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视野下苏北民众的战时心态与选择(1937—1940)——以《黄体润日记》为中心 被引量:2
1
作者 郭丹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127-138,144,共13页
全面抗战时期,沦陷区民众对战争的认识是动态变化的。1938年徐州沦陷,国、共、日、伪多方力量汇聚苏北,使得苏北地区民众的战争观发生了变化。时任徐州丰县代理县长的黄体润将沦陷区的抗战经历和基层民众的生活状况记载于日记之中,反映... 全面抗战时期,沦陷区民众对战争的认识是动态变化的。1938年徐州沦陷,国、共、日、伪多方力量汇聚苏北,使得苏北地区民众的战争观发生了变化。时任徐州丰县代理县长的黄体润将沦陷区的抗战经历和基层民众的生活状况记载于日记之中,反映了战争来临之际国民政府地方官员不同的抗日情绪和个人抉择、沦陷后日军恩威并施策略下苏北民众心态的变化,以及国共两党在基层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从基层视野观察苏北沦陷区,可以进一步还原国民党基层官员、基层民众在战争和利益面前的心理变化及个人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江苏丰县 黄体润日记》 民众心态
下载PDF
抗战时期国民党地方武装的生存策略(1940—1945)——基于《黄体润日记》的考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项浩男 《军事历史研究》 2020年第1期60-75,共16页
长期以来,学界对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地区进行的游击战关注很多,对国民党的游击战研究较少。以黄体润日记为主要材料,可以完整地呈现出一支国民党地方武装抗日游击队在沦陷区谋求生存、坚持抗战的生动历程。全面抗战爆发后,丰县在黄体润... 长期以来,学界对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地区进行的游击战关注很多,对国民党的游击战研究较少。以黄体润日记为主要材料,可以完整地呈现出一支国民党地方武装抗日游击队在沦陷区谋求生存、坚持抗战的生动历程。全面抗战爆发后,丰县在黄体润的领导下建立起了一支抗日武装力量。在与日伪军的长期对峙中,黄体润率领丰军采取多种举措获取武器、补充枪支弹药,通过发行流通券、征收实物保证粮饷供给,并严查物资资敌。为保存实力并打击日伪军,黄体润综合运用游击作战、修筑据点、破坏道路、截击、突袭等战术,始终对日伪军构成威胁。以黄体润为代表的丰县军民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抗战的爱国之情值得肯定,不过其未能妥善处理与中共的关系,拒绝重建统一战线,从大局来看并不利于丰县的抗战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国民党 地方武装 丰县 黄体润
原文传递
庐山训练的个体经验与基层回响——以黄体润为中心
3
作者 项浩男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9-92,共14页
1937年7月,国民政府举办了第三次庐山暑期训练,来自江苏省丰县的黄体润参加了第二期训练,以《黄体润日记》为主要材料,可帮助我们探究一个国民党基层干部参加训练的体验和感悟。黄体润受训期间正值全面抗战爆发,他在学习中愈加坚定了抗... 1937年7月,国民政府举办了第三次庐山暑期训练,来自江苏省丰县的黄体润参加了第二期训练,以《黄体润日记》为主要材料,可帮助我们探究一个国民党基层干部参加训练的体验和感悟。黄体润受训期间正值全面抗战爆发,他在学习中愈加坚定了抗战意志,明确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回到丰县后,黄体润将学习的内容传达给当地干部和民众,宣传国民政府的抗战方针,努力从事抗战动员。黄体润的案例,呈现了国家意志自高层传递至基层的脉络,也为考察国民党的抗战动员模式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训练 黄体润 蒋介石 丰县 抗战动员
原文传递
1935年苏北水灾的地方应对——以《黄体润日记》为视点
4
作者 项浩男 《中国地方志》 2021年第2期59-71,126,共14页
1935年7月10日,黄河在山东鄄城董庄决口,导致鲁南、苏北数县遭受严重水灾,损失惨重。丰县位于江苏省西北端,靠近南四湖,地处黄、淮两河泛滥区的交界地带,受水灾威胁很大。黄河决口之水南下或南四湖湖水外溢,都会使丰县面临危险。以黄体... 1935年7月10日,黄河在山东鄄城董庄决口,导致鲁南、苏北数县遭受严重水灾,损失惨重。丰县位于江苏省西北端,靠近南四湖,地处黄、淮两河泛滥区的交界地带,受水灾威胁很大。黄河决口之水南下或南四湖湖水外溢,都会使丰县面临危险。以黄体润为代表的丰县县政府、县党部公职人员最初对黄河决口并未足够重视,行动缓慢,直至洪水侵入县境后才迅速采取行动。在与洪水博弈的过程中,黄体润等人逐渐变被动为主动,将应急抢险与防患未然相结合,发动全县各区征工兴筑新堤、修补旧堤,根据形势变化调整策略、灵活应对,并在灾后依照上级机构的布置及时开展赈济工作。丰县在此次水灾中的遭遇和作为,既提供了一个微观案例,有助于我们探究一个县对水灾的应对过程,也启发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国民政府基层行政体系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 水灾 微山湖 丰县 黄体润
原文传递
全面抗战初期县域社会的动员、秩序与统一战线——以沦陷前的丰县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项浩男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94-107,139,140,共16页
全面抗战爆发后,徐州的战略地位愈显重要。为完成上级军政机关分派的征募任务,增强自卫能力,江苏丰县在县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各项抗战动员,包括抽调壮丁、组织义勇壮丁队、征调枪支、征募物资、募集救国公债等,以支援前线。在丰县抗战... 全面抗战爆发后,徐州的战略地位愈显重要。为完成上级军政机关分派的征募任务,增强自卫能力,江苏丰县在县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各项抗战动员,包括抽调壮丁、组织义勇壮丁队、征调枪支、征募物资、募集救国公债等,以支援前线。在丰县抗战动员中,国共双方共同组成的民众动员委员会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丰县的建立。国共在抗战初期的良性互动,不仅推动了抗战,也有利于中共在基层的公开发展。国民党政权建立的“区—乡(镇)—保—甲”行政体系并未完全疏通政权与民众的联系,国民党力量空虚带来的信仰缺失、无法弥合的结构性裂隙,为中共运用灵活的政策和手段动员、积蓄力量提供了契机。丰县的个案,为抗战初期基层社会的动员实态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县 抗战动员 国民党 黄体润 共产党
下载PDF
丰县战事:国民党地方武装抗日游击战的微观实态 被引量:1
6
作者 项浩男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110-125,142,共17页
1938年5月中旬,日军攻陷江苏丰县县城,丰县原有武装溃不成军。在旧部的支持下,丰县政府第一科科长黄体润决定重建常备队,与日军进行游击战。常备队以丰县地方精英为骨干,一面动员广大农民,一面收编土匪和伪军,规模日益扩大,并以多种举... 1938年5月中旬,日军攻陷江苏丰县县城,丰县原有武装溃不成军。在旧部的支持下,丰县政府第一科科长黄体润决定重建常备队,与日军进行游击战。常备队以丰县地方精英为骨干,一面动员广大农民,一面收编土匪和伪军,规模日益扩大,并以多种举措基本解决了粮饷和武器问题。在与日伪军的作战中,在八路军的影响下,其游击战略不断提升,取得了多次胜利,始终对日伪军构成威胁,其种种努力和爱国热情值得肯定。在常备队的发展过程中,国民党组织始终缺位,政治训练流于表面,导致其在组织和信仰方面存在缺失。作为一支由国民党县政权领导的地方武装,丰县常备队在沦陷区坚持开展游击战的历程,有助于弥补国民党游击战研究的不足,也为宏大的抗战史增添了一个生动而具体的事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国民党 地方武装 游击战 丰县 黄体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