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氯丙嗪对麻羽肉种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黄炎坤 刘健 +1 位作者 王长安 李海波 《家畜生态学报》 2009年第2期33-35,共3页
为探讨氯丙嗪对优质肉种鸡繁殖性能的影响,将150只健康的36周龄麻羽肉种鸡D系父母代种母鸡随机分为5组,其中4个试验组饲喂氯丙嗪:试验1组至4组每鸡每天分别饲喂10 mg1、5 mg2、0 mg2、5 mg,连饲喂2 d停药5 d,再重复一次;对照组不使用氯... 为探讨氯丙嗪对优质肉种鸡繁殖性能的影响,将150只健康的36周龄麻羽肉种鸡D系父母代种母鸡随机分为5组,其中4个试验组饲喂氯丙嗪:试验1组至4组每鸡每天分别饲喂10 mg1、5 mg2、0 mg2、5 mg,连饲喂2 d停药5 d,再重复一次;对照组不使用氯丙嗪。结果表明:经药物处理的第1周,试验2组产蛋率显著提高,其他各组无明显提高。药物处理的第2周,试验1组产蛋率提高显著。用药2周内试验2组平均产蛋率提高,试验1组种蛋平均合格率下降,其他各组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丙嗪 麻羽种鸡 产蛋性能
下载PDF
不同剂量溴隐停对麻羽肉种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黄炎坤 范佳英 +1 位作者 王长安 曹伟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11338-11339,共2页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溴隐停对麻羽肉种鸡产蛋性能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健康的43周龄的麻羽肉种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不同剂量的溴隐停,统计药物处理后2周内的产蛋率和种蛋合格率等指标。[结果]试验2组处理后第2周产蛋率最高,试验组处...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溴隐停对麻羽肉种鸡产蛋性能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健康的43周龄的麻羽肉种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不同剂量的溴隐停,统计药物处理后2周内的产蛋率和种蛋合格率等指标。[结果]试验2组处理后第2周产蛋率最高,试验组处理后2周平均种蛋合格率较低。[结论]使用溴隐停有助于提高麻羽肉种鸡的产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隐停 麻羽种鸡 产蛋性能 蛋壳质量
下载PDF
富凤新旧麻羽品种父母代种鸡生产性能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莫永光 黄文略 +6 位作者 葛洪伟 唐燕飞 蒋华连 李静玲 苏立燧 沈小燕 覃子榕 《广西畜牧兽医》 2014年第5期241-242,共2页
为了验证新培育的慢速型优质麻羽种鸡的生产性能,选取1日龄新培育的麻羽种鸡MR和现有麻羽种鸡WM各3 000只,各自随机分为2个重复,每个重复1 500只。从1周龄到56周龄,饲喂相同饲粮,统计各自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的死淘率、均匀度、56周... 为了验证新培育的慢速型优质麻羽种鸡的生产性能,选取1日龄新培育的麻羽种鸡MR和现有麻羽种鸡WM各3 000只,各自随机分为2个重复,每个重复1 500只。从1周龄到56周龄,饲喂相同饲粮,统计各自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的死淘率、均匀度、56周龄平均产蛋数、受精率、孵化率、出苗率、健雏率等数据。结果表明,在鸡的死淘率方面,MR的56周死淘率较WM低5.3个百分点,育雏期和育成期的均匀度分别高3.3个百分点和5.6个百分点;在产蛋性能方面,MR的56周龄产蛋数比WM高12.9个/只(p<0.05),高峰期产蛋率高3.3个百分点(p<0.05);不合格蛋数低8.9个/只(p<0.05),料重比低0.17(p<0.05);在孵化性能方面,MR的入孵蛋孵化率比WM高1.6个百分点(p<0.05),受精率高1.3个百分点(p<0.05),受精蛋孵化率高1.5个百分点(p<0.05),健雏率高1.7个百分点(p<0.05)。结果表明,新培育的种鸡较原种鸡的各项生产性能均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羽种鸡 生产性能
下载PDF
富凤新麻羽父母代种鸡一世代和二世代生产性能的比较试验
4
作者 韦宗海 覃子榕 +4 位作者 莫勇魁 谭珊 唐燕飞 刘举祥 葛洪伟 《广西畜牧兽医》 2016年第1期8-10,共3页
为了掌握富凤新麻羽父母代种鸡的世代选育进展和了解其生产性能,在2013年1月20日至2014年2月15日选取3 300只一世代麻羽父母代种鸡,2014年1月20日至2015年2月15日选取3 300只二世代麻羽父母代种鸡,进行生产性能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二... 为了掌握富凤新麻羽父母代种鸡的世代选育进展和了解其生产性能,在2013年1月20日至2014年2月15日选取3 300只一世代麻羽父母代种鸡,2014年1月20日至2015年2月15日选取3 300只二世代麻羽父母代种鸡,进行生产性能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二世代的56周龄产蛋数和高峰期产蛋率分别比一世代的高4.4个/只和2.0个百分点(p<0.05);全期料蛋比降低0.14(p<0.05);孵蛋孵化率、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分别高1.1、1.2、2.3和1.2个百分点,均差异显著(p<0.05);死淘率、均匀度、日产不合格蛋数3个生产性能略有提高。结论:二世代种鸡的生产性能优于一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羽种鸡 生产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