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麓山寺碑》研究综述
1
作者 王垚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13期95-97,共3页
李邕的《麓山寺碑》作为唐代典型的行书入碑作品,在书坛占有重要地位。《麓山寺碑》的形成受时代因素的影响巨大,也与书家自身关系密切。我国对于《麓山寺碑》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深入、完善的空间。因此,相关人员应该丰富... 李邕的《麓山寺碑》作为唐代典型的行书入碑作品,在书坛占有重要地位。《麓山寺碑》的形成受时代因素的影响巨大,也与书家自身关系密切。我国对于《麓山寺碑》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深入、完善的空间。因此,相关人员应该丰富《麓山寺碑》的内涵,从不同角度出发,将《麓山寺碑》的研究引向更丰富、更全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麓山寺碑 价值 研究 回顾 展望
下载PDF
宋拓《麓山寺碑》版本辨析
2
作者 张一弛 《大学书法》 2023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目前所见《麓山寺碑》出版物种类繁多,其中,北宋拓本有“苏州本”“故宫本”“赵声伯本”等;南宋拓本有“何绍基本”“陆恭藏本”“国图本”等。从拓片的保存情况来看,“苏州本”“陆恭藏本”都为残本,缺失较多。“何绍基本”虽为南宋拓... 目前所见《麓山寺碑》出版物种类繁多,其中,北宋拓本有“苏州本”“故宫本”“赵声伯本”等;南宋拓本有“何绍基本”“陆恭藏本”“国图本”等。从拓片的保存情况来看,“苏州本”“陆恭藏本”都为残本,缺失较多。“何绍基本”虽为南宋拓本,但所存字数相对较多。关于拓工,“陆恭藏本”较好,“何绍基本”与“国图本”亦有自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邕 麓山寺碑 宋拓本
下载PDF
读严复珍藏的《麓山寺碑》拓本题跋——并论严复与中国书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姚春树 沈金耀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41,137,共7页
考察严复与中国书法之关系是严复研究的全新视角。论文从严复为其珍藏的李邕《麓山寺碑》拓本撰写的题跋出发 ,全面考察严复与中国书法之关系。作者认为酷爱中国书法和弘扬中国书法艺术突现了严复作为热诚的爱国主义知识分子的深厚学养... 考察严复与中国书法之关系是严复研究的全新视角。论文从严复为其珍藏的李邕《麓山寺碑》拓本撰写的题跋出发 ,全面考察严复与中国书法之关系。作者认为酷爱中国书法和弘扬中国书法艺术突现了严复作为热诚的爱国主义知识分子的深厚学养和人格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麓山寺碑》题跋 中国书法
下载PDF
《上阳台帖》《麓山寺碑》《鹡鸰颂》
4
作者 马斌 《江苏教育》 2021年第90期37-39,共3页
【作品概况】《上阳台帖》为李白书天宝三年(744年)与杜甫、高适同游王屋山阳台宫时所作的四言诗。全帖共五行二十四字“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真迹墨本。草书。1949年后,《上阳台帖》由收藏家张... 【作品概况】《上阳台帖》为李白书天宝三年(744年)与杜甫、高适同游王屋山阳台宫时所作的四言诗。全帖共五行二十四字“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真迹墨本。草书。1949年后,《上阳台帖》由收藏家张伯驹献给毛泽东个人,1958年,毛泽东将此帖转交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故宫博物院 四言诗 张伯驹 王屋山 高适 阳台宫 麓山寺碑
下载PDF
麓山寺碑
5
作者 陈嘉会 《船山学报》 1935年第3期161-161,共1页
有唐书中雄。北海独超逸。神韵似晋人。用笔北碑密。后来米与赵。法乳自茲出。吾湘少古刻。唐碑此奇崛。倚石三摩挲。仿观索师碣。心画若亲见。羡煞追魂术。黄鹤字不存。英雾亦缺失。余斋清初拓。开元幸未灭。前年游商丘。关斋访颜笔。... 有唐书中雄。北海独超逸。神韵似晋人。用笔北碑密。后来米与赵。法乳自茲出。吾湘少古刻。唐碑此奇崛。倚石三摩挲。仿观索师碣。心画若亲见。羡煞追魂术。黄鹤字不存。英雾亦缺失。余斋清初拓。开元幸未灭。前年游商丘。关斋访颜笔。譬将佛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麓山寺碑 晋人 黄鹤 心画 古刻 法乳 唐书 倚石
下载PDF
李邕《麓山寺碑》书法风格郄视
6
作者 刘瑞鹏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6-62,共7页
《麓山寺碑》为李邕之代表作,相较于当时其他书者之行书作品,该碑无论是在取法、用笔、体态抑或是格调上均表现出有别于王系一脉书风之特点。而从《麓山寺碑》之字形体势和点画提按中,可以体会到李邕“心达于手”之作书状态和“强标新... 《麓山寺碑》为李邕之代表作,相较于当时其他书者之行书作品,该碑无论是在取法、用笔、体态抑或是格调上均表现出有别于王系一脉书风之特点。而从《麓山寺碑》之字形体势和点画提按中,可以体会到李邕“心达于手”之作书状态和“强标新姿”之书风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邕 麓山寺碑 书风
原文传递
李邕《麓山寺碑》
7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2-23,共2页
《麓山寺碑》又称《岳麓寺碑》,唐开元十八年(730)由著名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江夏黄仙鹤(传说为李邕托名)勒石。原刻在古麓山寺中,后移至岳麓书院右侧,碑文共计1413字,行楷相间,笔画苍劲。碑文记述了麓山寺自晋泰始年间开建至立碑之时,... 《麓山寺碑》又称《岳麓寺碑》,唐开元十八年(730)由著名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江夏黄仙鹤(传说为李邕托名)勒石。原刻在古麓山寺中,后移至岳麓书院右侧,碑文共计1413字,行楷相间,笔画苍劲。碑文记述了麓山寺自晋泰始年间开建至立碑之时,其兴废修葺与历届禅师宣扬佛法的历程,描述了岳麓山秀美的风光。此碑文采、书法、镌刻皆为上乘之作,书风气势磅礴,规矩中又透露出豪逸之气,备受明清书坛所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麓山寺碑 李邕 上乘之作 唐开元 书风 江夏 逸之 八年 勒石 兴废
原文传递
从《麓山寺碑》谈“北海如象”
8
作者 寻木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0-47,共18页
徜徉于湘江西畔的岳麓山,欣赏这里古木参天,山水一色的景致,无不心旷神怡。深壑林海之中,有"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之美誉的麓山寺便坐落于此。麓山寺始建于西晋泰始四年(268),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常有文人逸士竞相携... 徜徉于湘江西畔的岳麓山,欣赏这里古木参天,山水一色的景致,无不心旷神怡。深壑林海之中,有"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之美誉的麓山寺便坐落于此。麓山寺始建于西晋泰始四年(268),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常有文人逸士竞相携游于此,把酒临风,或赋诗,或作文。当年杜牧便留下了"停车坐爱枫林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麓山寺碑 把酒临风 佛教寺院 李邕 逸士 汉魏 书风 字势 霜叶红 语例字格
原文传递
《麓山寺碑》风格特征及技法
9
作者 川丘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53-55,共3页
关于行书学习路径,很多书家都普遍认同,"二王"帖学是必经之路,但若学之不慎,易入谀媚甜俗,而以《麓山寺碑》为代表的李邕行书源承"二王",却兼具雄强气派,恰可避之。所以,了解此碑的艺术特色,掌握其创作技法和特点,... 关于行书学习路径,很多书家都普遍认同,"二王"帖学是必经之路,但若学之不慎,易入谀媚甜俗,而以《麓山寺碑》为代表的李邕行书源承"二王",却兼具雄强气派,恰可避之。所以,了解此碑的艺术特色,掌握其创作技法和特点,深度挖掘李邕行书入碑的成功秘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麓山寺碑 李邕 成功秘诀 二王 创作技法 艺术特色 帖学 书源 宣和书谱 李北海
原文传递
寂寞墙角独自开——《麓山寺碑》的过往与今天
10
作者 曹隽平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4-29,共6页
《麓山寺碑》不在麓山寺,而在闻名天下的岳麓-书院。公元268年,竺法崇创建麓山寺。距今已有1747年。公元730年,北海太守李邕撰文并书写《麓山寺碑》。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文化生生不息,从未断绝!中国的四大书院,也只有岳麓... 《麓山寺碑》不在麓山寺,而在闻名天下的岳麓-书院。公元268年,竺法崇创建麓山寺。距今已有1747年。公元730年,北海太守李邕撰文并书写《麓山寺碑》。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文化生生不息,从未断绝!中国的四大书院,也只有岳麓书院延绵一千多年,至今书生满院!然而,这方承载麓山寺巨大历史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麓山寺碑 四大书院 竺法崇 李邕 闻名天下 欧阳厚均 州刺史 四大文明古国 涧阴 千年学府
原文传递
唐李邕《麓山寺碑》
11
作者 刘刚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2年第1期392-397,共6页
位于长沙河西岳麓山下岳麓书院的《麓山寺碑》,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写的。碑文叙述自晋泰始年间建寺至唐立碑时,麓山寺的沿革以及历代来此住持之名僧说法传经情况,并一一列举名僧及有关官员对该寺的贡献。辞章华丽,笔力雄健,... 位于长沙河西岳麓山下岳麓书院的《麓山寺碑》,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写的。碑文叙述自晋泰始年间建寺至唐立碑时,麓山寺的沿革以及历代来此住持之名僧说法传经情况,并一一列举名僧及有关官员对该寺的贡献。辞章华丽,笔力雄健,刻艺精湛。因文、书、刻工艺兼美,故有'三绝碑'之称。书法雄健得势,可见其善运腕力,应为李邕生平之杰作,亦为不可多得之唐代名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书法家 李邕 行书 麓山寺碑
原文传递
《麓山寺碑》浅析(一)
12
作者 赵社英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04年第1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麓山寺碑 唐代书法 书风 李邕 初唐四家 遂良 论书 释亚栖 临习 永禅师
原文传递
《麓山寺碑》临习方法(五)
13
作者 赵社英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04年第5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临习 麓山寺碑 圣教序 书风 二王 结字 九成宫 结体 李邕 间架结构
原文传递
寂寞墙角独自开——麓山寺碑的过往与今天
14
作者 曹隽平 曾祥頔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7年第10期116-119,共4页
麓山寺碑不在麓山寺,而在闻名天下的岳麓书院。公元268年,竺法崇创建麓山寺。距今已有1747年。公元730年,北海太守李邕撰文并书写《麓山寺碑》。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文化生生不息,从未断绝!中国的四大书院,也只有岳麓书院... 麓山寺碑不在麓山寺,而在闻名天下的岳麓书院。公元268年,竺法崇创建麓山寺。距今已有1747年。公元730年,北海太守李邕撰文并书写《麓山寺碑》。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文化生生不息,从未断绝!中国的四大书院,也只有岳麓书院延绵一千多年,至今书生满院!然而,这方承载麓山寺巨大历史奥秘、中国书法史上珍贵的"三绝碑",却不知何时离开了麓山寺,偏居于岳麓书院一隅,几乎无人问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麓山寺碑 书院 四大书院 竺法崇 三绝 李邕 一千 中国书法史 闻名天下 涧阴
原文传递
《麓山寺碑》临习方法(三)
15
作者 赵社英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04年第3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临习 麓山寺碑 钩法 悬针 尾钩
原文传递
文献视阈下《麓山寺碑》藏本流传及其版本价值比较研究
16
作者 颜李林嶙 《荣宝斋》 2022年第12期96-107,共12页
本文充分挖掘《麓山寺碑》文献、史料以及存世藏本,对《麓山寺碑》的著录、藏本流传与版本价值进行研究。从传世藏本来看,有故官博物院藏本、赵声伯藏本和苏州博物馆藏本。从文献的著录角度看,有清仪阁藏本、陆恭藏本、何绍基藏本以及... 本文充分挖掘《麓山寺碑》文献、史料以及存世藏本,对《麓山寺碑》的著录、藏本流传与版本价值进行研究。从传世藏本来看,有故官博物院藏本、赵声伯藏本和苏州博物馆藏本。从文献的著录角度看,有清仪阁藏本、陆恭藏本、何绍基藏本以及翁万戈藏本等。本文取故官本、赵声伯本、何绍基本和陆恭本四种藏本进行版本价值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麓山寺碑 藏本 价值 文献
原文传递
《麓山寺碑》临习方法(四)
17
作者 赵社英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04年第4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临习 麓山寺碑 回锋 刚劲有力
原文传递
《麓山寺碑》临习方法
18
作者 赵社英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04年第2期15-16,共2页
一、点画《麓山寺碑》的点画基本上保持着魏晋书风的特点,方圆结合,圆润有余,有藏有露,而又以藏为主,且多施以重笔,使之增加了几分厚重和力度。如(图1)“太、於、净、若、祥、之、供、息”等字。
关键词 临习 麓山寺碑 书风
原文传递
声华当健笔,风流散金石——岳麓访碑记
19
作者 周旭 贾铎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第11期47-50,共4页
暮春三月,湘清岳秀。草光染地,岳色窥人。适有余闲,夜读陆放翁诗:“寻碑野寺云生履,横笛江城月满楼。”撩拨起积藏已久的登岳麓、谒《麓山寺碑》之兴,顿起悠然神往之心。岳麓山地处湘江西岸,山势雄伟延绵,诸峰叠秀,下瞰湘江。旧说其为南... 暮春三月,湘清岳秀。草光染地,岳色窥人。适有余闲,夜读陆放翁诗:“寻碑野寺云生履,横笛江城月满楼。”撩拨起积藏已久的登岳麓、谒《麓山寺碑》之兴,顿起悠然神往之心。岳麓山地处湘江西岸,山势雄伟延绵,诸峰叠秀,下瞰湘江。旧说其为南岳72峰之足而名之。其星罗棋布的人文胜迹,是长沙素负盛名的风景胜地,时下更被称为长沙之肺。其植被茂密,古木参天,浓阴扑地。随足所诣,幽香袭鼻,林鸟相鸣,山溪潺潺,悦耳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负盛名 悠然神往 古木参天 陆放翁 麓山寺碑 湘江
下载PDF
长沙麓山寺
20
作者 尚嘉坪 《风景名胜》 1998年第8期42-42,共1页
麓山寺位于长沙岳麓山中部。于西晋泰始四年由法崇禅师创建。此区林壑幽深,古木参天,兼得白鹤泉之源头。可谓修身养性宏扬宗法的世外仙源。全寺包括前、中、后三殿,两厢辟有斋堂,规模宏大,巍峨壮观。历代名贤硕儒多有题咏。杜甫有"... 麓山寺位于长沙岳麓山中部。于西晋泰始四年由法崇禅师创建。此区林壑幽深,古木参天,兼得白鹤泉之源头。可谓修身养性宏扬宗法的世外仙源。全寺包括前、中、后三殿,两厢辟有斋堂,规模宏大,巍峨壮观。历代名贤硕儒多有题咏。杜甫有"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岳麓、道林二寺行》)的名句。赤沙湖远在华容县南,洞庭、赤沙两湖与麓山寺相距数百里,诗人以此形容古寺之壮丽,并刻诸观音于阁前檐柱,每每引起游客驻足遐思。佛教于东汉永平年间传入中国。在民间建寺奉佛始于汉末笮融。麓山寺建于晋初,后笮融不过50多年,麓山寺是湖南历史最悠久的佛寺。山门处镌刻"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准确地概括了麓山寺的历史地位。麓山寺初名慧光寺,唐初改名麓山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麓山寺碑 赤沙湖 唐开元十八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