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鸭品种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部分序列多态性差异研究
1
作者 董飚 王健 +2 位作者 孙国波 纪荣超 张干生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共5页
为了解地方鸭品种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基因点突变信息、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参数差异,设计了1对引物扩增A-FABP基因外显子3和内含子2部分序列,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9个地方鸭品种单核苷酸突变,并分析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和群... 为了解地方鸭品种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基因点突变信息、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参数差异,设计了1对引物扩增A-FABP基因外显子3和内含子2部分序列,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9个地方鸭品种单核苷酸突变,并分析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和群体遗传参数的差异。结果显示:在9个鸭品种之间发生了6个点突变,4个点突变在内含子2中,2个点突变在外显子3中,为同义突变。9个鸭品种均以D等位基因频率最高,E为靖西大麻鸭的第二等位基因,而其他8个鸭品种的第二等位基因为C。χ2检验显示靖西大麻鸭的基因型分布与巢湖鸭、临武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其他品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巢湖鸭的多态信息含量高于0.5,其他8个鸭品种的多态信息含量在0.25~0.5之间。攸县麻鸭偏离了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A-FABP基因在不同鸭品种中具有较丰富的多态性,为鸭品种资源保护和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鸭品种 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分析
下载PDF
我国家鸭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保护等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邹剑敏 李慧芳 +4 位作者 陈宽维 韩威 朱云芬 束婧婷 宋卫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32,共8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我国地方鸭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保护等级,为更好地制定我国地方鸭品种资源保护方案提供理论依据。采用28个微卫星标记计算我国24个地方鸭品种间DR遗传距离、基因流(Nm)、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并采用Weitzman和Caball... 本研究旨在分析我国地方鸭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保护等级,为更好地制定我国地方鸭品种资源保护方案提供理论依据。采用28个微卫星标记计算我国24个地方鸭品种间DR遗传距离、基因流(Nm)、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并采用Weitzman和Caballero两种遗传多样性保护理论,分析各品种在遗传多样性最大化保护中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28个微卫星座位的Ewens-Watterson检验均属选择中立性,各位点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94 4;三穗鸭(SS)的观察杂合度最高(0.864 8),大余鸭(DY)的观察杂合度最低(0.720 8),靖西大麻鸭(JXD)的多态信息含量最高(0.581 6),金定鸭(JD)的多态信息含量最低(0.434 7);四川麻鸭(SC)和汉中麻鸭(HZ)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远(0.425 7),基因流最小(0.471 1),广西小麻鸭(XL)和靖西大麻鸭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0.166 4),基因流最大(1.380 8)。Weitzman保护理论分析中,临武鸭(LW)、四川麻鸭(SC)、高邮鸭(GY)和北京鸭(BJ)的贡献率较高(>5.0%);Caballero保护理论分析中,绍兴鸭(SX)、四川麻鸭、巢湖鸭(CH)和兴义鸭(XY)具有较高的正贡献率(>0.2%),与Weitzman保护理论确定的等级顺序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原因是Weitzman保护理论没有考虑到品种内遗传多样性。在分析我国地方鸭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保护等级时,应充分考虑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和品种内遗传多样性。绍兴鸭、四川麻鸭、巢湖鸭、兴义鸭、高邮鸭、临武鸭、汉中麻鸭、沔阳麻鸭(MY)、荆江麻鸭(JJ)、三穗鸭、恩施麻鸭(ES)、北京鸭、淮南麻鸭(HN)、云南麻鸭(YN)、攸县麻鸭(YX)、微山麻鸭(WS)16个品种对我国家鸭资源总体遗传多样性具有较高的贡献率,在品种资源保护中应当给予优先保护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地方鸭品种 遗传多样性 保护等级
下载PDF
异地保种地方鸭品种群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扬 王苗苗 +4 位作者 卞友庆 王兆山 徐琪 常国斌 陈国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9,共4页
为检测我国异地小群保种地方鸭群体的遗传结构,利用荧光STR分型技术结合ABI-3730XL型DNA测序平台,对异地小群保种的9个品种在12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利用SPSS19.0对所有等位基因行PCA分析,并使用Structure2.0软件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 为检测我国异地小群保种地方鸭群体的遗传结构,利用荧光STR分型技术结合ABI-3730XL型DNA测序平台,对异地小群保种的9个品种在12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利用SPSS19.0对所有等位基因行PCA分析,并使用Structure2.0软件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显示:12个位点的多态性丰富,共检测到90个等位基因,PCA分析得到8个主成分,前6个主成分对群体分类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8.091%。Structure构建的9个群体的遗传分化结构图显示靖西麻鸭与山麻鸭亲缘关系最远,攸县麻鸭与临武鸭距离最近,与PCA分析构建的三维散点图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鸭品种 异地小群保种 STR分型
下载PDF
中国6个地方鸭品种蛋品质比较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慧芳 陈宽维 章双杰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年第10期25-26,共2页
本研究测定了处于产蛋高峰6个地方鸭品种同一天各30枚种蛋的蛋重、壳重、蛋黄重、蛋白重、膜重、蛋黄蛋白比、哈氏单位、蛋壳厚度、蛋黄色泽、蛋形指数、蛋壳强度等11项蛋品质的指标。结果表明:高邮鸭除哈氏单位稍低外,其他10项指标均... 本研究测定了处于产蛋高峰6个地方鸭品种同一天各30枚种蛋的蛋重、壳重、蛋黄重、蛋白重、膜重、蛋黄蛋白比、哈氏单位、蛋壳厚度、蛋黄色泽、蛋形指数、蛋壳强度等11项蛋品质的指标。结果表明:高邮鸭除哈氏单位稍低外,其他10项指标均比其他5个鸭品种高;11项指标主成分分析说明了蛋重是蛋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6个鸭品种分别依特征值排序的结果中,由前到后顺序为:高邮鸭、金定鸭、莆田黑鸭、山麻鸭、攸县麻鸭、连城白鸭。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品种资源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方品种 鸭品种 蛋品质
下载PDF
中国地方鸭品种的边际多样性分析
5
作者 张扬 姚文成 +5 位作者 卢立志 王兆山 王维 徐琪 常国斌 陈国宏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7-92,共6页
为系统评价中国地方鸭品种或遗传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并使保种经费得到最为有效的分配和使用,采用边际多样性方法,并结合STR分型的DNA遗传距离、灭绝概率等对中国21个地方鸭品种或遗传资源的品种贡献率、边际多样性及保... 为系统评价中国地方鸭品种或遗传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并使保种经费得到最为有效的分配和使用,采用边际多样性方法,并结合STR分型的DNA遗传距离、灭绝概率等对中国21个地方鸭品种或遗传资源的品种贡献率、边际多样性及保护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山麻鸭、广西小麻鸭、吉安红毛鸭的灭绝概率最高,分别达到0.67、0.59和0.59;临武鸭、金定鸭、高邮鸭的灭绝概率最低,分别为0.15、0.18和0.19;群体现实多样性为7.718 6,500年后群体期望多样性为5.138 4±1.150 2;中国番鸭的边际多样性最大(-2.189 6),占期望多样性的42.61%;广西小麻鸭次之(-0.484 9),占期望多样性的9.44%;金定鸭的边际多样性最小(-0.119 2),占期望多样性的2.32%。番鸭的保护潜力最大(0.612 0),广西小麻鸭次之(0.287 6),金定鸭的保护潜力最小(0.021 0)。该研究计算的保护潜力可为制定中国地方鸭品种或遗传资源的保护顺序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鸭品种 STR分型 边际多样性 保护潜力
下载PDF
鸭品种对稻鸭共生系统土壤理化性质、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印 余政军 +4 位作者 王忍 吕广动 陈灿 黄璜 陈治锋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31,共9页
以水稻常规单作为对照(CK),研究水鸭(SY)、洋鸭(YY)和绿头鸭(LTY)对稻鸭共生系统土壤理化性质、水稻产量及稻田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稻鸭共生系统鸭品种选择及模式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3个稻鸭共生处理总体上均降低土... 以水稻常规单作为对照(CK),研究水鸭(SY)、洋鸭(YY)和绿头鸭(LTY)对稻鸭共生系统土壤理化性质、水稻产量及稻田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稻鸭共生系统鸭品种选择及模式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3个稻鸭共生处理总体上均降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变化,pH值均升高;YY和LTY处理水稻有效穗数、结实率和产量均显著增加,穗总粒数均显著降低,SY处理水稻有效穗数、结实率和产量虽有所增加但是差异不显著;3个稻鸭共生处理的经济效益均提高,表现为YY>LTY>SY>CK。综上,稻鸭共生有利于促进水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改善土壤酸化,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以YY处理最优,LTY处理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 鸭品种 土壤养分 水稻 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我国六个地方鸭品种的群体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统苗 张莘 +6 位作者 陈博雯 常国斌 白皓 江勇 张扬 王志秀 陈国宏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29,共6页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地方鸭品种的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方法】使用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和ABI-3730XL型DNA测序仪器,对我国6个地方鸭品种(180只)在16个微卫星位点上的等位基因进行STR分型测序,利用Structure和Fstat软件对群体结...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地方鸭品种的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方法】使用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和ABI-3730XL型DNA测序仪器,对我国6个地方鸭品种(180只)在16个微卫星位点上的等位基因进行STR分型测序,利用Structure和Fstat软件对群体结构和遗传分化进行分析.【结果】16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141个等位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F-统计量结果显示群体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Structure程序成功构建出了6个鸭品种的遗传分化结构图;Structure程序构建的Neighbor Joining(NJ)图将‘润州凤头白鸭’‘于田麻鸭’聚为一类,‘北京鸭’与‘樱桃谷鸭’‘吉安红毛鸭’聚为一类.【结论】通过16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位点对中国6个地方鸭品种进行了遗传结构性和遗传分化研究,为获取我国地方鸭品种间的遗传信息和遗传关系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遗传结构 Structure程序 地方鸭品种
下载PDF
高产蛋鸭品种——金定鸭
8
作者 小丫 《农友》 2002年第8期13-13,共1页
金定鸭是我国高产蛋鸭品种之一,原产于福建省龙海县金定村,厦门高效及闽南沿海各地均有分布。
关键词 金定鸭品种 生产性能 品种特性
下载PDF
SNPs分子标记在地方品种鸭鉴定中的应用
9
作者 朱春红 刘宏祥 +5 位作者 王志成 徐文娟 宋卫涛 陶志云 章双杰 李慧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3,共5页
为建立利用分子标记鉴定高邮鸭等优异地方品种资源的方法,研究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比较分析高邮鸭、绍兴鸭、建昌鸭、北京鸭等多个地方品种鸭遗传变异信息,筛选高邮鸭、绍兴鸭、建昌鸭品种特异性SNPs分子标记组合,基于贝叶斯定理计算SNPs... 为建立利用分子标记鉴定高邮鸭等优异地方品种资源的方法,研究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比较分析高邮鸭、绍兴鸭、建昌鸭、北京鸭等多个地方品种鸭遗传变异信息,筛选高邮鸭、绍兴鸭、建昌鸭品种特异性SNPs分子标记组合,基于贝叶斯定理计算SNPs分子标记组合鉴定概率,建立地方鸭品种鉴定方法。结果显示:获得高邮鸭、绍兴鸭、建昌鸭品种特异性SNPs分子标记数分别为7个、8个和6个,针对上述SNPs位点分别设计引物,共21对引物,选用不同引物组合,经PCR反应和测序鉴别鸭品种,鉴定准确率100%,利用贝叶斯公式计算品种内任意基因型及其组合的鉴定准确概率,其中任意对基因型鉴定准确概率最低为71.94%。综上所述,研究成功筛选到高邮鸭、绍兴鸭、建昌鸭特异性分子标记,并建立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的品种鉴定方法,为地方鸭种质资源鉴定提供可靠的分子鉴定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鸭品种 分子标记 SNPS 品种鉴定
下载PDF
福建省5个地方鸭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扬 朱振 +4 位作者 黄种彬 江宵兵 钟志新 徐琪 陈国宏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8-22,共5页
本研究为深入了解福建省5个地方鸭品种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选取12对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结合STR分型技术对连城白鸭、莆田黑鸭、金定鸭、山麻鸭和福建番鸭等5个品种的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M)、期望杂合度(比)、多态... 本研究为深入了解福建省5个地方鸭品种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选取12对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结合STR分型技术对连城白鸭、莆田黑鸭、金定鸭、山麻鸭和福建番鸭等5个品种的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M)、期望杂合度(比)、多态信息含量(PIC)、群体内近交系数(R)以及群体闻的协遗传距离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2个座位均可有效评价5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5个品种的平均肌为0.3438—0.6106,PIC为O.3118—0.5516,风为-0.1033。0.1099.DA遗传距离为0.1423~0.6352。UPGMA法聚类分析显示,连城白鸭与莆田黑鸭聚为一类,后又与山麻鸭和金定鸭聚类,番鸭单独聚为一类。统计分析发现,D。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不显著(P=0.748),说明5个地方鸭品种并非按照地理距离进行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距离 聚类分析 地方鸭品种
原文传递
稻鸭共生系统中鸭品种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印 余政军 +4 位作者 吕广动 王忍 陈灿 黄璜 陈治锋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5,共8页
鸭子品种间的差异对稻鸭共生系统中水稻的生长特性可能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究鸭子品种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选取水鸭(SY)、洋鸭(YY)和绿头鸭(LTY)3个常见鸭品种作为处理,以水稻常规单作(CK)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进行田间小区试... 鸭子品种间的差异对稻鸭共生系统中水稻的生长特性可能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究鸭子品种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选取水鸭(SY)、洋鸭(YY)和绿头鸭(LTY)3个常见鸭品种作为处理,以水稻常规单作(CK)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其对水稻根部、茎部、叶部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YY和LTY处理虽然在水稻生育前期对水稻根、茎、叶部性状产生了一定负面作用(株高除外),使其性状表现相比CK显著性降低,但YY和LTY处理缓解了根、茎、叶的衰老和退化,使其性状在水稻生育后期显著优于CK,最终通过显著提高水稻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但显著降低了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无显著性差异。与CK相比,SY处理仅在齐穗期显著提高了叶干重,在其余时期对其他农艺性状无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稻鸭共生系统鸭子品种的搭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 鸭品种 水稻 根茎叶 产量
原文传递
我国部分地方鸭品种体量与生态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琪 李秀 +5 位作者 张扬 赵荣雪 段修军 孙国波 董飚 陈国宏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7-320,共4页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我国8个地方鸭品种(巢湖鸭、高邮鸭、山麻鸭、广西小麻鸭、金定鸭、荆江麻鸭、攸县麻鸭、临武鸭)的体尺、体质量及其中心产区生态特征的资料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选取前3个特征值作为3个...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我国8个地方鸭品种(巢湖鸭、高邮鸭、山麻鸭、广西小麻鸭、金定鸭、荆江麻鸭、攸县麻鸭、临武鸭)的体尺、体质量及其中心产区生态特征的资料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选取前3个特征值作为3个主成分(占总信息量的90.854%),并根据各品种的前3个主成分值计算相似系数,并藉以进行聚类分析,8个地方鸭品种可划分为2类,这说明生态因子亦是品种分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鸭品种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云南省鸭养殖主产区产业发展现状初步调查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娟 张进 +5 位作者 吴晶 邓俊 孔凡勇 周建雄 信爱国 孙强 《云南畜牧兽医》 2022年第1期9-11,共3页
鸭产业作为云南省的传统特色畜牧产业之一,不但是畜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为了解云南省鸭养殖主产区内的产业现状,对宜良县、麒麟区和建水县9家养殖企业、3户养殖户开展了调查,发现存在缺乏科学有效的统... 鸭产业作为云南省的传统特色畜牧产业之一,不但是畜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为了解云南省鸭养殖主产区内的产业现状,对宜良县、麒麟区和建水县9家养殖企业、3户养殖户开展了调查,发现存在缺乏科学有效的统计数据、对地方优良品种的利用不够、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还比较低及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提出今后要加大地方优良品种的开发利用、加大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和品牌打造力度等产业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 鸭品种 养殖规模
下载PDF
绿草鸭生物学特性与生长性能的观察
14
作者 何国柏 《中国畜禽种业》 2012年第3期120-122,共3页
通过对绿草鸭与怀化麻鸭生长速度、屠宰率、蛋重和鸭头重量、宽度、厚度等测定和比较,表明绿草鸭体型大,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头大(像鹅头),蛋大,肌肉丰满,脂肪较少,并且鸭肉醇香,味道独特。观察证明绿草鸭是一个生长速度快,料肉比低,... 通过对绿草鸭与怀化麻鸭生长速度、屠宰率、蛋重和鸭头重量、宽度、厚度等测定和比较,表明绿草鸭体型大,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头大(像鹅头),蛋大,肌肉丰满,脂肪较少,并且鸭肉醇香,味道独特。观察证明绿草鸭是一个生长速度快,料肉比低,成活率高的鸭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草 鸭品种 成活率 屠宰率 生长速度 蛋重 品尝评价 观察试验
下载PDF
Genetic Analysis of Six Endangered Local Duck Populations in China Based on Microsatellite Markers 被引量:3
15
作者 苏瑛 龙瑞军 +3 位作者 陈国宏 吴信生 谢凯舟 万江红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10-1018,共9页
Seventeen microsatellite loci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genetic variation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six endangered duck populations in China. PIC, heterozygosity with two estimators of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FST an... Seventeen microsatellite loci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genetic variation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six endangered duck populations in China. PIC, heterozygosity with two estimators of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FST and GST), and Nei's standard genetic distance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six endangered duck populations showed high polymorphism. The propor- tion of inter-population subdivision among the six duck populations ranged between 17.0 and 14.7%. The average heterozygosity was 0.706, 0.702, 0.691, 0.676, 0.604, and 0.660 in the Gaoyou, Liancheng, Jinding, Beijing, Shaoxing, and Jianchang ducks,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PIC ranged from 0.561 to 0.663. Finally, the results showed higher genetic diversity and difference above the levels of genetic variation among all the pop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angered duck breeds microsatellite DNA genetic diversity conservation
下载PDF
Behavioral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Anas poecilorhyncha and Domestic Duck
16
作者 Shenglin Yang Lin Zhou +3 位作者 Wei Lin Xiaomeng Li Man Lu Chenggang Liu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6年第4期270-282,共13页
Anas poecilorhyncha is one of improved variety of mallards, which was the protected bird species listed by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1UCN). Little is known until now about behavioral characteri... Anas poecilorhyncha is one of improved variety of mallards, which was the protected bird species listed by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1UCN). Little is known until now about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llar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behavioral differentials between A. poecilorhyncha and domestic duck in order to make a strategy to manage A. poecilorhyncha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nimal welfare. A total of 180 birds were distributed into six groups with 30 birds for each group. They were placed in a room of 3 m ~ 4 m and fed for one year old. Sansui ducks, a kind of native domestic duck (Sansui laying duck) were used for behavioral comparison. Two different rooms in the same building were applied, one room for A. poecilorhyncha and another one for Sansui ducks. All behaviors for A. poecilorhyncha and Sansui ducks were coded using the program The Observer XT 11.5 (Noldu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The duration of observation was from 8:00 am to 18:00 pm daily and lasted 5 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milar behavioral percentages between A. poecilorhyncha and domestic duck. Percentages of standing activity spent for A. poecilorhyncha and Sansui duck were 34.59% and 30.25%, respectively. Accordingly, the activities, such as wing plugging, preening and head stretching, were more than 5.51%. The other activities, including walking, drinking and tail wagging, occupied less proportions (〈 3%). While the specific behaviors, like aggression, alerting, wing dithering, clawing, nodding, pendulum clawing and crawling, took less than 1% of percentage. There were large differences between A. poecilorhyncha and domestic duck when comparing eight behavioral peaks. Lag sequential analysis was used to calculate frequency of transition between a pair of activities. Some parameters were very significant, like the frequency value from foraging converted to drinking in Sansui duck was 369-515, but 37-65 in A. poecilorhyncha. The best explaining could be given that Sansui duck was better domesticated than spot-billed duck. This study provides the basic data to study and develop spot-billed du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havioral ethogram Anaspoecilorhyncha Sansui duck lag sequential analysis.
下载PDF
我国6个地方鸭种的群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扬 陈阳 +5 位作者 朱振 段修军 董飚 李欣钰 徐琪 陈国宏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为深入揭示我国地方鸭种的群体遗传结构,本研究利用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结合ABI-3730XL型DNA测序平台,对国家级水禽基因库(泰州)保存的6个品种鸭(426只)在12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进行STR分型,利用SPSS19.0和Structure2.0软件对群体结构进... 为深入揭示我国地方鸭种的群体遗传结构,本研究利用荧光标记微卫星引物结合ABI-3730XL型DNA测序平台,对国家级水禽基因库(泰州)保存的6个品种鸭(426只)在12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进行STR分型,利用SPSS19.0和Structure2.0软件对群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个座位的多态性丰富,共检测到88个等位基因,PCA分析得到6个主成分,前4个主成分对群体分类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8.091%。Structure程序成功构建出了6个群体的遗传分化结构图和群体的独立类群分布图,推断6个群体在所属推断类别中的平均基因组分数分别为93.88%、96.08%、90.89%、93.01%、88.67%、92.65%;且未发现有个体发生迁移。Structure程序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进一步显示临武鸭与攸县麻鸭、高邮鸭与山麻鸭和广西小麻鸭的遗传距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群体结构 主成分分析 Structure程序 地方鸭品种
原文传递
Relative Feed Value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Dactylis glomerata and Festuca pratensis 被引量:1
18
作者 Sosnowski Jacek Jankowski Kazimierz +3 位作者 Domafiski Piotr Herda Dorota Krol Justyna Matsyura Alex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5年第9期443-448,共6页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fluctuation in nutritional value of Dactylis glomerata and Festuca pratensis varieties grown on mineral and organic soil. Moreover, the paper deals with analysis of their nutritiona...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fluctuation in nutritional value of Dactylis glomerata and Festuca pratensis varieties grown on mineral and organic soil. Moreover, the paper deals with analysis of their nutritional value in terms of animal feeding. This paper has drawn on two field experiments set up and carried out between 2010 and 2013 by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Cultivar Testing in Slupia Wielka.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two experimental stations: one in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Cultivar Testing in Krzyzewo and the other in the Experimental Stations for Variety Testing in Uhinin, being a branch of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Cultivar Testing in Cicibor Duzy. The experiment was arranged and conducted according to COBORU guidelines. The experimental plots were sown with varieties of Dactylis glornerata: Niva, Tukan, Amila, Crown Royale and with varieties of Festuca pratensis: Limosa, Pasja, Anturka, Amelka (d. AND 1009). In the experimental plots with the varieties of Dactylis glornerata the grass was harvested six times a year and 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biomass was done taking dry matter only from five cuts. The varieties of Festuca pratensis were harvested four times. The RFV (relative feed value) was determined using the Linn and Martin method. Linn and Martin's test proved that Festuca pratensis had better nutritional value than Dactylis glomerata. For Dactylis glomerata, no matter what the variety and location was, the relative feed value ranged from 125 to 151, which puts that grass species in II quality class, good enough to feed high production dairy cows and heirs selected for replacements.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ve feed value proved that no matter from which cut, the biomass ofDactylis glornerata belonged in Ill quality class, (RFV between 103 and 124) and it can be used to feed good beef cattle, older heifers and, in small quantities, dairy co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y matter intake dry matter digestability relative feed valu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