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3个水系鸭绿沙塘鳢个体繁殖力比较研究
1
作者 李文康 骆小年 +4 位作者 段友健 李姣 吴晨 季辰跃 邓鸿圣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1,共10页
为探明辽宁地区鸭绿沙塘鳢个体繁殖力,于辽河水系新宾满族自治县太子河下夹河段、碧流河水系碧流河水库上游万福段、鸭绿江水系丹东凤城叆河大堡段采捕卵巢发育至Ⅳ期的鸭绿沙塘鳢雌鱼181尾,采用常规生物学方法比较分析鸭绿沙塘鳢个体... 为探明辽宁地区鸭绿沙塘鳢个体繁殖力,于辽河水系新宾满族自治县太子河下夹河段、碧流河水系碧流河水库上游万福段、鸭绿江水系丹东凤城叆河大堡段采捕卵巢发育至Ⅳ期的鸭绿沙塘鳢雌鱼181尾,采用常规生物学方法比较分析鸭绿沙塘鳢个体繁殖力。结果表明,鸭绿沙塘鳢个体绝对繁殖力(1067.7±829.7)粒,体长相对繁殖力(97.9±56.1)粒/cm,体质量相对繁殖力(55.2±18.1)粒/g。年龄组成以2、3龄为主,且繁殖贡献率分别为44.9%和39.2%。碧流河万福段鸭绿沙塘鳢个体绝对繁殖力、体长相对繁殖力、体质量相对繁殖力均显著高于太子河下夹河段;绝对繁殖力和体长相对繁殖力与体长、体质量、空壳质量、性腺质量显著相关,体质量相对繁殖力与性腺指数显著相关(P<0.01),个体繁殖力均与肥满度无相关性(P>0.05)。3个水系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个体繁殖力与性腺质量或性腺指数密切相关。卵径频率出现2个峰值,推测鸭绿沙塘鳢为分批产卵类型。本调查结果可为鸭绿沙塘鳢繁殖生物学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沙塘鳢 个体繁殖力 辽河水系 碧流河水系 绿江水系 卵径
下载PDF
鸭绿沙塘鳢仔稚鱼发育观察及饥饿不可逆点的确定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文康 骆小年 +2 位作者 段友健 李姣 吴晨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42,共11页
为研究鸭绿沙塘鳢(Odontobutis yaluensis)仔稚鱼发育特点,并确定仔鱼最佳投饵时间及饥饿不可逆点(point of no return,PNR),在水温19.7~26.7℃下,研究了饥饿胁迫对鸭绿沙塘鳢仔鱼生长、形态和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鸭绿沙塘鳢仔稚鱼发... 为研究鸭绿沙塘鳢(Odontobutis yaluensis)仔稚鱼发育特点,并确定仔鱼最佳投饵时间及饥饿不可逆点(point of no return,PNR),在水温19.7~26.7℃下,研究了饥饿胁迫对鸭绿沙塘鳢仔鱼生长、形态和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鸭绿沙塘鳢仔稚鱼发育较独特,鳍条在胚胎期已完全分离,鳞片初发生时卵黄囊未完全消失;根据鳞片形成的特点,将鸭绿沙塘鳢仔稚鱼发育划分为仔鱼期(孵化后0~14日龄)和稚鱼期(孵化后15~44日龄);初孵仔鱼全长为(7.72±0.09)mm,卵黄囊体积为(0.74±0.04)mm^(3),口张开,肛门贯通,尾骨上翘,耳石、鳃弓、鳃丝、齿及各鳍鳍条均可见;孵化后1日龄仔鱼开口,4日龄仔鱼卵黄囊消耗50%,15日龄仔鱼鳞片首先出现在尾柄中轴线附近,发育进入稚鱼期,18日龄稚鱼卵黄囊消耗90%,30日龄稚鱼卵黄囊及油球消失,44日龄稚鱼头顶部和鳃盖处的鳞片覆盖形成,鳞被完全,发育进入幼鱼期;鸭绿沙塘鳢全长与孵化后日龄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卵黄囊体积与孵化后日龄呈对数函数关系;鸭绿沙塘鳢孵化后1日龄仔鱼开口率为40%,2~8日龄仔鱼开口率达最高值100%,9日龄仔鱼开口率开始下降,12~13日龄仔鱼到达饥饿不可逆点(PNR),13~14日龄饥饿仔鱼累计死亡率达50%,18日龄饥饿稚鱼全部死亡;投喂组仔鱼的全长、眼径、尾柄高、卵黄囊体积和鳔体积,分别从6、8、5、1、5日龄起显著高于饥饿组(P<0.05),饥饿仔鱼的全长、眼径、尾柄高和鳔体积,分别从14、13、13、10日龄起出现负增长,这表明饥饿对仔鱼生长发育有延迟作用。研究表明,鸭绿沙塘鳢在仔鱼期器官发育较完善是对栖息地山区河流生态适应的结果,其最佳开口时间为孵化后1~2日龄,PNR为12~13日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沙塘鳢 仔稚鱼 开口率 饥饿 不可逆点(PNR)
下载PDF
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双亲及其杂交子代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丽娟 祝斐 +2 位作者 尹绍武 侯新远 胡亚丽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3-188,共6页
采用人工授精法以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为母本、鸭绿沙塘鳢(O.yaluensis)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正常发育的杂交子代。利用胸腔活体注射植物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溶液后,取头肾细胞进行低渗处理,空气干燥法制片,对河川沙... 采用人工授精法以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为母本、鸭绿沙塘鳢(O.yaluensis)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正常发育的杂交子代。利用胸腔活体注射植物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溶液后,取头肾细胞进行低渗处理,空气干燥法制片,对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及其杂交子代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河川沙塘鳢的核型为2n=44,2st+42t,NF=44;鸭绿沙塘鳢的核型为2n=44,2st+42t,NF=44;杂交子代的核型为2n=44,4st+40t,NF=44。经对比分析,杂交子代分别继承了双亲的一套染色体,表明杂交子代为真正的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沙塘 鸭绿沙塘鳢 杂交子代 核型
下载PDF
鸭绿沙塘鳢仔鱼、稚鱼和幼鱼的形态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吉桥 许重 +3 位作者 程骏驰 王声权 巴桂香 史建国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7-212,共6页
参照国内外对硬骨鱼类胚后发育期的分期标准,描述了鸭绿沙塘鳢仔鱼、稚鱼和幼鱼的形态特征,记录了各个发育时期的全长和体重等增长情况,讨论了鸭绿沙塘鳢仔鱼、稚鱼和幼鱼发育的生态适应性。
关键词 鸭绿沙塘鳢 仔鱼 稚鱼 幼鱼 发育
下载PDF
鸭绿沙塘鳢繁殖习性的观察及性腺发育周期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吉桥 史建国 +1 位作者 姜玉声 巴桂香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79-385,共7页
周年调查了鸭绿沙塘鳢的繁殖习性,观察了其性腺发育的周年组织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鸭绿沙塘鳢Ⅰ龄性成熟,分批产卵,雄鱼护卵,繁殖旺季为4—6月,补充群体6月开始繁殖。1、2月雌雄鱼的比例为1:2,3月至繁殖季节急剧增至1:2~3... 周年调查了鸭绿沙塘鳢的繁殖习性,观察了其性腺发育的周年组织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鸭绿沙塘鳢Ⅰ龄性成熟,分批产卵,雄鱼护卵,繁殖旺季为4—6月,补充群体6月开始繁殖。1、2月雌雄鱼的比例为1:2,3月至繁殖季节急剧增至1:2~3,10—12月约1:1。1—5月雌鱼的成熟系数急剧增加,5—6月急剧下降,7月后上升后又逐渐下降。11月至翌年3月,雄鱼的成熟系数最低,3—4月急剧上升,5—6月略有下降,7—9月又略上升后而降低。破膜后40d为Ⅰ期精巢;60~70d为Ⅱ期,精原细胞呈束排列;约130d发育至Ⅲ期;约230d发育至Ⅳ期,精巢内除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外,还有少量直径3.15~4.20μm的精子细胞;约360d(翌年4—6月)为Ⅴ期,有少量长径为2.10μm的精子。7月Ⅵ期的壶腹内,部分精子排出,但仍有大量残留。破膜后53d雌鱼的卵巢为Ⅰ期,卵原细胞直径9.1~10.1μm,同步发育;150d发育至Ⅱ期,卵母细胞直径83.3~124.3μm,细胞核直径71.0~97.2μm,细胞质嗜碱性,核膜内侧有多个核仁,卵母细胞外有一层滤泡细胞,放射膜不明显。约220d发育至不同步的Ⅲ期,有Ⅰ、Ⅱ期的卵细胞,滤泡膜和放射膜明显。约280d(翌年3月)卵巢发育至第Ⅳ期,初级卵母细胞体积增大,充满卵黄颗粒,辐射带增厚。滤泡膜、放射膜和细胞膜厚度分别为7.8、13.0、13.2μm。约370d(4—5月)发育至Ⅴ期。雌、雄鱼分别以Ⅲ期和Ⅳ期性腺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沙塘鳢 繁殖行为 精巢 卵巢
下载PDF
盐度对鸭绿沙塘鳢幼鱼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吉桥 程骏驰 +3 位作者 许重 王声权 巴桂香 史建国 《水产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在水温25.0℃~28.0℃下,将平均体重为(0.038±0.005)g的健康鸭绿沙塘鳢(Odontobutis yaluensis)幼鱼直接从淡水放入盐度9.0~14.0(梯度1.0)的水槽(45 cm×31cm×30 cm)中,其12、24、48、72和96h半致死盐度分别为13.56、12... 在水温25.0℃~28.0℃下,将平均体重为(0.038±0.005)g的健康鸭绿沙塘鳢(Odontobutis yaluensis)幼鱼直接从淡水放入盐度9.0~14.0(梯度1.0)的水槽(45 cm×31cm×30 cm)中,其12、24、48、72和96h半致死盐度分别为13.56、12.76、10.41、9.92和9.74;放入盐度为28.2的海水中,其50%成活时间为37m in5 sec;经逐渐升盐、驯化后,在盐度0、2.0、4.0、6.0和8.0下饲养60d,结果表明,盐度为0时,鱼生长极显著地慢于其他盐度(p<0.01),盐度为2.0时生长最快,肠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高,鳃小片上细胞略膨大,球形,界线清晰,鳃充分张开,其它盐度间鱼的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p>0.05),盐度8.0时鳃细胞萎缩变形,呼吸表面积减少。刚进入盐度2.0的头15 d里,鱼生长显著快于其他组鱼,之后差异不显著,即低盐水刺激鱼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沙塘鳢 幼鱼 生长 盐度 成活
下载PDF
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及其杂交子代的微卫星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丽娟 祝斐 +3 位作者 尹绍武 张亚萍 侯新远 胡亚丽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4,共6页
使用15对微卫星引物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鸭绿沙塘鳢(O.yaluensis,♂)及其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杂交子代3个群体进行扩增,研究3个群体的分子遗传机制,结果表明:(1)15对微卫星引物中OP215a和OP110a... 使用15对微卫星引物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鸭绿沙塘鳢(O.yaluensis,♂)及其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杂交子代3个群体进行扩增,研究3个群体的分子遗传机制,结果表明:(1)15对微卫星引物中OP215a和OP110a在鸭绿沙塘鳢中呈现单态性,其余的13对在3个群体中均能良好扩增;OP10a、OP23a和OP46a可鉴别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及杂交子代3个群体。(2)3个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PIC)含量分别为0.645 0、0.537 5、0.518 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4.297 7、3.618 8、2.779 3;平均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633 4、0.592 0、0.629 0。(3)双亲遗传分化显著,等位基因均来自亲本群体,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推断杂交子代为两性融合生殖,是真正意义上的杂交种。(4)杂交子代与河川沙塘鳢和鸭绿沙塘鳢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003 6、0.836 1,前者大于后者,表明杂交子代与两亲本的遗传差异是不对等的,而是偏向父本一方,系统进化树也支持这一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沙塘(Odontobutis potamophila) 鸭绿沙塘鳢(O. yaluensis) 杂交子代 微卫星 遗传关系
下载PDF
鸭绿沙塘鳢消化系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吉桥 徐丽 +3 位作者 李文宽 许重 程骏驰 王声权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8-105,共8页
水温18.0~21.0℃下,自孵化第5d至幼鱼阶段,每天取鱼5~8尾,进行连续切片、HE染色,观察了鸭绿沙塘鳢消化道发育的组织学变化。观察发现,鸭绿沙塘鳢的消化道发育过程分为卵膜内和卵膜外2个阶段(A阶段和B阶段)。A-1期消化管呈直... 水温18.0~21.0℃下,自孵化第5d至幼鱼阶段,每天取鱼5~8尾,进行连续切片、HE染色,观察了鸭绿沙塘鳢消化道发育的组织学变化。观察发现,鸭绿沙塘鳢的消化道发育过程分为卵膜内和卵膜外2个阶段(A阶段和B阶段)。A-1期消化管呈直管状,消化管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消化管内无褶皱,消化腺分化不明显;A-2期(孵化第6d)消化管延长,稍弯曲,消化道上皮细胞拉长为柱状上皮,出现微褶皱,细胞多层排列,消化腺分化为肝脏、胆囊,胆管通入消化道中,胰脏不明显;A-3期(孵化第8d)消化道盘盐,管径增粗,褶皱进一步加深,内纵外环的肌肉更发达,卵黄逐渐向上收入腹部中,鳔出现;A-4期(孵化第9d)消化道完全盘盐,出现皱壁,卵黄逐渐被吸收,肝脏、胰脏、胆囊基本成型。B-1期(孵化第15d,破膜)无胃腺,食道起始处的黏膜下出现齿,之后,出现单个圆形的胃腺;B-2期(孵出第2d)卵黄完全吸收,幼鱼开始摄食水丝蚓等活饵,胃部有一缢痕;B-3期(孵出第3~5d)消化系统与成鱼相同,行外源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沙塘鳢 消化道 消化腺 发育 组织学
下载PDF
鸭绿沙塘鳢胚胎壳膜结构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吉桥 史建国 +1 位作者 姜玉声 黄燕平 《水产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鸭绿沙塘鳢(Odontobutis yaluensis)卵壳膜由卵柄和卵体两部分构成。卵柄基部为丝状纤维围成的直径200μm、高12.5μm的"圆盘状"结构,使卵子黏附在附着物上。卵柄基部正中有一直径为20μm的凹陷受精孔。卵... 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鸭绿沙塘鳢(Odontobutis yaluensis)卵壳膜由卵柄和卵体两部分构成。卵柄基部为丝状纤维围成的直径200μm、高12.5μm的"圆盘状"结构,使卵子黏附在附着物上。卵柄基部正中有一直径为20μm的凹陷受精孔。卵柄丝为圆柱体。未受精卵子的系丝表面光滑,呈发散状向外扩散。随着胚胎发育,受精卵的系丝逐步拉长,直径变小,脆性增加。卵壳主要分为两层:内层具有卵膜孔,肌节出现后内膜孔直径为0.2~0.5μm,眼点出现后达到0.9~1.22μm,破膜前期为0.4μm,平均每100μm2有卵孔38个;卵膜外层规则地排布有直径为0.30~0.63μm的孔径。文中讨论了卵壳膜和受精孔的结构与受精卵孵化生态环境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沙塘鳢 卵膜 扫描电镜
下载PDF
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杂交子代及其亲本营养成分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亚丽 张丽娟 +3 位作者 尹绍武 侯新远 李鹏 王小军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7-141,共5页
对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杂交子一代(杂交沙塘鳢)肌肉中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与双亲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以探讨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及其杂交子代的营养和经济价值。结果表明:杂交沙塘鳢肌肉中的水分含量显著... 对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杂交子一代(杂交沙塘鳢)肌肉中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与双亲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以探讨河川沙塘鳢、鸭绿沙塘鳢及其杂交子代的营养和经济价值。结果表明:杂交沙塘鳢肌肉中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父本,粗蛋白含量高于母本低于父本,粗灰分含量则显著低于双亲(P<0.05);其氨基酸总量与双亲差异不显著(P>0.05),必需氨基酸总量与双亲差异显著(P<0.05),呈味氨基酸总量低于双亲。其肌肉中胱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双亲(P<0.05),且EAA/TAA和EAA/NEAA均高于双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沙塘 鸭绿沙塘鳢 杂交子代 肌肉 营养成分
下载PDF
鸭绿沙塘鳢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声权 巴桂香 +4 位作者 史建国 许重 程俊驰 王吉桥 李文宽 《北京水产》 2006年第1期10-12,共3页
2005年4-7月,在辽宁省岫岩县古洞河捕捞成熟鸭绿沙塘鳢(Odontobutis yaluensis), 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地欧酮 (DOM)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催产或自然产卵,人工孵化。在18-20℃下,经20-22 d孵出8 550尾鱼苗,全长7.1-16... 2005年4-7月,在辽宁省岫岩县古洞河捕捞成熟鸭绿沙塘鳢(Odontobutis yaluensis), 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地欧酮 (DOM)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催产或自然产卵,人工孵化。在18-20℃下,经20-22 d孵出8 550尾鱼苗,全长7.1-16.0mm,体重4.1-50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沙塘鳢 人工繁殖 鱼苗
下载PDF
鸭绿沙塘鳢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新荣 徐忠源 +2 位作者 骆小年 李军 张晓峰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62-667,共6页
鸭绿沙塘鳢是我省乃至我国淡水特有经济鱼类,其人工繁殖技术尚未有效解决。2009—2010年在辽宁新宾平顶山镇进行了6个批次的鸭绿沙塘鳢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2009年共催产鸭绿沙塘鳢1030组,平均催产率76.9%,平均受精率80%,平均孵化率... 鸭绿沙塘鳢是我省乃至我国淡水特有经济鱼类,其人工繁殖技术尚未有效解决。2009—2010年在辽宁新宾平顶山镇进行了6个批次的鸭绿沙塘鳢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2009年共催产鸭绿沙塘鳢1030组,平均催产率76.9%,平均受精率80%,平均孵化率21%,获卵31.0万粒,获仔鱼5.2万尾,经30~60d培育,获平均全长3.15cm稚鱼2.1万尾;2010年应用自制产卵孵化器和雄鱼护卵孵化的方法,共催产鸭绿沙塘鳢204组,平均催产率为82.5%,获卵12.9万粒,平均受精率84%,平均孵化率83.6%,获仔鱼9.2万尾,经30~60d培育,获平均全长3.20cm稚鱼5.4万尾。试验结果表明,该鱼在辽宁最早繁殖时期为4月中旬,产卵最低水温8℃,二次注射,最佳催产药物为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马来酸地欧酮,剂量为4μg/kg+4mg/kg,用改进后的人工繁殖方法,孵化率可提高4倍以上,简便高效。人工培育鸭绿沙塘鳢鱼苗饵料可为枝角类、水丝蚓等,全长达1.2cm后开始互相残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沙塘鳢 人工繁殖 孵化 苗种培育
下载PDF
不同开口饵料对鸭绿沙塘鳢仔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徐忠源 王新荣 +2 位作者 骆小年 李军 张晓峰 《水产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28-31,共4页
以枝角类(Moina sp.)、水丝蚓(Limnodrilus sp.)、鲂鱼苗(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鱼苗宝(配合饲料)和枝角类+水丝蚓为开口饵料投喂鸭绿沙塘鳢仔鱼,经13d培育,结果表明:以枝角类+水丝蚓作为鸭绿沙塘鳢的开口饵料,仔鱼的生长速度最快... 以枝角类(Moina sp.)、水丝蚓(Limnodrilus sp.)、鲂鱼苗(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鱼苗宝(配合饲料)和枝角类+水丝蚓为开口饵料投喂鸭绿沙塘鳢仔鱼,经13d培育,结果表明:以枝角类+水丝蚓作为鸭绿沙塘鳢的开口饵料,仔鱼的生长速度最快,成活率最高,其平均体重、平均全长和平均成活率分别为21.37±8.44mg、12.58±1.11mm和88.33%;其中平均全长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显著(P<0.05);平均体重大于其它各组,与枝角类、鲂鱼苗、鱼苗宝(配合饲料)组差异显著(P<0.05);平均成活率高于其它各组,且与各组差异显著(P<0.05)。鸭绿沙塘鳢仔鱼的最适开口饵料是枝角类+水丝蚓;其次为鲂鱼苗、水丝蚓和枝角类,鱼苗宝不适合作为其开口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沙塘鳢 仔鱼 开口饵料
下载PDF
鸭绿沙塘鳢种群繁殖力和初次性成熟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段友健 骆小年 +3 位作者 李文康 韩牧轩 吴晨 童科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2-657,共6页
为探明辽宁东部地区鸭绿沙塘鳢种群的繁殖力和初次性成熟等生物学指标的关系,2018年8月、10月,2019年1月和2020年10月,用地笼(网目1.5cm)和电鱼机分别在鸭绿江支流(大洋河、瑷河和蒲石河)、太子河上游和碧流河上游采集到319尾1~4龄鸭绿... 为探明辽宁东部地区鸭绿沙塘鳢种群的繁殖力和初次性成熟等生物学指标的关系,2018年8月、10月,2019年1月和2020年10月,用地笼(网目1.5cm)和电鱼机分别在鸭绿江支流(大洋河、瑷河和蒲石河)、太子河上游和碧流河上游采集到319尾1~4龄鸭绿沙塘鳢,其中性成熟样本鱼160尾(雌118尾、雄42尾),研究其种群繁殖力和初次性成熟等生物学特性。L_(50%)方法估算结果显示,鸭绿沙塘鳢种群初次性成熟雌鱼体长为64.9mm,雄鱼初次性成熟体长为96.1mm,对应的初次性成熟年龄分别为1.1龄和2.2龄。质量分析法测定表明,鸭绿沙塘鳢种群的平均绝对繁殖力为(1200.25±942.12)粒,平均相对繁殖力为(40.06±11.92)粒/g。绝对繁殖力与体长和性腺质量呈幂函数相关关系,与体质量呈线性相关关系,而与年龄相关性较低。综上所述,鸭绿沙塘鳢是一种繁殖力低、初次性成熟较早的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沙塘鳢 繁殖力 初次性成熟年龄 初次性成熟体长
下载PDF
鸭绿沙塘鳢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杜华 李军 宋文华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237-241,共5页
选取野生鸭绿沙塘鳢74尾,分别测量全长(X1)、体长(X2)、体高(X3)、尾柄高(X4)、眼间距(X5)、尾柄长(X6)、头长(X7)、眼径(X8)、头高(X9)、吻长(X10)、眼后头长(X11)和体质量(Y)共12个形态学指标。运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确... 选取野生鸭绿沙塘鳢74尾,分别测量全长(X1)、体长(X2)、体高(X3)、尾柄高(X4)、眼间距(X5)、尾柄长(X6)、头长(X7)、眼径(X8)、头高(X9)、吻长(X10)、眼后头长(X11)和体质量(Y)共12个形态学指标。运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确定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建立最优回归方程,并分别计算主要形态性状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分析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体质量变异系数最大(55.72%)。回归分析表明,体长(X2)对体质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全长(X1)、体高(X3)和尾柄高(X4)达到显著水平,以全长(X1)、体长(X2)、体高(X3)和尾柄高(X4)为自变量,以体质量(Y)为依变量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46.510-3.810X1+5.148 X2+16.939 X3+23.829 X4,其复相关系数(R)、相关指数(R2)和校正相关指数(R2)分别为0.934 5、0.873 3和0.866 0。主要形态性状间的表型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得出,全长(X1)、体长(X2)、体高(X3)和尾柄高(X4)通径系数分别为-0.387 1、0.519 9、0.5353和0.292 3。主要鸭绿沙塘鳢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中,体高最大为0.286 5;两两性状对体质量的决定程度中,体长和体高对体质量的影响最大(0.447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沙塘鳢 体质量 形态性状 通径分析
下载PDF
鸭绿沙塘鳢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永旺 孙德兴 《河北渔业》 2015年第4期38-41,共4页
通过对鸭绿沙塘鳢(odontobuds yaluensis)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和孵化技术的初步研究,旨在完善其规模化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为大规模人工繁殖和养殖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人工催产显著提高了鸭绿江沙塘鳢的产卵率,即采用两次肌肉注射,催产... 通过对鸭绿沙塘鳢(odontobuds yaluensis)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和孵化技术的初步研究,旨在完善其规模化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为大规模人工繁殖和养殖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人工催产显著提高了鸭绿江沙塘鳢的产卵率,即采用两次肌肉注射,催产剂为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HRH一A2),地欧酮(DOM)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最佳剂量第一次注射:LHRH-A24.0μg/kg、DOM 2.0mg/kg、HCG 300IU/kg;第二次注射:LHRH-A28.0μg/kg、DOM 5.0mg/kg、HCG 1 500IU/kg,产卵率20%,产出卵受精率达61%。采用不间断充气和定期换水孵化,孵化率和仔鱼成活率分别为40%和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沙塘鳢 人工繁殖 仔鱼培育
下载PDF
鸭绿沙塘鳢耳石质量与年龄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牧轩 秦杰文 +2 位作者 段友健 骆小年 姜玉声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6-11,共6页
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鸭绿江支流、太子河与碧流河采集鸭绿沙塘鳢(Odontobutis yaluens)共472尾,成功鉴定年龄并称取457个耳石样本。年龄鉴定结果显示:鸭绿沙塘鳢种群年龄结构简单,最小为1龄,最大为4龄,2~3龄居多。通过回归拟合耳... 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鸭绿江支流、太子河与碧流河采集鸭绿沙塘鳢(Odontobutis yaluens)共472尾,成功鉴定年龄并称取457个耳石样本。年龄鉴定结果显示:鸭绿沙塘鳢种群年龄结构简单,最小为1龄,最大为4龄,2~3龄居多。通过回归拟合耳石质量与体长、年龄之间的关系,得到鸭绿沙塘鳢耳石质量与年龄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据此可利用耳石质量推断鸭绿沙塘鳢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沙塘鳢 耳石 耳石质量 年龄
下载PDF
鸭绿沙塘鳢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新荣 徐忠源 +2 位作者 骆小年 李军 张小峰 《中国水产》 2013年第4期70-72,共3页
鸭绿沙塘鳢,别名塘鳢鱼、沙鳢、暗色杜父鱼、山胖头,在辽宁新宾太子河流域也称瞎嘎达、瞎胖头;属于鲈形目、解虎鱼亚目、塘鳢科、沙塘鳢属,
关键词 鸭绿沙塘鳢 生物学 太子河流域 沙塘 鲈形目
下载PDF
放养密度对网箱养殖鸭绿沙塘鳢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
19
作者 吴长春 《中国水产》 2016年第5期76-78,共3页
本文通过鸭绿沙塘鳢网箱养殖试验,探讨放养密度对网箱养殖鸭绿沙塘鳢的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隐避物A组网箱高于没有设置隐避物B组网箱成活率,两组试验网箱中鸭绿沙塘鳢的终末成活率都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而下降。由于试验... 本文通过鸭绿沙塘鳢网箱养殖试验,探讨放养密度对网箱养殖鸭绿沙塘鳢的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隐避物A组网箱高于没有设置隐避物B组网箱成活率,两组试验网箱中鸭绿沙塘鳢的终末成活率都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而下降。由于试验水温较低,试验周期短,导致鸭绿沙塘鳢鱼种的生长速度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沙塘鳢 网箱养殖 试验周期 平均体长 鲈形目 生长速度 性腺发育 人工繁殖 小型经济 投喂方法
下载PDF
不同促长剂混合使用对鸭绿沙塘鳢生长的影响
20
作者 洪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23期143-144,共2页
2005年7-9月用网箱饲养法,在鱼粉、大豆粕、菜籽粕和次粉等组成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肉碱、黄霉素、金霉素、恩拉霉素,配成六种饲料,以不添加促长剂的饲料为对照,研究了混合促长剂对鸭绿沙塘鳢(平均体长6.24 cm、体重4.46 g... 2005年7-9月用网箱饲养法,在鱼粉、大豆粕、菜籽粕和次粉等组成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肉碱、黄霉素、金霉素、恩拉霉素,配成六种饲料,以不添加促长剂的饲料为对照,研究了混合促长剂对鸭绿沙塘鳢(平均体长6.24 cm、体重4.46 g)生长的影响。66d的饲养表明,摄食添加肉毒碱(含L-肉毒碱50%)(100g/1000 kg饲料)、黄霉素(8%)(50 g/1000 kg饲料)和金霉素(15%)(300 g/1000 kg饲料)混合促长剂的鸭绿沙塘鳢生长速度快,是优化的混合促长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沙塘鳢 添加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