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光’作麦茬夏稻栽培适宜播期(秧龄)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理 王新娟 +1 位作者 史春余 郭希娟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30期16-22,共7页
旨在探明不同播期对‘越光’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确立‘越光’在黄淮区域作麦茬夏稻栽培的适宜播期,阐明‘越光’适期播种高产的生长发育特点。以‘越光’为试验材料,连续进行了2年的田间试验,2013年设T1(5月1日)、T2(5月11日)、T3(... 旨在探明不同播期对‘越光’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确立‘越光’在黄淮区域作麦茬夏稻栽培的适宜播期,阐明‘越光’适期播种高产的生长发育特点。以‘越光’为试验材料,连续进行了2年的田间试验,2013年设T1(5月1日)、T2(5月11日)、T3(5月21日)、T4(5月31日)4个播期处理,6月27日移栽,2014年与2013年播期处理相同,6月30日移栽,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201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T3(5月21日播种,秧龄37天)产量最高,为6681.8 kg/hm2,T4(5月31日播种,秧龄27天)产量次之,为6533.2 kg/hm2,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201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T′3(5月21日播种,秧龄40天)产量最高,为6866.4 kg/hm2,T′4(5月31日播种,秧龄30天)产量次之,为6647.4 kg/hm2,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2年试验中均以5月21日播种的综合农艺性状最好,5月31日播种的次之,表现为分蘖集中、蘖位较低,一次大分蘖所占比例大,群体整齐,后期不早衰,抗倒伏能力强,灌浆成熟期延长,落黄好,产量高,品质好。试验得出的结论是:‘越光’在黄淮区域作麦茬夏稻栽培适宜播期为5月下旬,适宜秧龄为35天左右(6叶1心),10月1日前后成熟,全生育期127天左右;适当晚播是避免早衰、防止倒伏、提高单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光’ 麦茬夏稻 适宜播期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麦茬夏稻“两稀一改”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理 冯尚宗 +4 位作者 刘中聚 张荣亭 王世伟 赵桂涛 刘宁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0期5181-5186,共6页
通过播种量、栽插密度和氮肥运筹试验研究,探讨不同播种量、栽插密度和氮肥运筹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以获得麦茬夏稻的适宜栽培方法,达到提高秧苗素质、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科学运筹施肥方式,提高水稻产量的目的。结果表明,... 通过播种量、栽插密度和氮肥运筹试验研究,探讨不同播种量、栽插密度和氮肥运筹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以获得麦茬夏稻的适宜栽培方法,达到提高秧苗素质、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科学运筹施肥方式,提高水稻产量的目的。结果表明,麦茬夏稻秧田适宜播种量为20-25 kg/667 m^2;适宜行距为26-28 cm、株距为12-14 cm,栽插2.0万-2.2万穴/667 hm^2,穴苗数为壮苗2-3苗、一般苗3-4苗,有效穗数稳定在20万-24万/667 m^2;基蘖肥、穗肥和粒肥施氮比例优化为55%∶35%∶10%,将穗肥分别于抽穗前35 d穗下节间分化期追施总氮量的15%,抽穗前18-20 d小花分化期追施总氮量的20%。后期适当补施氮肥和钾肥,能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落黄好,增产效果显著。总结出了以稀播旱育壮秧、适时稀插、改进施肥方法为核心的麦茬夏稻"两稀一改"关键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茬夏稻 “两稀一改” 播种量 移栽密度 施肥 关键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移栽秧龄对麦茬夏稻分蘖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理 王新娟 王世伟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12期55-58,共4页
黄淮稻麦两熟区夏稻本田生长前中期雨热同步、光照充足,移栽后生长发育迅速。麦茬夏稻存在着与季节、气候、耕作相适应的最佳耦合移栽秧龄,适宜秧龄移栽能充分发挥一次分蘖和中高位分蘖(6、7、8节位)的生产力,减少二次分蘖穗,提高群体... 黄淮稻麦两熟区夏稻本田生长前中期雨热同步、光照充足,移栽后生长发育迅速。麦茬夏稻存在着与季节、气候、耕作相适应的最佳耦合移栽秧龄,适宜秧龄移栽能充分发挥一次分蘖和中高位分蘖(6、7、8节位)的生产力,减少二次分蘖穗,提高群体整齐度,协调产量构成要素之间的矛盾,从而获得高产。麦茬夏稻适宜移栽秧龄为40~45 d、叶龄为7~8叶。如果5月10日前后育秧,适宜移栽期为6月20日至25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茬夏稻 适宜秧龄 分蘖生产力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