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麓堂诗话》:茶陵派的诗论纲领 被引量:2
1
作者 司马周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6-178,共3页
李东阳一生创作丰富,《麓堂诗话》是他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一直以来被茶陵派成员奉为圭臬,作为茶陵派的诗论纲领指导流派成员的诗歌创作。对《麓堂诗话》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茶陵派诗歌创作的理论基础,同时有助于研究李东阳在理论指导... 李东阳一生创作丰富,《麓堂诗话》是他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一直以来被茶陵派成员奉为圭臬,作为茶陵派的诗论纲领指导流派成员的诗歌创作。对《麓堂诗话》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茶陵派诗歌创作的理论基础,同时有助于研究李东阳在理论指导下的创作实践。概而言之,《麓堂诗话》主要从诗文各体论、格调说、创新论三个方面论述了茶陵派的诗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陵派 麓堂诗话 诗论纲领
下载PDF
明代诗歌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评李庆立先生的《怀麓堂诗话校释》
2
作者 朱印海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28-129,共2页
关键词 古代诗歌理论 麓堂诗话 明代 李庆立 校释 成果 李东阳 茶陵县
下载PDF
新见《麓堂诗话》明抄本、评点本考索
3
作者 魏宏远 谢一丹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9,F0002,共10页
《麓堂诗话》初印本为"辽阳王铎"序刊本,后来"崇祯末年"又有了孟津"王铎"刊本。《麓堂诗话》明刻本今已不见,存世校早的为新发现的《艺海汇函》丛书所收明抄本,流传较广者为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本。... 《麓堂诗话》初印本为"辽阳王铎"序刊本,后来"崇祯末年"又有了孟津"王铎"刊本。《麓堂诗话》明刻本今已不见,存世校早的为新发现的《艺海汇函》丛书所收明抄本,流传较广者为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本。《麓堂诗话》最初未收在李东阳《怀麓堂稿》中,以抄本、单行本行世,书名、成书时间历来说法不一。已知《麓堂诗话》明本五种,清本及今人整理本十六种。艺海本的发现对还原《麓堂诗话》原貌,理解《萤雪轩丛书》本中近藤元粹评点及深入阐发《麓堂诗话》的诗学思想和明代诗学生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麓堂诗话 李东阳 《艺海汇函》本 《萤雪轩丛书》本
下载PDF
李东阳《麓堂诗话》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韦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0-42,共3页
李东阳《麓堂诗话》是明初诗话的代表作,其中集中地体现了李东阳的诗歌理论。这些理论涉及诗歌的本体性、诗歌的创作、诗歌的鉴赏与评论、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诗歌理论系统。
关键词 李东阳 麓堂诗话 诗歌理论
下载PDF
李东阳《麓堂诗话》考论 被引量:3
5
作者 马云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7-93,共7页
《麓堂诗话》是李东阳诗歌理论最集中、最全面的体现,初由辽东籍弟子王铎于正德四五年间在扬州刊行,通过《诗话》与李氏其他文字间的呼应关系,可尝试勾画出李东阳诗学思想发展的轨迹。此外,传世《麓堂诗话》存在若干缺误,今以《丛书集... 《麓堂诗话》是李东阳诗歌理论最集中、最全面的体现,初由辽东籍弟子王铎于正德四五年间在扬州刊行,通过《诗话》与李氏其他文字间的呼应关系,可尝试勾画出李东阳诗学思想发展的轨迹。此外,传世《麓堂诗话》存在若干缺误,今以《丛书集成初编》所收《知不足斋丛书》本《诗话》为底本,对勘其他版本,结合各方面资料,共做出25处补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李东阳 麓堂诗话
原文传递
《怀麓堂诗话》的诗歌审美价值
6
作者 张季菁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23,共3页
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是诗歌研究的重要理论著作,共138则,谈及了诗歌的方方面面。作为茶陵派领袖的李东阳,其既进行诗歌创作,又进行理论阐释,虽然这种“诗话性质”的理论较为零碎,而且强调的是作者的“感觉”,但其论及的范围却... 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是诗歌研究的重要理论著作,共138则,谈及了诗歌的方方面面。作为茶陵派领袖的李东阳,其既进行诗歌创作,又进行理论阐释,虽然这种“诗话性质”的理论较为零碎,而且强调的是作者的“感觉”,但其论及的范围却是十分广泛的。这138则诗话中,有很多是他对诗歌审美价值的体验,他将这些体验以独特的视角呈现出来,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麓堂诗话 诗歌研究 审美价值 理论著作 诗歌创作 “感觉” 李东阳 茶陵派
原文传递
李东阳《麓堂诗话》及其诗学理论的建构
7
作者 耿三琳 《文艺评论》 CSSCI 2022年第4期77-85,共9页
李东阳《麓堂诗话》作于晚年,在文本构成及诗学理论上都深受严羽《沧浪诗话》影响,主旨是辨明诗学,广布声气,从而获得文学转向之际的话语权。在阐发诗学理论时,能够准确地使用不同层级的诗学概念范畴,从体制、声律两个方面展开诗歌辨体... 李东阳《麓堂诗话》作于晚年,在文本构成及诗学理论上都深受严羽《沧浪诗话》影响,主旨是辨明诗学,广布声气,从而获得文学转向之际的话语权。在阐发诗学理论时,能够准确地使用不同层级的诗学概念范畴,从体制、声律两个方面展开诗歌辨体,显示出较高的理论修养和完整的体系架构,成为明代诗话由记人叙事、探究诗法向综合性理论阐释转变的代表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东阳 麓堂诗话 诗学
原文传递
试论李东阳的格调思想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剑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76-78,共3页
明代李东阳在其《麓堂诗话》中提出了他的格调思想 ,这对后来复古派格调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 :1.以乐衡诗的基本思路和论诗方法 ;2 .识辩“时代格调”的学诗途径 ;3.守法而求“兴趣”
关键词 李东阳 格调 麓堂诗话 复古派 时代格调 诗歌
下载PDF
似平淡而实情深——《送元二使安西》文本研读
9
作者 熊妹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17期125-127,共3页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远行很可能就意味着长久的分离,甚至是生离死别。因而,在古诗中,送别诗特别多。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被认为是送别诗中的绝唱。张炎《词源》说:"离情当如此作,全在情景交练,得言外意,有如‘劝君更尽一杯酒,...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远行很可能就意味着长久的分离,甚至是生离死别。因而,在古诗中,送别诗特别多。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被认为是送别诗中的绝唱。张炎《词源》说:"离情当如此作,全在情景交练,得言外意,有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乃为绝唱。"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说:"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颂,不足,至为三叠歌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元二使安西》 研读 文本 平淡 《词源》 麓堂诗话 送别诗 李东阳
下载PDF
日本《大汉和辞典》释义商榷三则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迈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6-7,共2页
酸(饣兼)《大汉和辞典》第十一册,页395.案,此条,可商处甚多,为求醒目,引文、误处,先予提明,括弧括之.引文如下:酸(饣兼)(迈案,音读误)食物之一.《归田录》京师食店卖酸饣兼者、皆大书牌牓於通衢、而俚俗昧於字法、转酸从食,饣兼从(食... 酸(饣兼)《大汉和辞典》第十一册,页395.案,此条,可商处甚多,为求醒目,引文、误处,先予提明,括弧括之.引文如下:酸(饣兼)(迈案,音读误)食物之一.《归田录》京师食店卖酸饣兼者、皆大书牌牓於通衢、而俚俗昧於字法、转酸从食,饣兼从(食舀)(迈案,有误字.)有滑稽子、谓人曰、被家所卖馂(食舀)(迈案,辞典引文,字,又有误.)不知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和辞典 条目释义 日本 触器 王世贞 朱舜水 误字 尼姑 麓堂诗话 明遗民
下载PDF
诵出诗歌的精神与魂魄——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
11
作者 顾瑞雪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5-56,共2页
《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以离别为主题的绝句.堪称送别的千古绝唱。明代李东阳《麓堂诗话》云:“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 《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以离别为主题的绝句.堪称送别的千古绝唱。明代李东阳《麓堂诗话》云:“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因该诗风格朴素、语言平易。至今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唐诗名句。这首寻常小诗看似简单平易,却有着巧妙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在平常的场景中,蕴涵着多重画面和意蕴。对此。朗诵者须层层透析、完全把握。才能朗诵出诗歌的精神和魂魄,从而达到活化诗歌.感染听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元二使安西》 诗歌 魂魄 精神 麓堂诗话 艺术表现手法 李东阳 达意
原文传递
古代咏雪诗平议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星琦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1996年第1期80-86,共7页
古人咏雪,历代不乏佳作。“雪诗”,成为咏物诗中的一大门类。元人方回所辑评的《瀛奎律髓》卷二十一,就是“雪类”咏物诗,共选唐宋人五、七言诗87首。《四库全书》中的《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十四亦为“雪类”,选历代古、近体诗逾百首。
关键词 古代咏雪诗 咏物诗 《瀛奎律髓》 《乐府诗集》 雨雪 《四库全书》 思想和艺术 麓堂诗话 发生与发展 李东阳
原文传递
师说
13
《诗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共1页
诗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声。闻琴断,知为第几弦,此具耳也;月下隔窗辨五色线,此具眼也……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诗贵不经人道语。自有诗以来,经几千百人,出几千万语,... 诗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声。闻琴断,知为第几弦,此具耳也;月下隔窗辨五色线,此具眼也……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诗贵不经人道语。自有诗以来,经几千百人,出几千万语,而不能穷,是物之理无穷,而诗之为道亦无穷也。——[明]李东阳《麓堂诗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麓堂诗话 师说 李东阳 达意
原文传递
唐诗中的“风雨”
14
作者 江建高 《语文月刊》 2007年第1期85-86,共2页
明朝李东阳《麓堂诗话》说:“风雨字最入诗。唐诗最妙者.曰‘风雨时时龙一吟’,曰‘江东风浪雨冥冥’,曰‘笔落惊风雨’。他如‘夜来风雨声’,‘洗天风雨几时来’,‘山雨欲来风满楼’.‘山头日日风复雨’,‘上界神仙隔风雨’,... 明朝李东阳《麓堂诗话》说:“风雨字最入诗。唐诗最妙者.曰‘风雨时时龙一吟’,曰‘江东风浪雨冥冥’,曰‘笔落惊风雨’。他如‘夜来风雨声’,‘洗天风雨几时来’,‘山雨欲来风满楼’.‘山头日日风复雨’,‘上界神仙隔风雨’,未可偻数。宋诗惟‘满城风雨近重阳’为诗家所传,余不能记也。”风声雨声虫鸟鸣,最能作用于听觉,敏感的诗人常爱捕捉“风雨”意象入诗。从描写意图或作品内涵看,主要有自然风雨和“对象化”风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雨 唐诗 麓堂诗话 作品内涵 李东阳 对象化 重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