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书缘、艺缘与地缘——《鸿雪因缘图记》文化生成考
1
作者 程章灿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8-203,共16页
清代藏书家麟庆的《鸿雪因缘图记》,是一部图文并茂、独具特色的年谱。此书是麟庆与汪英福(春泉)、陈鉴(朗斋)、汪圻(甸卿)等画家合作的产物,而诸位画家都有深厚的扬州地方文化背景。本文从文献文化史的角度,审视这部奇书的文化生成过程... 清代藏书家麟庆的《鸿雪因缘图记》,是一部图文并茂、独具特色的年谱。此书是麟庆与汪英福(春泉)、陈鉴(朗斋)、汪圻(甸卿)等画家合作的产物,而诸位画家都有深厚的扬州地方文化背景。本文从文献文化史的角度,审视这部奇书的文化生成过程,勾勒麟庆与嘉道年间书画社会的关系,揭示《鸿雪因缘图记》背后的扬州地域文化背景,为这部奇书绘制一幅专属于它的文化因缘图。文献在其生产、流传、使用过程中与种种人事交集,构成诸重文化因缘,又往往易被时间覆盖或消蚀。发掘并阐释这些文化因缘,正是文献学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雪因缘图记 麟庆 藏书 画家 扬州
下载PDF
山水卧游——《鸿雪因缘图记》中的山水经验与园林叠石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琳 郭鑫 崔山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64,共7页
《鸿雪因缘图记》是清道光时期一部著名的“自传体式木刻画集”,以图文互证的形式记载了作者完颜麟庆的一生游历。完颜麟庆性好山水,并参与造园,《鸿雪因缘图记》对此记录详致,此书也由此成为依托图像与文本探究山水游观经验介入园林叠... 《鸿雪因缘图记》是清道光时期一部著名的“自传体式木刻画集”,以图文互证的形式记载了作者完颜麟庆的一生游历。完颜麟庆性好山水,并参与造园,《鸿雪因缘图记》对此记录详致,此书也由此成为依托图像与文本探究山水游观经验介入园林叠石营造的图像证史资料。以园林叠石的图像表征为基础,分析园以石胜的山水品评,并探寻山水经验的园林叠石,以期从“山水卧游”的角度为解析传统造园叠石意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雪因缘图记 版画 园林叠石 完颜麟庆 图像证史
原文传递
《鸿雪因缘图记》中的旗人意识与满汉文化融合
3
作者 花宏艳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55,共8页
《鸿雪因缘图记》是完颜麟庆以个人宦游足迹为线索创作的散文集。完颜麟庆的散文多表现出强烈的旗人意识和昂扬向上的满洲文化精神。完颜麟庆与汉族文人广泛交游,频繁唱和,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其散文具有满汉文化融合的基本特征。这种满... 《鸿雪因缘图记》是完颜麟庆以个人宦游足迹为线索创作的散文集。完颜麟庆的散文多表现出强烈的旗人意识和昂扬向上的满洲文化精神。完颜麟庆与汉族文人广泛交游,频繁唱和,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其散文具有满汉文化融合的基本特征。这种满汉文化融合意识也使得《鸿雪因缘图记》呈现出理学的学术思想和承平闲雅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雪因缘图记 旗人意识 文化融合
原文传递
《鸿雪因缘图记》创作形态初探——兼论麟庆的自我塑造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琰 《爱尚美术》 2018年第3期62-71,共10页
《鸿雪因缘图记》是成书于清代道光年间的一部『自传体的木刻両集』,堪称以纪游形式写成的年谱。文章作者为完颜麟庆~①。麟庆在纪游之余复请当时的名両家汪春泉、汪圻、陈朗斋绘图相配,凡二百四十篇游记,每篇均配一图。这种『图文并茂... 《鸿雪因缘图记》是成书于清代道光年间的一部『自传体的木刻両集』,堪称以纪游形式写成的年谱。文章作者为完颜麟庆~①。麟庆在纪游之余复请当时的名両家汪春泉、汪圻、陈朗斋绘图相配,凡二百四十篇游记,每篇均配一图。这种『图文并茂』与多人合作的创作形式一改往常以文字写作为主、单一作者的创作传统,在当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然而,新颖的创作形式使得这部书的成书过程具有了复杂性,而这复杂的成书过程亦深深地影响到了该书无论是文字书写还是图像绘制的创作形态,本文对此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与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雪因缘图记 完颜麟庆 成书过程 纪游 陈朗 汪春 余复 玉泉 道光 自传体
原文传递
鸿雪因缘图册中的半亩园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小蕾 《收藏家》 2022年第6期13-20,共8页
半亩园的第一任主人为贾汉复,建园者为李渔,建成后半亩园一时名满京城,但其后几经兴废更替。麟庆在道光辛丑年成为他的主人后,修复半亩园,使得其又恢复了初建的景象。麟庆是一位出身显赫的治水名臣,在其《鸿雪因缘图册》中用多篇幅文字... 半亩园的第一任主人为贾汉复,建园者为李渔,建成后半亩园一时名满京城,但其后几经兴废更替。麟庆在道光辛丑年成为他的主人后,修复半亩园,使得其又恢复了初建的景象。麟庆是一位出身显赫的治水名臣,在其《鸿雪因缘图册》中用多篇幅文字记录了半亩园的景象,并请画家配以图画。经过两百多年的变迁,半亩园现已不复往昔。此前,大家能从一些笔记、杂记中看到有关半亩园的文字,但文字不够具象,现可看到的大多图像是来自于《鸿雪因缘图记》刻本,但原画《鸿雪因缘图册》中的图像鲜有所见,原画中的图像更为生动、准确,故现将两者试作比较,更好地还原麟庆时期的半亩园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雪因缘图记 李渔 文字记录 因缘 原画 图册
原文传递
明清贵阳历史名山梳理及山水观探析
6
作者 董享帝 欧静 成凯 《广东园林》 2019年第6期14-18,共5页
贵阳是典型的山地园林城市,境内诸多的历史文化名山是贵阳市城市文化最为耀目的财富。重点参考清代完颜麟庆《鸿雪因缘图记》中的"贵阳八景",辅以明万历、清康熙《贵州通志》等史料,以山的命名方式分类、汇总明清贵阳历史文... 贵阳是典型的山地园林城市,境内诸多的历史文化名山是贵阳市城市文化最为耀目的财富。重点参考清代完颜麟庆《鸿雪因缘图记》中的"贵阳八景",辅以明万历、清康熙《贵州通志》等史料,以山的命名方式分类、汇总明清贵阳历史文化名山。并以《鸿雪因缘图记》中插图为例,从"三远"意境含蕴、意识表达来探析古人的山水观,以期在贵阳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为现存名山的保护规划及"山-城-人"关系协调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名山 鸿雪因缘图记 山水观 贵阳市
下载PDF
仙人洞里话“仙灯”
7
作者 金方隆 冼俊韬 《贵阳文史》 2017年第1期55-57,共3页
仙人洞自然风光秀丽,一年四季游人不断,是游人游历爽爽贵阳的理想景点。仙人洞还流传着“仙灯”的故事,赋予了该洞神秘的色彩。贵阳市南明区水口寺社区服务中心辖区范围内的仙人洞,位于仙人洞路(原名险峰路)和水口寺路之间的山上,此... 仙人洞自然风光秀丽,一年四季游人不断,是游人游历爽爽贵阳的理想景点。仙人洞还流传着“仙灯”的故事,赋予了该洞神秘的色彩。贵阳市南明区水口寺社区服务中心辖区范围内的仙人洞,位于仙人洞路(原名险峰路)和水口寺路之间的山上,此山又名铜鼓山,有铜鼓遗爱的传说,为明代贵阳八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口寺 社区服务中心 此山 八景 十三年 书说 吕洞宾 游览胜地 河中 鸿雪因缘图记
下载PDF
半亩园浅述
8
作者 杨宝生 《古建园林技术》 2005年第4期38-44,共7页
一.历史沿革 1、清初的李园及更易 《鸿雪因缘图记》(以下简称《鸿》)载:“半亩园……。园本贾膠候中丞宅。李笠翁客贾幕时,为葺斯园,垒石成山,引水作沼,平台曲室,奥如旷如”。
关键词 鸿雪因缘图记 古迹 考古学 中国 半亩园
下载PDF
麟庆行乐图小考
9
作者 郑好 《收藏家》 2022年第6期21-26,共6页
首都博物馆藏一幅清无款设色《麟庆行乐图》,画幅上没有款识与钤印。图绘以园林为衬景,笔者依麟庆图文形式自传《鸿雪因缘图记》为据,从建筑布局和单体形制分析,辨识出《麟庆行乐图》是以淮安清江浦清晏园为背景,是麟庆任职江南河道总... 首都博物馆藏一幅清无款设色《麟庆行乐图》,画幅上没有款识与钤印。图绘以园林为衬景,笔者依麟庆图文形式自传《鸿雪因缘图记》为据,从建筑布局和单体形制分析,辨识出《麟庆行乐图》是以淮安清江浦清晏园为背景,是麟庆任职江南河道总督时园居的写照。同时通过对相关人物经历的考察、相关文物信息的搜集比照分析,认为为他画像者正是嘉道年间江南著名的肖像画家胡骏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河道总督 清江浦 首都博物馆 鸿雪因缘图记 建筑布局 嘉道年间 行乐图 麟庆
原文传递
社会百科
10
《成人高教学刊》 1994年第2期80-83,共4页
社会百科淫秽书刊何以称“黄色”低级庸俗的报刊称之为"黄色书刊",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当时美国的报刊竞争十分激烈。其中纽约的约瑟夫·普利策和威廉·伦道夫·赫斯特,分别办有《世界报》和《日报》。这两家报业... 社会百科淫秽书刊何以称“黄色”低级庸俗的报刊称之为"黄色书刊",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当时美国的报刊竞争十分激烈。其中纽约的约瑟夫·普利策和威廉·伦道夫·赫斯特,分别办有《世界报》和《日报》。这两家报业资本家间的竞争最为疯狂。他们大量刊登色情、凶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书刊 瑟夫 赫斯特 普利策 《世界报》 道夫 诗人杜甫 为世用 鸿雪因缘图记 韫椟而藏
原文传递
帝国风云与个人游历
11
作者 陈平原 《中华文化画报》 2008年第9期70-75,共6页
与上海女人的珠光宝气、招摇过市,并借此引领时尚潮流不同,京城里的"美女"与"香车",属于那些随时准备奉献给皇上的"大家闺秀"。车边插上"奉旨入选"的黄旗,当事人非常认真,而且很得意,旁观者—... 与上海女人的珠光宝气、招摇过市,并借此引领时尚潮流不同,京城里的"美女"与"香车",属于那些随时准备奉献给皇上的"大家闺秀"。车边插上"奉旨入选"的黄旗,当事人非常认真,而且很得意,旁观者—尤其是上海的读者—则可能觉得有点好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都赋 二京赋 中国文学史 图画旬报 阅读趣味 鼎甲 东坡先生 鸿雪因缘图记 时尚潮流 光绪十年
原文传递
逛二闸
12
作者 南山 《海内与海外》 2017年第8期42-44,共3页
100多年前,"逛二闸"还是老北京最有名的消夏民俗活动之一,有关北京的典籍如《日下旧闻考》《天咫偶闻》《光绪顺天府志》等,大都提及。远的不谈,沈从文先生写过著名的散文《二闸》,其它如翁偶虹前辈,皆有颇为生动的文笔予以描述。清... 100多年前,"逛二闸"还是老北京最有名的消夏民俗活动之一,有关北京的典籍如《日下旧闻考》《天咫偶闻》《光绪顺天府志》等,大都提及。远的不谈,沈从文先生写过著名的散文《二闸》,其它如翁偶虹前辈,皆有颇为生动的文笔予以描述。清代的京城全图能找到它的位置,它比如今的什刹海名气要大得多。二闸本名庆丰闸,二闸是俗称,位于东便门外,历史甚为悠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绪顺天府志 东便门 京城全图 沈从文先生 民俗活动 天咫偶闻 通惠河 庆丰 鸿雪因缘图记 满洲镶黄旗
原文传递
古代的录取通知书
13
作者 李开周 《北方人》 2023年第12期24-25,共2页
完颜麟庆的自传体著作《鸿雪因缘图记》非常真实地描写了清朝举子看榜和差役送报帖的情形。在科举领域,报帖又名"捷报",相当于现在的录取通知书。古代也有录取通知书吗?当然。宋人笔记《云麓漫钞》第二卷记载:"国初,进... 完颜麟庆的自传体著作《鸿雪因缘图记》非常真实地描写了清朝举子看榜和差役送报帖的情形。在科举领域,报帖又名"捷报",相当于现在的录取通知书。古代也有录取通知书吗?当然。宋人笔记《云麓漫钞》第二卷记载:"国初,进士登第者主文以黄花笺,长五寸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雪因缘图记 宋人笔记 自传体 举子 《云麓漫钞》 捷报
原文传递
古代的录取通知书
14
作者 李开周 于煥芝(图)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中学生必读)》 2021年第11期63-64,共2页
完颜麟庆的自传体著作《鸿雪因缘图记》,非常真实地描写了清朝举子看榜和差役送报帖的情形。在科举领域,报帖又名“捷报”,相当于现在的录取通知书。古代也有录取通知书吗?当然。宋人笔记《云麓漫钞》第二卷记载:“国初循唐制,进士登第... 完颜麟庆的自传体著作《鸿雪因缘图记》,非常真实地描写了清朝举子看榜和差役送报帖的情形。在科举领域,报帖又名“捷报”,相当于现在的录取通知书。古代也有录取通知书吗?当然。宋人笔记《云麓漫钞》第二卷记载:“国初循唐制,进士登第者,主文以黄花笺长五寸许,阔半之,书其姓名,花押其下,护以大帖,又书姓名于帖,而谓之榜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雪因缘图记 宋人笔记 自传体 举子 《云麓漫钞》 捷报
原文传递
古代的录取通知书
15
作者 李开周 《教师博览(上旬刊)》 2021年第2期37-38,共2页
麟庆的自传体著作《鸿雪因缘图记》非常真实地描写了清朝举子看榜和差役送报帖的情形。在科举领域,报帖又名“捷报”,相当于现在的录取通知书。古代也有录取通知书吗?当然。宋人笔记《云麓漫钞》第二卷记载:“国初循唐制,进士登第者,主... 麟庆的自传体著作《鸿雪因缘图记》非常真实地描写了清朝举子看榜和差役送报帖的情形。在科举领域,报帖又名“捷报”,相当于现在的录取通知书。古代也有录取通知书吗?当然。宋人笔记《云麓漫钞》第二卷记载:“国初循唐制,进士登第者,主文以黄花笺,长五寸许,阔半之,书其姓名,花押其下,护以大帖,又书姓名于帖面,而谓之榜帖。”就是说,宋朝初年,进士登科,朝廷用精美的黄纸制作录取通知书,长五寸,宽两寸半,上填考生姓名,下有考官签名。填好以后,用一个稍大的纸袋装起来,纸袋上面也填写考生的姓名。这样的录取通知书,叫作“榜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人笔记 鸿雪因缘图记 录取通知书 姓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