鸡油亮度最高,颜色偏绿、偏黄,酸价较低;微波熬制的鸡油亮度稍暗,黄色和红色较浅,提取率较高,氧化稳定性较好且熬制时间短。不同提取工艺鸡油样品中共鉴定出4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干法、湿法和微波法三种不同工艺所提取的鸡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别有39种、41种和44种,共有挥发性风味物质30种。结合ROAV和PCA,确定了(E,E)-2,4-庚二烯醛、1-辛烯-3-醇、己醛、(E)-2-癸烯醛、1-戊醇、辛醛、(E,E)-2,4-癸二烯醛、3-甲基丁醛为鸡油的主要特征风味物质。微波法提取鸡油的特征性风味物质含量较高且种类较多。本研究表明微波工艺相对而言具有耗时短、得率高、氧化稳定好以及鸡油特征性风味物质含量较高且种类多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与探索的鸡油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熬制 理化性质 挥发性风味 气味活度值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玉屏风煎剂对德化黑鸡生长性能、免疫调节、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雪玲 胡美华 +3 位作者 林祚贵 徐磊 刘志军 马玉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9-377,共9页
【目的】探讨玉屏风煎剂对德化黑鸡生长性能、免疫调节、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黄芪、白术、防风按质量比2:2:1混合煎制,浓缩成含生药1 g·mL^(-1)的玉屏风煎剂。将30日龄体重相近的德化黑鸡160头随机... 【目的】探讨玉屏风煎剂对德化黑鸡生长性能、免疫调节、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黄芪、白术、防风按质量比2:2:1混合煎制,浓缩成含生药1 g·mL^(-1)的玉屏风煎剂。将30日龄体重相近的德化黑鸡160头随机分为低剂量组(1.25 mL·头^(-1)·天^(-1))、中剂量组(1.875 mL·头^(-1)·天^(-1))、高剂量组(2.5mL·头^(-1)·天^(-1))和空白对照组(0 mL·头^(-1)·天^(-1)),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煎制玉屏风饮水给药,饲喂试验为期25 d;试验第25 d采血及十二指肠,检测生长性能、十二指肠形态结构、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血清生化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中、高剂量组日增重分别提高16.77%(P<0.05)、27.58%(P<0.01),3个剂量组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8.30%、14.61%、21.92%;2)3个剂量组血清IL-2含量,中、高剂量组十二指肠黏膜SIgA水平显著提高(P<0.05或P<0.01);3个剂量组血清IFN-γ、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3)3个剂量组MDA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GSH-Px、SOD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高剂量组T-AOC、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4)中、高剂量组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绒隐比显著增加(P<0.05或P<0.01);5)3个剂量组总胆红素浓度、甘油三酯浓度、总胆固醇浓度、谷草转氨酶活性、谷丙转氨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肌酐浓度、肌酸激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玉屏风煎剂可以提高德化黑鸡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形态结构,强化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功能,具有抗炎、维持免疫平稳态的作用,使用安全,最适剂量为2.5 mL·头^(-1)·天^(-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煎剂 德化黑 生长性能 肠道形态 免疫功能 抗氧化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林下养殖土鸡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血清免疫指标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大识 曾玉华 +3 位作者 张玲 龚光辉 罗平华 胡松梅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23,共5页
为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不同添加剂量对林下养殖土鸡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血清免疫指标及生化指标的影响,将240只土鸡完全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对照组土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为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不同添加剂量对林下养殖土鸡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血清免疫指标及生化指标的影响,将240只土鸡完全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对照组土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500、1000 mg/kg复合微生态制剂。结果显示:试验Ⅱ、Ⅲ组与对照组相比,末重、平均日增重、乳酸杆菌数、双歧杆菌数、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大肠杆菌数、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尿素氮(BUN)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说明林下养殖土鸡基础日粮中添加500、1000 mg/kg复合微生态制剂均能够改善土鸡的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血清免疫指标及生化指标,选择500 mg/kg作为临床应用剂量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态制剂 林下养殖 生长性能 粪便微生物 免疫指标 生化指标
下载PDF
金针菇菌糠对三黄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器官指数及回肠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元晓 刘丹 +1 位作者 张才 马彦博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3-57,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金针菇菌糠对三黄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器官指数和回肠形态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三黄鸡192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 试验旨在研究金针菇菌糠对三黄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器官指数和回肠形态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三黄鸡192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和7%金针菇菌糠。试验期48 d。结果显示,金针菇菌糠对三黄鸡生长性能、脾脏指数和回肠形态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7%金针菇菌糠能够提高法氏囊指数(P<0.05),增加血清中白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P<0.05)。研究表明,饲喂金针菇菌糠对三黄鸡生长性能和回肠形态无影响,添加7%金针菇菌糠可以改善免疫器官指数、血清脂质代谢和蛋白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菌糠 三黄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器官指数 回肠形态
下载PDF
低聚半乳糖和低聚木糖对鸡肠道微生物、代谢物及肉质风味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春林 熊霞 +8 位作者 邱莫寒 张增荣 彭涵 宋小燕 胡陈明 夏波 杨礼 陈家磊 杨朝武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3期106-108,共3页
肌内脂肪(IMF)及其脂肪酸组成是影响肉质特性的主要因素,受脂质摄取、运输、储存和生物合成的平衡调节,涉及许多基因和途径。本研究评估低聚半乳糖(GOS)和低聚木糖(XOS)通过肠道微生物群对鸡性能及肉质风味的影响。结果显示GOS和XOS改... 肌内脂肪(IMF)及其脂肪酸组成是影响肉质特性的主要因素,受脂质摄取、运输、储存和生物合成的平衡调节,涉及许多基因和途径。本研究评估低聚半乳糖(GOS)和低聚木糖(XOS)通过肠道微生物群对鸡性能及肉质风味的影响。结果显示GOS和XOS改变了肠道内容物中微生物群比例及代谢产物,对生产性能和肉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元 微生物群 生产性能 肉质风味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研究调控黄羽肉鸡干毛性状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
20
作者 姬改革 陈智武 +9 位作者 单艳菊 刘一帆 屠云洁 邹剑敏 章明 巨晓军 束婧婷 张海涛 唐燕飞 蒋华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4-215,共12页
【目的】通过比较干毛和未干毛羽毛毛囊的形态学和基因表达差异,挖掘调控黄羽肉鸡羽毛干毛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和信号通路。【方法】分别采集背部未干毛和干毛羽毛皮肤组织样本各3个,运用组织切片技术,比较干毛和未干毛羽毛毛囊形态学差... 【目的】通过比较干毛和未干毛羽毛毛囊的形态学和基因表达差异,挖掘调控黄羽肉鸡羽毛干毛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和信号通路。【方法】分别采集背部未干毛和干毛羽毛皮肤组织样本各3个,运用组织切片技术,比较干毛和未干毛羽毛毛囊形态学差异;运用RNA-seq技术,比较两组样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和蛋白互作网络构建;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对测序结果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证实未干毛羽毛的毛囊处于生长期,已干毛的羽毛毛囊处于静止期。以未干毛毛囊(生长期)皮肤样本为对照,在干毛毛囊(静止期)皮肤样本中发现了942个DEGs(|fold-change|>2和P<0.05),其中384个基因表达下调,558个基因表达上调。Go功能分析显示细胞分裂、周期调控等相关生物过程被显著富集(P<0.05)。KEGG分析发现,MAPK、TGF-β、p53及DNA复制等相关信号通路被显著富集(P<0.05)。构建差异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CytoHubba分析获得6个hub基因,分别为CDK1、MAD2L1、BUB1、CCNB2、PLK1和BUB1B。GSEA富集分析筛选到紧密连接、胰岛素、MAPK、TGF-β和细胞周期等信号通路与鸡羽毛毛囊生长周期显著关联(|NES|>1,FDR<0.25)。RT-qPCR结果显示8个DEGs表达趋势与RNA-seq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鸡羽毛的干毛性状与毛囊周期发育相关,MAPK和TGF-β等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在羽毛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结果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黄羽肉鸡羽毛干毛性状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毛 毛囊 RNA-SEQ 基因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