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稻共作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1
作者 章家恩 许荣宝 +1 位作者 全国明 陈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59-1964,共6页
为探讨鸭稻共作对水稻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了不同的鸭稻共作处理区,研究了鸭子活动对水稻植株的某些生理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鸭稻共作能降低叶片的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 为探讨鸭稻共作对水稻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了不同的鸭稻共作处理区,研究了鸭子活动对水稻植株的某些生理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鸭稻共作能降低叶片的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说明鸭稻共作方式对提高水稻植株的抗性、延缓叶片衰老以及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均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稻共作系统 生理 保护酶活性
下载PDF
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功能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83
2
作者 章家恩 陆敬雄 +2 位作者 张光辉 骆世明 陆敬雄 《生态科学》 CSCD 2002年第1期6-10,共5页
对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功能和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鸭子和水稻可以较好地全天候地同生共长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平均每公顷大约300-375只鸭子。利用鸭子的野性和杂食性在一定程度上可防除病、虫、草害,提高土壤肥... 对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功能和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鸭子和水稻可以较好地全天候地同生共长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平均每公顷大约300-375只鸭子。利用鸭子的野性和杂食性在一定程度上可防除病、虫、草害,提高土壤肥力,因而可代替人耕耙田、施肥、施药等,避免了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投入;鸭群的活动可刺激和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利用这种模式可以生产出有机食品或绿色稻米,其经济效益比常规稻作高。鸭稻共作系统的每公顷净收入比常规稻作系统要高出808.5元。若按绿色食品价格高出同类商品市场价格的20%计算,则鸭稻共作系统每公顷比常规稻作系统大约多增加2000元左右的收入。这种模式的推广应用可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稻共作 生态农业模式 功能 效益分析
下载PDF
鸭稻共作方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章家恩 赵美玉 +1 位作者 陈进 黄兆祥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对鸭稻共作生产方式下水稻几个生育期的株高、叶面积指数、生物量、根系活力、根系形态特征指标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鸭稻共作生态模式中由于鸭子的活动,对水稻生长发育具有一定影响。与常规水稻栽培方式相比,鸭稻共作方式下水... 对鸭稻共作生产方式下水稻几个生育期的株高、叶面积指数、生物量、根系活力、根系形态特征指标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鸭稻共作生态模式中由于鸭子的活动,对水稻生长发育具有一定影响。与常规水稻栽培方式相比,鸭稻共作方式下水稻株高、叶面积指数、生物量有减小的趋势,而且在有效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鸭子活动对水稻根系生长状况(根/冠比、根系活力)也具有一定作用,与常规水稻栽培方式相比,鸭稻共作方式下水稻根冠比和根系活力有增加趋势,根冠比在幼穗分化期达到显著差异,根系活力在有效分蘖期存在显著差异;鸭稻共作方式下水稻根系总长变化无明显规律,根系表面积与常规栽培方式下相比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稻共作模式 根系形态 叶面积指数 生物量
下载PDF
鸭稻共作方式对土壤肥力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章家恩 赵美玉 +1 位作者 陈进 黄兆祥 《生态环境》 CSCD 2004年第4期654-655,共2页
鸭稻共作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稻田生态农业模式。鸭子不停地在稻田中日夜活动对土壤肥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与常规栽培方式的对比试验研究发现,除土壤速效磷含量外,鸭稻共作稻田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交换性钾的含量均分别比常规耕作... 鸭稻共作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稻田生态农业模式。鸭子不停地在稻田中日夜活动对土壤肥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与常规栽培方式的对比试验研究发现,除土壤速效磷含量外,鸭稻共作稻田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交换性钾的含量均分别比常规耕作稻田的有所增高,其中某些土壤养分含量在某些生育期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初步表明,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可以实现在水稻生产全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而基本上可达到保持土壤肥力,生产绿色食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稻共作 生态农业 土壤肥力
下载PDF
鸭稻共作生态系统的实践与理论问题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章家恩 陆敬雄 +2 位作者 黄兆祥 许荣宝 赵本良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鸭稻共作技术作为一项环保性生态农业技术,现已在亚洲许多国家和我国多个省份得到应用和推广。为了使鸭稻共作技术模式更好地、更科学地推广应用,还有很多实践和理论问题需要加以研究探索和解决,主要包括:(1)水稻品种和鸭子品种的筛选问... 鸭稻共作技术作为一项环保性生态农业技术,现已在亚洲许多国家和我国多个省份得到应用和推广。为了使鸭稻共作技术模式更好地、更科学地推广应用,还有很多实践和理论问题需要加以研究探索和解决,主要包括:(1)水稻品种和鸭子品种的筛选问题;(2)鸭稻共作模式系统的结构优化问题;(3)鸭子的生态学功能过程及其内在机理有关的科学问题;(4)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问题;(5)稻田土壤肥力维持问题;(6)田间日常管理问题;(7)鸭子饲料来源问题;(8)稻田鸭子的疫病综合防治问题;(9)鸭稻共作技术模式的标准化问题;(10)鸭稻共作技术模式的经济效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稻共作系统 理论问题 实践技术
下载PDF
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功效及存在的技术问题探讨 被引量:14
6
作者 章家恩 陆敬雄 +1 位作者 张光辉 黄兆祥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6年第2期94-97,共4页
对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与传统的稻田养鸭模式以及现行的水稻单一栽培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对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包括组分结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对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功效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对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与传统的稻田养鸭模式以及现行的水稻单一栽培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对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包括组分结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对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功效进行了阐述和探讨,最后提出了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图1,表2,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鸭稻共作 技术创新
下载PDF
近10多年来我国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2
7
作者 章家恩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0-79,共10页
近10多年来,我国在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技术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因此有必要加以总结。其中,在理论研究层面,主要涉及鸭稻共作对稻田养分循环与能、物流特征的影响,对病虫害的防控和天敌害虫动态的影响,对杂草群落... 近10多年来,我国在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技术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因此有必要加以总结。其中,在理论研究层面,主要涉及鸭稻共作对稻田养分循环与能、物流特征的影响,对病虫害的防控和天敌害虫动态的影响,对杂草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防控,对水体环境与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土壤肥力特征及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水稻生长性状及水稻群体结构形态建成的影响,对温室气体排放及全球变化的影响,对水稻品质、产量、综合效益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利用鸭稻共作控制福寿螺的效果与机制等领域,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进展。在技术层面,主要开展了鸭稻共作生产技术规程、直播方式下鸭稻共作生产技术、免耕抛秧养鸭技术以及其他鸭稻共作新技术的探索与创新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4个方面的研究展望,包括鸭稻共作的生态效应与机制及其长期定位研究、鸭稻共作关键技术的创新、系统集成与示范研究、鸭稻共作生产技术的标准化与产业化研究,以及与全球变化和低碳农业发展的关联与接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稻共作 生态效应 关键技术 研究进展 研究展望
下载PDF
模拟鸭稻共作系统中鸭子机械刺激对水稻形态建成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黄兆祥 章家恩 +2 位作者 梁开明 全国明 赵本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7-722,共6页
鸭稻共作是在中国传统稻田养鸭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目前在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被大力推广应用的一种水稻生态生产方式。为研究鸭子活动对水稻生长与形态建成的影响,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鸭子在稻田中活动而形成的机... 鸭稻共作是在中国传统稻田养鸭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目前在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被大力推广应用的一种水稻生态生产方式。为研究鸭子活动对水稻生长与形态建成的影响,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鸭子在稻田中活动而形成的机械刺激对水稻生长性状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机械触摸刺激能够抑制水稻植株的伸长生长,降低其高度,至收获期株高降幅为8~10 cm;并且改变了水稻茎秆不同节间长度的分布,其中对水稻基部第2节茎节长度的影响最为明显。机械触摸刺激处理能够增加水稻茎秆的粗度,且随刺激处理强度的增加茎秆粗度增大,处理40 d后茎秆粗度增加0.17 cm。一定时间的机械刺激处理可以促进水稻植株的分蘖。机械刺激处理明显降低了水稻地上部生物量,处理40 d后降幅达19.6%;适度的机械刺激使水稻根冠比增加。同时,机械刺激可增加水稻的穗长和结实率,降低每穗空粒数,与对照相比,水稻穗长增加达8.88%,结实率增加3.79%,每穗空粒数最大降幅为36.12%。这些研究结果可进一步证实机械刺激能够改变植物生长性状的科学问题,也可为鸭稻共作生产技术的改进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刺激 形态建成 株高 秸秆粗度
下载PDF
桓仁县鸭稻共作生产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付亮 姜宗泽 王辉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19,共2页
本文以辽宁省桓仁县鸭稻共作生产模式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鸭稻共作的作业流程,生产模式的生态结构,并对鸭稻共作效益加以分析,表明"稻鸭共作"生产模式在水稻生产中,能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 恒仁县 鸭稻共作 效益
下载PDF
惠城39家企业参展农博会鸭稻共作有机米引围观
10
《水禽世界》 2015年第6期2-2,共1页
日前,第四届广东惠州农博会落下帷幕,惠城区围绕“智慧农业·品质生活”主题,通过布置综合展馆以及组织以国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为主的39家企业参展,充分展示全区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机械化... 日前,第四届广东惠州农博会落下帷幕,惠城区围绕“智慧农业·品质生活”主题,通过布置综合展馆以及组织以国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为主的39家企业参展,充分展示全区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机械化生产、新农村建设以及林业、水利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龙头企业 农博会 鸭稻共作 农业示范区 产业化经营 机械化生产 新农村建设 效益农业
下载PDF
鸭稻共作 经济环保
11
作者 卞文志 《科学种养》 2015年第1期57-58,共2页
鸭子自由觅食,水稻茁壮成长。笔者在山东省鱼台县王鲁镇王鲁村看到,“鸭稻共作”技术在这里成了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据农场主王启龙介绍,这项技术不但环保有效,还能节省种田成本,最主要的是能为人们提供安全、优质的有机大米。“这... 鸭子自由觅食,水稻茁壮成长。笔者在山东省鱼台县王鲁镇王鲁村看到,“鸭稻共作”技术在这里成了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据农场主王启龙介绍,这项技术不但环保有效,还能节省种田成本,最主要的是能为人们提供安全、优质的有机大米。“这项技术很有新意,但鸭子的活动难道不会影响秧苗生长吗?”面对笔者的问题,王启龙回答说,不会的,鸭子们的目标是害虫和杂草,它们在水面上左穿右插,不吃锯齿状的稻叶,不会影响稻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稻共作 环保 经济 农业生产模式 秧苗生长 鱼台县 山东省
下载PDF
鸭稻共作生产绿色安全稻米关键技术
12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 2016年第6期16-17,共2页
一、技术概述 针对当前对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控过度依赖于化学农药而造成的生态环境安全和粮食安全生产问题,采用“鸭稻共作生态技术体系”可以实现鸭子在稻田中全天候地吃草、捕虫、防病、中耕和施肥等综合功能,
关键词 安全生产 生态技术 鸭稻共作 生态环境安全 病虫草害 化学农药 综合功能
下载PDF
鸭稻共作生产绿色安全稻米关键技术
13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 2018年第1期18-19,共2页
一、技术概述 针对当前对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控过度依赖于化学农药而造成的生态环境安全和粮食安全生产问题,采用“鸭稻共作生态技术体系”可以实现鸭子在稻田中全天候地吃草、捕虫、防病、中耕和施肥等综合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替代... 一、技术概述 针对当前对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控过度依赖于化学农药而造成的生态环境安全和粮食安全生产问题,采用“鸭稻共作生态技术体系”可以实现鸭子在稻田中全天候地吃草、捕虫、防病、中耕和施肥等综合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农药和化肥的施用,且可同时生产出两种健康安全农产品——鸭稻米和稻田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稻共作 安全生产 生态技术 生态环境安全 病虫草害 安全农产品 化学农药
下载PDF
鸭稻共作生产绿色安全稻米关键技术
14
《广东农村实用技术》 2015年第3期20-21,共2页
针对当前对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控过度依赖于化学农药而造成的生态环境安全和粮食安全生产问题,采用“鸭稻共作生态生产技术体系”可以实现鸭子在稻田中全天候地吃草、捕虫、防病、中耕和施肥等综合功能,从而可替代农药和化肥的施用,且... 针对当前对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控过度依赖于化学农药而造成的生态环境安全和粮食安全生产问题,采用“鸭稻共作生态生产技术体系”可以实现鸭子在稻田中全天候地吃草、捕虫、防病、中耕和施肥等综合功能,从而可替代农药和化肥的施用,且同时生产出两种健康安全农产品——鸭稻米和稻田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技术体系 鸭稻共作 安全生产 生态环境安全 病虫草害 安全农产品 化学农药
下载PDF
关于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注意事项及效益分析
15
作者 刘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16年第7期0232-0232,共1页
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健康食品是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人类身体健康、提高生存质量、维护生态安全的必要保障。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立体种养相结合的可持续利用方式,该模式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 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健康食品是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人类身体健康、提高生存质量、维护生态安全的必要保障。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立体种养相结合的可持续利用方式,该模式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主要对鸭稻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功效和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和探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稻共作 生态农业模式 注意事项 效益分析
下载PDF
稻鸭共作与圈养模式对麻鸭生长性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16
作者 冯杯仪 王国霞 +7 位作者 刘文俊 郑春田 张亚男 王爽 夏伟光 金成龙 吕艳涛 陈伟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年第2期37-40,共4页
该研究旨在比较研究稻鸭共作和圈养两种饲养模式对麻鸭生产性能的影响,为稻田养鸭生态模式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选择来自一个商业孵化场的400只雄性1日龄麻鸭随机分为稻鸭共作组(密度为30只鸭/亩)和圈养组(密度为10只/平方米),每组10个... 该研究旨在比较研究稻鸭共作和圈养两种饲养模式对麻鸭生产性能的影响,为稻田养鸭生态模式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选择来自一个商业孵化场的400只雄性1日龄麻鸭随机分为稻鸭共作组(密度为30只鸭/亩)和圈养组(密度为10只/平方米),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时长49天。圈养按20只鸭子分组分配到10个铁丝地板围栏,共200只;另外200只在稻田放养。在49日龄时,分别测定这两组鸭的体重、采食量等生产性能。结果表明,稻鸭共作组日增重、日采食量、体重均显著高于圈养组(P<0.001),而圈养组料重比高于稻鸭共作组(P<0.001)。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稻鸭共作模式有利于提高蛋鸭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能
下载PDF
稻鸭共作技术进展与展望
17
作者 明珂 程序 +2 位作者 冯永斌 韦国栋 李程巧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4期140-141,144,共3页
归纳总结了近年来稻鸭共作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对稻鸭共作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技术 进展 展望
下载PDF
黔西北山区稻鸭共作绿色高效技术集成
18
作者 田孟祥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6期1-4,共4页
稻鸭共作起源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基于黔西北山区特殊的气候生态条件,在借鉴前人稻鸭共作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有效微生物群EM菌的应用,经多年实践创造性地探索出了适合该地区的稻鸭共作绿色高效种养结合新模式... 稻鸭共作起源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基于黔西北山区特殊的气候生态条件,在借鉴前人稻鸭共作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有效微生物群EM菌的应用,经多年实践创造性地探索出了适合该地区的稻鸭共作绿色高效种养结合新模式,本文将对该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以期为该地区水稻生产和鸭子养殖的节本增效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高效 技术集成 EM菌
下载PDF
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技术探究
19
作者 林浩群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5期27-28,共2页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生态种养循环农业的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一种新的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稻鸭共作不仅可以提升种植经济效益,实现一种一养,一田两收;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提升有机...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生态种养循环农业的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一种新的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稻鸭共作不仅可以提升种植经济效益,实现一种一养,一田两收;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提升有机稻米和肉鸭的质量,兼具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模式主要是在水稻营养生长阶段,利用肉鸭杂食性的天性,清除田间福寿螺、杂草和田间害虫,科学减少农药的使用。通过全天候的鸭稻共育,借助肉鸭在田间的持续活动,强化水稻栽培的效果,提升稻田的通风透光能力,加快水稻养分的正常输送;稻田也为肉鸭提供广阔的栖息、活动和觅食场所,两者互利共生提高农田利用效率。在水稻收割以后,肉鸭可以回田清理落田谷,减少落田谷对下茬作物的影响,同时实现肉鸭育肥。基于此,该文以广东揭阳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揭阳分院展示的新技术为例,分析稻鸭共作生态种植方法,以便为今后的农业生态作业提供合理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种植 有机
下载PDF
稻鸭共作综合种养高效技术模式分析
20
作者 马能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期0170-0173,共4页
稻鸭共作是新时期生产绿色优质稻米、绿色食品肉鸭的综合种养高效技术模式,将鸭子和水稻形成互相作用、共同生长的复合型生态农业体系,有效创新和发展了我国传统稻田养鸭的模式,充分发挥水田的种植、养殖和生态功能,实现种养结合的新型... 稻鸭共作是新时期生产绿色优质稻米、绿色食品肉鸭的综合种养高效技术模式,将鸭子和水稻形成互相作用、共同生长的复合型生态农业体系,有效创新和发展了我国传统稻田养鸭的模式,充分发挥水田的种植、养殖和生态功能,实现种养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能发挥出水田的种植,养殖及生态功能。本文主要针对稻鸭共作综合种养高效技术模式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种养 技术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