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楝蛀斑螟蛹和成虫的雌雄形态鉴定 被引量:16
1
作者 马涛 杨兴翠 +3 位作者 孙朝辉 温秀军 李奕震 陈晓阳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17,共3页
描述麻楝蛀斑螟蛹和成虫性别的鉴定方法。雌蛹腹部末端分节不明显,第8腹节腹面有一纵裂,两侧平坦,无瘤状突起;雄蛹腹部末端分节较明显,第8腹节无裂缝,第9腹节中央有一纵裂,两侧各有一半圆形瘤状突起。雌性成虫腹部末端粗壮,呈圆筒状;雄... 描述麻楝蛀斑螟蛹和成虫性别的鉴定方法。雌蛹腹部末端分节不明显,第8腹节腹面有一纵裂,两侧平坦,无瘤状突起;雄蛹腹部末端分节较明显,第8腹节无裂缝,第9腹节中央有一纵裂,两侧各有一半圆形瘤状突起。雌性成虫腹部末端粗壮,呈圆筒状;雄性成虫腹部末端瘦小,呈短钳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楝蛀斑 成虫 雌雄 鉴定
下载PDF
麻楝蛀斑螟成虫的羽化节律及生殖行为 被引量:8
2
作者 马涛 孙朝辉 +2 位作者 李奕震 陈晓阳 温秀军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0,共5页
在温度(25±1)℃,光暗周期L∶D=14∶10(光期06:00开始,20:00结束),相对湿度RH=75%-80%的条件下,观察了麻楝蛀斑螟成虫的羽化与生殖行为.结果表明:成虫羽化率85.4%,羽化期25 d左右;羽化行为主要出现在暗期,日羽化高峰在20:00-23:00,... 在温度(25±1)℃,光暗周期L∶D=14∶10(光期06:00开始,20:00结束),相对湿度RH=75%-80%的条件下,观察了麻楝蛀斑螟成虫的羽化与生殖行为.结果表明:成虫羽化率85.4%,羽化期25 d左右;羽化行为主要出现在暗期,日羽化高峰在20:00-23:00,占总羽化量的80.7%;雌、雄比例0.83∶1.羽化后第2天达到性成熟,当天羽化的成虫未发生交配;交配发生在进入暗期5-8 h,交配持续时间50-200 min;随着日龄的增大,交配率降低,交配持续时间增长;交配后第2天开始产卵;雌、雄虫均未发现2次交配现象.交配雌虫平均产卵104粒,卵期7 d左右,孵化率84.3%;未交配雌虫平均产卵157粒,孵化率0.交配雌虫和雄虫的平均寿命为3.73和2.93 d,未交配雌虫和雄虫的平均寿命为5.87和5.0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楝蛀斑 羽化节律 交配 产卵
下载PDF
麻楝蛀斑螟触角感器和雌性信息素分泌腺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卢进 刘志韬 +3 位作者 李莉玲 张蒙 温秀军 李奕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100,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麻楝蛀斑螟( Hypsipyla robusta ( Moore))触角和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进行了观察,为麻楝蛀斑螟形态学、行为学和电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依据。结果表明:成虫触角上有7种感器,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鳞形感器... 利用扫描电镜对麻楝蛀斑螟( Hypsipyla robusta ( Moore))触角和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进行了观察,为麻楝蛀斑螟形态学、行为学和电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依据。结果表明:成虫触角上有7种感器,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鳞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和B?hm氏鬃毛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毛形感器在雌蛾触角上的分布比雄蛾稀疏,其他几种感器在雌雄蛾间未见显著差异。麻楝蛀斑螟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位于腹部末端第8~9节的节间膜上,腺体表面排列着许多锥形刺状突出体,即为性信息素分泌腺的腺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楝蛀斑 触角 感受器 性腺 扫描电镜
下载PDF
麻楝蛀斑螟幼虫头部及化学感受器结构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涛 孙朝辉 +3 位作者 李奕震 温秀军 陈晓阳 曹春雷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19-122,共4页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并描述了麻楝蛀斑螟幼虫头部及触角和口器上的化学感受器。结果表明:幼虫头式为下口式;头部下方有1对3节的触角,基节无感器,端节及第2节上有感器,主要为锥状感器和毛型感器;幼虫口器分布着一定数量和不同形态的感器,主...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并描述了麻楝蛀斑螟幼虫头部及触角和口器上的化学感受器。结果表明:幼虫头式为下口式;头部下方有1对3节的触角,基节无感器,端节及第2节上有感器,主要为锥状感器和毛型感器;幼虫口器分布着一定数量和不同形态的感器,主要存在于口器附肢下颚须和下唇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楝蛀斑 幼虫 头部 化学感受器 扫描电镜
下载PDF
麻楝蛀斑螟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胜男 马涛 +1 位作者 陈晓阳 温秀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3,共5页
麻楝蛀斑螟Hypsipyla robusta Moore是一种严重危害楝科树种的钻蛀性害虫。本文综述了对麻楝蛀斑螟的寄主植物、分布、危害特征、形态特征和生物生态学特征的研究结果,并从林业措施、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概述了麻楝蛀斑... 麻楝蛀斑螟Hypsipyla robusta Moore是一种严重危害楝科树种的钻蛀性害虫。本文综述了对麻楝蛀斑螟的寄主植物、分布、危害特征、形态特征和生物生态学特征的研究结果,并从林业措施、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概述了麻楝蛀斑螟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为今后深入研究麻楝蛀斑螟的防治措施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楝蛀斑 生物学特性 防治措施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麻楝蛀斑螟生物学及其防治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陈英林 查广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9-64,共6页
麻楝蛀斑螟在云南石岩寨地区1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该虫以幼虫钻蛀珍贵速生树种红椿树主梢和侧梢,造成枝条中空、断折,从而形成多头树而难以成材.云南省红椿主产区的林分,60%~100%的植株受其危害,且幼林受害尤重.生产... 麻楝蛀斑螟在云南石岩寨地区1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该虫以幼虫钻蛀珍贵速生树种红椿树主梢和侧梢,造成枝条中空、断折,从而形成多头树而难以成材.云南省红椿主产区的林分,60%~100%的植株受其危害,且幼林受害尤重.生产实践证明,螟害是造成省内红椿造林多年未获成功的主要因素.该文就麻楝蛀斑螟的分布、危害、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有效防治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楝蛀斑 生物学特性 生活史 防治
下载PDF
生物技术防治麻楝蛀斑螟效果研究
7
作者 张胜男 沈婧 +4 位作者 包倪雯 梁永婵 朱映 李奕震 孙朝辉 《河北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9-20,共2页
麻楝蛀斑螟是一种严重危害楝科植物的钻蛀害虫,该文利用迷向丝和赤眼蜂对麻楝蛀斑螟进行防治。结果表明:采用迷向丝防治麻楝蛀斑螟新蛀孔率为0.27%,放蜂区为11.08%,放蜂迷向区为1.36%,空白对照区为7.06%,说明迷向丝具有一定防治效果,释... 麻楝蛀斑螟是一种严重危害楝科植物的钻蛀害虫,该文利用迷向丝和赤眼蜂对麻楝蛀斑螟进行防治。结果表明:采用迷向丝防治麻楝蛀斑螟新蛀孔率为0.27%,放蜂区为11.08%,放蜂迷向区为1.36%,空白对照区为7.06%,说明迷向丝具有一定防治效果,释放赤眼蜂防治麻楝蛀斑螟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楝蛀斑 生物防治 迷向丝 赤眼蜂
下载PDF
麻楝蛀斑螟在中国的风险性分析
8
作者 王冲 周镇 +1 位作者 张倩 李奕震 《河北林业科技》 2017年第1期47-50,共4页
该文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量化计算公式及风险分析等级划分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了麻楝蛀斑螟的风险评估。从中国和广东省的分析区域内的分布情况R1、传入、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R2、潜在危害性R3、受害寄主... 该文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量化计算公式及风险分析等级划分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了麻楝蛀斑螟的风险评估。从中国和广东省的分析区域内的分布情况R1、传入、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R2、潜在危害性R3、受害寄主经济重要性R4、危险性管理难度R5 5个方面进行定性、定量风险性的分析。结果表明:麻楝蛀斑螟在中国的风险综合评价值R为0.54,属于低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在广东省的风险综合评价值R为0.57,属于低度危险有害危险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楝蛀斑 有害生物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树干注射不同药剂防治麻楝蛀斑螟试验
9
作者 朱映 张胜男 +4 位作者 朱诚棋 马涛 李培 陈晓阳 温秀军 《河北林业科技》 2018年第4期10-13,共4页
选用乙酰甲胺磷、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联苯菊酯乳油等8种对鳞翅目幼虫高效的农药,采用树干注射法对未受害的红椿(Toona ciliata)林进行麻楝蛀斑螟(Hypsipyla robusta)预防试验。结果显示:在野外对红椿林注射不同药剂预防麻楝... 选用乙酰甲胺磷、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联苯菊酯乳油等8种对鳞翅目幼虫高效的农药,采用树干注射法对未受害的红椿(Toona ciliata)林进行麻楝蛀斑螟(Hypsipyla robusta)预防试验。结果显示:在野外对红椿林注射不同药剂预防麻楝蛀斑螟,预防效果不同,其中,乙酰甲胺磷2倍液效果较好,防效达94.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注射 虫害防治 楝蛀斑
下载PDF
亚洲玉米螟—近缘种云南新记录 被引量:4
10
作者 卢美榕 杨本立 +2 位作者 罗佑珍 杨静全 孙跃先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43-45,共3页
在调查云南玉米螟种类的过程中,发现采自丽江县为害普通大麻 Cannabis sativa L.的玉米螟3种.其中,除亚洲玉米螟 O.furnacalis 和丽江麻螟 O.zealis lijiangensis 已报导外,于1990年11月所采的玉米螟为麻螟 O.narynensis,本种系云南省... 在调查云南玉米螟种类的过程中,发现采自丽江县为害普通大麻 Cannabis sativa L.的玉米螟3种.其中,除亚洲玉米螟 O.furnacalis 和丽江麻螟 O.zealis lijiangensis 已报导外,于1990年11月所采的玉米螟为麻螟 O.narynensis,本种系云南省分布新记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大 麻螟 亚洲玉米
下载PDF
丽江县玉米螟种类及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美榕 李正跃 +2 位作者 孙跃先 谢晓 王建南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86-92,共7页
玉米螟普遍发生严重危害玉米。1988年至1990年,作者对丽江县玉米螟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主要种类为亚洲玉米螟(Qstrinia furnacalis)和丽江麻螟新亚种(Qstrinia zealis lijiangensis ssp. ncv.)后者的寄主植物除... 玉米螟普遍发生严重危害玉米。1988年至1990年,作者对丽江县玉米螟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主要种类为亚洲玉米螟(Qstrinia furnacalis)和丽江麻螟新亚种(Qstrinia zealis lijiangensis ssp. ncv.)后者的寄主植物除大麻外,还危害玉米。是我省首次报导危害玉米的新亚种及国内分布新记录。该种雄虫中足胫节增厚具有深槽和与胫节等长的毛撮,雄虫外生殖器抱器腹具刺区显著短于无刺区,端刺有密集组。两种玉米螟每年发生一代。玉米被害株率为8.3%~34.4%;大麻为46%~94%。本文对丽江麻螟新亚种主要外部形态特征作了描述并撰写了两种玉米螟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类 生物学特性 丽江麻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