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醉苏醒室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及预见性护理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媛媛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 探讨麻醉苏醒室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见性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22年08月至2023年0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共计80例麻醉苏醒室患者,对患者低氧血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8... 目的 探讨麻醉苏醒室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见性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22年08月至2023年0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共计80例麻醉苏醒室患者,对患者低氧血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80例麻醉苏醒室患者中低氧血症发生32例,占40.00%(32/80);低氧血症组年龄≥70岁、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Ⅱ级及以上、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胸部(乳腺、肺)手术、手术时间<120 min占比与非低氧血症组相比更高(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1.963)、BMI≥25 kg/m^(2)(OR=1.879)、ASA分级Ⅱ级及以上(OR=1.695)、有吸烟史(OR=1.976)、合并糖尿病(OR=1.688)、手术时间≥120 min(OR=1.672)、胸部(乳腺、肺)手术(OR=1.897)是麻醉苏醒室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麻醉苏醒室患者可能会发生低氧血症,年龄、BMI、ASA分级、吸烟史、糖尿病、手术时间及胸部(乳腺、肺)手术均为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预见性护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苏醒室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预见性护理
下载PDF
麻醉苏醒室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
作者 刘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72-0175,共4页
探讨麻醉苏醒室(PACU)患者诱发术后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分析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23年3月~2024年2月PACU患者500例,分析低氧血症与非低氧血症差异。结果 低氧血症在500例患者中共出现110例,发生率22.00 %;基线资料差异比较,低氧血症组... 探讨麻醉苏醒室(PACU)患者诱发术后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分析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23年3月~2024年2月PACU患者500例,分析低氧血症与非低氧血症差异。结果 低氧血症在500例患者中共出现110例,发生率22.00 %;基线资料差异比较,低氧血症组年龄≥70岁、BMI≥25 kg/m2、ASA≥Ⅱ级、基础肺疾病、基础心脏病、吸烟史占比均高于非低氧血症组,低氧血症组预见性镇痛占比低于非低氧血症组(P<0.05);低氧血症组胸部手术占比高于非低氧血症组(P<0.05);除预见性镇痛外,基础疾病等因素均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 麻醉苏醒室护理中,应结合基础疾病、年龄、体质量指数等危险因素防控低氧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苏醒室 术后护理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麻醉苏醒室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见性护理对策
3
作者 廖婕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95-0198,共4页
分析醉苏醒室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见性护理对策。方法 从我院中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收的手术患者做样本,总例数为80例。对所选样本进行回归分析,掌握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基础信息,同时对患者手术部位、AS... 分析醉苏醒室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见性护理对策。方法 从我院中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收的手术患者做样本,总例数为80例。对所选样本进行回归分析,掌握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基础信息,同时对患者手术部位、ASA分级、术后PCA使用情况等详细信息进行获取,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经分析后发现患者年龄、BMI、ASA、手术部位是低氧血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以此为参考可制定出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对策。结论 经分析发现患者BMI、ASA分级是影响患者产生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预见性护理能够帮助患者进一步控制麻醉苏醒室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的情况,对患者进行较好的照护,让其身心状态得到好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苏醒室 术后护理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预见性护理
下载PDF
麻醉苏醒室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以及对策
4
作者 方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52-155,共4页
分析探讨麻醉苏醒室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3年1-12月收治的100例麻醉苏醒室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观察组),选取同期100例未发生低氧血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两组... 分析探讨麻醉苏醒室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3年1-12月收治的100例麻醉苏醒室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观察组),选取同期100例未发生低氧血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两组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分析危险因素并给出对策。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BIM≥25kg/m2、ASA分解≥II级、手术时间≥120min、胸部手术、使用双孔鼻导管吸氧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IM≥25kg/m2、ASA分级≥II级、手术时间≥120min、胸部手术、使用双孔鼻导管吸氧方式为麻醉苏醒室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导致麻醉苏醒室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较多,需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对策,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进一步促进患者手术预后效果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苏醒室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回顾性分析法 预防控制对策
下载PDF
以德尔菲法构建麻醉苏醒室护士核心能力框架 被引量:21
5
作者 郭晓慧 马玉萍 《中华护理教育》 2014年第10期730-734,共5页
目的通过运用德尔菲(Delphi)法,构建麻醉苏醒室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法、专家访谈法,探讨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与基本原则,并初步构建麻醉苏醒室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条目池;经过一轮专家预调查、两轮德尔... 目的通过运用德尔菲(Delphi)法,构建麻醉苏醒室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法、专家访谈法,探讨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与基本原则,并初步构建麻醉苏醒室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条目池;经过一轮专家预调查、两轮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法进行指标的筛选,最终确定麻醉苏醒室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果初步构建了由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和54个三级指标组成的麻醉苏醒室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框架,并计算出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58,判断系数为0.883,熟悉程度为0.833。结论构建了麻醉苏醒室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各级指标的条目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信度高,对麻醉苏醒室护士的选拔、培训、任用、考核提供了科学、客观、可量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苏醒室 护士 核心能力 德尔菲法
下载PDF
综合护理模式对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在麻醉苏醒室内实施护理的疗效解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赵红 刘惠芳 瑶琴 《当代医学》 2016年第33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在麻醉苏醒室内实施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实施全麻插管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在麻醉苏醒室内实施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实施全麻插管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拔管时间、离开麻醉苏醒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7%(116/1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94/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麻醉苏醒室内全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缩短患者拔管时间和离开麻醉苏醒室时间,降低躁动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麻醉苏醒室 综合护理
下载PDF
麻醉苏醒室烦躁病人的护理方法与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虎连 王双珍 《全科护理》 2013年第28期2626-2627,共2页
[目的]总结麻醉复苏室病人出现烦躁症状的常见原因,指导护士进行更加准确的临床护理。[方法]通过对359例全身麻醉病人术后苏醒过程中出现烦躁症状的临床护理观察,找出发生烦躁的原因、时期,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然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目的]总结麻醉复苏室病人出现烦躁症状的常见原因,指导护士进行更加准确的临床护理。[方法]通过对359例全身麻醉病人术后苏醒过程中出现烦躁症状的临床护理观察,找出发生烦躁的原因、时期,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然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59例烦躁的病人,全部安全地度过烦躁期。[结论]烦躁是全身麻醉术后病人苏醒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状,只要预见烦躁产生的原因、时期,及时进行相应的护理,就可以顺利度过复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苏醒室 全身麻醉 烦躁 护理
下载PDF
麻醉苏醒室的护理管理 被引量:1
8
作者 田永明 曾利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93-695,共3页
关键词 麻醉苏醒室 护理 管理
下载PDF
麻醉苏醒室患者应用镇痛药物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4
9
作者 殷小容 廖燕 +1 位作者 陈军军 陈弟洪 《现代护理》 2008年第5期645-646,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镇痛药物后对患者镇痛效果、镇静程度、心率(HR)、血压、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观察其并发症,评价其安全性及护理对策。方法352例外科手术后入麻醉苏醒室的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前后疼痛视觉模拟标尺法(VAS... 目的探讨使用镇痛药物后对患者镇痛效果、镇静程度、心率(HR)、血压、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观察其并发症,评价其安全性及护理对策。方法352例外科手术后入麻醉苏醒室的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前后疼痛视觉模拟标尺法(VAS)评分、用Ramsay镇静评分法进行镇静评分[1]、HR、收缩压(SBP)、舒张压(DSP)、RR、SpO2的比较,观察有无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结果患者镇痛前后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HR、SBP、DSP、RR、SpO2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1)。镇痛后有3例呼吸抑制时无气管导管,均及时处理后恢复,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虽然术后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后会出现呼吸抑制,但术后使用镇痛药物对于减轻患者疼痛仍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苏醒室 镇痛药物 护理
下载PDF
麻醉苏醒室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玉萍 郭晓慧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8期2698-2700,共3页
分析了麻醉苏醒室、护士核心能力的概念及麻醉苏醒室护士国内外发展现况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培养专职、专业化的麻醉苏醒室专科护士是我国麻醉苏醒室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趋势。
关键词 麻醉苏醒室 护士 核心能力
下载PDF
麻醉苏醒室低氧血症病人不同给氧方式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罡 王双顺 +2 位作者 陈堃 刘尚昆 赵以林 《全科护理》 2018年第13期1537-1540,共4页
[目的]观察麻醉苏醒室低氧血症病人不同给氧方式的效果。[方法]将麻醉苏醒室发生低氧血症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双孔鼻导管吸氧,观察组采取非重复式呼吸面罩吸氧。观察两组病人入苏醒室后即刻(T1)、入苏醒... [目的]观察麻醉苏醒室低氧血症病人不同给氧方式的效果。[方法]将麻醉苏醒室发生低氧血症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双孔鼻导管吸氧,观察组采取非重复式呼吸面罩吸氧。观察两组病人入苏醒室后即刻(T1)、入苏醒室30min(T2)2个时间点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pH值、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调查两组病人对T2时间点的鼻腔干燥不适、吸氧异味、恶心呕吐及胸闷不适的满意度;观察病人在T1、T2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结果]两组病人组内吸氧前后PaO_2、SPO_2比较,吸氧后T2时间点PaO_2、SP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2时间点心率减慢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鼻腔干燥不适、吸氧异味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苏醒室低氧血症病人采取非重复式呼吸面罩吸氧能有效改善氧分压和生命体征,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血症 麻醉苏醒室 氧分压
下载PDF
麻醉苏醒室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庆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4期566-569,共4页
目的分析麻醉苏醒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气管插管患者发生意外拔管的原因,并探讨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患者共10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手术... 目的分析麻醉苏醒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气管插管患者发生意外拔管的原因,并探讨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患者共10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转入麻醉苏醒室进行监护,统计患者麻醉苏醒期间的意外拔管发生情况,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意外拔管情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发生意外拔管事件)、对照组(未发生意外拔管事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分析,对导致气管插管患者全麻苏醒期发生意外拔管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中,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过小(≤12岁分别有52例、407例)、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39例、218例)、镇静镇痛措施不充分(28例、156例)、舒适度差(21例、119例)、缺乏有效固定或约束措施(54例、371例)、术前精神状态差(18例、89例)、护理措施不当(15例、59例)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后得出,导致气管插管患者全麻苏醒期发生意外拔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过小、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镇静镇痛措施不充分、舒适度差、缺乏有效固定或约束措施、术前精神状态差、护理措施不当。结论麻醉苏醒室气管插管患者发生意外拔管事件的原因主要为年龄过小、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镇静镇痛措施不充分、舒适度差、缺乏有效固定或约束措施、术前精神状态差、护理措施不当,临床上应根据上述原因对麻醉苏醒室的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加强护理和重点监护,以尽可能地减少意外拔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苏醒室 气管插管 意外拔管 原因
下载PDF
麻醉苏醒室患者应用镇痛药物的观察分析及护理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伟 杨惠杰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3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麻醉苏醒室患者在使用镇痛药物后对患者镇痛效果、镇静程度的影响,观察其并发症,评价其安全性并总结护理对策和措施。方法选择在该院实施手术后,实施镇痛治疗患者363例次,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准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标准作为镇痛... 目的探讨麻醉苏醒室患者在使用镇痛药物后对患者镇痛效果、镇静程度的影响,观察其并发症,评价其安全性并总结护理对策和措施。方法选择在该院实施手术后,实施镇痛治疗患者363例次,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准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标准作为镇痛药物的观察指标,并遵循镇痛药物治疗的原则。对所有在麻醉苏醒室使用镇痛药物的患者均用飞利浦多功能监护仪严密监测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观察有无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结果患者使用镇痛药物前VAS疼痛评分与镇痛后15-35 min的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镇痛前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等均与镇痛后15-35 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阵痛药物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显著疗效。结论麻醉苏醒室患者在术后使用镇痛药物,能够改善由于疼痛导致的高血压、呼吸急促等并发症,对于减轻患者疼痛仍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苏醒室 镇痛药物 护理
下载PDF
麻醉苏醒室的建立与应用体会 被引量:3
14
作者 纪红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5期377-378,共2页
目的:保障全身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安全,降低全身麻醉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便于连台手术的衔接。方法:建立拥有10张监护床位的麻醉苏醒室,并建立一套完整的麻醉苏醒室管理体系,对所有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实施常规麻醉后监护及相应护理... 目的:保障全身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安全,降低全身麻醉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便于连台手术的衔接。方法:建立拥有10张监护床位的麻醉苏醒室,并建立一套完整的麻醉苏醒室管理体系,对所有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实施常规麻醉后监护及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对1575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实施麻醉恢复期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了麻醉手术后并发症34例次,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麻醉苏醒室的建立为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的平稳过渡提供了安全保障。减少了患者在手术室逗留的时间,加快了外科手术进度,提高了手术室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苏醒室 建立 应用
下载PDF
扁桃体摘除术患儿在麻醉苏醒室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颖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全麻下行扁桃体摘除术患儿在麻醉苏醒室的临床护理。方法:全麻下行扁桃体摘除术患儿60例,入麻醉苏醒室后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及呼吸频率,并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结果:60例患儿中分泌物增多5例(8.33%),出血1例(1.6... 目的:探讨全麻下行扁桃体摘除术患儿在麻醉苏醒室的临床护理。方法:全麻下行扁桃体摘除术患儿60例,入麻醉苏醒室后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及呼吸频率,并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结果:60例患儿中分泌物增多5例(8.33%),出血1例(1.67%),舌后坠3例(5%),呼吸困难1例(1.67%),患儿哭闹7例(11.67%)。结论:全麻下行扁桃体摘除术患儿术后在麻醉苏醒室可存在不同程度低氧血症,应严密观察并及时处理,避免因缺氧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扁桃体摘除术 麻醉苏醒室 护理
下载PDF
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苏醒室内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刘丹 杨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0期96-99,共4页
研究全麻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室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比较观察组(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术后躁动情况、情... 研究全麻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室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比较观察组(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术后躁动情况、情绪状态、血压心率、苏醒相关指标、护理满意度和麻醉不良反应等情况明显较好(P<0.05)。结论 对麻醉苏醒室内全麻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的躁动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在临床护理的应用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手术患者 麻醉苏醒室 综合护理干预
下载PDF
基于HFMEA模式的麻醉苏醒室内全身麻醉病人术后去氧饱和干预优化流程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娜 熊晓云 +1 位作者 郑青玉 涂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16-1821,共6页
目的:通过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优化麻醉苏醒室内全身麻醉病人术后去氧饱和干预流程,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麻醉苏醒室的616例全身麻醉病人为对照组,2022年1月—2022年7月我院麻醉苏醒室的616... 目的:通过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优化麻醉苏醒室内全身麻醉病人术后去氧饱和干预流程,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麻醉苏醒室的616例全身麻醉病人为对照组,2022年1月—2022年7月我院麻醉苏醒室的616例全身麻醉病人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麻醉苏醒室内全身麻醉病人术后去氧饱和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实施基于HFMEA模式的麻醉苏醒室内全身麻醉病人术后去氧饱和干预优化流程。比较两组病人去氧饱和发生率、二次插管发生率、风险优先数值(RPN)及动脉血氧分压(PaO_(2))。结果:实施基于HFMEA模式的麻醉苏醒室内全身麻醉病人术后去氧饱和干预优化流程后病人RPN由高风险降为低风险,试验组去氧饱和发生率为5.36%,二次插管率为0.49%,均低于对照组(去氧饱和发生率为23.38%,二次插管率为2.27%);试验组PaO2为(88.11±6.91)mmHg,高于对照组[(84.62±11.58)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基于HFMEA模式的麻醉苏醒室内全身麻醉病人术后去氧饱和干预优化流程可以降低去氧饱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 全身麻醉 术后 麻醉苏醒室 去氧饱和 护理
下载PDF
麻醉苏醒室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赟 赵晶 +1 位作者 张军 王昕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6-29,共4页
目的降低麻醉苏醒室内全身麻醉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苏醒质量。方法以择期手术的1028例全身麻醉患者为对象,监测、记录其术后转入麻醉苏醒室的血氧饱和度及基本信息、术中麻醉情况、各项检验指标等。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全... 目的降低麻醉苏醒室内全身麻醉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苏醒质量。方法以择期手术的1028例全身麻醉患者为对象,监测、记录其术后转入麻醉苏醒室的血氧饱和度及基本信息、术中麻醉情况、各项检验指标等。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的预测模型。结果21.79%患者发生低氧血症,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体重指数≥25、ASA分级Ⅱ级及以上、胸部手术是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麻醉苏醒室术后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较高,高龄、肥胖、ASA分级Ⅱ级及以上及胸部手术患者应进行重点关注,以降低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苏醒室 全身麻醉 低氧血症 体重指数 ASA分级 血氧饱和度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浅谈麻醉苏醒室的护理工作流程 被引量:1
19
作者 迟向荣 魏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1期270-270,共1页
目的探讨麻醉苏醒室护理工作流程。方法制定护理工作制度、术前访视、术中配合、术后监护等护理方案。结果通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工作流程,及时发现并发症。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工作流程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尽早接受专科治疗和护理,... 目的探讨麻醉苏醒室护理工作流程。方法制定护理工作制度、术前访视、术中配合、术后监护等护理方案。结果通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工作流程,及时发现并发症。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工作流程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尽早接受专科治疗和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增加病人及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苏醒室 合理 护理流程
下载PDF
基层医院麻醉苏醒室的建立与应用体会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国巨 周平明 +1 位作者 姜丽梅 戴莉华 《护理管理杂志》 2004年第7期44-45,共2页
目的 为保障全身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安全 ,杜绝全身麻醉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建立拥有 5张监护床位的麻醉苏醒室 ,并建立一套完整的麻醉苏醒室管理体系 ,对所有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病人实施常规麻醉后监护。结果 对 662例全身麻醉... 目的 为保障全身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安全 ,杜绝全身麻醉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建立拥有 5张监护床位的麻醉苏醒室 ,并建立一套完整的麻醉苏醒室管理体系 ,对所有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病人实施常规麻醉后监护。结果 对 662例全身麻醉手术病人实施麻醉恢复期管理 ,及时发现和处理了麻醉手术后并发症 2 8例次 ,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麻醉苏醒室的建立为全身麻醉手术后病人的平稳过渡提供了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苏醒室 建立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