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CH_4排放规律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刘小燕 黄璜 +4 位作者 杨治平 余建波 戴振炎 王德军 谭泗桥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5-269,共5页
首次对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的甲烷排放通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甲烷排放通量日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排放高峰出现在下午14:00~16:00,晚上0:00~4:00达到最低值。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生态种养期间叫烷排放通量表现出一... 首次对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的甲烷排放通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甲烷排放通量日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排放高峰出现在下午14:00~16:00,晚上0:00~4:00达到最低值。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生态种养期间叫烷排放通量表现出一定的规律,甲烷排放出现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水稻生长返青期、幼穗分化期,第1个峰值为15.813mg/(m^2·h),第2个峰值为9.485mg/(m^2·h)。其次在水稻分蘖盛期,甲烷的排放通最最高可达8.227mg/(m^2·h)。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增加10.98mV.还原物质总最、活性还原物质总昼分别降低1.46cmol/kg、1.25cmol/kg。稻田甲烷排放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排放通量 鸭鱼共栖 生态系统
下载PDF
鸭鱼混养模式下鸭放养密度及效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建春 张家宏 +3 位作者 韩光明 白和盛 寇祥明 陆建飞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36,共5页
通过在大小相同池塘中放养相同品种、数量鱼苗和饲养不同数量高邮麻鸭,测定鸭鱼混养模式下水体理化指标,观测鸭、鱼生长情况,研究鸭最佳放养密度。结果表明:鸭鱼混养模式下池塘鸭适宜放养密度为1 000只·hm^(-2),鸭鱼混养能产生较... 通过在大小相同池塘中放养相同品种、数量鱼苗和饲养不同数量高邮麻鸭,测定鸭鱼混养模式下水体理化指标,观测鸭、鱼生长情况,研究鸭最佳放养密度。结果表明:鸭鱼混养模式下池塘鸭适宜放养密度为1 000只·hm^(-2),鸭鱼混养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鱼混养 水质 放养密度 效益
下载PDF
从“稻鸭鱼共生”结构看侗族的生态智慧 被引量:5
3
作者 胡牧 《农业考古》 2017年第4期175-178,共4页
侗族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在稻田里养鸭养鱼就是其生态智慧的一种体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方性知识,成为一种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本文立足于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探讨"稻鸭鱼共生"结构的科学性及意义,从... 侗族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在稻田里养鸭养鱼就是其生态智慧的一种体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方性知识,成为一种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本文立足于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探讨"稻鸭鱼共生"结构的科学性及意义,从整体上揭示侗族的生态智慧和这种农业文化遗产的功能,尤其是指出"稻鸭鱼共生"结构对侗族节日等民俗文化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鸭鱼共生 生态智慧 农业文化遗产
下载PDF
稻鸭鱼同田共生效益高
4
作者 江涛 《黑龙江水产》 2003年第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鸭鱼同田共生模式 效益分析 稻田设施 放养 田间管理
下载PDF
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蜘蛛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艳 刘达 +2 位作者 刘大志 刘小燕 黄璜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3期27-29,31,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对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蜘蛛的数量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运用Logistic方程,建立了相应生态系统中蜘蛛增长的数学模型。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蜘蛛总量参数为:环境容纳量K=893.813 7,自然增长率r=0.1... 通过田间试验,对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蜘蛛的数量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并运用Logistic方程,建立了相应生态系统中蜘蛛增长的数学模型。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蜘蛛总量参数为:环境容纳量K=893.813 7,自然增长率r=0.137 3,蜘蛛总数量方程为:Nt=893.8137/1+e3.6331-0.1373t;稻鱼共栖生态系统中蜘蛛总量参数为:环境容纳量K=936.371 2,自然增长率r=0.153 2,方程为:Nt=936.3712/1+e3.9799-0.1532t;而常规用药的稻田中蜘蛛由于受药物作用的影响,环境容纳量K值不稳定,K为变化曲线,即:K=444.2196-0.12624t3+21.277t2-1191.4t+22278(t<41)(t≥41),自然增长率r=0.063 1,方程为Nt=K/1+e1.6263-0.0631t。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用药区比稻-鱼区和稻-鸭-鱼区蜘蛛的自然增长率分别低58.8%和54.0%,化学农药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蜘蛛,破坏了稻田生态环境。稻鸭鱼共栖有利于稻田生态系统中蜘蛛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鱼共栖 生态系统 蜘蛛 自然增长率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稻鸭鱼立体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宏锐 《畜禽业》 2019年第1期15-15,17,共2页
稻田生态养鸭养鱼是以稻田为基础,以稻田种稻、田中养鸭、水中养鱼的立体养殖模式,达到水稻高产、养殖成本低效益高的目的,稻鸭鱼生态养殖环境条件要求苛刻,日常管理要求严格,根据生态学原理处理好水稻、鸭子、鱼的关系,熟悉掌握种养技... 稻田生态养鸭养鱼是以稻田为基础,以稻田种稻、田中养鸭、水中养鱼的立体养殖模式,达到水稻高产、养殖成本低效益高的目的,稻鸭鱼生态养殖环境条件要求苛刻,日常管理要求严格,根据生态学原理处理好水稻、鸭子、鱼的关系,熟悉掌握种养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鱼 生态养殖 技术要点
下载PDF
稻鸭鱼共生体系试验研究初报
7
作者 张伯钓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6-16,共1页
1 试验材料1.1 试验稻田选择详如表1。 1.2 试验鸭雏试验户自家孵化或市场上选购,15—30日龄的健康雏。1.3 试验鱼苗水库出售鲤鱼春片苗,每千克鱼苗44—54尾。1.4
关键词 水稻 鸭鱼 共生体系 立体养殖
下载PDF
鸭鱼套养技术探讨
8
作者 覃春敏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年第1期137-137,共1页
鸭鱼套养的饲养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于淡水鱼养殖过程中,这种养殖方式是把水产养殖业与畜牧养殖业较完美融合在一起。最大的优势是节约养殖鸭、鱼的经济成本,鸭舍里散落出的饲料和鸭粪可以被鱼所利用,增加养殖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鱼养殖的经... 鸭鱼套养的饲养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于淡水鱼养殖过程中,这种养殖方式是把水产养殖业与畜牧养殖业较完美融合在一起。最大的优势是节约养殖鸭、鱼的经济成本,鸭舍里散落出的饲料和鸭粪可以被鱼所利用,增加养殖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鱼养殖的经济成本投入,使养殖收益有所提高。鱼类的生产也为鸭类提供动物性饵料,提高养殖养鸭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鱼套养 技术措施 饲养技术 养殖效益
下载PDF
山区稻田“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技术设计与效益分析
9
作者 伍祥龙 刘小惠 +1 位作者 刘济丹 冷劲松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2期62-65,共4页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山区开展“稻鱼鸭”生态种养研究示范,实现稻田每667 m2总产值达到6047.9元,比水稻单种增加4237元,经济效益显著。“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可提高土壤的肥力,土样检测结果显示,与试验前对比,有机质含量增加2.3~3.5 g/kg...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山区开展“稻鱼鸭”生态种养研究示范,实现稻田每667 m2总产值达到6047.9元,比水稻单种增加4237元,经济效益显著。“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可提高土壤的肥力,土样检测结果显示,与试验前对比,有机质含量增加2.3~3.5 g/kg,土壤全氮含量百分比增幅0.032%~0.052%,有效磷含量增加2.2~4.3 mg/kg,速效钾含量增加2.0~16.0mg/kg,还能有效控制病虫草的危害,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减轻稻田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该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稻田 “稻”模式 技术设计 效益分析
下载PDF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研究——基于贵州从江稻鱼鸭系统保护性开发实践的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澜 刘丽伟 马晓旭 《广西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4-151,共8页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是新时代的要求,“从江实践”的积极探索不仅有效应对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挑战,而且取得了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同步实现的突出...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是新时代的要求,“从江实践”的积极探索不仅有效应对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挑战,而且取得了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同步实现的突出成效,增强了“五个认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需要重视两大问题——其一是人的利益问题,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协调好多重利益关系,以共享发展成果推进共同富裕;其二是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问题,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开放共享促进资源整合互动,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扩大农业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农业文化遗产 保护性开发 从江稻系统
下载PDF
不同稻、鸭、鱼共生模式对土壤质量及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1
作者 张琴 孟祥杰 +1 位作者 陈灿 黄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58-67,共10页
稻-鸭-鱼共生模式是我国独特的稻田生态种养模式。为探究不同稻、鸭、鱼共生模式对土壤质量、水稻生物量积累、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设计稻田-绿头鸭(R-WD)、稻田-番鸭(R-MD)、稻田-丁■鱼-番鸭(R-MDT)、稻田-丁■鱼(R-T)模式... 稻-鸭-鱼共生模式是我国独特的稻田生态种养模式。为探究不同稻、鸭、鱼共生模式对土壤质量、水稻生物量积累、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设计稻田-绿头鸭(R-WD)、稻田-番鸭(R-MD)、稻田-丁■鱼-番鸭(R-MDT)、稻田-丁■鱼(R-T)模式与水稻单作(CK)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R-WD、R-MD、R-MDT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土壤pH值均降低,R-WD、R-MD处理的水稻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含量均有所提高。与CK处理相比,R-WD、R-MD、R-MDT、R-T处理在孕穗期至成熟期水稻的叶面积指数提高了14.68%~39.79%、5.11%~26.23%、7.75%~64.60%、8.84%~31.29%;在成熟期的SPAD值分别提高28.55%、11.88%、22.94%、17.79%;从分蘖期到成熟期的光合势提高了1.53%~22.67%、9.36%~27.57%、11.84%~40.61%、11.79%~50.24%;收获指数提高了8.53%、23.30%、11.05%、15.49%;水稻产量提高了5.24%、8.74%、12.61%、11.99%。综上所述,稻田-绿头鸭、稻田-番鸭、稻田-丁■鱼-番鸭、稻田-丁■鱼模式均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延缓水稻叶片衰老,促进水稻生物量的积累,提高水稻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光合势,并表现出较高的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共生模式 土壤质量 水稻生长特性 水稻产量
下载PDF
长汀县四都镇再生稻鱼鸭一体化种养技术要点
12
作者 钟丽芳 《福建热作科技》 2023年第1期54-57,共4页
从田间工程建设、种养品种选择、头季稻及再生季稻管理、鱼和鸭田间管理等五个方面总结长汀县四都镇再生稻鱼鸭一体化种养技术要点,并进行效益评估,以期为农业企业、合作社、种植户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再生稻 一体化种养
下载PDF
“草、猪、鸭、鱼”生态农业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隆旺 江任 +4 位作者 张政 伍明礼 张建秋 姜晓春 刘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30-136,共7页
通过在恒湖水产场以“寓研究于生产”的方式,开展“草猪鱼”、“草猪鸭鱼”、“草鸭鱼”和“草鱼”(对照)4种模式的对比试验,结果得出:(1)有猪鸭的3种模式均优于对照;(2)“草鸭鱼”的3个效益依次优于“草猪鸭鱼”、“草... 通过在恒湖水产场以“寓研究于生产”的方式,开展“草猪鱼”、“草猪鸭鱼”、“草鸭鱼”和“草鱼”(对照)4种模式的对比试验,结果得出:(1)有猪鸭的3种模式均优于对照;(2)“草鸭鱼”的3个效益依次优于“草猪鸭鱼”、“草猪鱼”;(3)在生产上选择模式应根据条件的具备程度,依次采用“草猪鱼”、“草猪鸭鱼”、“草鸭鱼”为宜;(4)猪鸭鱼比例、粪肥使用原则及以防为主的猪鸭鱼疾病防治等是有猪鸭的各种模式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草猪结构 草猪鸭鱼结合
下载PDF
鸭-沼-鱼生态养殖模式的研究
14
作者 王世铭 陈又新 《新农村(黑龙江)》 2010年第9期112-112,共1页
鸭鱼立体养殖模式易造成鱼发病增加、水质恶化,给养殖造成成重大损失。本研究目的在于既要充分利用鸭粪便,避免污染环境,又要尽量挖掘鱼塘养殖潜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鸭鱼立体养殖 发酵袋 发酵 粪便 污染 利用
下载PDF
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水稻根系特性及经济效益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小燕 刘大志 +3 位作者 陈艳芬 黄璜 钟蕾 余建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4-316,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对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水稻根系特性及共栖系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稻鸭鱼共栖能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在水稻分蘖始期、分蘖盛期、孕穗期、齐穗期和成熟期,稻—鸭—鱼区中的根系α-萘胺氧化力比不放鸭鱼区的分别... 通过田间试验,对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水稻根系特性及共栖系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稻鸭鱼共栖能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在水稻分蘖始期、分蘖盛期、孕穗期、齐穗期和成熟期,稻—鸭—鱼区中的根系α-萘胺氧化力比不放鸭鱼区的分别高18.6%,18.3%,8.3%,13.7%,34.4%.稻—鱼区中的根系α-萘胺氧化力比不放鸭鱼区的分别高9.9%,8.8%,0.8%,7.0%,14.1%.根系总吸收表面积自移栽后迅速增加,到孕穗期前后达到最大值,稻—鸭—鱼、稻—鱼和不放鸭鱼区在孕穗期分别达到2.6907×106,2.3485×106和2.2692×106m2/hm2,自此之后,增长缓慢或略有下降.根系吸收活跃表面积在齐穗期达到最高,稻—鸭—鱼、稻—鱼和不放鸭鱼区分别达到1.1905×106,1.0895×106和1.0301×106m2/hm2;稻鸭鱼共栖对水稻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比稻鱼处理增产231.9kg/hm2,增产率为4.16%,比不放鸭鱼区增产761.5kg/hm2,增产率达15.11%.经方差分析,稻鸭鱼区与不放鸭鱼区比较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和稻鱼区比较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共栖 生态系统 水稻 根系活力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小燕 肖调义 +3 位作者 黄璜 刘达 钟蕾 胡立冬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8-141,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对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纹枯病发病高峰期的病株率为16.07%,比对照的病株率76.37%低60.30%,控制效果达79%。对照区、稻-鱼区和... 通过田间试验,对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中纹枯病发病高峰期的病株率为16.07%,比对照的病株率76.37%低60.30%,控制效果达79%。对照区、稻-鱼区和稻-鸭-鱼区三者的感染系数分别为σ=212.106 1、σ=23.945 8和σ=8.35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 共栖生态系统 水稻纹枯病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稻鸭与稻鱼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N和土壤酶活性动态 被引量:32
17
作者 李成芳 曹凑贵 +4 位作者 徐拥华 汪金平 展茗 杨学伟 庞海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905-3912,共8页
在一个水稻生长季节,采用田间采样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利用氯仿熏蒸培养法、苯酚钠比色法、TTC比色法、高锰酸钾滴定法和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和研究了稻鸭与稻鱼生态系统稻田土壤微生物量N(MBN)和土壤脲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活性... 在一个水稻生长季节,采用田间采样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利用氯仿熏蒸培养法、苯酚钠比色法、TTC比色法、高锰酸钾滴定法和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和研究了稻鸭与稻鱼生态系统稻田土壤微生物量N(MBN)和土壤脲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土壤养分和水稻吸N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随着水稻的生长,土壤微生物量N表现为先上升随后下降,于成熟期有所回升趋势;土壤微生物量N与土壤速效N、全N和全P不相关;由于水稻与微生物对养分的竞争,土壤微生物量N与水稻吸N量不相关;稻田养鸭,养鱼显著地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N。(2)土壤脲酶、脱氢酶和蛋白酶活性都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不大;稻鸭与稻鱼共作显著地提高了土壤脲酶、脱氢酶和蛋白酶活性,而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不大;线性相关分析表明,在一个稻季内,土壤脲酶和脱氢酶活性与土壤速效N负相关,土壤脲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活性与土壤全N和全P不相关;土壤脲酶、脱氢酶和蛋白酶活性与水稻吸N量呈显著相关。(3)稻田土壤微生物量N与土壤酶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稻生态系统 微生物量氮(MBN) 土壤酶 动态 吸N量 相关性
下载PDF
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N的动态和损失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李成芳 曹凑贵 +2 位作者 汪金平 展茗 潘圣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41-2550,共10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N(SON)的动态和损失,及其与土壤微生物量N和水稻吸N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土壤SON是稻田土壤主要的可溶性N,其中处理CK,RD和RF土壤SON库分别为121.16,109.30和113.71 kg/hm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稻鸭、稻鱼共作生态系统土壤可溶性有机N(SON)的动态和损失,及其与土壤微生物量N和水稻吸N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土壤SON是稻田土壤主要的可溶性N,其中处理CK,RD和RF土壤SON库分别为121.16,109.30和113.71 kg/hm2,高于土壤无机N库。(2)土壤SON与土壤可溶性无机N显著正相关(p<0.01);在水稻生育期间,土壤SON含量随水稻的生长而逐渐降低;同时由于鸭和鱼的存在,处理RD和RF土壤SON含量显著低于处理CK;土壤SON与水稻累积吸N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表明水稻生长强烈影响着土壤SON。(3)在水稻生长前期,渗漏水各形态N含量最大;溶解性有机N(DON)是稻田渗漏水N素的主要形态;同时,统计分析显示,相对于处理CK,RF土壤SON的下渗淋失量显著降低,RD土壤SON的下渗淋失量则略为降低。(4)水稻生育期间,土壤微生物量N不断地变化着,此外,由于鸭和鱼的存在,相对与处理CK,处理RD和RF土壤显著的提高了土壤MBN。同时,由于水稻吸收和N的淋失,土壤微生物量N与土壤SON不相关。总之,在水稻生长期间,土壤可溶性有机N受水稻吸N、微生物吸N与分解和N淋失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共作生态系统 可溶性有机N 溶解性有机N 渗漏水 水稻吸N 微生物量N 无机N
下载PDF
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作用——以贵州从江稻鱼鸭共生模式为例 被引量:25
19
作者 张琳杰 李峰 崔海洋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134,共4页
现代农业在带来粮食高产的同时也造成难以治理的农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因而现代农业发展开始转向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农业形式,同时人们开始重新发现和思考传统农业文化的功能和价值。稻鱼鸭传统农业生态系统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 现代农业在带来粮食高产的同时也造成难以治理的农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因而现代农业发展开始转向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农业形式,同时人们开始重新发现和思考传统农业文化的功能和价值。稻鱼鸭传统农业生态系统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有机农业的生产理念和技术规程天然耦合,蕴含着现代农业所倡导的生态环保、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具有重要的环境、经济和社会价值。从稻鱼鸭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出发,分析了传统农业地区现代化进程所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以及稻鱼鸭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在农业面源污染中的预防和治理作用。以期通过对稻鱼鸭共生模式的价值挖掘和动态保护,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路,同时也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业生态系统 共生模式 农业面源污染
下载PDF
鸭、鱼混养池塘浮游生物种群结构及生态因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宜婉 吴永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52-156,共5页
利用畜禽粪肥作为有机肥养鱼,是我国池塘养鱼的传统特色,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养禽业和养鱼生产的发展,这一养殖技术也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由于实行禽、鱼混养,在进行综合利用、实现物质良性循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增加... 利用畜禽粪肥作为有机肥养鱼,是我国池塘养鱼的传统特色,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养禽业和养鱼生产的发展,这一养殖技术也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由于实行禽、鱼混养,在进行综合利用、实现物质良性循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优点,已引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重视。国内方映雪等(1985)、杨华视(1986)都先后报导了不同畜禽粪肥的养鱼效果及配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鱼混养 池塘 浮游生物 生态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