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配伍比例对麻黄-杏仁药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谢颖 汤庆发 +2 位作者 徐文杰 周慧芳 罗佳波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86-2688,共3页
目的探讨药对麻黄-杏仁不同比例配伍对水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分别测定麻黄与杏仁不同比例配伍的水煎液中苦杏仁苷、盐酸去甲基麻黄碱(NME)、盐酸去甲基伪麻黄碱(NMP)、盐酸麻黄碱(E)、盐酸伪麻黄碱(PE)、盐酸甲基麻... 目的探讨药对麻黄-杏仁不同比例配伍对水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分别测定麻黄与杏仁不同比例配伍的水煎液中苦杏仁苷、盐酸去甲基麻黄碱(NME)、盐酸去甲基伪麻黄碱(NMP)、盐酸麻黄碱(E)、盐酸伪麻黄碱(PE)、盐酸甲基麻黄碱(ME)的煎出量。结果不同比例的麻黄-杏仁配伍后对水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对麻黄-杏仁配伍后可以显著增加有效成分苦杏仁苷的含量,与麻黄单煎液相比,苦杏仁的加入则会降低麻黄生物碱的煎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对 配伍比例 麻黄-杏仁
下载PDF
麻黄-杏仁药对配比与有效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丽 李莹 +3 位作者 王清娴 孙勇兵 刘湾 李文宏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5期4-7,1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配比麻黄-杏仁药对中麻黄碱、伪麻黄碱与苦杏仁苷多组分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选用U6(64)均匀设计表安排配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黄-杏仁药对不同配伍比例中麻黄碱、伪麻黄碱与苦杏仁苷的含量。结果经方法学考察,麻黄... 目的探讨不同配比麻黄-杏仁药对中麻黄碱、伪麻黄碱与苦杏仁苷多组分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选用U6(64)均匀设计表安排配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黄-杏仁药对不同配伍比例中麻黄碱、伪麻黄碱与苦杏仁苷的含量。结果经方法学考察,麻黄碱回归方程为y=212.36x+0.6658,R2=0.9995;伪麻黄碱回归方程为y=184.95x+0.7268,R2=0.9990;苦杏仁苷回归方程为y=153.5x+2.4961,R2=0.9990;麻黄与杏仁配伍后,随着配伍比例的变化,麻黄碱、伪麻黄碱的含量与麻黄用量、苦杏仁苷与杏仁用量之间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麻黄-杏仁药对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与用药量成正相关,而与配伍比例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杏仁药对 麻黄 麻黄 杏仁
下载PDF
麻黄-杏仁药对成分-效应间变化规律 被引量:8
3
作者 敖波 侯永春 +4 位作者 赖珍珍 周开放 陈银芳 李文宏 许照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38-1344,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麻黄-杏仁药对成分-效应间的联动变化规律。方法选用U6(64)均匀设计表安排药对配比,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分析不同配比水煎液中主要成分含有量的差异,并观察不同配比对大鼠哮喘模型的平喘作用。结果药对的显著性差异成... 目的初步探讨麻黄-杏仁药对成分-效应间的联动变化规律。方法选用U6(64)均匀设计表安排药对配比,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分析不同配比水煎液中主要成分含有量的差异,并观察不同配比对大鼠哮喘模型的平喘作用。结果药对的显著性差异成分为麻黄碱(X_1)、伪麻黄碱(X_2)、苦杏仁苷(X_3);药对可明显延长引喘潜伏期(Y_1),减少气管匀浆上清液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刺激因子(GM-CSF)(Y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Y_3)的含有量;回归方程分别为Y_1=-448.992+513.078X_1-208.663X_2+18.951X_3(R^2=0.916);Y_2=-39.799-266.697X_1+237.972X_2+10.287X_3(R^2=0.928);Y_3=-143.854-153.316X_1+163.018X_2+12.003X_3(R^2=0.971)。结论麻黄成分对效应指标的影响较强,为药对的主要药味,杏仁可增强其延长引喘潜伏期作用,二者存在协同作用;麻黄成分对各效应指标均呈现双向调节作用,此为中药量效关系复杂性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杏仁药对 UPLC-Q-TOF-MS/MS 关联性分析
下载PDF
麻黄-杏仁对药对组胺大鼠气道上皮细胞损伤模型EGFR与PI3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许照 王展 +2 位作者 周开放 张颖 李文宏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06-2211,共6页
观察麻黄-杏仁药对含药肠吸收液对大鼠气道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疗喘与调控EGFR、PI3K表达的相关性。以磷酸组胺孵育建立气道上皮细胞损伤模型,给予不同配比麻黄-杏仁药对的含药肠吸收液进行干预,采用实时荧光RT-PCR、Western ... 观察麻黄-杏仁药对含药肠吸收液对大鼠气道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疗喘与调控EGFR、PI3K表达的相关性。以磷酸组胺孵育建立气道上皮细胞损伤模型,给予不同配比麻黄-杏仁药对的含药肠吸收液进行干预,采用实时荧光RT-PCR、Western blot检测上皮细胞EGFR、PI3K mRNA与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总损伤率(细胞凋亡率与坏死率之和);荧光素DCFH-DA探针法测定细胞内ROS含量。结果:麻黄-杏仁药对含药肠吸收液中,N4A下调EGFR mRNA效果最佳;N6A下调PI3K mRNA、EG-FR蛋白表达及细胞总损伤率的效果最佳;N1A下调PI3K蛋白效果最佳;N5A降低ROS荧光强度效果最佳。结论:麻黄-杏仁药对疗喘可能与其减轻气道上皮损伤,抑制气道重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杏仁药对 含药肠吸收液 EGFR 气道上皮细胞损伤 气道重塑 PI3K
下载PDF
麻黄-杏仁药对配方颗粒指纹图谱的建立与多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4
5
作者 公硕 郭愿生 葛朝晖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3-67,共5页
建立麻黄-杏仁药对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及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采用Zorbax SB-C18(4.6 mm×150.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0.1%磷酸+0.1%三乙胺)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 建立麻黄-杏仁药对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及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采用Zorbax SB-C18(4.6 mm×150.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0.1%磷酸+0.1%三乙胺)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25℃。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10批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及4个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符合方法学考察要求。指纹图谱共标定了9个色谱峰,指认了其中4种成分;10批麻黄-杏仁药对配方颗粒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00,其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盐酸甲基麻黄碱和苦杏仁苷4种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6.09μg/g、44.28μg/g、51.69μg/g及5.96μg/g。本研究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4种成分同时测定的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麻黄-杏仁药对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杏仁药对 中药配方颗粒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麻黄-杏仁药对对磷酸组胺诱导的RTE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颖 李文宏 +5 位作者 肖雄 雷婷 周开放 敖波 马嘉鑫 廖玉群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9期13-18,共6页
目的:观察麻黄-杏仁药对对大鼠气道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缓解哮喘症状与调控EGFR、PI3K和Bax表达以及大分子通透性的相关作用。方法:选用U6(64)均匀设计表安排药对配比,以磷酸组胺孵育建立气道上皮细胞损伤模型,给予不同配比麻黄-... 目的:观察麻黄-杏仁药对对大鼠气道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缓解哮喘症状与调控EGFR、PI3K和Bax表达以及大分子通透性的相关作用。方法:选用U6(64)均匀设计表安排药对配比,以磷酸组胺孵育建立气道上皮细胞损伤模型,给予不同配比麻黄-杏仁药对的含药肠吸收液进行干预,采用RT-PCR检测气道上皮细胞EGFR、PI3K、Bax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气道上皮细胞EGFR、PI3K和Bax蛋白的表达,采用电阻测量仪检测跨细胞单层电阻值(TEER),采用荧光酶标仪检测FITC-BSA的荧光强度,采用荧光显微镜检测气道上皮细胞损伤模型对FITC-BSA的通透性。结果:麻黄-杏仁药对各组含药肠吸收液中,N1A-N5A均可下调EGFR和PI3K mRNA表达,N_(2)A和N_(3)A均可下调Bax mRNA表达;N_(1)A-N_(6)A均可下调EGFR蛋白相对含量,N_(3)A-N_(6)A均可下调PI3K蛋白含量,N_(1)A-N_(6)A均可下调Bax蛋白含量;N_(3)A、N_(5)A和N_(6)A均可增加TEER,N_(2)A-N_(6)A均可降低FITC-BSA的透过率。结论:麻黄-杏仁药对可下调EGFR、PI3K和Bax的表达,提高细胞膜完整性,增加TEER,降低大分子通透性,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抑制气道损伤,达到缓解哮喘症状的目的;进一步表明含药肠吸收液用于中药复方体外药理研究是客观、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杏仁药对 气道损伤 含药肠吸收液 EGFR PI3K Bax 大分子通透性
下载PDF
药对麻黄-杏仁配伍对哮喘大鼠干预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谢颖 汤庆发 +1 位作者 宋帅 罗佳波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5-817,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卵蛋白(OVA)致敏哮喘模型大鼠的尿液代谢物谱,探讨药对麻黄-杏仁配伍对哮喘大鼠内源性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空白组、哮喘模型组、麻黄组、杏仁组、麻杏配伍组的大鼠尿液代谢物图谱,... 目的通过检测卵蛋白(OVA)致敏哮喘模型大鼠的尿液代谢物谱,探讨药对麻黄-杏仁配伍对哮喘大鼠内源性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空白组、哮喘模型组、麻黄组、杏仁组、麻杏配伍组的大鼠尿液代谢物图谱,运用软件Simca-P12.0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研究麻黄-杏仁配伍干预卵蛋白致敏哮喘症候代谢物组学的影响规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空白组和各给药组尿液中共有12种代谢物含量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麻黄-杏仁配伍是通过整体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与糖代谢,显示出比单味使用更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杏仁 哮喘大鼠 气质联用 代谢组学
下载PDF
麻黄-杏仁药对有效成分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宋帅 梁德东 +2 位作者 任孟月 侯玮婷 罗佳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2-97,共6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同时测定大鼠组织中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苦杏仁苷和野樱苷的UPLC-MS/MS,分析大鼠口服麻黄-杏仁药对水提物后有效成分在主要脏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参照FDA生物样本分析... 目的:建立并验证同时测定大鼠组织中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苦杏仁苷和野樱苷的UPLC-MS/MS,分析大鼠口服麻黄-杏仁药对水提物后有效成分在主要脏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参照FDA生物样本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指南完成该测定的方法验证。采用盐酸苯海拉明和葛根素2种内标物分别对5种麻黄生物碱和苦杏仁苷、野樱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该方法灵敏可靠,9种化合物(含3对差向异构体)在18 min内快速分离。麻黄生物碱在各组织中广泛分布;苦杏仁苷在体内分布较少,组织中(脑除外)可检测到其代谢产物野樱苷。与体外药物原形不同,D-野樱苷在组织中峰浓度(心、肝、脾、肺、肾中质量分数分别为170.5,112.8,98.4,152.3,381.7 ng·g^(^(-1)))低于L-野樱苷(心、肝、脾、肺、肾依次为906.4,652.3,177.4,500.9,2 060.4 ng·g^(^(-1)))。结论:建立的LC-MS/MS适用于大鼠口服麻黄-杏仁药对水提物后的组织分布研究。D-野樱苷在组织分布减少可能是麻黄-杏仁药对毒性拮抗作用的内在体现。麻黄生物碱和苦杏仁苷、野樱苷在肺组织中均有较高分布,这可能与两药协同平喘的药效学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杏仁 药对 杏仁 野樱苷 麻黄 组织分布
原文传递
基于含药肝孵育液法的麻黄-杏仁药对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机制与效应成分验证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文宏 樊学程 +5 位作者 谢金根 陈林林 雷婷 饶倩 肖雄 高文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78-1083,共6页
目的:分析麻黄-杏仁药对含药肝孵育液的解痉效应成分与效应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与分子对接及文献结果对比,进一步探讨含药肝孵育液法用于中药体外组织器官水平药理学研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麻黄-杏仁药对含药肝孵育液中麻黄碱(... 目的:分析麻黄-杏仁药对含药肝孵育液的解痉效应成分与效应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与分子对接及文献结果对比,进一步探讨含药肝孵育液法用于中药体外组织器官水平药理学研究的可行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麻黄-杏仁药对含药肝孵育液中麻黄碱(X1)、伪麻黄碱(X2)、甲基麻黄碱(X3)、苦杏仁苷(X4)的含量;于乙酰胆碱和磷酸组胺预收缩的离体气管环痉挛模型,采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检测气管环张力变化,ELISA检测气管组织环磷酸腺苷(cAMP)与环磷酸鸟苷(cGMP)及二者比值变化;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效应成分与效应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验证上述实验结果。结果:麻黄-杏仁药对能上调气管环舒张率(Y1)和cAMP/cGMP比值(Y2);以效应成分含量为自变量,效应指标变化为因变量,得回归方程分别为Y1=0.238 X1-0.105 X2+0.675 X3-0.097 X4-82.161(R2=0.961)和Y2=0.093 X1-0.056 X2+0.108 X3+0.017 X4-16.197(R2=0.999),效应成分与效应指标之间相关性较强,其对效应指标影响程度为:甲基麻黄碱>麻黄碱>伪麻黄碱>苦杏仁苷;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效应成分与肾上腺素β2受体的结合程度与上述结果一致。结论:麻黄-杏仁药对含药肝孵育液用于体外支气管环的药效结果与分子对接及文献调研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表明该方法用于中药体外组织器官水平药效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药肝孵育液法 体外药理学研究 麻黄-杏仁药对 效应成分
原文传递
基于含药肠吸收液的麻黄-杏仁药对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许照 肖雄 +3 位作者 黄刚 李莹 苏丹 李文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配比的麻黄-杏仁药对含药肠吸收液中化学成分含量-效应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初步阐明该药对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U6(64)均匀设计表安排药对配比,采用UPLC-Q-TOF-MS/MS分析麻黄-杏仁药对含药肠吸收液中主要差... 目的:探讨不同配比的麻黄-杏仁药对含药肠吸收液中化学成分含量-效应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初步阐明该药对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U6(64)均匀设计表安排药对配比,采用UPLC-Q-TOF-MS/MS分析麻黄-杏仁药对含药肠吸收液中主要差异性成分及其含量;观察含药肠吸收液对大鼠气管环舒张率及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IL-2),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效应指标与主要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值〉1.5找出该药对的显著性差异成分为去甲基麻黄碱(X1),伪麻黄碱(X2),甲基麻黄碱(X3),苦杏仁苷(X4);该药对能明显增加气管环的舒张率(Y1),升高组织中IL-2(Y2)含量,降低IL-4(Y3)与TNF-α(Y4)含量;以差异性成分含量为自变量,效应指标为因变量,得回归方程分别为Y1=-4 810.119X1+3 516.816X2-2 663.871X3-81.310X4+33.562(r=0.937),Y2=4 203.354X1-2 567.853X2+1 445.790X3+47.460X4+237.192(r=0.996),Y3=587.549X1-456.975X2+366.365X3+6.239X4+27.519(r=0.951),Y4=-21 958.981X1-35 885.568X2+40 943.441X3+944.167X4+4 465.528(r=0.968)。结论:麻黄-杏仁药对平喘的主要物质基础为去甲基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和苦杏仁苷。其平喘机制与各效应成分双向调节气道舒张与收缩功能,以及改变IL-4,IL-2,TNF-α含量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杏仁 药对 肠吸收液 物质基础 作用机制 麻黄 杏仁
原文传递
麻黄-杏仁药对配伍及不同配比对急性毒性及平喘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7
11
作者 谭晓梅 郭阳 +3 位作者 余林中 周慧芳 谢颖 罗佳波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麻黄、杏仁配伍前后及不同配比对小鼠急性毒性和大鼠平喘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小鼠急性毒性的比较研究;采用大鼠卵蛋白致喘法研究麻黄-杏仁药对不同配比对大鼠的平喘作用。结果:麻黄、杏仁、麻黄-... 目的:探讨麻黄、杏仁配伍前后及不同配比对小鼠急性毒性和大鼠平喘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小鼠急性毒性的比较研究;采用大鼠卵蛋白致喘法研究麻黄-杏仁药对不同配比对大鼠的平喘作用。结果:麻黄、杏仁、麻黄-杏仁1:0.5、麻黄-杏仁1:1和麻黄-杏仁1:2的LD50分别为93.78g∕㎏、29.19g∕㎏、53.49g∕㎏、62.44g∕㎏、73.68g∕㎏;平喘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引喘潜伏期均明显延长,肺组织湿干重比值、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和血小板计数(PLT)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麻黄-杏仁1:0.5组的引喘潜伏期明显大于其他各给药组(P<0.05)。结论:苦杏仁具有较大的毒性,麻黄-杏仁1:1组和麻黄-杏仁1:2组能降低苦杏仁的毒性;麻黄、杏仁单用和配伍均能有效改善哮喘状态,延长哮喘潜伏期,配伍使用的效果更好。三个配伍组中,麻黄-杏仁1:0.5组对延长引喘潜伏期、降低肺组织湿干重比值,效果好。麻黄-杏仁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和血小板数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杏仁 配伍 急性毒性 平喘
原文传递
基于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探讨麻黄-苦杏仁药对治疗支气管哮喘大鼠的机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永生 王金菊 +2 位作者 孟泳 房琨 姜素丽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25-1031,共7页
目的探讨麻黄-苦杏仁药对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以及对p38MAPK/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麻黄-苦杏仁药对A组(9 g∶6 g)、B组(12 g∶6 g)、C组(9 g∶9 g),每组8只。采... 目的探讨麻黄-苦杏仁药对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以及对p38MAPK/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麻黄-苦杏仁药对A组(9 g∶6 g)、B组(12 g∶6 g)、C组(9 g∶9 g),每组8只。采用4%卵清蛋白(OVA)致敏复制哮喘大鼠模型,持续造模4周后开始给药,麻黄-苦杏仁药对组(5 g·kg^(-1))、地塞米松组(1 mg·kg^(-1))按相应剂量灌胃给药,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持续14 d。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4(IL-4)、IL-5、IL-6、IL^(-1)3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采用Diff-Quick染色后对BALF进行炎性细胞分类计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p-p38MAPK、NF-κBp65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p38MAPK、p-p38MAPK及NF-κBp65蛋白表达;qRT-PCR法检测肺组织p38MAPK、p-p38MAPK及NF-κBp65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ALF中的细胞总数及各炎性细胞数量均显著升高(P<0.01);BALF中的IL-4、IL-5、IL-6、IL^(-1)3水平显著升高(P<0.01),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1);p-p38MAPK、NF-κBp65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麻黄-苦杏仁药对组大鼠BALF中的细胞总数及各炎性细胞数量均显著降低(P<0.01);BALF中的IL-4、IL-5、IL-6、IL^(-1)3水平显著降低(P<0.01),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1);p-p38MAPK、NF-κBp65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麻黄-苦杏仁药对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NF-κB信号通路,减少Th2细胞因子生成,减轻哮喘大鼠气道及周围的炎性反应和高气道反应,从而发挥控制哮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杏仁药对 支气管哮喘 p38MAPK/NF-κB信号通路 TH2细胞因子 大鼠
下载PDF
麻黄-苦杏仁药对减轻大鼠气道损伤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36
13
作者 周开放 黄刚 +3 位作者 肖雄 张颖 敖波 李文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72-178,共7页
目的:探究麻黄-苦杏仁药对减轻大鼠气道损伤的物质基础,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3 d,筛选合格后随机分为9组[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麻黄-苦杏仁药对不同配比组(N1~N6组)]。上午9:00开始灌胃相应药物... 目的:探究麻黄-苦杏仁药对减轻大鼠气道损伤的物质基础,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3 d,筛选合格后随机分为9组[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麻黄-苦杏仁药对不同配比组(N1~N6组)]。上午9:00开始灌胃相应药物,灌胃1 h后立即用2%氯化乙酰胆碱+0.4%磷酸组胺引喘并记录引喘潜伏期,连续给药7 d。末次引喘后即刻麻醉,取出主气管,一部分气管用10%甲醛固定,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气道病理学特征,另一部分气管匀浆处理,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内皮素-1(ET-1)的质量浓度。同批6只大鼠适应性饲养后分离出空肠、回肠肠段,制备含药肠吸收液,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分析麻黄-苦杏仁药对含药肠吸收液中主要差异性成分及其含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效应指标与主要差异性成分的相关性。结果:N1~N6组肠吸收液的差异性成分为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和苦杏仁苷;效应指标分别为引喘潜伏期,ET-1,i NOS,EGF质量浓度以及气道病理学总评分。结论:麻黄-苦杏仁药对延长引喘潜伏期和修复气道损伤的主要物质基础为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和苦杏仁苷,其减少i NOS和ET-1含量、抑制EGF生成及维持较低水平NO/ET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甲基麻黄碱,说明麻黄为主要药味,苦杏仁辅助其修复气道损伤,其中N3组治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杏仁 药对 引喘潜伏期 甲基麻黄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内皮素-1 表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麻黄-苦杏仁对COVID-19的干预机制
14
作者 张卫东 赵权 蒋婷 《今日药学》 CAS 2022年第3期183-189,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麻黄-苦杏仁药对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进而探讨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服务器筛选麻黄-苦杏仁药对相关活性成分及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麻黄-苦杏仁药对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进而探讨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服务器筛选麻黄-苦杏仁药对相关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数据库查找与COVID-19相关的靶点,并将两者靶点通过基因标准化后进行映射;运用Cytoscape3.7.1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图,使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数据库(String11.0)数据库绘制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功能注释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David)数据库对有效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到40个活性成分,成分相关靶点529个,COVID-19靶点259个,药物-疾病的共同靶点44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238个,其中生物过程(BP)条目169个,细胞组成(CC)条目31个,分子功能(MF)条目38个,主要涉及转录因子调控、蛋白质结合、激酶活性、炎症反应调控等。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109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PI3K-Akt、HIF-1、Ras、TNF等信号通路。结论麻黄-苦杏仁药对可能主要通过所含的黄酮类活性成分等作用于MAPK1、MAPK3、MAPK8、IL-6、EGFR、NFκB1等靶标,调节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等过程来降低肺损伤,从而达到干预COVID-19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杏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王庆国自拟痉咳速效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采撷 被引量:2
15
作者 邵奇 余巧玉 +2 位作者 吉静 武怡平 程发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35-38,共4页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临床常见的以长期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变异性哮喘,其致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然而,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独特优势,常认为本病以风邪侵袭为主,兼夹其他致病因素而发,长期又导致湿、痰、瘀互结,进而化热伤阴;其病位...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临床常见的以长期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变异性哮喘,其致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然而,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独特优势,常认为本病以风邪侵袭为主,兼夹其他致病因素而发,长期又导致湿、痰、瘀互结,进而化热伤阴;其病位主要在肺,后期易伤及他脏,尤以肝、脾、肾为主。王庆国教授行医五十余载,治疗本病经验颇丰,以金沸草散、芍药甘草汤、桔梗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射干麻黄汤、桔梗杏仁煎、荆芥汤加减而成“痉咳速效方”,全方升降协调,散收共用,攻补兼施,寒温并进,既无寒凉之弊,又无温燥之虞,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组方严谨,疗效显著。但临床上,王教授强调辨证论治,灵活化裁,如风邪犯肺宜散,寒邪干肺宜温,燥邪伤肺宜润,痰湿阻肺宜化,热邪袭肺宜清,脏腑不和宜调等。本文详细阐述“痉咳速效方”组方原则,总结王教授临床常见遣方用药法,并附典型医案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咳速效方 咳嗽 变异性哮喘 王庆国 旋覆花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射干麻黄
下载PDF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ransd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pseudoephedrine and amygdalin in majiepingchuan in vitro
16
作者 Kong Hui Qu Huihua +4 位作者 Qu Baoping Zeng Wenhao Zhao Yan Wang Xueqian Wang Qingguo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38-242,共5页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ransdermal profile of pseudoephedrine and amygdalin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jiepingchuan in rat skin and to reveal their interaction.METHODS: A Franz diffusion cell was used in...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ransdermal profile of pseudoephedrine and amygdalin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jiepingchuan in rat skin and to reveal their interaction.METHODS: A Franz diffusion cell was used in vitro to evaluate the transdermal parameters of cumulative transdermal flux(Q_(tot)), cumulative transmission(T_(tot)), and mean penetration rate(Kp) of pseudoephedrine and amygdalin in majiepingchuan.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es of Q_(tot)over time of pseudoephedrine vs amygdalin and their ratios was adopted for correlation evaluation.RESULTS: At 1, 2, 4, 6, and 8 h, the Q_(tot),T_(tot)and Kp of pseudoephedrine showed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at of amygdalin.CONCLUSION: There was a small difference in theratios of Q_(tot), T_(tot)and Kp between pseudoephedrine and amygdalin, and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EPHEDRINE AMYGDALIN Ma jiepingchuan Transdermal flux CORREL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