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常用药物对鹤顶红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1
作者 梁新琪 李佳昕 国洺达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151-154,共4页
为研究高锰酸钾、亚甲基蓝和硫酸铜对鹤顶红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选择平均体长为(1.70±0.03)cm、平均体质量为(0.29±0.02)g的鹤顶红金鱼幼鱼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6组,设置5个不同浓度试验组和1个空白对照。在常温静... 为研究高锰酸钾、亚甲基蓝和硫酸铜对鹤顶红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选择平均体长为(1.70±0.03)cm、平均体质量为(0.29±0.02)g的鹤顶红金鱼幼鱼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6组,设置5个不同浓度试验组和1个空白对照。在常温静水的条件下,96 h内观察鱼体状态,记录死亡数。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亚甲基蓝和硫酸铜处理96 h对鹤顶红金鱼幼鱼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4.11、35.11、2.81 mg/L,3种药物对鹤顶红金鱼幼鱼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41、3.51、0.28 mg/L。可见,适宜浓度的高锰酸钾、亚甲基蓝和硫酸铜均可以在鹤顶红金鱼幼鱼养殖中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顶红金鱼 幼鱼 高锰酸钾 亚甲基蓝 硫酸铜 急性毒性
下载PDF
鹤顶兰种子的真菌共生萌发研究
2
作者 汪雨 高鑫祯 +3 位作者 邵士成 王晓静 罗艳 马长乐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56,共10页
采用原地共生萌发技术获得了鹤顶兰的原球茎,从中分离和筛选出了一株适合的共生菌——胶膜菌(HDL-2)。为验证分离菌株对鹤顶兰种子萌发的有效性,将HDL-2菌株与鹤顶兰种子在燕麦培养基上进行共生萌发试验。经过大约110 d的培养,HDL-2菌... 采用原地共生萌发技术获得了鹤顶兰的原球茎,从中分离和筛选出了一株适合的共生菌——胶膜菌(HDL-2)。为验证分离菌株对鹤顶兰种子萌发的有效性,将HDL-2菌株与鹤顶兰种子在燕麦培养基上进行共生萌发试验。经过大约110 d的培养,HDL-2菌株可明显促进鹤顶兰种子萌发、形成原球茎并最终分化成幼苗,平均萌发率为(86.69±3.19)%,与无菌萌发相比有较高的萌发效率。表明分离得到的胶膜菌能促进鹤顶兰的种子萌发和原球茎发育。鹤顶兰种子实现共生萌发对于鹤顶兰资源的种质保育、人工栽培和可持续利用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顶 种子 萌发真菌 共生萌发
下载PDF
鹤顶兰(Phaius tancarvilleae)杂交亲和力
3
作者 陈伦妍 郑忠禄 +6 位作者 冀宏宇 陆艾鲜 林子润 成果 黄元贞 吴沙沙 翟俊文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4-299,共6页
对鹤顶兰属种间和属间进行6个组合的杂交试验,并统计其有胚率、着色率和无菌播种萌发率.结果表明:(1)不同杂交组合所得种子的有胚率、着色率和萌发率均差异显著,其中,有胚率最高的为银带虾脊兰×鹤顶兰,着色率最高的为中越鹤顶兰... 对鹤顶兰属种间和属间进行6个组合的杂交试验,并统计其有胚率、着色率和无菌播种萌发率.结果表明:(1)不同杂交组合所得种子的有胚率、着色率和萌发率均差异显著,其中,有胚率最高的为银带虾脊兰×鹤顶兰,着色率最高的为中越鹤顶兰×保禄鹤顶兰,萌发率最高的为鹤顶兰×黄花鹤顶兰;(2)鹤顶兰×黄花鹤顶兰组合后代,在外部形态、着色率、萌发率方面均优于鹤顶兰同株自花授粉所得的种子,说明鹤顶兰与黄花鹤顶兰的杂交亲和力较强;(3)鹤顶兰与虾脊兰属植物进行属间杂交是可行的,但其杂交亲和力显著低于属内种间杂交亲和力.该试验为鹤顶兰属植物杂交育种中选择合适的亲本、缩短育种周期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顶 杂交育种 杂交亲和力 种间杂交和属间杂交
下载PDF
鹤顶兰种子萌发及原球茎增殖培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姚绍嫦 凌征柱 +1 位作者 蓝祖栽 马小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74-1479,共6页
以鹤顶兰成熟蒴果的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影响种子非共生萌发的因素和种胚发育途径,并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原球茎增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冷藏影响种子的活力且其萌发率随冷藏时间延长而降低;0.5%NaClO溶液浸泡种子可提高萌发率,缩短初... 以鹤顶兰成熟蒴果的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影响种子非共生萌发的因素和种胚发育途径,并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原球茎增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冷藏影响种子的活力且其萌发率随冷藏时间延长而降低;0.5%NaClO溶液浸泡种子可提高萌发率,缩短初始萌发时间;种胚发育途径为种胚转绿后从种子侧面突破种皮而形成原球茎,随后分化出具根芽结构的完整植株;6-BA对原球茎增殖作用显著,原球茎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3.0mg/L6-BA+1.0mg/L KT+1.0mg/L NAA,增殖倍数为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顶 种子萌发 原球茎 增殖
下载PDF
中国鹤顶兰属(兰科)一新记录种 被引量:7
5
作者 黄俞淞 刘晟源 +1 位作者 彭日成 许为斌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3-145,共3页
报道了中国鹤顶兰属Phaius一新记录种——中越鹤顶兰P.tonkinensis(Aver.)Aver.。该种与紫花鹤顶兰P.mishmensis(Lindl.et Paxton)Rchb.f.相似,不同在于该种的花萼和花瓣均为象牙白色,唇盘的脊上无毛,脊两侧具稀疏白色长毛。该文提供了... 报道了中国鹤顶兰属Phaius一新记录种——中越鹤顶兰P.tonkinensis(Aver.)Aver.。该种与紫花鹤顶兰P.mishmensis(Lindl.et Paxton)Rchb.f.相似,不同在于该种的花萼和花瓣均为象牙白色,唇盘的脊上无毛,脊两侧具稀疏白色长毛。该文提供了该新记录种的形态描述和墨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越鹤顶 兰科 新记录 石灰岩植物区系 中国
下载PDF
鹤顶兰大孢子发生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冬妹 夏快飞 +1 位作者 叶秀粦 梁承邺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2期209-212,共4页
观察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Aiton)Bl.大孢子发生超微结构的结果显示:鹤顶兰大孢子发生过程中,存在细胞质改组的现象。大孢子母细胞发生早期呈长圆形,细胞核略偏合点端,细胞质中有大量的细胞器和小液泡,环状内质网中包裹着一些颗... 观察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Aiton)Bl.大孢子发生超微结构的结果显示:鹤顶兰大孢子发生过程中,存在细胞质改组的现象。大孢子母细胞发生早期呈长圆形,细胞核略偏合点端,细胞质中有大量的细胞器和小液泡,环状内质网中包裹着一些颗粒物和内含体;大孢子母细胞继续生长,先在珠孔端出现一个较大的液泡,液泡随后移向合点端,细胞核移至珠孔端,此时环状内质网消失;后期细胞质密度上升,环状内质网再次出现;当大孢子母细胞进入分裂期时,环状内质网再次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顶 大孢子 减数分裂 细胞质改组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鹤顶兰花粉管在子房中的生长途径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冬妹 叶秀粦 +1 位作者 梁承邺 胡晓颖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0-133,共4页
运用扫描电镜对鹤顶兰(Phaiustankervilliae(Aiton)Bl.)花粉管在子房内的生长途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花粉管在子房中的生长途径可以分为3个阶段:(1)沿子房壁轴向生长阶段,从授粉开始至大孢子母细胞四分体时期,花粉管经过合蕊柱到达子... 运用扫描电镜对鹤顶兰(Phaiustankervilliae(Aiton)Bl.)花粉管在子房内的生长途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花粉管在子房中的生长途径可以分为3个阶段:(1)沿子房壁轴向生长阶段,从授粉开始至大孢子母细胞四分体时期,花粉管经过合蕊柱到达子房,经由胎座基部沿子房壁轴向生长;(2)沿子房径向生长阶段,二核胚囊之后,花粉管在胚珠之间穿梭,以径向生长为主;(3)朝珠孔定向生长阶段,胚囊成熟时,花粉管朝珠孔定向生长进入胚囊。实验结果说明花粉管的定向生长受胚珠的分子信号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顶 花粉管 子房 胚囊发育
下载PDF
鹤顶兰胚珠发育过程及受精前后同工酶的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冬妹 段中岗 +1 位作者 叶秀粦 梁承邺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1-726,共6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Aiton)Bl.]授粉后10d胎座出现指状突起,20d形成胚珠原基,24d大孢子母细胞发生,30d功能大孢子形成,41d发育为成熟的八核胚囊,而后完成双受精发育成早期球形胚。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Aiton)Bl.]授粉后10d胎座出现指状突起,20d形成胚珠原基,24d大孢子母细胞发生,30d功能大孢子形成,41d发育为成熟的八核胚囊,而后完成双受精发育成早期球形胚。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研究鹤顶兰从指状突起出现到早期球形胚形成的全过程中酯酶(Est)、酸性磷酸酶(Acp)的变化发现:这一过程中Est表达有7个同工酶位点,Acp有5个同工酶位点,两者均在八核胚囊时期变化最显著。Est-7和Acp-4在整个发育过程中都有表达;在八核胚囊时期特异表达的位点有Est-4和Acp-3;而Acp-2只在这一时期不表达。Est-1在八核胚囊时期和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表达。授粉后Est和Acp的酶位点变化说明与胚珠发育相关的一系列基因表达有时序性,位点Est-4、Acp-2和Acp-3是否直接参与了八核胚囊发育的控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顶 酯酶 酸性磷酸酶 胚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下载PDF
鹤顶兰胚囊发育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冬妹 伍成厚 +1 位作者 叶秀粦 梁承邺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8-192,共5页
运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Aiton)Bl.)胚囊发育过程中功能大孢子、二核胚囊、四核胚囊、成熟胚囊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捕捉到了功能大孢子的三个阶段、成熟胚囊的两个阶段,进一步积累了鹤顶兰生殖生物学研究的基... 运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Aiton)Bl.)胚囊发育过程中功能大孢子、二核胚囊、四核胚囊、成熟胚囊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捕捉到了功能大孢子的三个阶段、成熟胚囊的两个阶段,进一步积累了鹤顶兰生殖生物学研究的基础资料。在功能大孢子、四核胚囊时期的合点端壁上可观察到胞间连丝,与体细胞间有物质及信息的交换,胚囊发育并非处于完全"隔离"状态。功能大孢子早期可见明显大液泡,随后进入第一次有丝分裂时大液泡消失,移向两极的染色体之间可见大量体积较小的液泡,成熟胚囊前期助细胞及卵细胞内也可见明显液泡,但当助细胞解体时,卵细胞内的大液泡也消失,液泡形态的变化可能是细胞生理状态发生改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顶 功能大孢子 成熟胚囊 胞间连丝 液泡
下载PDF
鹤顶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被引量:3
10
作者 兰芹英 何惠英 +1 位作者 张艳军 马兴强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SCD 2001年第4期307-308,共2页
以鹤顶兰的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效果较好的培养基为 :( 1 )原球茎诱导 ,MS+BA2 mg/L+ 2 ,4 D0 .4 mg/L;( 2 )丛芽分化、继代 ,MS+ BA2~ 3mg/L+ NAA0 .2~ 0 .3mg/L;( 3)生根 ,MS+ BA 3mg/L+ NAA 0 .3mg/L。
关键词 鹤顶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培养基
下载PDF
鹤顶兰胚囊发育过程中微管变化的共焦显微镜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叶秀麟 杨子德 +1 位作者 徐是雄 佟穗海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6年第9期677-685,共9页
光镜的观察确定了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 (Aiton) Bl.)胚囊发育属单孢子蓼型。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及共焦镜观察了胚囊发育过程中微管分布的变化。当孢原细胞初形成时,细胞内的微管呈网状分布... 光镜的观察确定了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 (Aiton) Bl.)胚囊发育属单孢子蓼型。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及共焦镜观察了胚囊发育过程中微管分布的变化。当孢原细胞初形成时,细胞内的微管呈网状分布。之后,孢原细胞体积增大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延长,进入减数分裂Ⅰ。微管由分裂前的网状分布变为辐射状排列。二分体的两个细胞内的微管分布一样,呈辐射状。四分体的近珠孔端的3 个大孢子解体,细胞内的微管消失。靠合点端的功能大孢子内有许多微管呈网状分布。当功能大孢子进入第一次有丝分裂时,细胞内的微管由网状变为辐射状,从核膜伸展至周质。再经两次有丝分裂形成八核胚囊。在核分裂之前微管一般是呈网状分布并紧包围着核。在分裂期间二核和四核胚囊都呈极性现象,微管系统也呈极性分布。微管在八核胚囊内的分布变化情形特别复杂。首先,八核分别作不同程度的移动,其中两个核移向胚囊中央,珠孔端和合点端的3 个核分别互相靠拢,形成3 个区,即中央区、反足区和卵器区。胚囊未形成区时,8 个核都被网状分布的微管包围着。当胚囊明显分成区时,反足区内的微管仍作网状分布。中央区的微管分布则趋疏松,形成篮形结构,包围着液泡和两个极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鹤顶 微管 胚囊 发育 共焦显生镜
下载PDF
鹤顶兰的种子培养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美纯 周歧伟 许鸿源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鹤顶 种子培养 快速繁殖 多效唑
下载PDF
四川黄龙沟少花鹤顶兰繁殖成功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宝强 寇勇 安德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6795-6802,共8页
少花鹤顶兰(Phaiu delavayi)是多年生、多次结实的具有克隆能力的地生兰科植物,是中国特有种。目前少花鹤顶兰开花物候、花寿命、繁殖成功等生物学特征尚不清楚,而这些资料是开展少花鹤顶兰进化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利用2005—2007... 少花鹤顶兰(Phaiu delavayi)是多年生、多次结实的具有克隆能力的地生兰科植物,是中国特有种。目前少花鹤顶兰开花物候、花寿命、繁殖成功等生物学特征尚不清楚,而这些资料是开展少花鹤顶兰进化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利用2005—2007年四川黄龙沟少花鹤顶兰的调查数据,对少花鹤顶兰繁殖成功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龙沟少花鹤顶兰每个花序的平均花朵数为3(1—7)朵。叶和花的形态指标在年季间无显著变异。2005—2007年3年间的开花物候没有明显的差异,花期始于6月中旬,于7月底至8月初结束,持续约6—7周,80%—90%的花在7月初的开花高峰期开放,属花集中开放模式。花寿命与是否授粉密切相关,成功授粉的花寿命比没有授粉的花寿命短。少花鹤顶兰是自交亲和的,但其结实完全依赖于两种熊蜂的传粉,不存在自动自花授粉和无融合生殖现象。柱头可授性和花粉活力可维持15 d左右。繁殖成功率年季间的变化很大,并表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花粉移走率为18%—51%,自然结实率为10%—36%。繁殖成功下降的趋势可能与黄龙沟喷洒农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花鹤顶 开花物候 花粉移走率 结实率 繁育系统 保护
下载PDF
鹤顶穴为主治疗膝关节痛2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月芝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0-210,共1页
鹤顶穴为主治疗膝关节痛25例疗效观察刘月芝(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00700)1临床资料共治膝关节痛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47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年。其中滚骨软化症18例,骸下脂肪垫... 鹤顶穴为主治疗膝关节痛25例疗效观察刘月芝(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00700)1临床资料共治膝关节痛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47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年。其中滚骨软化症18例,骸下脂肪垫损伤5例,膝关节急性滑膜炎2例。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痛 鹤顶 穴位疗法 疗效
下载PDF
广州地区鹤顶粉蝶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兴永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5-258,F004,共5页
记述了鹤顶粉蝶HebomoiaglaucippeL .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生活习性。在广州地区 ,该蝶 1年发生 8代 ,以蛹在寄主植物上越冬 ,成虫 3月末始见 ,幼虫共 5龄 。
关键词 广州地区 鹤顶粉蝶 生物学特性 寄主 形态特征 生活史 鳞翅目
下载PDF
鹤顶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曹受金 袁雄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90-891,共2页
在鹤顶兰组培快繁过程中,细胞分裂素BA对假鳞茎诱导有极显著影响,KT和ZT的作用不明显;BA和生长素NAA均对假鳞茎的诱导和增强起明显的促进作用,且BA对鹤顶兰幼苗的增殖效果更为显著;GA和番茄汁的合理组配是鹤顶兰生根壮苗的关键。
关键词 鹤顶 组织培养 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
下载PDF
针刺鹤顶穴联合局部取穴对老年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HSS评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耀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4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鹤顶穴联合局部取穴对老年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临床传统治疗方法 ,试验组在采取临传统床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 目的探讨针刺鹤顶穴联合局部取穴对老年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临床传统治疗方法 ,试验组在采取临传统床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取针刺鹤顶穴联合局部取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1、3周膝关节HSS评分,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周、治疗后3周的膝关节HSS评分分别为(80.71±3.41)、(84.27±5.84)、(89.01±3.0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56±3.53)、(72.19±3.39)、(74.97±4.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膝骨关节炎病患者采取针刺鹤顶穴联合局部取穴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鹤顶 局部取穴 老年膝骨关节炎
下载PDF
鹤顶兰杂交育种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叶振华 王怀宇 +1 位作者 郭穗燕 李秋霞 《广东园林》 1996年第4期14-16,4,共4页
一、前言 鹤顶兰属(Phaius)是兰科的一个属,全世界约5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洲及太平洋群岛。在国外,很早便进行鹤顶兰的杂交育种工作,并培育出不少适合作盆花和切花的优良品种。但在我国,长期以来很少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常见于栽培的鹤... 一、前言 鹤顶兰属(Phaius)是兰科的一个属,全世界约5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洲及太平洋群岛。在国外,很早便进行鹤顶兰的杂交育种工作,并培育出不少适合作盆花和切花的优良品种。但在我国,长期以来很少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常见于栽培的鹤顶兰种类很少。本试验试图通过人工杂交的途径,培育出比现在品种类型更具优良品质的新品种或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顶 人工杂交 育种 兰科植物
下载PDF
《回回药方》“鹤顶丹”渊源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燕 王锦 王兴伊 《中医文献杂志》 2014年第2期17-20,共4页
《回回药方》是一部大型的汉文伊斯兰医药典籍,记载了大量来自阿拉伯医学的方药内容。然而我们通过对比《回回药方》(残卷)卷三十"杂证门"所收载方剂"鹤顶丹"和历代中医方书典籍中的多首同名方剂,发现前者与明代大... 《回回药方》是一部大型的汉文伊斯兰医药典籍,记载了大量来自阿拉伯医学的方药内容。然而我们通过对比《回回药方》(残卷)卷三十"杂证门"所收载方剂"鹤顶丹"和历代中医方书典籍中的多首同名方剂,发现前者与明代大型方书《普济方》所载"朱砂鹤顶丹"基本一致,具有同源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回回药方》中西结合、中阿医学交融的性质,并可为该书成书年代提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回药方 鹤顶 普济方 方剂 渊源考证
下载PDF
针刺鹤顶穴对诱发脑卒中偏瘫患者股四头肌收缩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王建之 王永平 方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28期68-69,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鹤顶穴对诱发脑卒中偏瘫患者股四头肌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针刺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鹤顶穴。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7... 目的观察针刺鹤顶穴对诱发脑卒中偏瘫患者股四头肌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针刺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鹤顶穴。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70.0%,治疗组有效率为90.3%,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鹤顶穴诱发股四头肌收缩产生分离运动疗效明显,能使偏瘫患者的下肢异常运动模式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股四头肌 分离运动 针刺疗法 鹤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