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近岸贝类中麻痹性贝毒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
1
作者 李晓康 吴海燕 +5 位作者 程玲 车瀚钰 刘丽娟 牟海津 谭志军 郑关超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5-204,共10页
自2016年河北省发生贻贝中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PSTs)超标且中毒事件以来,该区域主产贝类中PSTs安全风险受到研究者和管理部门的密切关注。以2022年3—6月在河北省近岸采集的6种主产贝类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质谱... 自2016年河北省发生贻贝中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PSTs)超标且中毒事件以来,该区域主产贝类中PSTs安全风险受到研究者和管理部门的密切关注。以2022年3—6月在河北省近岸采集的6种主产贝类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法)分析了PSTs的残留状况并进行急性暴露评估,以了解河北省近岸贝类中PSTs污染的变化情况及消费风险。整体来看,不同贝类样品中均有PSTs检出,且4月份贝类样品风险最高,但所有样品均未超过安全限量标准;该区域贝类中PSTs主要组分为GTX1&4和GTX2&3,且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中含量最高,其次为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采用最高含量进行急性暴露评估发现,所有贝类样品均处于安全可接受状态。虽然河北近岸贝类中PSTs最高含量呈降低趋势,但仍存在一定残留及安全风险,后续需持续围绕该海域进行长期性调查研究,为我国贝类毒素监管和食用安全提供基础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河北 污染特征 安全评估
下载PDF
厚壳贻贝中麻痹性贝毒的蓄积及其对滤食率的影响
2
作者 杨越聪 郑关超 +3 位作者 赵辉辉 张海涛 谭志军 吴海燕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4-233,共10页
厚壳贻贝(Mytilus unguiculatus)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产业地位。随着我国近海有害赤潮灾害的频发,厚壳贻贝中贝类毒素残留风险亟需关注。本研究通过室内暴露方式,评估了不同密度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 厚壳贻贝(Mytilus unguiculatus)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产业地位。随着我国近海有害赤潮灾害的频发,厚壳贻贝中贝类毒素残留风险亟需关注。本研究通过室内暴露方式,评估了不同密度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对厚壳贻贝滤食率的影响及其对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PSTs)的蓄积代谢规律。结果表明,厚壳贻贝滤食率与产毒藻暴露密度、PSTs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最低降至初始值的30.0%左右。厚壳贻贝对PSTs整体蓄积能力较弱,高密度组肝胰腺与软组织的日平均蓄积速率分别为981.6μg STXeq/kg/d和106.5μg STXeq/kg/d。链状亚历山大藻与厚壳贻贝中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2(N-sulfocarbamoylgonyautoxin toxins-2,C1)、N-磺酰氨甲酰基类毒素-3(C2)与膝沟藻毒素5(Gonyautoxin-5,GTX5)3种组分的初始含量最高,贻贝摄食产毒藻后肝胰腺中C2占比显著降低(P<0.05),由74.1%(藻细胞)分别降低至22.6%(高密度组)与17.1%(低密度组);C1占比则由10.6%(藻细胞)上升至54.1%(高密度组)和54.0%(低密度组)。厚壳贻贝的代谢速率最高可达到1860.3μg STXeq/kg/d,显著高于其他双壳贝类。本研究表明,厚壳贻贝滤食率随PSTs产毒藻暴露时间呈下降趋势,且厚壳贻贝对PSTs的快速代谢与低转化、低残留等特点也表明其食用风险低于其他贻贝。本研究为评估厚壳贻贝中PSTs风险形成机理并为科学构建防控技术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壳贻 麻痹性贝毒 生物转化 滤食率
下载PDF
麻痹性贝毒PSP在紫贻贝体内的累积、转化与排出 被引量:35
3
作者 颜天 傅萌 +2 位作者 李钧 于仁诚 周名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0-427,共8页
于 1 998年 9月在青岛鲁迅公园附近礁石区采集紫贻贝 (Mytilusedulis) ,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法 ,初步研究了塔玛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tamarense,ATHK)产生的麻痹性贝毒 (ParalyticShellfishPoison ,PSP)在其体内累积、转化与排出的规... 于 1 998年 9月在青岛鲁迅公园附近礁石区采集紫贻贝 (Mytilusedulis) ,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法 ,初步研究了塔玛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tamarense,ATHK)产生的麻痹性贝毒 (ParalyticShellfishPoison ,PSP)在其体内累积、转化与排出的规律。结果表明 ,在累积实验阶段 ,紫贻贝内脏和肌肉中的PSP毒素含量均随实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 ,累积实验结束时 ,平均每只贝体内的PSP毒素含量为 1 3 40nmol,毒性水平为 1 2 2 4 μgSTXEq/1 0 0 g。紫贻贝内脏中的毒素含量远远高于肌肉 ,内脏中PSP毒素占贝体内PSP毒素总量的 97 5%。在 8天的排出实验阶段 ,贝体内的PSP毒素总量呈下降趋势 ,实验结束时 ,PSP毒素共排除了约 50 % ,每天排除率约为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玛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毒 紫贻 累积 排出 转化
下载PDF
长江以北沿海经济贝类中的麻痹性贝毒 被引量:16
4
作者 关春江 冯志权 +3 位作者 马明辉 陈红星 卞正和 林凤翱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9-52,共4页
应用小白鼠检测方法,对我国长江以北沿岸的经济贝类进行了麻痹性贝毒检测。采样时间为1997 年9 月23 日~12 月8 日。从鸭绿江口到长江口共调查20 个站位,检测经济贝类14 种,样品38 份,其中只有1 份样品检测出麻... 应用小白鼠检测方法,对我国长江以北沿岸的经济贝类进行了麻痹性贝毒检测。采样时间为1997 年9 月23 日~12 月8 日。从鸭绿江口到长江口共调查20 个站位,检测经济贝类14 种,样品38 份,其中只有1 份样品检测出麻痹性贝毒(64 Mu/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调查 海洋 沿海 中国
下载PDF
广州市售贝类麻痹性贝毒和腹泻性贝毒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杨莉 杨维东 +1 位作者 刘洁生 江涛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5-439,共5页
目的对广州市售双壳经济贝类麻痹性贝毒(PSP)和腹泻性贝毒(DSP)污染状况进行为期一年的抽样调查,了解其食用安全性。方法采用AOAC推荐的小鼠生物检测法进行PSP和DSP的毒力测定,采用HPLC进行PSP成分分析,根据FAO、日本和欧盟水产食品卫... 目的对广州市售双壳经济贝类麻痹性贝毒(PSP)和腹泻性贝毒(DSP)污染状况进行为期一年的抽样调查,了解其食用安全性。方法采用AOAC推荐的小鼠生物检测法进行PSP和DSP的毒力测定,采用HPLC进行PSP成分分析,根据FAO、日本和欧盟水产食品卫生要求及我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制订的贝类安全食用标准对贝类水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在所调查的7种贝类中,有2种染有PSP,毒素含量在安全食用范围内,毒力大小随季节而变化,春冬两季含量相对较高;7种贝类中有6种共计36个样品染有DSP,有10个样品毒素含量超出安全食用标准,春冬两季染毒率较高。结论广州市售贝类PSP含量和检出率整体水平较低;DSP检出率稍高,毒素含量也较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加强DSP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腹泻 监测
下载PDF
过氧化氢柱前荧光衍生化液相色谱法测定麻痹性贝毒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迪 方晓明 +2 位作者 樊祥 唐毅锋 雍克岚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33-936,共4页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LC-FLD)测定贝类样品中石房蛤毒素(STX)和decarbamoylsaxitoxin(dcSTX).样品经30 mmol/L HAc超声提取,C18固相萃取柱净化,2%碱性H2O2荧光衍生,C18色谱柱(4.6 mm×250 mm, 5 μm)分离,以乙腈-0.1 mol/L...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LC-FLD)测定贝类样品中石房蛤毒素(STX)和decarbamoylsaxitoxin(dcSTX).样品经30 mmol/L HAc超声提取,C18固相萃取柱净化,2%碱性H2O2荧光衍生,C18色谱柱(4.6 mm×250 mm, 5 μm)分离,以乙腈-0.1 mol/L甲酸铵溶液(5:95,V/V)作流动相,流速1.0 mL/min.结果表明,STX和dcSTX衍生物在7min内获得完全分离.在空白样品中添加标准品使浓度0.01~2.0 μg/g,得到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线性相关系数》0.998.添加浓度在0.1、0.8和1.6 μg/g的回收率为87%~97%(n=8);相对标准偏差为8%~13%.方法检出限(S/N=3)分别为STX 1.0 ng/g和dcSTX 0.3 ng/g.另外,采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Q-TOF-MS)对STX和dcSTX衍生物进行了结构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 麻痹性贝毒 质谱
下载PDF
塔玛亚历山大藻的麻痹性贝毒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郑淑贞 林晓 +1 位作者 林慧贞 陈海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77-481,共5页
对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于199芹年10月从香港海域底泥分离后于实验室人工培养的塔玛亚历山大藻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麻痹性贝毒的组成;按照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的小白鼠生物检定标准方法测试其毒性。结果表明,所含毒素成分主要是膝... 对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于199芹年10月从香港海域底泥分离后于实验室人工培养的塔玛亚历山大藻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麻痹性贝毒的组成;按照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的小白鼠生物检定标准方法测试其毒性。结果表明,所含毒素成分主要是膝沟藻毒素-2(GTX2),含量为94.13×10-12g/cell;次要成分是膝沟藻毒素-4的N-磺基氨基甲酸衍生物C4,含量为15.67×10-12g/cell,测得其毒性为(3.23-4.11)×10-6MU/Cell。研究表明,所用的微藻麻痹性贝毒的提取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都比较容易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玛亚历山大藻 膝沟藻 麻痹性贝毒
下载PDF
麻痹性贝毒对海洋贝类的影响及加速贝毒净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傅萌 颜天 周名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2-387,共6页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加速净化
下载PDF
一种检测麻痹性贝毒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江天久 江涛 +2 位作者 谢丽琪 欧阳姗 周亚敏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5-628,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析麻痹性贝毒GTX组分和NEO/dc STX/ STX组分的方法.本法仅使用了一种缓冲溶液作为流动相,在Inertsil C8-3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上,采用梯度改变乙腈在流动相中的比例和流速,一次进样... 提出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析麻痹性贝毒GTX组分和NEO/dc STX/ STX组分的方法.本法仅使用了一种缓冲溶液作为流动相,在Inertsil C8-3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上,采用梯度改变乙腈在流动相中的比例和流速,一次进样可同时定性及定量待测试样中的上述全部毒素组分.该缓冲溶液为9.0 mmol/L磷酸铵缓冲溶液(pH=7.2),含有2.8 mmol/L的庚烷磺酸钠.色谱分离过程首先以纯水相缓冲溶液进行等度洗脱,在16.5~19 min向流动相中梯度加入1.5%的乙腈,加速GTX3和GCX2的洗脱,以避免GTX2的色谱峰与乙腈的溶剂峰重叠,随后从19 min开始加大流动相中乙腈的比例为8.5%,以缩短边缘组分的保留时间.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设为330 nm和390 nm.用本方法分析染毒的华贵栉孔扇贝和近江牡蛎,证实了本方法对PSP毒素具有良好的分析测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柱后衍生 麻痹性贝毒
下载PDF
双壳贝类积累转化麻痹性贝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包振民 孔令玲 +6 位作者 史姣霞 李茉莉 连姗姗 王慧贞 魏中成 胡景杰 胡晓丽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1,共11页
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PST)是一类分布广、危害大的海洋毒素。滤食性双壳贝类在摄食、消化产毒单胞藻和细菌等过程中积累代谢PST,并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给人类生命健康和水产业带来不利影响。随着贝类基础生物学和养... 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PST)是一类分布广、危害大的海洋毒素。滤食性双壳贝类在摄食、消化产毒单胞藻和细菌等过程中积累代谢PST,并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给人类生命健康和水产业带来不利影响。随着贝类基础生物学和养殖产业的发展,以及基因组学和毒素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各国学者对贝类吸收、转运和代谢PST的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养殖贝类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提供了理论参考。为更全面了解贝类积累和利用PST的研究进展,本文从PST在双壳贝类中的分布、积累转化特征与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双壳 积累 代谢 转化
下载PDF
黄渤海海域贝类麻痹性贝毒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孔凡洲 徐子钧 +1 位作者 于仁成 李钦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5-309,共5页
采用小白鼠生物测试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002-2005年我国黄渤海海域采集的贝类样品进行了麻痹性贝毒毒性检测,结果显示大连海域的虾夷扇贝含有麻痹性贝毒,有毒样品均出现在5月和6月,部分虾夷扇贝样品的毒素含量已经超过食用安全标... 采用小白鼠生物测试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002-2005年我国黄渤海海域采集的贝类样品进行了麻痹性贝毒毒性检测,结果显示大连海域的虾夷扇贝含有麻痹性贝毒,有毒样品均出现在5月和6月,部分虾夷扇贝样品的毒素含量已经超过食用安全标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有毒虾夷扇贝体内的毒素成分,共检出了6种麻痹性贝毒组分,主要以毒性较低的C1和C2毒素为主,GTX3和GTX2次之,STX和neoSTX含量很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得到的各毒素组分毒件羔和与小白鼠生物测试法毒性测试结果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小白鼠生物测试法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渤海裸甲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的麻痹性贝毒毒素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贺华 王学魁 +4 位作者 孙之南 逄勃越 曹春晖 王广策 于仁诚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73,共7页
目的:分析渤海裸甲藻(Gymnodinium sp.)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的麻痹性贝毒毒素,为渤海天津海域的赤潮研究积累基础数据。方法:通过实验室培养裸甲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选取对数生长期、平台生长期的裸甲藻以及平台生... 目的:分析渤海裸甲藻(Gymnodinium sp.)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的麻痹性贝毒毒素,为渤海天津海域的赤潮研究积累基础数据。方法:通过实验室培养裸甲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选取对数生长期、平台生长期的裸甲藻以及平台生长期的链状亚历山大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这两种微藻进行麻痹性贝毒(PSP)毒素分析。结果:裸甲藻细胞内不含有麻痹性贝毒(PSP);链状亚历山大藻细胞内含有C毒素和GTX1-4毒素,该微藻每个细胞毒素含量约为10.81 fmol/cell。结论:裸甲藻细胞内虽不含有麻痹性贝毒(PSP),但不能排除其含有其它毒素的可能。链状亚历山大藻细胞内含有麻痹性贝毒(PSP),属于有毒微藻,需要对其进行密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甲藻 链状亚历山大藻 麻痹性贝毒(PSP) 高效液相色谱(HPLC)
下载PDF
我国麻痹性贝毒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焕玲 梁玉波 +1 位作者 刘仁沿 许道艳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74-378,共5页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藻类 污染
下载PDF
麻痹性贝毒在广州市售经济贝类中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聂利华 江天久 +1 位作者 杨维东 刘洁生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黄沙海产品批发市场7种经济贝类为期一年的麻痹性贝毒(PSP)污染状况的调查分析,了解海产品食用的安全性。方法毒性测定按照AOAC小白鼠法进行,成份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安全性评价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及我国...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黄沙海产品批发市场7种经济贝类为期一年的麻痹性贝毒(PSP)污染状况的调查分析,了解海产品食用的安全性。方法毒性测定按照AOAC小白鼠法进行,成份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安全性评价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及我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贝类安全食用标准(4MUg肉)。结果在调查的84份贝样中,染毒贝整体毒力(消化腺与肉的加权平均毒力)低于4MUg肉,毒素最高含量仅为184MUg肉,所有贝类均在安全食用范围之内。染毒贝类主要为栉孔扇贝(ChlamysMimachlamysnobilis)和嵌条扇贝(Pectenalbicans)。毒素在2个种9份样品的消化腺中检出,某些样品肌肉组织出现小白鼠毒性反应。一份样品消化腺中毒素含量高达1452MUg,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表明,该样品毒素成份主要为B1、GTX23、GTX14及C类。结论广州市市售鲜贝PSP含量和检出率整体水平均较低;贝中消化腺毒素含量及检出率明显高于肌肉,个别腺体毒素含量超出标准。毒素分布存在季节性差异,春季毒素比较强,夏秋季检出率高。因此有针对性的加强贝毒监测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监测
下载PDF
水华束丝藻NH-5株产生麻痹性贝毒毒素几个相关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金传荫 何家菀 +4 位作者 朱家明 刘永定 宋立荣 朱运芝 郭厚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水华束丝藻 麻痹性贝毒 提取方法
下载PDF
麻痹性贝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6
作者 于仁诚 周名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30-338,共9页
根据80-90年代国际上对麻痹性贝毒研究的最新进展,就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综合评述,包括:麻痹性贝毒产毒藻的识别;毒素产生机制;毒素监测和分析方法;麻痹性贝毒对海洋生物的影响;麻痹性贝毒对水产养殖业的影响及对策等。概... 根据80-90年代国际上对麻痹性贝毒研究的最新进展,就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综合评述,包括:麻痹性贝毒产毒藻的识别;毒素产生机制;毒素监测和分析方法;麻痹性贝毒对海洋生物的影响;麻痹性贝毒对水产养殖业的影响及对策等。概括了麻痹性贝毒研究的现状和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在麻痹性贝毒毒素研究领域只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工作,本文结合中国的研究现状,提出以后在此领域内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有害赤潮 机制 分析法 海洋污染
下载PDF
麻痹性贝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7
作者 许道艳 刘磊 +1 位作者 刘仁沿 梁玉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麻痹性贝毒(PSP)的单克隆抗体,以便建立快速、灵敏、有效的毒素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甲醛法将半抗原石房蛤毒素(STX)与血蓝蛋白(KLH)偶联制备成完全抗原STX-KLH,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 目的: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麻痹性贝毒(PSP)的单克隆抗体,以便建立快速、灵敏、有效的毒素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甲醛法将半抗原石房蛤毒素(STX)与血蓝蛋白(KLH)偶联制备成完全抗原STX-KLH,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和克隆,HAT选择培养杂交瘤细胞,利用ELISA方法筛选出分泌抗STX-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并通过小鼠体内诱生腹水的方法获得单克隆抗体。结果:共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麻痹性贝毒抗体的阳性细胞株,建立了分析检测麻痹性贝毒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方法。对PSP中STX组分的检出限为20 ng/ml,IC50为220 ng/ml;对GTX2/3的检出限为10 ng/ml,IC50为50 ng/ml。结论:所制备抗体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敏性,可用于研制高质量的国产快速检测麻痹性贝毒ELISA试剂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石房蛤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下载PDF
酶联免疫法在贝类麻痹性贝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纹 王军 苏永全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37,共3页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肌肉中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含量,通过优化实验条件,规范操作程序,确立了检测流程。试验表明以标准PSP 为参照,该检测方法平均灵敏度可达2μg/kg,标准溶液测...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肌肉中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PSP)含量,通过优化实验条件,规范操作程序,确立了检测流程。试验表明以标准PSP 为参照,该检测方法平均灵敏度可达2μg/kg,标准溶液测定的变异系数2.00%-7.66%,样品精密度测试的变异系数为2.82%-8.40%,平均添加回收率达85.35%,表现出快速、灵敏、可靠等特点,适于常规工作中麻痹性贝毒的快速筛选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酶联免疫法 快速检测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
下载PDF
大鼠低剂量长期摄入麻痹性贝毒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洁生 刘玉荣 +2 位作者 聂利华 杨维东 张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68-1373,共6页
目的:探询麻痹性贝毒(PSP)可能存在的蓄积毒性作用和远期毒性,为全面认识PSP危害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从市售易染毒贝类海产品中提取麻痹性贝毒,小鼠法确定提取液毒性。连续进行大鼠灌胃染毒5周,停毒24h及10d后取大鼠血样进行电解质与... 目的:探询麻痹性贝毒(PSP)可能存在的蓄积毒性作用和远期毒性,为全面认识PSP危害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从市售易染毒贝类海产品中提取麻痹性贝毒,小鼠法确定提取液毒性。连续进行大鼠灌胃染毒5周,停毒24h及10d后取大鼠血样进行电解质与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功能的检测;取尿样作一般尿液指标分析;重要组织切片后,用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进行光镜检察。结果:低剂量组(PSP,4.6μgSTX/kg)大鼠的主要器官功能未见损害;中剂量组(9.2μgSTX/kg)肾功能指标出现异常,其余脏器功能正常;高剂量组(18.4μgSTX/kg)肝、肾、心功能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显示出一定的功能毒性。病理学检查发现,高剂量组大鼠胸腺、脾脏脏器系数略有增大;肝组织细胞疏松、肾结构有些模糊不清,伴炎性改变;骨骼肌纤维有断裂现象;恢复期及其余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中、高剂量PSP对机体存在一定的毒性,且以高剂量组为重,表明PSP在大鼠体内有一定的累积作用,长期摄入低剂量PSP对机体有一定的损害。因此,长期食用PSP轻度污染的海产品(PSP含量低于食品安全标准)可能并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大鼠
下载PDF
麻痹性贝毒在文蛤体内的累积及净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沈和定 付金花 冉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5-50,共6页
试验研究分毒素累积和解毒两个阶段,文蛤(Meretrix meretrix)对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的累积能力试验中每天投喂一定量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定期测定文蛤体内的毒素含量;解毒试验通过投喂饵... 试验研究分毒素累积和解毒两个阶段,文蛤(Meretrix meretrix)对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的累积能力试验中每天投喂一定量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定期测定文蛤体内的毒素含量;解毒试验通过投喂饵料和水体消毒的"内排外解"法进行。结果表明:文蛤对麻痹性贝毒的累积能力较弱,累积试验末期(15 d)的内脏毒素累积量仅为884μg/100g,内脏中毒素累积量高于肌肉,占全贝的77.4%~89.1%。15 d的解毒试验中,三组文蛤体内的毒素含量都有下降,对照组毒素排出量占总累积量的30.1%,臭氧处理组占32.8%,"内排外解"法处理组毒素排出比例最高,达总累积毒素的47.2%。试验表明,"内排外解"法能加快文蛤体内PSP的排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贝毒 丈蛤(Meretrix meretrix) 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 累积 净化 内排外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