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7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5
1
作者 范书才 李虹 +8 位作者 袁率珍 巢伟 王少英 林旭野 张毓金 朱山林 张兵 姜畔 范小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70-775,共6页
对从广东地区流行鸭肝炎病例中分离到的1株病毒(命名为"GD株")进行了鸭胚(DE)传代培养。DE2~DE6代鸭胚毒的ELD50在10-5.17/0.2mL~10-6.38/0.2mL之间。DE6代毒回归雏鸭后可以产生与1型鸭肝炎病毒(DHV)相同的临床症状和解剖... 对从广东地区流行鸭肝炎病例中分离到的1株病毒(命名为"GD株")进行了鸭胚(DE)传代培养。DE2~DE6代鸭胚毒的ELD50在10-5.17/0.2mL~10-6.38/0.2mL之间。DE6代毒回归雏鸭后可以产生与1型鸭肝炎病毒(DHV)相同的临床症状和解剖病变。鸭肝组织毒对4日龄、8日龄和16日龄雏鸭的LD50分别为10-6.5/0.5mL、10-5.38/0.5mL和10-4.83/0.5mL。病毒对氯仿、乙醚和胰酶不敏感,能够耐受pH3.0酸处理,62℃30min不能被完全灭活。病毒核酸类型鉴定为RNA病毒。生物学和理化学特性鉴定结果表明,GD株为强毒DHV。使用标准1型DHV阳性血清进行的交叉中和试验和交叉被动保护试验表明,GD株病毒在抗原性上与1型DHV无关。对DHV抗原相关的VP1基因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表明,GD株与DHV-1的VP1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69.8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1.77%。GD株属于一种在我国流行的新型DHV强毒(暂命名为"CN-D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新型鸭肝炎病毒 分离鉴定
下载PDF
标准鸭肝炎Ⅰ型血清对鸭肝炎野毒株的免疫保护试验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建红 张济培 +1 位作者 司兴奎 顾万钧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1-235,共5页
为探讨珠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鸭肝炎免疫失败的原因 ,对从该地区分离到的鸭肝炎野毒 SN株等 6个毒株在 7日龄雏鸭、1 0日龄鸭胚及 9日龄鸡胚上作免疫保护试验、交叉中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标准鸭肝炎 型 ( DH- )血清对部分野毒株 (... 为探讨珠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鸭肝炎免疫失败的原因 ,对从该地区分离到的鸭肝炎野毒 SN株等 6个毒株在 7日龄雏鸭、1 0日龄鸭胚及 9日龄鸡胚上作免疫保护试验、交叉中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标准鸭肝炎 型 ( DH- )血清对部分野毒株 ( SN株、Z株、SF株 )的免疫保护指数较低 ,明显低于相应野毒株血清的保护指数 ,表明该疫区部分鸭肝炎野毒的抗原性已发生改变。这一免疫保护试验结论得到了交叉中和试验结果的支持。根据试验结果 ,采取若干有代表性鸭肝炎野毒与标准 DH- 型毒株 ,制备鸭肝炎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用于临床免疫防治 ,并注意排除一些其他因素的干优 ,使临床免疫保护率达到 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免疫保护试验 交叉中和试验 标准鸭肝炎I型血清
下载PDF
樱桃谷鸭产蛋鸭鸭肝炎免疫攻毒试验
3
作者 夏庆祥 张金强 +2 位作者 顾甜甜 张英 李舫 《山东畜牧兽医》 2023年第1期5-7,共3页
2021年在产蛋种鸭上共分离到3株鸭肝炎病毒,1株分离自临邑农户父母代产蛋鸭(1型和3型混合毒),另2株分别分离自益客集团肥城3场和肥城1场。本试验拟通过鸭肝炎病毒疫苗免疫攻毒,以期验证鸭肝炎病毒是否会引起产蛋鸭产蛋下降和不同免疫方... 2021年在产蛋种鸭上共分离到3株鸭肝炎病毒,1株分离自临邑农户父母代产蛋鸭(1型和3型混合毒),另2株分别分离自益客集团肥城3场和肥城1场。本试验拟通过鸭肝炎病毒疫苗免疫攻毒,以期验证鸭肝炎病毒是否会引起产蛋鸭产蛋下降和不同免疫方式能否提供免疫保护。经过实验证明,分离产蛋鸭的鸭肝炎1型野毒株可造成产蛋高峰鸭群产蛋下降,并引发种鸭自然换羽;活苗加油苗的免疫方式可提供较好的免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攻毒 免疫效果
下载PDF
新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75
4
作者 苏敬良 黄瑜 +2 位作者 贺荣莲 赵继勋 郭玉璞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6,共2页
从北京和广西发病鸭群中分离到 2株病毒 ,分别编号为B株和G株 ,病毒大小约 40nm ,无囊膜。血清中和试验表明 ,2株病毒为同一血清型 ,与 1、3型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无血清学相关性。人工感染试验表明 ,G株对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可引... 从北京和广西发病鸭群中分离到 2株病毒 ,分别编号为B株和G株 ,病毒大小约 40nm ,无囊膜。血清中和试验表明 ,2株病毒为同一血清型 ,与 1、3型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无血清学相关性。人工感染试验表明 ,G株对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可引起典型的鸭肝炎病变 ,但死亡率随雏鸭日龄的增长而明显下降 ;B株病毒不能致死正常雏鸭 ,但雏鸭经过环磷酰胺处理后 ,感染B株病毒可引起雏鸭死亡 ,死亡鸭肝肿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肝炎病毒 分离 鉴定 动物感染试验
下载PDF
鸭肝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艳芳 罗薇 +1 位作者 刘内生 刘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1-175,共5页
鸭肝炎病毒是一种高致死性、高传播性的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临床主要引起急性肝炎,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鸭,尤以1周龄内的雏鸭为甚,病死率高达100%。20世纪以来,鸭肝炎已成为危害中国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疫病之一,给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 鸭肝炎病毒是一种高致死性、高传播性的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临床主要引起急性肝炎,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鸭,尤以1周龄内的雏鸭为甚,病死率高达100%。20世纪以来,鸭肝炎已成为危害中国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疫病之一,给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对鸭肝炎病毒的发生与分布、病原学、基因组学、诊断与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 基因组 诊断
下载PDF
鸭肝炎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袁率珍 范书才 +2 位作者 李虹 姜畔 张兵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49-853,共5页
为了解我国鸭病毒性肝炎(DH)的流行情况,本研究用标准DH病毒(DHV)Ⅰ型(DHV-1)抗血清和新型DHV(N-DHV)抗血清对国内分离的7株DHV进行了血清中和试验。结果表明,PLK株和YB3株为DHV-1;YB1、YB2、YB5、HY2和HY3株为N-DHV。同时,对国内分离的... 为了解我国鸭病毒性肝炎(DH)的流行情况,本研究用标准DH病毒(DHV)Ⅰ型(DHV-1)抗血清和新型DHV(N-DHV)抗血清对国内分离的7株DHV进行了血清中和试验。结果表明,PLK株和YB3株为DHV-1;YB1、YB2、YB5、HY2和HY3株为N-DHV。同时,对国内分离的9株病毒的抗原相关VP1基因进行RT-PCR扩增和测序,对VP1基因的核苷酸与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3株DHV-1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左右,6株N-DHV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8%左右;DHV-1分离株与N-DHV分离株间氨基酸同源性为72%~77%。参照同属微RNA病毒的人肠病毒的血清型分型标准,通过对DHV VP1基因序列同源性比较,判定9株病毒的血清型。依据VP1基因序列同源性进行的血清型分型结果与根据抗原性鉴定进行的血清型分型结果一致。同血清型病毒株间的VP1基因变异很小,表明DHV的抗原性稳定。同型不同毒株间VP1基因的差异可以导致病毒在致病力、细胞感染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存在DHV-1和N-DHV两种独立的血清型,但尚未见血清亚型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VP1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鸭肝炎病毒Ⅰ型VP3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家森 甘一迪 +5 位作者 姜骞 孟庆文 韩凌霞 司昌德 刘娣 曲连东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87-590,共4页
参照鸭肝炎病毒Ⅰ型(DHV-Ⅰ)的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通过RT-PCR方法扩增获得了DHV-Ⅰ病毒161/79/V结构蛋白VP3基因,并将VP3基因片段插入pGEX-6p-1表达载体,转化E.coli Rosetta-gami(DE3)pLysS。SDS-PAGE分析表明,经用0.1mmol... 参照鸭肝炎病毒Ⅰ型(DHV-Ⅰ)的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通过RT-PCR方法扩增获得了DHV-Ⅰ病毒161/79/V结构蛋白VP3基因,并将VP3基因片段插入pGEX-6p-1表达载体,转化E.coli Rosetta-gami(DE3)pLysS。SDS-PAGE分析表明,经用0.1mmol/LIPTG于16℃诱导表达后,菌体裂解产物有特异的、分子质量约52ku的目的蛋白条带。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表达产物与DHV-Ⅰ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Ⅰ型 VP3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下载PDF
新型鸭肝炎病毒实验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学 被引量:19
8
作者 胡薛英 苏敬良 +1 位作者 程国富 周诗其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49-551,共3页
以“新型鸭肝炎病毒”实验感染雏鸭 ,对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接毒后 2 4~ 48h为感染鸭死亡高峰 ,试验发病的死亡率为 80 %;感染雏鸭肝、脾、胰、肾的组织病理变化分别表现为出血性、坏死性肝炎 ,坏死性脾炎 ,... 以“新型鸭肝炎病毒”实验感染雏鸭 ,对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接毒后 2 4~ 48h为感染鸭死亡高峰 ,试验发病的死亡率为 80 %;感染雏鸭肝、脾、胰、肾的组织病理变化分别表现为出血性、坏死性肝炎 ,坏死性脾炎 ,胰局灶性坏死及肾小叶的异嗜性粒细胞浸润。肝、肾组织的脂肪染色结果表明 ,肝脏有脂肪蓄积 ,而肾脏未见有脂肪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感染 新型鸭肝炎病毒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新型鸭肝炎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防治试验 被引量:30
9
作者 刘建 苏敬良 +2 位作者 张克新 张国中 赵继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6,共4页
本试验通过鸭胚尿囊腔接种,对我国部分省市采集的死于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病鸭肝组织进行病原分离,获得9个病毒分离株。这些分离株对10日龄鸭胚的致死率为100%,人工感染6日龄雏鸭的致死率为0~100%不等。死亡鸭呈角弓反张姿势,剖检可见肝... 本试验通过鸭胚尿囊腔接种,对我国部分省市采集的死于疑似鸭病毒性肝炎的病鸭肝组织进行病原分离,获得9个病毒分离株。这些分离株对10日龄鸭胚的致死率为100%,人工感染6日龄雏鸭的致死率为0~100%不等。死亡鸭呈角弓反张姿势,剖检可见肝脏肿大,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将9株分离株经鸭胚传至第5代,收集鸭胚尿囊液毒测定这些毒株的ELD50为10-7.32/0.2 ml^10-3.5/0.2 ml不等。用鸡抗1型DHV及新型DHV的血清进行中和试验,结果表明:有7株为新型DHV,有2株为1型DHV。对实验室早期分离的新型鸭肝炎病毒B株经过鸭胚传代致弱后,收集鸭胚尿囊液毒稀释成不同倍数对1日龄雏鸭进行免疫,并于10日龄时用新型鸭肝炎强毒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B20株在20倍稀释时,保护率达100%。采集免疫的雏鸭血清,中和试验测定血清的效价,雏鸭在免疫后可检测到中和抗体,第1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然后呈逐渐下降趋势。结果表明,B株经过鸭胚传代致弱后在毒力下降的同时仍保留一定的免疫原性,可以作为疫苗的候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 免疫防冶
下载PDF
7株鸭肝炎病毒分离株及疫苗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变异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秀丽 于可响 +3 位作者 吴静 宋敏训 廖明 辛朝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09-1214,共6页
为了分析中国鸭肝炎病毒(DHV)的遗传变异和进化关系,作者测定了中国不同地区分离的7株DHV及1株疫苗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并与公布的40株DHV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VP1变异程度较大,高变区主要集中在180-194位和213-219位;不同毒株的潜... 为了分析中国鸭肝炎病毒(DHV)的遗传变异和进化关系,作者测定了中国不同地区分离的7株DHV及1株疫苗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并与公布的40株DHV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VP1变异程度较大,高变区主要集中在180-194位和213-219位;不同毒株的潜在N-糖基化位点存在较大差异。多数基因的进化分析均表现出一致的结果,测序的8个毒株均分布在同一个遗传谱系,属基因A型,与基因B型和基因C型遗传距离较远,不在同一分支上。而JYZ02株与R85952株的遗传距离最近,属同一个亚支,提示JYZ02株可能由毒株R85952演化而来。结合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析和代表毒株的血清交叉中和试验结果,表明近年分离并测序的上述7个毒株未发生抗原变异。从多毒株进化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血清1型DHV仍是我国流行的优势血清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遗传变异 进化分析
下载PDF
基因C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16
11
作者 潘梦 付余 +4 位作者 王笑言 徐永亮 温纳相 王丽艳 张大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聚合酶基因 小RNA病毒 鉴定 分离 C型 VIRUS 血清型
下载PDF
2007~2009年华南地区鸭肝炎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分离株的VP1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何冉娅 于淼 +3 位作者 张玉玲 张得玉 曹宗喜 张桂红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7-17,共11页
为了分析华南地区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的遗传进化情况,本试验对2007~2009年华南地区各鸭场发病雏鸭进行DHV的病原学检测以及VP1基因扩增、克隆和测序,并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VP1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分离... 为了分析华南地区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的遗传进化情况,本试验对2007~2009年华南地区各鸭场发病雏鸭进行DHV的病原学检测以及VP1基因扩增、克隆和测序,并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VP1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分离的R、SS1、ZJ株为DHV-A、VP1 DHV-A参考毒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3.8%~100%、93.7%~99.6%、91.7%~98.9%,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4.5%~100.0%、94.1%~99.2%、95.0%~99.2%。其余15株DHV-C分离病毒株与台湾新型DHV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在71.4%~72.0%和78.2%~79.0%之间,与韩国新型DHV相似性在94.0%~95.1%和91.6%~93.3%之间,与国内分离的新型DHV相似性均在97.9%~100.0%和97.5%~100.0%之间。VP1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VP1的高变区主要分布在46~64、95~149、180~223位,尤其是C′末端,存在点突变或连续变异。在第145~146位,15株新型DHV毒株比3株Ⅰ型DHV多2个氨基酸(G和G)。小RNA病毒科的VP1蛋白中保守的RGD基序,在DHV中分别显示为SGD和QSD。结果表明,危害华南地区鸭场的DHV已经发生变异,且存在两种基因型毒株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变异 VP1序列分析
下载PDF
3株鸭肝炎病毒Ⅰ型结构基因VP1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甘一迪 刘家森 +6 位作者 姜骞 郭东春 司昌德 孟庆文 韩凌霞 刘娣 曲连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2-957,共6页
通过RT-PCR方法扩增鸭肝炎病毒DHV-1:161/79/V、YH、HN株的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3株病毒与已发表的DHV-1结构基因VP1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2.7%~96.9%和95.4%~96.6%,与DHV-1变异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相似... 通过RT-PCR方法扩增鸭肝炎病毒DHV-1:161/79/V、YH、HN株的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3株病毒与已发表的DHV-1结构基因VP1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2.7%~96.9%和95.4%~96.6%,与DHV-1变异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均分别低于75%和88%,表明3株病毒属于DHV-1,与变异株是不同的血清型。强毒DHV-1:161/79/V的VP1蛋白第49和第183位氨基酸为T和H,弱毒DHV-1:YH、HN为S和Q,推测这2处位点的改变可能与病毒的强弱有关 DHV-1和其变异株的VP1蛋白均没有保守的RGD序列 变异株N-DHV:90D、04G在第50和51位比DHV-1多2个氨基酸(Q和D),在第147和185位各缺失1个氨基酸(E和L),而在变异株DHV:AP-03337、AP-04009、AP-04114、AP-04203的第145和146位比DHV-1多了2个氨基酸(G、G) 不同血清型的鸭肝炎病毒在46-64位、95-149位、180-223位抗原指数差别较大,推测这些位点的改变可能影响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DHV) VP1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鸭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理化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谢金文 苗立中 +3 位作者 王艳 肖跃强 王金良 沈志强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4,共4页
通过鸡胚尿囊腔接种,对山东省滨州地区采集的死于疑似鸭病毒性肝炎(DVH)的病鸭肝组织进行病原分离,获得1株病毒。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株的致死率高达80%。经过临床症状观察、剖检病理变化、理化特性试验、中和试验、RT-PCR鉴定... 通过鸡胚尿囊腔接种,对山东省滨州地区采集的死于疑似鸭病毒性肝炎(DVH)的病鸭肝组织进行病原分离,获得1株病毒。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株的致死率高达80%。经过临床症状观察、剖检病理变化、理化特性试验、中和试验、RT-PCR鉴定和动物致病性试验等鉴定为Ⅰ型鸭肝炎病毒(DHV),命名为BZ-Ⅰ株。该研究为有效预防DVH提供了较为有用的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 分离 鉴定 理化特性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鸭肝炎自然病例与鸭肝炎病毒人工发病病例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建红 梁发朝 +4 位作者 卢玉葵 司兴奎 张济培 顾万钧 辛朝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3-205,共3页
到目前为止 ,对鸭肝炎Ⅰ型作组织病理学研究的工作可分为下列几种 :鸡鸭肝炎Ⅰ型标准毒株人工发病雏鸭肝、脾、脑等多种器官作组织病理学观察 ;对鸭肝炎Ⅰ型野外病例肝、脾、脑等作组织病理学观察 ;对鸭肝炎Ⅰ型人工感染鸡胚肝脏等几种... 到目前为止 ,对鸭肝炎Ⅰ型作组织病理学研究的工作可分为下列几种 :鸡鸭肝炎Ⅰ型标准毒株人工发病雏鸭肝、脾、脑等多种器官作组织病理学观察 ;对鸭肝炎Ⅰ型野外病例肝、脾、脑等作组织病理学观察 ;对鸭肝炎Ⅰ型人工感染鸡胚肝脏等几种脏器作组织病理学观察等。国外Sandhu等还对鸭肝炎Ⅰ型变异株感染雏鸭作组织病理学观察。本文报道了对珠江三角洲有变异倾向的鸭肝炎Ⅰ型自然病例和 6株野毒人工发病病例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观察包括肝、脾、胰、脑、心、肺、肾、腺胃、小肠、法氏囊等 10种脏器 ,并对各器官的病变进行具体描述与统计。为国内外研究DHVⅠ型变异株感染的组织病理学研究提供了更丰富详实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I型 变异株 组织病理学 自然感染 人工感染
下载PDF
鸭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萍萍 宋敏训 +2 位作者 艾武 马秀丽 崔言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216,共5页
以反复冻融、氯仿处理、滤膜过滤、PEG反透析浓缩和分子筛层析的方法纯化DHV免疫BALB/c小鼠,同时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筛选抗DHV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的间接ELISA方法,经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效果良好。经一系列融合、筛选,成功获得阳性杂交瘤... 以反复冻融、氯仿处理、滤膜过滤、PEG反透析浓缩和分子筛层析的方法纯化DHV免疫BALB/c小鼠,同时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筛选抗DHV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的间接ELISA方法,经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效果良好。经一系列融合、筛选,成功获得阳性杂交瘤细胞株4株,并制备出了腹水,分别命名为2B5、2E8、5E6和6C11。特性鉴定结果表明4株单抗ELISA效价均比较高且特异性好,中和特性稍差,和两株Ⅰ型标准毒以及在山东分离到的几株病毒均有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痛毒 单克隆抗体 间接ELISA
下载PDF
鸭肝炎病毒基因组3′末端序列的克隆和分析 被引量:73
17
作者 丁春宇 张大丙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2-319,共8页
用3′RACE和RT-PCR扩增并克隆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Ⅰ型毒株C80和Ⅰ型变异株E63的3′末端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80株和E63株基因组3′末端均包含1 359 nt的3D、终止密码子TGA、长314nt的3′UTR,而poly(A)尾分别含18... 用3′RACE和RT-PCR扩增并克隆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Ⅰ型毒株C80和Ⅰ型变异株E63的3′末端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80株和E63株基因组3′末端均包含1 359 nt的3D、终止密码子TGA、长314nt的3′UTR,而poly(A)尾分别含18个A和19个A。由2株DHV 3D核苷酸序列所推导的3D蛋白均含453个氨基酸,均包含KDELR、DxxxxD、GxxCSGxxxTxxxNS、YGDD和FLKR等小RNA病毒RNA聚合酶的特征基序,该结果进一步证实Ⅰ型DHV属于小RNA病毒科的成员。两株DHV与小RNA病毒科9个已知属之间3D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6%-37%,介于属间3D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范围(18%-60%)之内;此外,Ⅰ型DHV的3′UTR在小RNA病毒科是最长的。用3D蛋白进行进化分析的结果表明,Ⅰ型DHV可能属于小RNA病毒科的一个独立的病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3D基因 3′UTR POLY(A) 3′RACE
下载PDF
鸭肝炎病毒诱导雏鸭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志胜 王丙云 +2 位作者 潘忠雄 蔡巧奕 顾万军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6-137,共2页
以鸭肝炎病毒 (DHV)强毒株背部皮下接种 7日龄健康雏鸭 ,研究其不同时期诱导淋巴细胞及其他细胞凋亡的能力。结果表明 ,DHV能引起试验鸭淋巴细胞明显凋亡 ,维持时间较短 ,在 36 h达到高峰。揭示该病毒致病机理与淋巴细胞凋亡从而引起的... 以鸭肝炎病毒 (DHV)强毒株背部皮下接种 7日龄健康雏鸭 ,研究其不同时期诱导淋巴细胞及其他细胞凋亡的能力。结果表明 ,DHV能引起试验鸭淋巴细胞明显凋亡 ,维持时间较短 ,在 36 h达到高峰。揭示该病毒致病机理与淋巴细胞凋亡从而引起的免疫抑制相关。除淋巴细胞外 ,肝、肾、脑等器官的细胞凋亡不明显 ,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炎病毒 细胞凋亡 病毒性肝炎 发病机理
下载PDF
新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VP1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金花 沈志强 +4 位作者 朱辉 李峰 甄洪花 苗立中 单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72-775,780,共5页
为了解新型鸭肝炎病毒(N-DHV)的变异情况,本实验从广西、河南、山东临床发病鸭体内分离到3株病毒。通过RT-PCR检测为N-DHV。将分离株进行鸭胚传代培养,并测定鸭胚毒的ELD50为10-3.29/0.2 mL~10-4.65/0.2 mL。以1型和N-DHV阳性血清分别... 为了解新型鸭肝炎病毒(N-DHV)的变异情况,本实验从广西、河南、山东临床发病鸭体内分离到3株病毒。通过RT-PCR检测为N-DHV。将分离株进行鸭胚传代培养,并测定鸭胚毒的ELD50为10-3.29/0.2 mL~10-4.65/0.2 mL。以1型和N-DHV阳性血清分别与分离株进行血清交叉中和试验,结果表明,Ⅰ型鸭肝炎病毒(DHV-1)阳性血清对分离株无保护性。动物回归试验表明,分离株致死雏鸭的临床症状和病变与DHV-1相同,分离株的致死率为30%~70%。将分离株接种鸡胚,不产生任何病变,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中连续传5代后,细胞产生明显、规律的病变。扩增3株分离株的VP1基因,并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3个分离株与DHV-C的同源性最高,与DHV-A的同源性最低,并存在氨基酸的插入和缺失。本实验表明3个分离株与韩国N-DHV属于同一血清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肝炎病毒 分离鉴定 VP1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血液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薛英 蔡双双 +3 位作者 谷长勤 程国富 苏敬良 佘锐萍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8-631,共4页
用新型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9日龄健康樱桃谷雏鸭,对感染雏鸭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观察,并测定了感染雏鸭在接种后12、24、48、96、168 h和14 d时血糖、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13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血清葡萄糖含量(G lu)、... 用新型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9日龄健康樱桃谷雏鸭,对感染雏鸭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观察,并测定了感染雏鸭在接种后12、24、48、96、168 h和14 d时血糖、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13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血清葡萄糖含量(G lu)、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均降低,仅总蛋白在接毒后24 h有一过性升高;血清谷草转氨酶(A ST/GOT)、谷丙转氨酶(ALT/GPT)的活性升高;胆碱酯酶(CHE)仅在接毒后12 h明显升高。碱性磷酸酶(ALP)在接毒后12、24和96 h表现出明显变化,其中接毒后12 h和96 h呈降低状态,接毒后24 h升高。血清尿酸(UA)的浓度在接毒后168 h降至最低值,以后便恢复正常。血清肌酐(CRE)的含量在接毒后12 h降低,随后在24 h升高,其他时间无变化。血清钙(C a)、磷(P)变化无明显规律。血清α-淀粉酶(-αAm y lase)活性在整个试验期间无明显变化。说明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血清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和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与患1型鸭肝炎雏鸭的变化规律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肝炎病毒 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