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森·麦卡勒斯在中国——以译本为中心的考察(1979—2022)
1
作者 陈浩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4年第1期185-189,共5页
按照译本出版频率与出版时间,麦卡勒斯作品在内地的出版史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萌芽期”(1978—2004)、“繁荣期”(2005—2007)、“沉寂期”(2007—2016)与“复兴期”(2017—2022)。梳理麦卡勒斯作品在内地的翻译、出版历史,既可以廓... 按照译本出版频率与出版时间,麦卡勒斯作品在内地的出版史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萌芽期”(1978—2004)、“繁荣期”(2005—2007)、“沉寂期”(2007—2016)与“复兴期”(2017—2022)。梳理麦卡勒斯作品在内地的翻译、出版历史,既可以廓清麦卡勒斯其人其作在我国的传播和接受情况,同时也能照见目前在麦卡勒斯作品引进、出版方面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卡勒斯 中译本 出版史
下载PDF
超越与颠覆:近十年国外卡森·麦卡勒斯小说研究述评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晓丹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1年第5期108-110,共3页
近十年国外卡森.麦卡勒斯小说研究脱离了新批评影响下对反讽和悖论叙述风格的片面描述,麦卡勒斯小说中的身份、种族、性别等话语体系进入了研究视野。同时,批评家们大胆尝试后现代框架下的文学批评在麦卡勒斯小说中的实践,使得文本的超... 近十年国外卡森.麦卡勒斯小说研究脱离了新批评影响下对反讽和悖论叙述风格的片面描述,麦卡勒斯小说中的身份、种族、性别等话语体系进入了研究视野。同时,批评家们大胆尝试后现代框架下的文学批评在麦卡勒斯小说中的实践,使得文本的超越性和颠覆性成为研究的关键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森.麦卡勒斯 小说研究 超越与颠覆
下载PDF
麦卡勒斯小说的宗教意蕴和人文关怀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琳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3-66,共4页
美国著名女作家麦卡勒斯的小说创作讲述了"众人都在找你"的故事,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意蕴:现实中孤独的人们信仰缺失,渴望并寻找着精神信靠,甚至营造虚幻的形象来"自产上帝",又因必然的幻灭而重归孤独。小说展示了... 美国著名女作家麦卡勒斯的小说创作讲述了"众人都在找你"的故事,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意蕴:现实中孤独的人们信仰缺失,渴望并寻找着精神信靠,甚至营造虚幻的形象来"自产上帝",又因必然的幻灭而重归孤独。小说展示了现代人生之孤独、爱之无能的凄凉景象,又贯穿着"寻找上帝"的执著努力,显示出作者真诚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卡勒斯 小说名作 宗教主题 人文关怀
下载PDF
父权制社会的牺牲品——析卡森·麦卡勒斯笔下的双性同体人 被引量:2
4
作者 董国英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33-35,共3页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成就突出的南方女作家,她擅长用畸形人的命运象征畸形的世界,在美国南方文学中独树一帜。在她的小说中,到处充斥着具有双性同体特征的人,这是父权制社会在他们身上造成了各种各样的悲剧。
关键词 麦卡勒斯 双性同体 父权制社会
下载PDF
解读麦卡勒斯小说的哥特艺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宏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46-49,共4页
探讨了美国南方作家麦卡勒斯文学创作中独有的哥特艺术风格和她对于哥特传统的创新发展,认为,她阐述了一个独特的哥特主题——精神隔绝,描绘了各种怪诞的爱以及运用了悲喜剧写作手法。归纳了麦卡勒斯对于哥特传统的继承:对阴郁沉闷环境... 探讨了美国南方作家麦卡勒斯文学创作中独有的哥特艺术风格和她对于哥特传统的创新发展,认为,她阐述了一个独特的哥特主题——精神隔绝,描绘了各种怪诞的爱以及运用了悲喜剧写作手法。归纳了麦卡勒斯对于哥特传统的继承:对阴郁沉闷环境的描绘,对暴力和死亡情节的叙述,对畸形人物的刻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卡勒斯 哥特艺术 精神隔绝 怪诞 悲喜剧
下载PDF
畸人群像——解读卡森·麦卡勒斯之《伤心咖啡馆之歌》 被引量:1
6
作者 韩芳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27-128,共2页
作为美国南方第二次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卡森.麦卡勒斯的小说无不反映出工业化社会中人们重重的精神危机。在她的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中,麦卡勒斯以细腻而怪诞的手法为读者刻画出一个个孤独的、异化的社会畸零人形象。同时,她的... 作为美国南方第二次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卡森.麦卡勒斯的小说无不反映出工业化社会中人们重重的精神危机。在她的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中,麦卡勒斯以细腻而怪诞的手法为读者刻画出一个个孤独的、异化的社会畸零人形象。同时,她的小说揭示出美国南方社会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疑虑、矛盾与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卡勒斯 工业化 畸零人 焦虑
下载PDF
孤独的猎手麦卡勒斯和她的人物情结 被引量:1
7
作者 方向真 《中州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26-30,共5页
被誉为"孤独的猎手"的卡森.麦卡勒斯在她的一系列作品中发掘了人性中核心的东西———孤独与渴望,这是现代人的普遍情结,现代人挥之不去的体验。独孤的出口是沟通和爱,而沟通、爱是错位和最终不可能的。麦卡勒斯的写作呈现了... 被誉为"孤独的猎手"的卡森.麦卡勒斯在她的一系列作品中发掘了人性中核心的东西———孤独与渴望,这是现代人的普遍情结,现代人挥之不去的体验。独孤的出口是沟通和爱,而沟通、爱是错位和最终不可能的。麦卡勒斯的写作呈现了这样残酷的事实:孤独没有出口,它成为现代人无法脱离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卡勒斯 “孤独的猎手” 人物情结
下载PDF
理想中的和谐 现实中的悲剧——论卡森·麦卡勒斯小说中的双性同体 被引量:1
8
作者 朱丽君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2期13-15,共3页
双性同体是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率先把双性同体引入女权批评的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伍尔夫的双性同体观倡导男女两性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和谐统一。美国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在她的三部作品中塑造了四位双性同体人... 双性同体是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率先把双性同体引入女权批评的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伍尔夫的双性同体观倡导男女两性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和谐统一。美国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在她的三部作品中塑造了四位双性同体人物:少女米克和弗兰琪迫于父权社会的压力接受了传统角色的既定模式从而使双性同体特征消失殆尽;爱米利亚和辛格拒绝妥协并保留双性同体特征至成年而最终导致人生的悲剧。可以认为,作品中的人物是卡森.麦卡勒斯的自画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森.麦卡勒斯 双性同体 父权社会 女性主义
下载PDF
莫言与麦卡勒斯——以小说《民间音乐》、《透明的红萝卜》和《伤心咖啡馆之歌》为中心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育松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4年第2期73-76,共4页
卡森·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馆之歌》曾经影响了一代中国文学青年,莫言也不例外。笔者通过对莫言小说《民间音乐》、《透明的红萝卜》与《伤心咖啡馆之歌》的比较分析,探讨莫言早期创作与麦卡勒斯之间的关联性。
关键词 莫言 麦卡勒斯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性别身份的颠覆——论麦卡勒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1
10
作者 代博君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1期129-132,共4页
麦卡勒斯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具有男性特质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很多是作者自己真实的生存镜像。通过解读这些被社会排斥的性别身份颠覆者,可以探析到她们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在二元对立的性别制度中,无论选择妥协还是抗争,"双... 麦卡勒斯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具有男性特质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很多是作者自己真实的生存镜像。通过解读这些被社会排斥的性别身份颠覆者,可以探析到她们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在二元对立的性别制度中,无论选择妥协还是抗争,"双性同体"的理想注定是无法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卡勒斯 性别颠覆者 双性同体
下载PDF
传承与发展——论麦卡勒斯小说中的哥特艺术
11
作者 代博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8-170,共3页
有着浓烈的哥特式小说的气息,一直以来,麦卡勒斯作品的哥特式风格就吸引了文学评论家的关注,但是,她的作品并不是哥特元素的简单复制和堆砌,麦卡勒斯在借鉴传统的哥特小说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独特的创作艺术,在传承哥特式小说特点的同时... 有着浓烈的哥特式小说的气息,一直以来,麦卡勒斯作品的哥特式风格就吸引了文学评论家的关注,但是,她的作品并不是哥特元素的简单复制和堆砌,麦卡勒斯在借鉴传统的哥特小说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独特的创作艺术,在传承哥特式小说特点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卡勒斯 哥特小说 孤独
下载PDF
孤独的“失语者”——卡森·麦卡勒斯小说中的黑人形象
12
作者 肖支群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6-117,共2页
美国当代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在《心是孤独的猎手》、《没有指形的钟》等小说中,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的黑人形象,他们力求获得与白人同等的地位,但他们要么被白人炸死,要么沉默伤心地离开白人社会,他们是一群有思想但却非常孤独的"... 美国当代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在《心是孤独的猎手》、《没有指形的钟》等小说中,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的黑人形象,他们力求获得与白人同等的地位,但他们要么被白人炸死,要么沉默伤心地离开白人社会,他们是一群有思想但却非常孤独的"失语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卡勒斯 孤独黑人 社会认同
下载PDF
从《心是孤独的猎手》看麦卡勒斯的双性同体观
13
作者 张霁霜 《滨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19-124,共6页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重要的南方作家之一,处女作《心是孤独的猎手》(1947)一发表就立即震惊美国文坛。双性同体的性格是她笔下人物的一个最突出的共同点。但是现有的双性同体解读容易最后落入探寻作者生平和性格特点的窠臼中...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重要的南方作家之一,处女作《心是孤独的猎手》(1947)一发表就立即震惊美国文坛。双性同体的性格是她笔下人物的一个最突出的共同点。但是现有的双性同体解读容易最后落入探寻作者生平和性格特点的窠臼中,故而忽视了麦卡勒斯文学创作的初衷。如果运用哈贝马斯的性别交往理论来解读麦卡勒斯的双性同体,就不难发现麦式双性同体的创造性:它是矛盾的,不确定的,流动的,富有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交往 哈贝马斯 麦卡勒斯 《心是孤独的猎手》 矛盾性
下载PDF
论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狂欢化因素
14
作者 李斯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2015年第1期32-35,共4页
本文从狂欢化理论入手,从狂欢化人物、狂欢化人物的处世态度、狂欢化化主题的颠覆性三方面分析这部作品,进而揭示了美国南方等级社会的颠覆。
关键词 麦卡勒斯 《伤心咖啡馆之歌》 狂欢化 颠覆性
下载PDF
解读卡森·麦卡勒斯式孤独——基于《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三个人物 被引量:3
15
作者 苏静 杨善根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8-61,共4页
从小说的三个主要人物辛格、米克和比夫的分析入手,解读麦卡勒斯式的孤独。哑巴辛格的孤独源自于他走不出年少时的阴影,最终选择自杀;而男孩子气的女孩米克的孤独在于其对青春期成长过程的不适应;咖啡馆的比夫与孤独斗争的方式是努力实... 从小说的三个主要人物辛格、米克和比夫的分析入手,解读麦卡勒斯式的孤独。哑巴辛格的孤独源自于他走不出年少时的阴影,最终选择自杀;而男孩子气的女孩米克的孤独在于其对青春期成长过程的不适应;咖啡馆的比夫与孤独斗争的方式是努力实现自我与身份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是孤独的猎手 麦卡勒斯式孤独 类型 成因
下载PDF
孤独的叹息——卡森·麦卡勒斯的宿命书写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瑞芳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24-26,共3页
卡森·麦卡勒斯是美国南方文学中极负盛名的女性作家,其娓娓道来的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内心的孤独、精神隔绝以及无处遁逃的孤独宿命,使她获得文学界的广泛赞誉。本文以麦卡勒斯的两部代表作品《伤心咖啡馆之歌》和《婚礼的成员》为... 卡森·麦卡勒斯是美国南方文学中极负盛名的女性作家,其娓娓道来的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内心的孤独、精神隔绝以及无处遁逃的孤独宿命,使她获得文学界的广泛赞誉。本文以麦卡勒斯的两部代表作品《伤心咖啡馆之歌》和《婚礼的成员》为文本,以宿命论为分析视角,旨在从偶然、巧合、预示和象征这几个方面分析小说中的宿命意识,探究麦卡勒斯式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真理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卡勒斯 偶然、巧合 象征性预示 宿命
下载PDF
麦卡勒斯视野中的神学——以《心是孤独的猎手》《没有指针的钟》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欢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0-35,共6页
卡森·麦卡勒斯崇尚宗教精神,认为基督教仍然是人类精神资源。这种宗教认同的价值观在麦卡勒斯的文学作品里表现为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对建构"个体化上帝"文学现象的批判;二是其作品中存在将人类融入上帝的强烈诉求。麦卡... 卡森·麦卡勒斯崇尚宗教精神,认为基督教仍然是人类精神资源。这种宗教认同的价值观在麦卡勒斯的文学作品里表现为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对建构"个体化上帝"文学现象的批判;二是其作品中存在将人类融入上帝的强烈诉求。麦卡勒斯宗教认同的价值观,使她的文学倾向于回归"爱一切人"这一古老的宗教伦理学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学 麦卡勒斯 宗教观
下载PDF
做一位“道德分析作家”——从《心灵是孤独的寻求者》看麦卡勒斯小说创作的社会批评主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荡荡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64-68,共5页
“精神隔绝”一直被视为卡森·麦卡勒斯小说创作的主题。本文结合作家的创作理论 ,通过对《心灵是孤独的寻求者》的分析 ,指出 ,作家一直视反映、揭示社会问题为己任 ,通过一个个孤独人物的塑造 ,深入而全面地探究了导致人类隔绝的... “精神隔绝”一直被视为卡森·麦卡勒斯小说创作的主题。本文结合作家的创作理论 ,通过对《心灵是孤独的寻求者》的分析 ,指出 ,作家一直视反映、揭示社会问题为己任 ,通过一个个孤独人物的塑造 ,深入而全面地探究了导致人类隔绝的社会根源 ,肩负起一名“道德分析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隔绝 道德分析作家 婚姻制度 性别角色 《心灵是孤独的寻求者》 文学评价 美国 麦卡勒斯 社会批评 小说
下载PDF
卡森·麦卡勒斯作品中的残缺与畸形
19
作者 谷小雨 《文教资料》 2012年第26期54-56,共3页
在卡森·麦卡勒斯的中长篇小说作品中,几乎没有一个“正常人”,所有人物身上都存在着各样缺陷。主人公们残缺或畸形的身体不仅本身成为相互间精神上沟通的障碍,更以一种寓言化的方式表现出爱的能力的缺失,交流的无效性,以及精... 在卡森·麦卡勒斯的中长篇小说作品中,几乎没有一个“正常人”,所有人物身上都存在着各样缺陷。主人公们残缺或畸形的身体不仅本身成为相互间精神上沟通的障碍,更以一种寓言化的方式表现出爱的能力的缺失,交流的无效性,以及精神上潜在的痛苦与绝望。麦卡勒斯以其尖锐的方式展现了她对人类精神困境的深思与忧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卡勒斯 残缺 畸形 孤独 疏离
下载PDF
论麦卡勒斯《金色眼睛的映像》中的“畸人”形象
20
作者 王晓雄 《外文研究》 2017年第4期41-47,共7页
卡森·麦卡勒斯的小说《金色眼睛的映像》中的"畸人"形象都处于两极之间,并挣扎于性别规范的束缚,最终也未能完成自我的构建。他们身上体现出"畸人"形象所特有的双重性和未完成性。将之放入历史语境讨论,会发... 卡森·麦卡勒斯的小说《金色眼睛的映像》中的"畸人"形象都处于两极之间,并挣扎于性别规范的束缚,最终也未能完成自我的构建。他们身上体现出"畸人"形象所特有的双重性和未完成性。将之放入历史语境讨论,会发现卡森继承并发展了美国文学尤其是舍伍德·安德森的畸人传统,并融入自身对于性别的感悟。她在社会转型期为弱势群体发声,对身份流动性的探索,体现出她对人类生存形式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卡勒斯 金色眼睛的映像 畸人 双重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