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K麻醉气体监测仪与微机的简易通信
1
作者 岳剑虹 王爱国 +1 位作者 张宏 宋运琴 《医疗卫生装备》 CAS 1998年第2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麻醉气体监测 微机 简易通气
下载PDF
气管内全身麻醉的气体监测
2
作者 刘红 涂继善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1992年第3期46-47,共2页
临床实践证明麻醉手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与肺通气及血液氧合有关。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定量气体监测可测得人体感官无法察觉的呼吸气体中O<sub>2</sub>、CO<sub>2</sub>和麻醉气体的浓度,从而提高患者在麻醉中... 临床实践证明麻醉手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与肺通气及血液氧合有关。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定量气体监测可测得人体感官无法察觉的呼吸气体中O<sub>2</sub>、CO<sub>2</sub>和麻醉气体的浓度,从而提高患者在麻醉中的安全度。我科从1991年6月开始采用丹麦1304—麻醉气体监测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监测 麻醉气体监测 胸腹部手术 静吸复合 肺通气 麻醉手术 安氟醚 人体感官 麻醉深度 咪哇安定
下载PDF
麻醉气体浓度监测联合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全麻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沈琪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8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麻醉气体浓度监测联合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全身麻醉(全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全麻行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切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方式,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麻醉气体浓度监测联合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全身麻醉(全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全麻行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切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麻醉气体浓度监测联合BIS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七氟醚吸入浓度监测结果,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麻醉药物(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结果观察组吸入七氟醚浓度(1.58±0.95)%低于对照组的(2.81±1.06)%,清醒时间(15.37±7.51)min、拔管时间(8.47±6.51)min、复苏室停留时间(16.47±0.81)min均短于对照组的(21.67±5.61)、(14.32±4.51)、(22.47±1.71)min,瑞芬太尼用量(0.37±0.51)mg、丙泊酚用量(1396.47±280.81)mg均低于对照组的(0.67±0.61)、(1721.47±141.71)m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麻醉气体浓度监测联合BIS监测用于全麻术中,可减少患者术后清醒、拔管、复苏室停留时间,同时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气体浓度监测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 全身麻醉
下载PDF
麻醉气体浓度监测结合BIS监测在全麻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孔繁斌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53-55,共3页
分析实验组的联合监测手段对全麻术的应用价值与临床效果。方法 收治50例全麻术患者进行研究,开展差异化监测。结果 实验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内停留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别较大,(p<0.05)。结论 对全麻术患者实施麻醉... 分析实验组的联合监测手段对全麻术的应用价值与临床效果。方法 收治50例全麻术患者进行研究,开展差异化监测。结果 实验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内停留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别较大,(p<0.05)。结论 对全麻术患者实施麻醉气体浓度监测结合BIS监测,其对麻醉药物药品用量有一定控制作用,并使得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苏醒,控制拔管时间以及全麻术患者在复苏室内的停留时间,提升其麻醉满意度、监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气体浓度监测 结合 BIS监测 全麻术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