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9篇文章
< 1 2 1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庭坚对陶渊明的阐释与接受——从唐宋陶诗接受的整体出发
1
作者 钱志熙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88,共17页
陶渊明在思想与艺术两方面都对后来文学史产生巨大影响,其思想与儒及释道相涉,而又构成一种独立影响历史。陶诗在唐代尚属局部的经典,至宋代则上升为全面的经典,苏轼、黄庭坚在这一接受史过程中是起决定作用的。苏轼运用辩证的艺术思想... 陶渊明在思想与艺术两方面都对后来文学史产生巨大影响,其思想与儒及释道相涉,而又构成一种独立影响历史。陶诗在唐代尚属局部的经典,至宋代则上升为全面的经典,苏轼、黄庭坚在这一接受史过程中是起决定作用的。苏轼运用辩证的艺术思想来论陶,突破了仅以平淡论陶的传统阐释方式,黄庭坚也从自然与法度的辩证结合来认识陶诗的高度。苏黄的观点为南宋以后诸家广泛接受,开启了陶诗接受新的历史。黄庭坚对陶渊明独立的个性、忠义的行为有较强的呼应,其对陶渊明的阐释,往往与庄、禅结合。黄庭坚突破模拟式的学陶法,以一种学而不为、自成一家的再创造的学古方法来学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陶诗接受史 陶诗评论史 唐宋学陶
下载PDF
论黄庭坚诗歌的转折类型与特点
2
作者 贾兵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9-23,共5页
黄庭坚诗歌的转折主要有表现对象的转换、表达方式的变化、情感状态的起伏、叙事内容的曲折和时空变换五种主要形式。在表现对象的转换时以平行、对立、冲突的结构形式对应不同的主题;在表达方式的变化中通过个别词语的双关作用连接上下... 黄庭坚诗歌的转折主要有表现对象的转换、表达方式的变化、情感状态的起伏、叙事内容的曲折和时空变换五种主要形式。在表现对象的转换时以平行、对立、冲突的结构形式对应不同的主题;在表达方式的变化中通过个别词语的双关作用连接上下文;在情感状态的起伏方面使作品呈现出抑扬变化的抒情效果,表现复杂的心态;在叙事时通过曲折的表达增加情节吸引力,展现祸福变化的无常人生;在时空变换上很少依靠题画诗的突然性叙述层级变化追求震惊效果,而多表达对画面境界的向往。体现了宋诗在唐诗意境美之外,通过表达形式的探索,构建独特美学风貌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转折 类型
下载PDF
黄庭坚谪居黔、戎时期的词创作研究
3
作者 赵德坤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谪居黔、戎时期,是黄庭坚词创作的重要阶段。较之其他文类之写作,词更能全面细微而真实地描述黄庭坚的精神世界。远赴西南的悲愁、谪居黔、戎的心态、亲朋之间的交往是黄庭坚这一期间词作内容的基本面向,而贯穿其中的是谪居心态的演进... 谪居黔、戎时期,是黄庭坚词创作的重要阶段。较之其他文类之写作,词更能全面细微而真实地描述黄庭坚的精神世界。远赴西南的悲愁、谪居黔、戎的心态、亲朋之间的交往是黄庭坚这一期间词作内容的基本面向,而贯穿其中的是谪居心态的演进之迹。由此形成的凄婉、疏快、豪荡与自然等多种审美品质,则拓展了山谷词的内容,丰富了山谷词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戎时期 词创作 谪居心态
下载PDF
以诗法为文法:黄庭坚文章学理论构建及其创作实践
4
作者 钟诗雅 吴中胜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7-52,共6页
江西诗派有门可入,有法可循,在北宋中后期至南宋影响广泛,蔚为大观。黄庭坚虽以诗名世,但其对文法也有所探索,他打通诗法与文法的界限,从诗法中抽绎出文法,涉及“篇法”“句法”“字法”“用事之法”等方面,提出了“法度”“关键”“布... 江西诗派有门可入,有法可循,在北宋中后期至南宋影响广泛,蔚为大观。黄庭坚虽以诗名世,但其对文法也有所探索,他打通诗法与文法的界限,从诗法中抽绎出文法,涉及“篇法”“句法”“字法”“用事之法”等方面,提出了“法度”“关键”“布置”等概念,用以指导文章创作,之后经由门人后学继承发挥,影响深远,促进了南宋文章学之深化。而黄庭坚本人也因其诗律精深,故在“近于诗者”的短篇文章创作方面取得佳绩,有文章“愈小愈工”之称,他的题跋、尺牍等短篇文章精巧蕴藉、富含理趣,其中很多谈论做人、治学、诗文的文字,有精辟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法 文法 以诗法为文法
下载PDF
赋可补史:黄庭坚两篇不明律赋与北宋科举及试赋的双向互证
5
作者 黄伟豪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9-29,共11页
今存黄庭坚律赋仅有两篇,即《位一天下之动赋》和《春秋元气正天端赋》,见《山谷别集》,惟黄?《山谷年谱》及今人皆未系年,后人亦几无论之者。采用双向互证的方法,一方面可从北宋科举试赋推测二赋撰作年代,并按律赋体例对之略加评骘;另... 今存黄庭坚律赋仅有两篇,即《位一天下之动赋》和《春秋元气正天端赋》,见《山谷别集》,惟黄?《山谷年谱》及今人皆未系年,后人亦几无论之者。采用双向互证的方法,一方面可从北宋科举试赋推测二赋撰作年代,并按律赋体例对之略加评骘;另一方面可反过来从二赋引证、反证与廓清长期以来有关北宋科举试赋的若干成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赋 北宋 科举 双向互证
下载PDF
禅学视角下的书画创造论——以黄庭坚和董其昌为例
6
作者 刘佳妮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59,共6页
禅学对中国书画的影响持久深远,它与中国书画的结合融会在历史上已然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并且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思想。本文以对宋代黄庭坚和明代董其昌的“以禅论书画”的思想探究为例,窥探禅学影响在书画... 禅学对中国书画的影响持久深远,它与中国书画的结合融会在历史上已然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并且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思想。本文以对宋代黄庭坚和明代董其昌的“以禅论书画”的思想探究为例,窥探禅学影响在书画理论中的具体表现,以进一步探明禅学与书画的深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学 董其昌 以禅论书 以禅喻画
下载PDF
论黄庭坚对苏轼词的接受及其词史意义
7
作者 张美丽 《学术交流》 CSSCI 2024年第10期183-192,共10页
黄庭坚作为“苏门四学士”中的一员,他的词的创作接受苏轼词,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黄庭坚与苏轼都有“诗词同源”的文学观念,二是他们有相似的贬谪的人生经历。另外,与当时词坛的创作风气有关,“以诗为词”,向苏轼学习是北宋中后... 黄庭坚作为“苏门四学士”中的一员,他的词的创作接受苏轼词,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黄庭坚与苏轼都有“诗词同源”的文学观念,二是他们有相似的贬谪的人生经历。另外,与当时词坛的创作风气有关,“以诗为词”,向苏轼学习是北宋中后期词人的群体选择。黄庭坚接受苏轼词,主要表现在抒情的自我化和多用题序两个方面。黄庭坚对苏轼词接受之后能够在题材内容和表达方式等方面有所创新,这些创新体现了山谷词“以诗为词”的创新胆识和锐意改革的勇气及其词的独特成就。黄庭坚接受苏轼词有着重要的词史意义,他学苏但又不囿于苏,能够有所超越,并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词成为两宋之间词体发展的一座桥梁,在词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同时对传播苏轼词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词 诗词同源 以诗为词
下载PDF
黄庭坚行书《苦笋赋》考
8
作者 杨帆 张乂 《艺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5期27-35,共9页
黄庭坚创作《苦笋赋》的时间在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初夏。因知笋而吃笋,因思笋而乞笋,因悟笋而写笋,这是黄庭坚创作《苦笋赋》的缘由。而黄庭坚的门生廖铎、宗亲黄斌老,是促成其创作《苦笋赋》的两个重要人物。南宋以来的文献不仅... 黄庭坚创作《苦笋赋》的时间在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初夏。因知笋而吃笋,因思笋而乞笋,因悟笋而写笋,这是黄庭坚创作《苦笋赋》的缘由。而黄庭坚的门生廖铎、宗亲黄斌老,是促成其创作《苦笋赋》的两个重要人物。南宋以来的文献不仅著录《苦笋赋》的赋文内容,也记载《苦笋赋》的递藏情况,还记录《苦笋赋》的书法行款、用印,以及传移摹写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笋赋》 书文并美 廖铎 黄斌老
下载PDF
“不践前人旧行迹,独惊斯世擅风流”——论黄庭坚南贬宜州诗词的文学意涵与文化价值
9
作者 丁畅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5-81,共7页
黄庭坚晚年在政治生活中的渐趋沉沦与元祐新旧党争密切相关。其政治命运因《神宗实录》案一事发生转折,崇宁年间三立“元祐党人碑”事件加深了他废黜被贬的命运,其《荆南承天院记》一文由于涉及党争成为其“羁管宜州,魂留异域”的直接... 黄庭坚晚年在政治生活中的渐趋沉沦与元祐新旧党争密切相关。其政治命运因《神宗实录》案一事发生转折,崇宁年间三立“元祐党人碑”事件加深了他废黜被贬的命运,其《荆南承天院记》一文由于涉及党争成为其“羁管宜州,魂留异域”的直接原因。在偃蹇仕途生活的影响之下,他南贬宜州诗词的主题意蕴集中于抒怨愤、思挚友、悟禅理、咏风物等多维指向,艺术风貌主要昭显出平淡自然、无意于诗的诗学走向,在构思布局、句法字法、使事用典等方面实现了外在的“平”与内蕴“不平”的统一。这一时期的诗词创作讽兴曲喻、兴寄高远,既有温柔敦厚之风,又不乏平淡闲远与旷达劲健,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文学意涵和地域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贬谪诗 宜州 艺术新变 文化价值
下载PDF
论黄庭坚词对儒家诗教的传承
10
作者 柳萌 《文化与传播》 2024年第4期43-55,共13页
黄庭坚身处北宋后期,这一时期是词学变革期中的重要阶段,在北宋儒学复兴的背景和诗文革新运动的波及下,其词论和词作都受到了儒家诗教观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诗化倾向。该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写作手法上提倡借鉴诗的语言与结构;主张... 黄庭坚身处北宋后期,这一时期是词学变革期中的重要阶段,在北宋儒学复兴的背景和诗文革新运动的波及下,其词论和词作都受到了儒家诗教观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诗化倾向。该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写作手法上提倡借鉴诗的语言与结构;主张词也应具备抒怀言志的功能,表达词人的个人情感与理想追求;词的风格上追求雅正和韵味,以词人自身的才学和性情为支撑,实现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文质并重从而达到雅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诗教 以诗为词 诗化
下载PDF
黄庭坚饮食诗的“融典以寄托”
11
作者 贺艳艳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作为宋诗风调的奠基者,黄庭坚可谓名副其实。他的诗歌呈现了丰富的文人生活气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赠答诗、次韵诗、咏物诗尤其“真实”,既反映了时人的生活,又充满幽默戏谑之气。在这三类题材中,对饮食之物的描写可谓精彩绝伦,有以此为... 作为宋诗风调的奠基者,黄庭坚可谓名副其实。他的诗歌呈现了丰富的文人生活气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赠答诗、次韵诗、咏物诗尤其“真实”,既反映了时人的生活,又充满幽默戏谑之气。在这三类题材中,对饮食之物的描写可谓精彩绝伦,有以此为材的交际诗,有以此竞技诗才的次韵诗,也有专为描摹饮食的咏物诗。这些诗并不单纯照实写物,而是大量运用典故来表达诗人的内在情感,实现了“融典”写物“以寄托”,反映了他“以学养情”的诗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诗 融典寄托 以学养情
下载PDF
黄庭坚《煎茶赋》与宋代茶文化
12
作者 李光生 《地方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27-33,共7页
黄庭坚一生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其贬官于蜀地所作的《煎茶赋》,是宋代唯一以茶事为主轴的作品,反映了宋代丰富的茶文化现象,具体体现在:宋代“煎茶”与“点茶”混用的情形,呈现感官评鉴与名茶次第,批评唐代以来的饮茶观念并创新饮茶养... 黄庭坚一生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其贬官于蜀地所作的《煎茶赋》,是宋代唯一以茶事为主轴的作品,反映了宋代丰富的茶文化现象,具体体现在:宋代“煎茶”与“点茶”混用的情形,呈现感官评鉴与名茶次第,批评唐代以来的饮茶观念并创新饮茶养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茶赋》 茶文化
下载PDF
阅读史视野下的宋代士人与读书——以黄庭坚为中心的考察
13
作者 王灿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4年第3期7-23,共17页
读者与文本的交流,除了形成文学作品的意义,阅读文本往往也成为一种创造性的转换,读书诗就是此类典范,但一般论者往往忽视其史料价值。北宋承五代之乱,社会秩序以及道德伦常受到严重破坏,知识分子为了重建社会秩序以及道德伦常,因而也... 读者与文本的交流,除了形成文学作品的意义,阅读文本往往也成为一种创造性的转换,读书诗就是此类典范,但一般论者往往忽视其史料价值。北宋承五代之乱,社会秩序以及道德伦常受到严重破坏,知识分子为了重建社会秩序以及道德伦常,因而也产生一股自我理性反省的时代思潮。这一时期,由于科举规模与内容的扩大、书籍出版的技术革新,加之“诗从书中来”的风气渐盛,读书诗由此兴起。在阅读史的视野下,尝试通过对黄庭坚及其读书诗的研究,借以探察宋代士人关于阅读的各类活动,并兼而论述读书诗的史料价值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史 读书诗 宋代 士人
下载PDF
跟着书家学文言文 黄庭坚《雪寒帖》
14
作者 张园园 邵希林 《书法教育》 2024年第8期54-57,共4页
看一看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黔安居士、清风阁、涪翁。黄庭坚作诗自成一家,为当世所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诗影响深远,被奉为“江西诗派”的宗主。元祐年间,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一同游学于苏轼门下,史称“... 看一看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黔安居士、清风阁、涪翁。黄庭坚作诗自成一家,为当世所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诗影响深远,被奉为“江西诗派”的宗主。元祐年间,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一同游学于苏轼门下,史称“苏门四学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门四学士 江西诗派 晁补之 秦观 张耒 涪翁 苏轼
下载PDF
风义平生师友间——苏东坡与黄庭坚
15
作者 刘墨 《中国书画》 2024年第9期33-33,共1页
在苏轼不知道黄庭坚之前,就被超逸绝尘的黄庭坚的诗文惊到了,孙觉请苏轼为其扬名,苏轼大笑:“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去接近别人,别人也会主动接近他,逃名而不可得,何须扬名?”熙宁五年(1072),苏轼将去湖州前。
关键词 苏东坡 孙觉 苏轼 熙宁五年 诗文
下载PDF
黄庭坚书学思想研究
16
作者 段子璇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6期109-111,共3页
黄庭坚作为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深远的宋代书法家之一,其书学思想在中国书法理论史中占有重要位置,并且凭借着思辨精神以独特的用笔特点开创宋代草书新风貌。此篇文章主要阐述黄庭坚与苏轼的书学关系,引出黄庭坚的“尚意”思想,分析“以禅... 黄庭坚作为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深远的宋代书法家之一,其书学思想在中国书法理论史中占有重要位置,并且凭借着思辨精神以独特的用笔特点开创宋代草书新风貌。此篇文章主要阐述黄庭坚与苏轼的书学关系,引出黄庭坚的“尚意”思想,分析“以禅喻书”的内涵,并基于黄庭坚为人熟知的书法作品,探讨其书学思想下的作品风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学思想 尚意 以禅喻书
下载PDF
论黄庭坚诗歌中的“江湖”意象
17
作者 廖泽宇 《艺术科技》 2024年第4期16-18,共3页
目的:分析黄庭坚诗歌中存在的“江湖”意象。方法:通过分析江湖的景与情思、江湖的梦与隐逸、江湖的成因与价值,讨论“江湖”意象。结果:“江湖”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意象,被文人反复吟咏。北宋诗人黄庭坚笔下的“江湖”充分... 目的:分析黄庭坚诗歌中存在的“江湖”意象。方法:通过分析江湖的景与情思、江湖的梦与隐逸、江湖的成因与价值,讨论“江湖”意象。结果:“江湖”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意象,被文人反复吟咏。北宋诗人黄庭坚笔下的“江湖”充分展现了其沉浮仕途中的心态与愿景,从对家乡的思怀、对文人唱和的追忆到对脱离官场、归隐江湖的向往,“江湖”意象贯穿其创作始终,其生成受到诗人故土风情、佛道思想、坎坷仕途的影响。结论: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进入自觉艺术审美阶段的第一个重要范畴,能够确保诗歌语境更加富有象征性、情感性以及审美性。在某种程度上,诗歌的创作和构思是一种意象的连接和选择方式,诗歌的意象结构较为丰富且灵活多变,这也是诗人的创作别具风格的关键。黄庭坚重视对诗法的研炼,具有较强的驾驭和运用语言与意象的能力,他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创建了很多较为独特的意象组合,如并置式意象组合能够利用时空之间所具有的跳跃性进行意象搭配,以此起到丰富诗歌艺术层次的作用,并且在对比式意象组合过程中,会利用抽象和具体、动态和静态等方式传达情意。黄庭坚诗中的这片“江湖”为两宋留下了丰富的隐逸诗作,拓展了自古以来对“江湖”意象的书写,值得后世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湖”意象 隐逸诗
下载PDF
从“江湖”一词的来源解读黄庭坚“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多重含义
18
作者 王志远 《今古文创》 2024年第7期41-43,共3页
《寄黄几复》是黄庭坚诗作中的名篇,颔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甚至被人当作是山谷诗中最好的两句诗。历代诗论家已经对“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进行了许多的解读,但是前人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在“江湖”“夜雨”“... 《寄黄几复》是黄庭坚诗作中的名篇,颔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甚至被人当作是山谷诗中最好的两句诗。历代诗论家已经对“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进行了许多的解读,但是前人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在“江湖”“夜雨”“十年灯”这三个名词或名词短语的逻辑顺序上。本文从“江湖”一词的来源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借助《庄子·大宗师》中所提出的“江湖”概念,分析“江湖夜雨十年灯”所蕴含的诗人的多重复杂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黄几复》 江湖 庄子
下载PDF
黄庭坚与周敦颐二家族交谊考论——以新见北宋黄宽墓志为中心
19
作者 卢庆辉 邓虹康 《湘南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1-27,共7页
依据新出土《宋故江夏黄先生墓志铭》可知,黄宽为黄庭坚的堂叔,黄宽之女嫁与墓志撰文者周绅之子。墓志书丹者周寿、篆额者周焘系周敦颐之子。黄庭坚与周敦颐两个家族以崇学尚德之风为基石、以血缘姻亲为纽带,有着密切往来。黄庭坚对周... 依据新出土《宋故江夏黄先生墓志铭》可知,黄宽为黄庭坚的堂叔,黄宽之女嫁与墓志撰文者周绅之子。墓志书丹者周寿、篆额者周焘系周敦颐之子。黄庭坚与周敦颐两个家族以崇学尚德之风为基石、以血缘姻亲为纽带,有着密切往来。黄庭坚对周敦颐十分推崇,他与周寿关系十分密切,二人在思想与书法领域有着频繁交流。周寿不仅跟随黄庭坚学习禅道,而且继承了黄庭坚的书法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敦颐 宋故江夏黄先生墓志
下载PDF
黄庭坚笔下的美食
20
作者 《餐饮世界》 2024年第7期40-43,共4页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以谪仙自称,世称金华仙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将其列为“山谷体”。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笔下多...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以谪仙自称,世称金华仙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将其列为“山谷体”。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笔下多有美食的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名文学家 沧浪诗话 江西诗派 严羽 山谷体 涪翁 宋四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