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维度定性定量评价电子束辐照灭菌对黄芪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田齐聪 于敏 +4 位作者 刘守国 焦连庆 时晓宇 姜先慧 张凤清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7,I0002,共12页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灭菌对黄芪质量的影响,采用不同辐照吸收剂量(2、4、6、8、10、12、14、16、18 kGy)处理黄芪样品,测定其微生物水平、多种化学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及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的细胞存活率,比较灭菌前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灭菌对黄芪质量的影响,采用不同辐照吸收剂量(2、4、6、8、10、12、14、16、18 kGy)处理黄芪样品,测定其微生物水平、多种化学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及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的细胞存活率,比较灭菌前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指纹图谱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吸收剂量≥10 kGy时,黄芪微生物水平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规定;不同吸收剂量下黄芪中毛蕊异黄酮含量、毛蕊异黄酮苷含量、刺芒柄花素含量、芒柄花苷含量、2,2-联苯基-1-苦基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率、3-氧代-2苯基-4,4,5,5-四甲基咪唑啉-1氧自由基(PTIO·)清除率、铁氰化钾还原力及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存活率较灭菌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灭菌后黄芪SERS指纹图谱、HPLC指纹图谱与未灭菌样品图谱相比,相似度均大于0.900;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确认HPLC指纹图谱中13个共有峰结构,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13个共有峰与抗氧化活性关联度均大于0.600,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刺芒柄花素、芒柄花苷含量与黄芪抗氧化活性的关联度均大于0.700。综上,吸收剂量18 kGy及以下的电子束辐照灭菌对黄芪质量无影响,上述4种化合物含量与黄芪抗氧化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作为其抗氧化活性的质量标志物。本研究可为电子束灭菌技术在黄芪灭菌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灭菌 抗氧化活性 谱效学 质量评价
下载PDF
黄芪免疫调节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展
2
作者 曾雯 周胜强 +3 位作者 黄佳 谭玲娟 李枝鑫 刘芳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免疫性疾病发生率逐年增长,目前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存在治疗过度、治疗不足、毒副作用大等问题。黄芪及其有效成分免疫调节活性显著,具有双向调节免疫、抗炎、抗氧化应激、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在治疗... 免疫性疾病发生率逐年增长,目前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存在治疗过度、治疗不足、毒副作用大等问题。黄芪及其有效成分免疫调节活性显著,具有双向调节免疫、抗炎、抗氧化应激、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在治疗肿瘤、重症肌无力、炎症性肠病、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免疫性疾病方面疗效突出。黄芪可多途径、多靶点防治免疫性疾病,现综述黄芪及其活性成分(黄芪皂苷Ⅲ、黄芪皂苷Ⅳ、环黄芪醇及黄酮类化合物)调节免疫的作用及机制,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 药理作用 活性成分 中药研究
下载PDF
经典名方防己黄芪汤的历史沿革与关键信息考证
3
作者 孟庆鸿 张林 +4 位作者 李文飞 谭茹琪 黄悦 赵京博 曾凤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通过系统梳理古今文献,从处方溯源与历史发展、方名与异名、基原与炮制、剂量与剂型、主治与功效、现代临床应用6个方面,对防己黄芪汤的历史沿革与关键信息进行考证与分析,为经典名方防己黄芪汤的研发提供文献与科学双重依据。
关键词 防己黄 经典名方 《金匮要略》 文献考证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唐蜀华运用黄芪生脉饮化裁治疗心律失常验案4则
4
作者 朱时典 王今 +1 位作者 刘福明 范群丽 《江苏中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53-56,共4页
心律失常可归属于中医学“心动悸”范畴,乃本虚标实之证。全国名中医唐蜀华教授具有多年临证经验,尤其善于运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本病,并屡获良效。黄芪生脉饮为益气养阴法之代表方,唐师尊古而不泥古,提出临证当把握“滋养气阴,顾护心体”... 心律失常可归属于中医学“心动悸”范畴,乃本虚标实之证。全国名中医唐蜀华教授具有多年临证经验,尤其善于运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本病,并屡获良效。黄芪生脉饮为益气养阴法之代表方,唐师尊古而不泥古,提出临证当把握“滋养气阴,顾护心体”的核心思想,随证化裁。邪毒舍心之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当重症缓图,衷中参西;心脾两虚之桥本甲状腺炎伴心律失常,当调和气血,燮理阴阳;气阳衰竭之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当溯本求源,制衡矛盾;心肾阳虚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当温阳护体,协调形神。如此则平治于权衡,而致中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动悸 生脉饮 唐蜀华 名医经验 验案
下载PDF
黄芪补肾活血汤对芳香化酶抑制剂诱导骨质疏松模型小鼠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
5
作者 浦冬青 冯丹丹 +4 位作者 张梦棣 刘炳蔚 时光喜 陈翰翰 李静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861-2867,共7页
背景:芳香化酶抑制剂尽管显著提高了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获益,但其相关的不良事件——骨质疏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黄芪补肾活血汤能有效预防芳香化酶抑制剂所致骨质疏松的发生,但是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究黄芪... 背景:芳香化酶抑制剂尽管显著提高了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获益,但其相关的不良事件——骨质疏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黄芪补肾活血汤能有效预防芳香化酶抑制剂所致骨质疏松的发生,但是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究黄芪补肾活血汤对芳香化酶抑制剂所致骨质疏松模型小鼠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60只8周龄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补肾活血汤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小鼠均切除双侧卵巢联合皮下注射来曲唑构建绝经后芳香化酶抑制剂所致骨质疏松模型,黄芪补肾活血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9.24,9.62,4.81 g/(kg·d)黄芪补肾活血汤进行灌胃(1次/d),阳性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5 mg/kg灌胃(1次/周)。给药3个月后,Micro-CT检测胫骨骨密度和骨微结构,对股骨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蛋白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骨密度显著下降、骨小梁形态疏松断裂、血清中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显著上升,表明芳香化酶抑制剂所致骨质疏松模型构建成功;②与模型组相比,黄芪补肾活血汤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骨密度、骨微结构显著改善,骨小梁形态增粗致密,血清中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显著下降,破骨细胞数量减少,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蛋白表达下降,骨保护素蛋白表达升高。结果表明,黄芪补肾活血汤可能调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素信号通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改善骨小梁形态和骨微结构,提高骨密度,进而预防芳香化酶抑制剂所致骨质疏松模型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汤 芳香化酶抑制剂 骨质疏松症 破骨细胞活性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骨保护素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复方麝香黄芪滴丸成型工艺优选及挥发性成分含量测定
6
作者 邵梦迪 张舒彦 +4 位作者 郑淇 常春辉 李家豪 张运克 贾永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5,共8页
目的优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成型工艺,并完善该复方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基质种类、基质和药液比例、滴距的最佳考察范围;以外观性状、丸重差异、溶散时限等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复方... 目的优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成型工艺,并完善该复方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基质种类、基质和药液比例、滴距的最佳考察范围;以外观性状、丸重差异、溶散时限等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复方麝香黄芪滴丸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以3批复方麝香黄芪滴丸为检测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龙脑、麝香酮和藁本内酯含量;色谱柱为HP-5石英毛细管柱,进样口温度260℃,程序升温,检测器温度300℃,分流比10:1,载气为氮气,流速为1.0 mL·min^(-1)。结果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基质:基质=0.99、药物:基质=0.55、滴距=6.00,综合评分为0.8452;龙脑、麝香酮和藁本内酯与相邻成分色谱峰均达到基线分离;3种成分的线性范围依次为0.327~1.962、0.140~0.840、0.7105~4.263μg(均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2.30%(RSD=1.65%,n=6)、101.28%(RSD=0.81%,n=6)、98.99%(RSD=0.65%,n=6);3种成分的平均含量依次为0.2017、0.0847、1.3829 mg·g^(-1)。结论该成型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建立的气相色谱法能同时测定复方麝香黄芪滴丸中龙脑、麝香酮和藁本内酯的含量,可用于复方麝香黄芪滴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麝香黄滴丸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成型工艺 气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黄芪甲苷可缓解MC3T3-E1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并促进成骨
7
作者 张加豪 李嘉程 +3 位作者 温明韬 郭艳波 骆帝 李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529-3536,共8页
背景:氧化应激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减少氧化应激水平与增加抗氧化防御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研究方向。研究证实黄芪甲苷具有抗骨质疏松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氧化应激条件下MC3T3-E1细胞成骨的... 背景:氧化应激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减少氧化应激水平与增加抗氧化防御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研究方向。研究证实黄芪甲苷具有抗骨质疏松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氧化应激条件下MC3T3-E1细胞成骨的作用。方法:将MC3T3-E1细胞分4组培养:对照组加入完全培养基,模型组加入含过氧化氢的完全培养基干预24 h后更换为完全培养基,黄芪甲苷组加入含过氧化氢、黄芪甲苷的完全培养基干预24 h后更换为含黄芪甲苷的完全培养基,抑制剂组加入含过氧化氢、黄芪甲苷、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ERK)抑制剂的完全培养基干预24 h后更换为含黄芪甲苷、ERK抑制剂的完全培养基。过氧化氢干预48 h后,通过丙二醛含量检测黄芪甲苷对MC3T3-E1细胞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过氧化氢干预48 h后进行成骨诱导培养,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验证MC3T3-E1细胞成骨及矿化能力,通过RT-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成骨相关蛋白及ERK/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模型组细胞内碱性磷酸酶含量与矿化结节形成均少于对照组(P<0.05),黄芪甲苷组细胞内碱性磷酸酶含量与矿化结节形成均多于模型组(P<0.05)。(2)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内丙二醛含量增加(P<0.05),骨钙素、RUNX2、Ⅰ型胶原蛋白的mRNA与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AMPK mRNA与p-AMPK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组细胞内丙二醛含量减少(P<0.05),骨钙素、RUNX2、Ⅰ型胶原蛋白的mRNA与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ERK1/2、AMPK mRNA表达升高(P<0.05),p-AMPK、p-ERK1/2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ERK抑制剂可部分抑制黄芪甲苷的上述作用。(3)结果表明,黄芪甲苷可通过激活ERK/AMPK信号通路促进氧化应激条件下MC3T3-E1细胞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苷 骨质疏松症 MC3T3-E1细胞 氧化应激 ERK/AMPK信号通路 成骨 工程化骨材料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对老年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EGF、TIMP-1及PGE2的影响
8
作者 高月 李佳 《中医药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评价黄芪建中汤对老年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7月-2023年5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就诊的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每组42例。西药组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在西... 目的:评价黄芪建中汤对老年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7月-2023年5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就诊的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每组42例。西药组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溃疡愈合情况、肠道菌群分布情况,比较两组胃黏膜形态、胃黏膜功能指标、血清生物标志物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为92.86%(39/42)显著高于西药组的76.19%(32/42)(P<0.05)。联合组患者的黏膜厚度、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腺体密度变化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1)。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水平均高于西药组(P<0.05,P<0.01)。联合组患者的PGⅡ、PGI/PGⅡ比值、EGF、PGE2均高于西药组(P<0.01),PGⅡ、TIMP-1水平低于西药组(P<0.01)。联合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恶心、腹泻、食欲不振)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老年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能有效提高溃疡愈合率,改善胃黏膜形态,调节胃黏膜功能指标及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中汤 胃溃疡 胃黏膜功能指标 血清生物标志物 脾胃虚寒
下载PDF
环黄芪醇促进脊髓损伤小鼠运动功能恢复及皮质神经元再生的相关机制
9
作者 陶紫晗 赛吉拉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4258-4265,共8页
背景:前期研究证实,环黄芪醇能够促进坐骨神经损伤修复,且环黄芪醇能够激活端粒酶反转录酶进一步参与外周感觉神经元轴突再生的调节。但环黄芪醇是否可以激活皮质神经元轴突再生仍然未知,尤其是环黄芪醇是否参与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运动... 背景:前期研究证实,环黄芪醇能够促进坐骨神经损伤修复,且环黄芪醇能够激活端粒酶反转录酶进一步参与外周感觉神经元轴突再生的调节。但环黄芪醇是否可以激活皮质神经元轴突再生仍然未知,尤其是环黄芪醇是否参与脊髓损伤修复过程中运动功能的恢复。目的:探究环黄芪醇对小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以及环黄芪醇促进皮质神经元再生的相关机制。方法:①将12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溶剂组、环黄芪醇组,每组6只,构建脊髓损伤模型后分别腹腔注射含2%吐温20和5%二甲基亚砜的PBS、环黄芪醇(20 mg/kg),连续给药12周,使用BMS运动功能评分评估小鼠肢体运动功能;②体外培养E14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分为二甲基亚砜组与环黄芪醇组,分别用二甲基亚砜、0.5μmol/L环黄芪醇体外培养3 d;③E7孕鼠分为溶剂组与环黄芪醇组,分别腹腔注射含2%吐温20和5%二甲基亚砜的PBS、20 mg/kg环黄芪醇,连续给药7 d,分离出胎鼠大脑皮质,体外培养皮质神经元3 d;④对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进行Tuj1免疫荧光染色,分析Tuj1阳性细胞的轴突长度,验证环黄芪醇对皮质神经元轴突再生的作用;对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进行Tuj1、端粒酶反转录酶双标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环黄芪醇对端粒酶反转录酶表达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中端粒酶反转录酶蛋白的相对表达;⑤将6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溶剂组、环黄芪醇组,每组3只,构建脊髓损伤模型后分别腹腔注射含2%吐温20和5%二甲基亚砜的PBS和环黄芪醇(20 mg/kg),连续给药7 d,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脊髓组织中端粒酶反转录酶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与结论:①脊髓损伤后环黄芪醇治疗4,6,8,12周,环黄芪醇组小鼠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溶剂组(P<0.0001);脊髓损伤后环黄芪醇治疗7 d,环黄芪醇组小鼠脊髓组织中端粒酶反转录酶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溶剂组(P<0.05);②Tuj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0.5μmol/L环黄芪醇组体外干预的皮质神经元轴突长度显著大于二甲基亚砜组(P<0.001),腹腔注射20 mg/kg环黄芪醇组的皮质神经元轴突长度显著大于溶剂组(P<0.01);③端粒酶反转录酶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0.5μmol/L环黄芪醇组体外干预的皮质神经元的端粒酶反转录酶荧光强度显著大于二甲基亚砜组(P<0.01);④蛋白免疫印迹检测显示,0.5μmol/L环黄芪醇组体外干预的皮质神经元中端粒酶反转录酶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二甲基亚砜组(P<0.05),腹腔注射20 mg/kg环黄芪醇组的皮质神经元中端粒酶反转录酶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溶剂组(P<0.05)。结果表明,环黄芪醇能够促进皮质神经元轴突生长并改善小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这一现象可能与端粒酶反转录酶的表达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黄 皮质神经元 轴突生长 端粒酶反转录酶 运动功能 脊髓损伤 工程化动物模型
下载PDF
大剂量黄芪联合西药治疗消化型溃疡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10
作者 焦媛 万伟霞 +1 位作者 许梦莹 牛凯云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型溃疡出血患者应用大剂量黄芪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06月至2024年06月我院收治的90例消化型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西咪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的患者纳入... 目的探讨消化型溃疡出血患者应用大剂量黄芪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06月至2024年06月我院收治的90例消化型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西咪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5例),基于西药治疗接受大剂量黄芪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45例)。比较两组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胃肠激素水平,观察、统计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较之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7.78%)和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均显著更高,泛酸嗳气、乏力、便血、大便干结等主要中医症状评分和胃泌素水平则均显著更低,P<0.05;较之治疗前,治疗后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均显著更高,泛酸嗳气、乏力、便血、大便干结等主要中医症状评分和胃泌素水平则显著更低,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消化型溃疡出血患者采取大剂量黄芪联合西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胃肠激素水平,安全性还较为良好,于临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药 消化型溃疡出血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黄芪三七合剂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张何银 黄运冬 刘慧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三七合剂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DN患者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黄芪三七合剂治疗,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黄芪三七合剂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DN患者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黄芪三七合剂治疗,对比两组肾功能、免疫功能、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Scr、UAER、BUN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Scr、UAER、BUN较对照组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D4^(+)与CD3^(+)均较治疗前增高,CD8^(+)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CD4^(+)、CD3^(+)较对照组更高,CD8^(+)较对照组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hs-CRP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IL-6、TNF-α、hs-CRP较对照组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GSH-Px、SOD均较治疗前增高,丙二醛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GSH-Px、SOD较对照组更高,丙二醛较对照组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芪三七合剂治疗DN能减轻患者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免疫力,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三七合剂 肾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患者症状的缓解作用
12
作者 刘豪杰 蒋正冬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接受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对其症状的缓解作用,以及对患者胃肠激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5月至2023年12月宜兴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规律作息、...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接受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对其症状的缓解作用,以及对患者胃肠激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5月至2023年12月宜兴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规律作息、营养均衡的基础上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雷贝拉唑钠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35例,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黄芪建中汤加味)。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肠激素、炎症因子,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各积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更低;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均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更高(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效果显著,可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并能够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建中汤 炎症反应 胃肠激素
下载PDF
针灸推拿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观察
13
作者 向林 龙志霞 《医药前沿》 2025年第2期80-82,86,共4页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首钢水钢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针灸推拿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对照组(针灸推拿)各53例。比...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首钢水钢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针灸推拿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和对照组(针灸推拿)各53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疼痛程度、颈椎病症状、颈椎功能、颈椎旋转活动度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疼痛、麻木、头晕、乏力)、疼痛程度、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颈椎病症状评分、颈椎旋转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症状缓解,减轻疼痛程度,抑制炎症反应,利于颈椎功能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灸 推拿 桂枝五物汤 颈椎功能 疼痛程度
下载PDF
黄芪活性成分生理功能及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明泽 李国锋 +2 位作者 黄玉龙 张霁红 张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98-407,共10页
黄芪作为最为常用的中药材,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有黄芪甲苷、黄芪黄酮和黄芪多糖。这些成分赋予黄芪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消炎、保护心脑血管、保护内脏组织、抗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文章从黄芪活性成分的生理功能及... 黄芪作为最为常用的中药材,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有黄芪甲苷、黄芪黄酮和黄芪多糖。这些成分赋予黄芪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消炎、保护心脑血管、保护内脏组织、抗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文章从黄芪活性成分的生理功能及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黄芪及其活性成分在食品工业中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成分 甲苷 多糖 黄酮
下载PDF
黄芪药渣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对饲料感官、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金丽娜 蒋苏苏 +2 位作者 敬淑燕 何建文 张慧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0-636,共7页
本试验探讨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 Bunge)药渣和全株玉米(Zea mays L.)混合青贮对青贮饲料感官、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旨在为黄芪药渣及其它中药渣饲料资源化应用提供新途径。共设4个混合水平,黄芪药渣分别占全株... 本试验探讨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 Bunge)药渣和全株玉米(Zea mays L.)混合青贮对青贮饲料感官、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旨在为黄芪药渣及其它中药渣饲料资源化应用提供新途径。共设4个混合水平,黄芪药渣分别占全株玉米鲜重的0%,5%,10%,15%。青贮饲料发酵240 d后,取样检测评定。结果表明:黄芪药渣和全株玉米混合青贮有利于改善青贮饲料的气味和结构;0%混合水平的饲料pH值、乙酸(Acetic acid, AA)和氨态氮(Ammoniacal nitrogen, NH3-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混合水平(P<0.05);乳酸(Lactic acid, L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混合水平(P<0.05);0%混合水平饲料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磷(Phosphorus)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混合水平(P<0.05),5%混合水平CP、粗脂肪(Ether Extract, EE)、P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混合水平(P<0.05);随着混合水平升高,干物质(Dry matter, DM)、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 fiber, 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含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5%混合水平饲料青贮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渣 全株玉米 混合青贮 感官评定 发酵品质 营养品质
下载PDF
金银花黄芪汤联合中药熏洗对肛瘘术后患者肛门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晓梅 苏莉 +3 位作者 袁艳春 浦红云 章慧 陈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金银花黄芪汤联合中药熏洗对肛瘘术后患者肛门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如皋市中医院肛肠外科2020年5月—2021年6月经肛瘘切除术治疗的肛瘘患者162例的病例资料,按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原则,分对照组(81例)和治疗组(81例),两... 目的探讨金银花黄芪汤联合中药熏洗对肛瘘术后患者肛门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如皋市中医院肛肠外科2020年5月—2021年6月经肛瘘切除术治疗的肛瘘患者162例的病例资料,按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原则,分对照组(81例)和治疗组(81例),两组均予以肛瘘切除术治疗。术后对照组采用术后温水熏洗疗法;治疗组采用金银花黄芪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大便失禁严重程度(fecal incontinence severity index,FISI)、渗液程度积分,测定肛门功能指标,治疗后采血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族(interleukin,IL)及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含量,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状况。结果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FISI评分、渗液程度积分降低,治疗后肛管最大收缩压(anal maximum contraction pressure,AMC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nal longest contraction time,ALCT)升高,直肠静息压(rectal resting pressure,RRP)、肛管静息压(anal resting pressure,ARP)降低,治疗后血清IL-4、IL-6、IL-10以及β-EP含量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FISI、渗液程度积分较低,ALCT较低,RRP、ARP较高,血清IL-4、IL-6、IL-10以及β-EP含量较低(P<0.05);对照组创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22.16±3.21)d、(20.04±2.69)d与治疗组(17.25±2.69)d、(15.92±2.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2.84%(59/81),治疗组有效率为90.12%(73/8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银花黄芪汤联合中药熏洗对肛瘘术后患者疗效显著,较好的保护患者肛门功能,降低疼痛应激及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黄 中药熏洗 肛瘘切除术 肛瘘 肛门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应用高光谱图像技术对林下作物质量等级鉴别方法——以黄芪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佳薇 支佶豪 +5 位作者 管雪梅 张颂 苏田 林舒杨 余佩龙 李明宝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84,共6页
黄芪作为一种林下多年生草本,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黄芪粉是黄芪的重要消费形式,不同质量等级的黄芪粉由于内部成分差异,在近红外光谱下具有不同的特性,而肉眼却难以区分。针对不同质量等级间黄芪粉难以鉴别的问题,利用高光谱成... 黄芪作为一种林下多年生草本,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黄芪粉是黄芪的重要消费形式,不同质量等级的黄芪粉由于内部成分差异,在近红外光谱下具有不同的特性,而肉眼却难以区分。针对不同质量等级间黄芪粉难以鉴别的问题,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312组黄芪粉样本进行数据采集,再对光谱信息采用标准正态变化(SNV)、多元散射校正(MSC)和卷积平滑(SG)3种预处理,再利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变量组合集群分析(VCPA)和区间变量迭代空间收缩法(IVISSA)对全波段光谱进行特征提取,以优选的特征波长作为输入,建立K-近邻判别(KNN)和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模型。结果表明:经过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分类效果最好,训练集和测试集准确率分别达到100.00%和98.94%,能够实现黄芪粉的准确分类,为林下作物的等级鉴别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鉴别 特征波长提取 机器学习
下载PDF
黄芪甲苷可抑制炎性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及炎症反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婧文 郭敏芳 +7 位作者 张冰心 穆秉桃 孟涛 张慧宇 马存根 殷金珠 宋丽娟 尉杰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5022-5028,共7页
背景:星形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星形胶质细胞的表型变化及功能改变,提示其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治疗靶点。前期研究证实,黄芪甲苷可以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性反... 背景:星形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星形胶质细胞的表型变化及功能改变,提示其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治疗靶点。前期研究证实,黄芪甲苷可以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炎性反应,其是否可以通过Notch-1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调控星形胶质细胞表型和功能,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炎性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及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新生C57BL/6小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CCK-8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活力确定黄芪甲苷及Notch活性抑制剂DAPT的最适浓度;然后将星形胶质细胞分为5组:PBS组、LPS组、LPS+黄芪甲苷组、LPS+DAPT组和LPS+DAPT+黄芪甲苷组,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分泌水平,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水平,用Transwell小室将星形胶质细胞与脾脏单个核细胞共培养,观察CD4 T细胞的迁移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GFAP、星形胶质细胞的A1标记物C3、A2标记物S100A10以及信号通路相关Notch-1、Jag-1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FB、C3、S100A10、PTX3、Notch-1、Jag-1和Hes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根据CCK-8结果,筛选黄芪甲苷终浓度为25μmol/L,DAPT终浓度为50μmol/L进行后续实验;②与PBS组相比,LPS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和一氧化氮分泌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5,P<0.01);与LPS组相比,LPS+黄芪甲苷组、LPS+DAPT组、LPS+DAPT+黄芪甲苷组白细胞介素6(均为P<0.05)、白细胞介素12(P>0.05,P<0.05,P<0.05)和一氧化氮(P<0.05,P<0.01,P<0.01)分泌显著减少;③与PBS组相比,LPS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明显,GFAP表达明显增多,CD4 T细胞的迁移数量明显增多(P<0.01);与LPS组相比,LPS+黄芪甲苷组、LPS+DAPT组、LPS+DAPT+黄芪甲苷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受到显著抑制,CD4 T细胞迁移减少(P<0.05,P<0.05,P<0.01);④与PBS组相比,LPS组A1型标记物C3和CFB的表达增加(P<0.01,P<0.05),而A2型标记物S100A10和PTX3的表达减少(P<0.01,P<0.05);与LPS组相比,LPS+黄芪甲苷组、LPS+DAPT组、LPS+DAPT+黄芪甲苷组C3(均为P<0.01)和CFB(均为P<0.05)的表达显著减少,S100A10(均为P<0.01)和PTX3(P<0.05,P<0.05和P>0.05)的表达增加;⑤与PBS组相比,LPS组Jag-1、Notch-1和Hes表达明显增加(均为P<0.01);与LPS组相比,LPS+黄芪甲苷组、LPS+DAPT组、LPS+DAPT+黄芪甲苷组Jag-1(均为P<0.01)、Notch-1(均为P<0.01)和Hes(P<0.05,P<0.01,P<0.01)表达显著减少;⑥结果表明:黄芪甲苷可通过调控Notch-1信号通路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由A1型向A2型转化,减少炎性因子的分泌和CD4 T细胞的迁移,从而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和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苷 脂多糖 星形胶质细胞 Notch-1/Hes信号通路 神经炎性反应 DAPT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黄芪中42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丽 胡佳薇 +1 位作者 尹丹阳 王敏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225-233,共9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黄芪中42种农药的方法。方法黄芪中的多组分农药采用乙腈提取,上清液经N-丙基乙二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硅胶净化,采用程序升温进样口上机测定,基质匹配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42种农药在0.01~...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黄芪中42种农药的方法。方法黄芪中的多组分农药采用乙腈提取,上清液经N-丙基乙二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硅胶净化,采用程序升温进样口上机测定,基质匹配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42种农药在0.01~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54~0.9999,在空白基质中添加低(0.02 mg/kg)、中(0.40 mg/kg)、高(2.00 mg/kg)3个不同浓度的混合标准品各6份,加标回收率为72.5%~109.3%,相对标准偏差为1.25%~6.07%,检出限为0.002~0.010mg/kg,定量限为0.005~0.030 mg/kg。在100批次黄芪样本中检出6种农药,分别是α-硫丹、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硫环磷、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样品检出率6.0%,样品超标率1.0%,超标农药为氯氰菊酯。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黄芪中42种农药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农药残留
下载PDF
组学技术在黄芪质量评价及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国弟 侯嘉 +1 位作者 强正泽 杨扶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7-1265,共9页
黄芪为补气之要药,临床应用广泛。但因各种因素导致黄芪质量参差不齐现象突出,且现行评价方法难以从整体上把控黄芪药材的质量优劣,未能有效的与不同复方中黄芪功效定向关联,严重影响其临床疗效及安全用药。针对上述问题,探索具有整体... 黄芪为补气之要药,临床应用广泛。但因各种因素导致黄芪质量参差不齐现象突出,且现行评价方法难以从整体上把控黄芪药材的质量优劣,未能有效的与不同复方中黄芪功效定向关联,严重影响其临床疗效及安全用药。针对上述问题,探索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特点的组学技术在中药材黄芪质量优劣性评价中的应用迫在眉睫。鉴于此本文查阅近年文献,对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技术应用于中药材黄芪质量控制(品种、产地、种植方式、逆境、炮制加工)以及药理作用(抗疲劳、抗心衰、防治内分泌疾病、抗肿瘤)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与趋势,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建立其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学技术 质量评价 药理作用 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