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儿麻疹胎传抗体及初次接种麻疹疫苗免疫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君梅 石锋 +2 位作者 黄玉莲 刘新梅 李景挺 《中国饮食卫生与健康》 2005年第4期62-65,共4页
本文对278名5-8月龄儿童麻疹胎传抗体及其麻疹疫苗的免疫应答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时对120对新生儿及母亲、282名18-38岁育龄期妇女,观察其麻疹抗体消退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新生儿脐血与其母亲和18。36岁育龄妇女的抗体水平相一致... 本文对278名5-8月龄儿童麻疹胎传抗体及其麻疹疫苗的免疫应答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时对120对新生儿及母亲、282名18-38岁育龄期妇女,观察其麻疹抗体消退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新生儿脐血与其母亲和18。36岁育龄妇女的抗体水平相一致;5-8月龄儿童麻疹胎传抗体阳性率在14.86%-55.71%之间,且7-8月龄阳性率显著低于5。6月龄(x^2=11.69,P〈0.01);新生儿阳性率及GMT远高于5—8月龄婴儿,不同月龄的婴儿,阳性率及GMT随着月龄的增大,出现下降的趋势;而278名5—8月龄婴儿初免麻疹疫苗后,其免疫成功率为84.89%,GMT平均为1:1154.8,6-8月龄免疫成功率显著高于5月龄的婴儿(x^2=8.55、14、64、25.73,P〈0.01),尤其以8月龄婴儿免疫应答为好。另外,初免麻疹疫苗前IgG抗体滴度对免疫应答结果有明显的影响:180名IgG抗体≤1:200的婴儿,其免疫成功率为86,11%,19名IgG抗体滴度为≥1:800的婴儿,有10名免疫成功。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预防我市出现麻疹发病向低年龄组转化的趋势,在同时考虑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及胎传麻疹抗体对麻疹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两种干预措施,第一种是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还是定为8月龄为宜,从联合免疫等方面考虑也比较科学合理,对申请结婚的育龄期妇女中接种一针麻疹疫苗,将会有效提高母传麻疹抗体的水平,进而降低婴儿麻疹的发病率,这与国内有关文献报道结论一致。第二种是建议在麻疹流行期内,应急接种可从6月龄开始,从而可为更多的婴儿提供保护性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麻疹 抗体 应急接种 疫苗免疫效果 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 麻疹抗体 抗体阳性率 新生儿脐血 IgG抗体
下载PDF
婴幼儿胎传麻疹抗体残留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罗水斌 曾长英 +1 位作者 李华 刘明健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72-173,共2页
关键词 婴幼儿 麻疹抗体 残留时间
下载PDF
韶关市婴儿麻疹抗体变化规律及母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徐亮 肖朝霞 +3 位作者 凌聪 唐建红 邱灿林 龚萍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823-825,共3页
目的了解韶关地区孕产妇和新生儿配对麻疹抗体水平及0-8月龄婴儿麻疹抗体水平变化情况,为降低小月龄婴儿的麻疹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韶关市妇幼保健院和南雄市人民医院作为监测医院,孕妇在医院分娩后,1d内采集新生儿断脐后近体... 目的了解韶关地区孕产妇和新生儿配对麻疹抗体水平及0-8月龄婴儿麻疹抗体水平变化情况,为降低小月龄婴儿的麻疹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韶关市妇幼保健院和南雄市人民医院作为监测医院,孕妇在医院分娩后,1d内采集新生儿断脐后近体端脐带血及其母血各100份;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未患过麻疹也未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的8月龄以下健康婴儿为监测对象,分为1-、2-、3-、4-、5-、6-、7-8月龄共7个组,每组采集50例标本,分离血清后采用ELISA法进行麻疹Ig G抗体测定。结果 2007—2014年韶关地区共计报告麻疹病例206例,年平均发病率0.81/10万,其中〈8月龄病例数72例,占34.95%。采集母婴配对标本各100份,母亲阳性标本89份,阳性率89.00%,新生儿阳性标本87份,阳性率87.00%,母亲与新生儿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1月龄婴儿共采集标本450份,经过检测阳性标本数202份,阳性率44.90%,随月龄增加抗体水平迅速下降(P〈0.05)。结论产妇麻疹抗体水平与新生儿麻疹抗体水平相关,胎传麻疹抗体随着年龄的增加迅速下降,初次麻疹疫苗免疫前基本失去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 麻疹胎传抗体 变化规律
原文传递
0-8月龄婴儿麻疹抗体水平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肖朝霞 徐亮 +3 位作者 凌聪 邱灿林 龚萍 唐建红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839-842,共4页
目的了解0-8月龄婴儿胎传麻疹抗体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为降低低月龄婴儿的麻疹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韶关市妇幼保健院和南雄市人民医院作为采样医院,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未患过麻疹也未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的8月龄以下健康婴... 目的了解0-8月龄婴儿胎传麻疹抗体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为降低低月龄婴儿的麻疹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韶关市妇幼保健院和南雄市人民医院作为采样医院,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未患过麻疹也未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的8月龄以下健康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0-、1-、2-、3-、4-、5-、6-、7-月龄共8个组,其中0-1月龄组采集100份脐带血标本,其余月龄组采集50份静脉血标本,分离血清后采用ELISA法进行麻疹Ig G抗体测定。若6-、7-月龄的婴儿依然麻疹Ig G抗体阳性,则采集其母亲的静脉血标本进行麻疹Ig G抗体测定。结果本研究共检测标本450份,其中阳性标本数202份,阳性率44.90%;阳性率最高的是0-1月龄组,阳性率为88.00%,平均几何浓度(GMC)为(1 273.11±25.32)m IU/ml;随月龄增加抗体水平迅速下降(χ2=412.35,P=0.000),到5-月龄时阳性率仅为12%,GMC(87.03±6.42)m IU/ml,低于阳性判断标准;6-、7-月龄时阳性率已经下降到6.00%,GMC分别为(91.86±5.27)m IU/ml和(84.95±15.24)m IU/ml,均低于阳性判断标准。对6例6-、7-月龄时依然麻疹Ig G抗体阳性者的母亲进行检测,其麻疹Ig G抗体水平最高1 472.33 m IU/ml,最低827.56 m IU/ml。结论胎传麻疹抗体随着年龄的增加迅速下降,初次麻疹疫苗免疫前基本失去保护作用,通过强化免疫提高育龄妇女的麻疹抗体水平,进而提高婴儿胎传麻疹抗体水平来预防初免前感染麻疹是较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麻疹胎传抗体 变化规律
原文传递
58对母婴麻疹抗体水平衰减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唐广心 连昌虎 刘晓军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1190-1192,共3页
目的通过配对研究母亲及其分娩新生儿的麻疹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过程,探询低月龄婴儿麻疹高发的原因,为制定麻疹免疫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式,采集母亲外周血2 ml和分娩时脐带血(代表新生儿出生时的水平)2 ml,同时在... 目的通过配对研究母亲及其分娩新生儿的麻疹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过程,探询低月龄婴儿麻疹高发的原因,为制定麻疹免疫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式,采集母亲外周血2 ml和分娩时脐带血(代表新生儿出生时的水平)2 ml,同时在婴儿3、5、7月龄时随访动态观察,采用德国IBL公司试剂ELESA方法测定血清中麻疹Ig G抗体水平。结果孕产妇及新生儿脐带血的麻疹抗体滴度分别是:Max孕妇=6 522,Min孕妇=62,Med孕妇=834.5和Max脐带=6 233,Min脐带=61,Med脐带=760.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P=0.39)。母亲及婴儿脐带血麻疹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4.48%和86.21%,血清抗体保护率分别为50.00%和46.55%。母婴麻疹血清抗体水平具有正相关性(r=0.83,P<0.01),婴儿脐带血抗体水平随母亲抗体水平的升高而升高(χ2=42.85,P<0.01)。婴儿麻疹抗体阳性率3月龄时为29.27%,5月龄时为5.88%,7月龄及以后全阴。母亲保护性抗体阳性者的婴儿脐带血保护性抗体阳性率(89.66%)比母亲保护性抗体阴性者的(3.45%)高(χ2=20.06,P<0.01)。不论母亲是否有保护性抗体,3月龄及以后各月龄时婴儿的麻疹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均为0。结论目前新生儿麻疹抗体水平低且衰减速度快,7月龄时已经全部转阴,3月龄时婴儿胎传抗体已无保护性。育龄期妇女孕前麻疹抗体水平对婴儿麻疹抗体水平有直接影响,孕前接种麻疹疫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婴幼儿麻疹抗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抗体 新生儿 保护性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