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初喀木尼堪部降叛考述——兼论清初的使鹿部 被引量:1
1
作者 沈一民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0-93,共4页
喀木尼堪部生活于贝加尔湖的东北地区,是一支活跃于清初的使鹿部。1636年喀木尼堪部接受清朝的招抚,内迁于嫩江上游。但是由于内迁后大量驯鹿的死亡威胁到其原有的生产生活习惯,喀木尼堪部最终选择集体叛逃,从而招致清军的追击与屠杀。... 喀木尼堪部生活于贝加尔湖的东北地区,是一支活跃于清初的使鹿部。1636年喀木尼堪部接受清朝的招抚,内迁于嫩江上游。但是由于内迁后大量驯鹿的死亡威胁到其原有的生产生活习惯,喀木尼堪部最终选择集体叛逃,从而招致清军的追击与屠杀。喀木尼堪部的降叛过程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它开启了使鹿部与清朝建立联系的通道。从1642年到1650年,使鹿部频繁来清朝贡,但至1660年以后就再也看不到使鹿部朝贡的记载。这种情况的发生与沙俄入侵贝加尔湖地区有着密切而直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木尼堪 使鹿部 鄂温克 贝加尔湖
下载PDF
敖鲁古雅乡“使鹿部”鄂温克人历史上的人口变化及定居50年间人口状况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董联声 《前沿》 2015年第10期141-147,共7页
文章详细阐述历史上被称为"雅库特"的"使鹿部"鄂温克人的人口发展变化情况,并对历史至今人口发展缓慢、长时期徘徊不前的根本原因、人口高出生、高死亡、死亡原因、婚姻状况及实现定居后五十年间民族人口的变化及... 文章详细阐述历史上被称为"雅库特"的"使鹿部"鄂温克人的人口发展变化情况,并对历史至今人口发展缓慢、长时期徘徊不前的根本原因、人口高出生、高死亡、死亡原因、婚姻状况及实现定居后五十年间民族人口的变化及发展等情况依据大量史实进行了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敖鲁古雅 使鹿部 鄂温克人 雅库特 人口变化
原文传递
鄂温克族使鹿部“伊堪”考察行记
3
作者 姜铁红 丽娜 《舞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6-99,共4页
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的鄂温克族使鹿部的民间舞蹈“伊堪”独具特色。作为古老的狩猎民族,鄂温克族使鹿部在历史上经历了最为漫长的氏族社会和狩猎生产阶段,早期生活在现俄罗斯境内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勒拿河流域,清嘉庆... 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的鄂温克族使鹿部的民间舞蹈“伊堪”独具特色。作为古老的狩猎民族,鄂温克族使鹿部在历史上经历了最为漫长的氏族社会和狩猎生产阶段,早期生活在现俄罗斯境内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勒拿河流域,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有四个氏族的75户,约300人携带600多只驯鹿迁徙到中国境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意 生活 鹿部 伊堪 狩猎 部语
原文传递
黑龙江流域鄂温克族的来源、部落族群与社会结构——基于北方丝绸之路文化带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都永浩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5,11,共6页
埃文基人迁徙到黑龙江中上游右岸后,分化成鄂温克的不同部落族群,形成了文化上有所区别的三个次级部落族群"索伦人""通古斯人"和"雅库特人"(使鹿部)。这三个鄂温克部落族群南迁以前属于同一个地域族群,... 埃文基人迁徙到黑龙江中上游右岸后,分化成鄂温克的不同部落族群,形成了文化上有所区别的三个次级部落族群"索伦人""通古斯人"和"雅库特人"(使鹿部)。这三个鄂温克部落族群南迁以前属于同一个地域族群,拥有大致共同的语言和文化,这个地域族群不是政治共同体,也不是统一的部落联盟,但由于拥有相似的文化而自称为"鄂温克"(埃文基)。鄂温克族是一个在黑龙江流域中上游具有重要影响的部落族群集团。在国家职能没有完全介入前,还不能说是一个具有明确自我认同的民族,在此前鄂温克族还不是一个具有自我政治认同的民族共同体。从文化角度而言,原始社会末期的文化是这一部落族群集团的主要特征,只是从近代开始,国家职能的介入改变了这一特征,出现了多样化的变异,这在现今黑龙江两岸的鄂温克族(埃文基人)得以体现。特别是部分南迁黑龙江右岸的鄂温克族,这种文化变异更为明显,通古斯鄂温克族从事了牧业,而部分索伦鄂温克族从事了农业。研究鄂温克族的历史变异情况,特别是文化的变化过程,是鄂温克(埃文基)部落族群研究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流域 索伦部 使鹿部 通古斯人 鄂温克族
下载PDF
鄂温克族部落间的扎恩达勒格音乐特征比较
5
作者 张竞文 《戏剧之家》 2023年第3期64-66,共3页
东北亚地区的鄂温克族是跨越中国、蒙古国、俄罗斯的跨界民族。在中国境内,他们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部分人口散居在陈巴尔虎旗、额尔古纳左旗、莫力达瓦旗、阿荣旗、扎兰屯市和黑龙江省讷河县等地,多与... 东北亚地区的鄂温克族是跨越中国、蒙古国、俄罗斯的跨界民族。在中国境内,他们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部分人口散居在陈巴尔虎旗、额尔古纳左旗、莫力达瓦旗、阿荣旗、扎兰屯市和黑龙江省讷河县等地,多与蒙古、达斡尔、汉、鄂伦春等民族交错杂居。居住在鄂温克族自治旗、阿荣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讷河市等地的鄂温克人被称为“索伦”;居住在陈巴尔虎旗和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流域的鄂温克人被称为“通古斯”;居住在根河市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被称为“雅库特”,也就是使鹿鄂温克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各地鄂温克族人民的意愿,于1958年3月把原有的“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称谓统一改为鄂温克族。因不同民族的影响和地理位置的差异,鄂温克族三个部落中的“扎恩达拉嘎”即民间音乐各放异彩。本文将通过三首流传在各部落之间的扎恩达拉嘎民歌,对鄂温克族的民歌体裁--扎恩达勒格音乐在三个部落中的艺术特征进行阐述,并对其题材内容、节奏节拍、调式调性、装饰音、方言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旋律走向、整体风格等方面的共同点进行比较,探讨鄂温克族不同部落和地域的扎恩达勒格民间歌曲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温克族 民间音乐 扎恩达勒格 索伦部 通古斯部 敖鲁古雅使鹿部
下载PDF
原生态歌舞剧《敖鲁古雅》观后
6
作者 斯琴高娃 《内蒙古艺术》 2010年第2期12-12,共1页
承载着独特历史文化意义和蕴含着远古神秘风格的原生态歌舞剧《敖鲁古雅》,在幽婉的鹿哨声中,向观众展示了鄂温克族使鹿部落的独特社会历史。
关键词 敖鲁古雅 歌舞剧 歌剧 原生态歌舞 使鹿部
下载PDF
《敖鲁古雅》演绎敖鲁古雅风情
7
作者 阿勒得尔图 《内蒙古艺术》 2010年第2期11-11,共1页
《敖鲁古雅》是根河市乌兰牧骑带给第七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的一份厚礼,这支文艺轻骑兵平均年龄仅有20多岁。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使鹿部落"
关键词 敖鲁古雅 根河市 歌舞剧 歌剧 使鹿部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 风情 鄂温克族
下载PDF
舞蹈创作浅谈
8
作者 孟丽 《内蒙古艺术》 2007年第2期54-55,共2页
舞蹈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源于人民而歌颂人民,它表现人们生产生活以及人们的喜怒哀乐,它是人民大众的艺术。舞蹈的本质已决定了它的群众性,因此,舞蹈创作不是什么神秘王国,只要掌握了舞蹈创作的基本方法,把握正确的创作途径,紧紧抓住... 舞蹈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源于人民而歌颂人民,它表现人们生产生活以及人们的喜怒哀乐,它是人民大众的艺术。舞蹈的本质已决定了它的群众性,因此,舞蹈创作不是什么神秘王国,只要掌握了舞蹈创作的基本方法,把握正确的创作途径,紧紧抓住舞蹈艺术表现手段的根本,在不断的探索、总结与实践中,就会有许多好作品涌现出来。要创作出好的舞蹈作品,前提是创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修养,这些修养是靠持之以恒的实践与生活积累逐步形成的。概括讲,要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创作 民族 艺术创作 权利主体 舞蹈形象 养蜂人 创作者 使鹿部 观众 服装设计 敖鲁古雅 白桦树 弘扬民族文化
下载PDF
敖鲁古雅驯鹿鄂温克人 被引量:2
9
作者 卡丽娜 《大自然》 2004年第1期35-38,共4页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总结出许多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生产、生活以及由此发展而形成的不同的民族文化。尽管这中间常常包含着某种自然崇拜思想,但其中的一些观念却符合当今所倡导的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总结出许多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生产、生活以及由此发展而形成的不同的民族文化。尽管这中间常常包含着某种自然崇拜思想,但其中的一些观念却符合当今所倡导的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生态保护和文化多样性角度来说,都是值得珍惜和保护的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敖鲁古雅乡 鄂温克人 野生动物 狩猎业 撮罗子 大兴安岭 桦树皮制品 鄂温克语 驯鹿茸 贝加尔湖 自然崇拜 使鹿部 驯鹿业 鄂温克族
原文传递
CX-4 魂动冷极村 一汽马自达CX-4秘境探索第四季
10
作者 陈熙 徐博英(摄影) 《汽车与运动》 2019年第12期58-65,共8页
循迹根河敖古鲁雅使鹿部落的家,呼吸-30°的空气夹杂着纷飞的雪花。蒙餐与列巴讲述着华俄后裔的文化,驾马赶马去演绛雪原洁白的童话。
关键词 使鹿部 蒙餐 华俄后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