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育亨宾、纳洛酮及两药合用对氯胺酮麻醉模型小鼠的催醒试验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琳 张彩丽 +1 位作者 鞠艳敏 周振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8期5181-5184,共4页
背景:育亨宾、纳洛酮作为临床常用麻醉拮抗剂,尤其是在拮抗氯胺酮麻醉方面运用广泛。目的:观察育亨宾、纳洛酮及二者合用对氯胺酮麻醉小鼠的催醒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所有小鼠均腹腔注射氯胺酮制作麻醉模型,待翻正反... 背景:育亨宾、纳洛酮作为临床常用麻醉拮抗剂,尤其是在拮抗氯胺酮麻醉方面运用广泛。目的:观察育亨宾、纳洛酮及二者合用对氯胺酮麻醉小鼠的催醒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所有小鼠均腹腔注射氯胺酮制作麻醉模型,待翻正反射消失1min后,不同实验组分别采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育亨宾、纳洛酮、育亨宾+纳洛酮处理,观察翻正反射消失的持续时间(恢复时间)。结果与结论:与生理盐水处理组相比,育亨宾组、纳洛酮组、育亨宾+纳洛酮组小鼠的睡眠时间均明显缩短,两药合用组比单独用药组睡眠缩短时间明显。提示育亨宾与纳洛酮及二者合用能有效拮抗氯胺酮的麻醉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育亨宾 纳洛酮 催醒作用 麻醉模型 小鼠
下载PDF
乳化七氟烷选择性麻醉新西兰大白兔脑、脊髓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鹏 杨平亮 +2 位作者 孙辛欣 朱涛 叶菱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81-785,795,共6页
目的 建立选择性麻醉脊髓和脑的动物模型,探索七氟烷松弛骨骼肌作用的位点是否在脊髓。方法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6只,通过体外循环技术,于第12胸椎(T12)~第1腰椎(L1)水平结扎主动脉,从而形成上半身及下半身两个相对独立的循环系统... 目的 建立选择性麻醉脊髓和脑的动物模型,探索七氟烷松弛骨骼肌作用的位点是否在脊髓。方法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6只,通过体外循环技术,于第12胸椎(T12)~第1腰椎(L1)水平结扎主动脉,从而形成上半身及下半身两个相对独立的循环系统。通过七氟烷经肺或者氧合器给予到新西兰大白兔上半身或者下半身,实现选择性脑麻醉或者选择性脊髓麻醉(主要是腰骶段脊髓)。连续监测呼气末(代表脑组织)和氧合器出气口(代表脊髓)的七氟烷浓度。利用气相色谱仪,注射器两次平衡法来测量颈动脉(代表脑组织)和腹主动脉(代表脊髓)血液中七氟烷的质量浓度和分压。结果 经肺吸入1.5倍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AC)七氟烷并达平衡状态时,呼气末七氟烷浓度高于氧合器出气口,颈动脉血液中七氟烷的质量浓度和分压高于腹主动脉(P〈0.05),即脑组织中的七氟烷浓度和分压高于脊髓。经过10~20min洗脱期后,由氧合器给予新西兰大白兔下半身1.5 MAC七氟烷并达平衡状态时,上述指标的表现则完全相反(P〈0.05),即脊髓中的七氟烷浓度和分压高于脑组织。结论 通过七氟烷的不同给予方式(经肺或者氧合器),成功建立了七氟烷选择性麻醉新西兰大白兔脑、脊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机制 七氟烷 选择性麻醉模型 新西兰大白兔
原文传递
乳化七氟烷选择性阻滞外周神经对骨骼肌松弛作用的研究
3
作者 叶菱 孙辛欣 +1 位作者 朱涛 杨平亮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2-526,540,共6页
目的探索七氟烷松弛骨骼肌作用的位点是否位于外周神经。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配到乳化七氟烷低浓度组〔4mL/(kg·h)〕、中浓度组〔6mL/(kg·h)〕、高浓度组〔10mL/(kg·h)〕及脂肪乳对照组〔以10mL/(kg·h... 目的探索七氟烷松弛骨骼肌作用的位点是否位于外周神经。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配到乳化七氟烷低浓度组〔4mL/(kg·h)〕、中浓度组〔6mL/(kg·h)〕、高浓度组〔10mL/(kg·h)〕及脂肪乳对照组〔以10mL/(kg·h)的速率泵入30%脂肪乳〕,每组9只。选择性麻醉下肢外周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及骨骼肌肌纤维;模型建立成功后,比较麻醉前后所测得胫骨前肌静息张力和肌肉收缩力的变化。结果七氟烷低、中、高浓度组七氟烷分压在股静脉与颈内静脉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低、中浓度组的胫骨前肌的静息张力几乎没有发生改变,给予电流刺激时测得的单收缩力和强直收缩力与麻醉前的基础值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高浓度组麻醉后兔胫骨前肌的单收缩力、强直收缩力有所减弱(P<0.05)。结论成功建立选择性外周神经阻滞模型。中、低浓度七氟烷松弛骨骼肌的作用位点不在外周神经,可能在脊髓或更高级别的中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七氟烷 选择性麻醉模型 骨骼肌松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