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黄体素(Lutein)与环氧化黄体素-黄体素循环 被引量:9
1
作者 林植芳 彭长连 林桂珠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5-394,共10页
介绍黄体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其在光合膜中的定位、生理功能及调控因子,提高黄体素水平的基因工程研究与生产应用概况以及近年来对新发现的环氧化黄体素-黄体素循环在植物中的分布、运行动态与功能的初步研究进展,并提出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黄体素(lutein) 环氧化黄体素-黄体素循环(lutein epoxide—lutein cycle) 生物合成途径 生理功能
下载PDF
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对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谢建亮 梁小军 +1 位作者 李毓华 孙文阳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1期63-65,共3页
为探究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RH-A3)对母牛人工授精受胎率,及对排卵迟缓母牛发情的影响。试验1:60头健康西杂母牛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I组和试验II组3组,试验结束后,统计各组母牛受胎率;试验2:40头排卵延迟西杂母牛随机分2组,试验组分别... 为探究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RH-A3)对母牛人工授精受胎率,及对排卵迟缓母牛发情的影响。试验1:60头健康西杂母牛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I组和试验II组3组,试验结束后,统计各组母牛受胎率;试验2:40头排卵延迟西杂母牛随机分2组,试验组分别于试验第1、3、5天注射LRH-A325μg,第12天与对照组同时注射氯前列醇钠0.3 mg,统计并对比发情率和受胎率。结果发现,试验1中试验II组受胎率(80%)高于对照组(50%)和试验I组(65%);试验2中试验组发情率(60.0%)和受胎率(66.7%)均高于对照组(25%、40%)。结果表明,注射LRH-A3可提高母牛人工授精受胎率,促进排卵迟缓母牛发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素释放激素 繁殖 排卵迟缓
下载PDF
用异源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猪血清促黄体素(LH)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志铭 仲跻峰 +2 位作者 孙拓 安民 董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2-106,共5页
本实验用兔抗牛LH(bLH)血清,^(125)Ⅰ-标记牛LH(^(125)Ⅰ-bLH)建立猪LH(pLH)的异源放射免疫分析法。bLH、pLH的标准曲线及猪血清稀释曲线平行。此方法的特异性强,与猪促卵泡素(pFSH)的交叉反应小于0.5%;灵敏度为0.015~0.020ng/管;猪... 本实验用兔抗牛LH(bLH)血清,^(125)Ⅰ-标记牛LH(^(125)Ⅰ-bLH)建立猪LH(pLH)的异源放射免疫分析法。bLH、pLH的标准曲线及猪血清稀释曲线平行。此方法的特异性强,与猪促卵泡素(pFSH)的交叉反应小于0.5%;灵敏度为0.015~0.020ng/管;猪血清添加pLH的回收率为96.8±3.8%;测定内变异系数为3.3%(n=14),测定间变异系数为5.5%(n-5),用本方法测定,注射LRH-A_210分钟后猪血清LH的含量显著提高(P<0.01)。75、95、115、135、155日龄后备母香猪(n=7)血清中LH含量依次为1.50±0.59,1.54±0.42,1.76±0.30,1.41±0.17,1.88±0.30ng/ml;发情时母香猪(n=2)血清中LH含量为7.0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促黄体素 牛促黄体素 放射免疫
下载PDF
黄体素和β-胡萝卜素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8
4
作者 黄红英 邓斌 +2 位作者 苏丽娟 何笃贵 彭长连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5-448,共4页
利用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番红花红漂白法分别检测离体条件下黄体素和β-胡萝卜素(从紫苜蓿叶片中提取的)对超氧阴离子(O_2^-)、羟自由基(·OH)清除作用的结果表明:黄体素清除O_2^-能力为β-胡萝卜素的2.78倍,清除·OH^-的能... 利用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番红花红漂白法分别检测离体条件下黄体素和β-胡萝卜素(从紫苜蓿叶片中提取的)对超氧阴离子(O_2^-)、羟自由基(·OH)清除作用的结果表明:黄体素清除O_2^-能力为β-胡萝卜素的2.78倍,清除·OH^-的能力是β-胡萝卜素的3.4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素 Β-胡萝卜素 活性氧 抗氧化剂
下载PDF
3个品种绵羊超数排卵处理后卵巢上促黄体素受体表达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倪和民 张鸿波 +3 位作者 刘云海 邓桂馨 芦天罡 郭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25-1631,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具有不同超数排卵效果的绵羊品种中,在进行超排处理后其卵巢上的促黄体素受体(LH receptor,LHR)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研究二者的相关性以及据此为改进超排效果奠定基础。根据超数排卵效果的优劣依次选择3个我国地方绵羊品...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具有不同超数排卵效果的绵羊品种中,在进行超排处理后其卵巢上的促黄体素受体(LH receptor,LHR)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研究二者的相关性以及据此为改进超排效果奠定基础。根据超数排卵效果的优劣依次选择3个我国地方绵羊品种:小尾寒羊、白滩羊和乌珠穆沁羊。在常规超排最后一次注射FSH后的8、16和24h分别各取3只绵羊的卵巢,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3个品种绵羊卵巢上LHR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LHR存在于3个地方品种绵羊卵巢有腔卵泡的颗粒细胞和膜细胞上,但在早期卵泡上不表达;各品种绵羊的近成熟卵泡上LHR阳性细胞率都显著高于相应的次级卵泡(P<0.05);3品种绵羊近成熟卵泡中LHR的阳性变化率存在显著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小尾寒羊>白滩羊>乌珠穆沁羊(P<0.05)。籍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LH对绵羊早期卵泡发育的诱导可能不需要通过其特异性受体起作用;3品种绵羊近成熟卵泡中LHR的阳性变化率与超排效果是一致的,表明超数排卵的效果可能与绵羊卵巢上的LH受体分布存在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超数排卵 黄体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黄体素、玉米黄素及其生理功能研究现状 被引量:42
6
作者 卢艳杰 姚惠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85,共5页
黄体素和玉米黄素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类胡萝卜素 ,它们的抗氧化特性及生理保健功能正在日益受到关注。大量研究结果已证明了黄体素和玉米黄素在保护视力、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抗癌等方面的功能。
关键词 黄体素 玉米黄素 抗氧化功能 生理功能 抗癌
下载PDF
促黄体素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核质同步化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凯 倪和民 +4 位作者 赵雁伟 刘云海 曲杨燕 李晓燕 郭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633-3638,共6页
【目的】研究促黄体素(LH)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影响。【方法】将绵羊卵母细胞置于含LH(处理组)或不含LH(对照组)的成熟液中进行体外成熟,在不同时间点取出,观察卵母细胞核成熟情况;结合皮质颗粒分布变化的观察结果判断... 【目的】研究促黄体素(LH)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影响。【方法】将绵羊卵母细胞置于含LH(处理组)或不含LH(对照组)的成熟液中进行体外成熟,在不同时间点取出,观察卵母细胞核成熟情况;结合皮质颗粒分布变化的观察结果判断细胞质成熟情况。【结果】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4h时,处理组生发泡破裂(GVBD)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6.76%vs50%,P<0.05);体外成熟24h并进行体外受精后,处理组卵母细胞卵裂率和囊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7.15%vs42.37%,21.9%vs12.71%,P<0.05)。激光共聚焦扫描检测结果表明,随着核的成熟,绵羊卵母细胞的皮质颗粒由胞质中心区域向周边发生规律性迁移,经LH处理的卵母细胞,皮质颗粒扩散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LH可能通过延迟生发泡破裂和促进胞质成熟的方式,使绵羊卵母细胞的核质成熟趋于同步,有助于绵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以及受精后的进一步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黄体素 核质同步成熟
下载PDF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地欧酮诱导鲇排卵和产卵 被引量:9
8
作者 毛玉泽 温海深 +1 位作者 林浩然 李成永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8-51,共4页
:以珠江和辽河流域的鲇 (Silurusasotus)为研究对象 ,在室内进行了不同组合的激素和药物注射实验。结果表明 ,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LHRH A)和多巴胺拮抗物地欧酮 (DOM )药物组合 (LHRH A+DOM ) ,剂量为 ( 10 μg +5mg) /kg鱼体... :以珠江和辽河流域的鲇 (Silurusasotus)为研究对象 ,在室内进行了不同组合的激素和药物注射实验。结果表明 ,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LHRH A)和多巴胺拮抗物地欧酮 (DOM )药物组合 (LHRH A+DOM ) ,剂量为 ( 10 μg +5mg) /kg鱼体重 ,能快速而大量地诱导鲇血清促性腺激素 (GtH)水平的升高 ,进而诱导产卵 ,产卵率为 90 % ,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 ;采用LHRH A +DOM药物组合对 2 92 6组鲇进行了人工催产 ,注射剂量为 ( 7μg +5mg) /kg鱼体重 ,平均催产率为 70 % ,最高 80 % ,获得鱼苗 2 0 7万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地欧酮 催产 人工繁殖 排卵 产卵
下载PDF
枫泾公猪初情期前后外周血清中睾酮、促黄体素及皮质醇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焦淑贤 王瑞祥 +3 位作者 蔡正华 黄少华 赵尚吉 廖述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0-25,共6页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并研究了在初情期间24小时内和交配过程中的3头枫泾公猪外周血清促黄体素(LH)、睾酮(T)和皮质醇(F)的含量及分泌范型。3头公猪平均于102日具有射精能力,开始进入初情期。初情期前(76~88日龄)T和LH含量较低,其平均值分...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并研究了在初情期间24小时内和交配过程中的3头枫泾公猪外周血清促黄体素(LH)、睾酮(T)和皮质醇(F)的含量及分泌范型。3头公猪平均于102日具有射精能力,开始进入初情期。初情期前(76~88日龄)T和LH含量较低,其平均值分别为1.28±0.44和1.57±0.09ng/ml。102日龄后,T含量迅速升高,平均为8.43±0.87ng/ml,与初情期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LH也随之升高,平均为2.04±0.15ng/ml,但前、后差异不明显(P>0.05)。初情期间24小时内,LH含量波动在1.04±0.40~2.25±0.87ng/ml之间,总平均为1.64±0.28ng/ml;T和F均呈突发性分泌方式,总平均值分别为4.32±1.49和14.79±9.61ng/ml,二者的分泌呈极显著正相关(r=0.88)。T和F的含量早上显著高于夜间(24点)。3头公猪在106日龄分别与发情母猪交配过程中,三种激素均处于较高水平,射精阶段T值显著高于爬下后5~6分钟的值,而LH和F值无显著变化。综上所述,初步揭示枫泾公猪平均于108日龄已建立睾酮、促黄体素和皮质醇性成熟的分泌范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猪 初情期 睾酮 黄体素 皮质醇
下载PDF
诱导大鳞副泥鳅排卵的多巴胺拮抗物和丘脑下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浩然 彭纯 +1 位作者 刘龙志 周溪涓 《水产学报》 CAS 1985年第2期165-170,共6页
多巴胺拮抗物 pimozide(PIM)和 LHRH-A 协同作用能有效地诱导大鳞副泥鳅排卵,排卵率显著高于单独的 LHRH-A 和鱼脑垂体。采用一次同时注射的方式,较好的剂量是 PIM0.5微克/克体重+LHRH-A 0.05微克/克体重。PIM和 LHRH-A同时注射的效果比... 多巴胺拮抗物 pimozide(PIM)和 LHRH-A 协同作用能有效地诱导大鳞副泥鳅排卵,排卵率显著高于单独的 LHRH-A 和鱼脑垂体。采用一次同时注射的方式,较好的剂量是 PIM0.5微克/克体重+LHRH-A 0.05微克/克体重。PIM和 LHRH-A同时注射的效果比 PIM提前三小时注射的好。PIM+低剂量 LHRH-A(0.01微克/克体重)间隔 24小时进行两次注射的排卵率要比只注射一次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RH 多巴胺 注射 诱导 丘脑 排卵率 拮抗物 黄体素 大鳞副泥鳅 激素类似物
下载PDF
促黄体素(LH)对猪卵巢颗粒细胞细胞周期及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伟 贺彧 +4 位作者 张海燕 田宽校 宋晓光 王晶晶 徐银学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5-109,共5页
为揭示促黄体素对猪卵巢颗粒细胞生长及类固醇分泌的影响,从当地屠宰场采集猪卵巢,选择表面直径大于6 mm的卵泡(优势卵泡)作为试验材料,将从其中获得的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0 IU/ml、2 IU/ml和4 IU/ml)的促... 为揭示促黄体素对猪卵巢颗粒细胞生长及类固醇分泌的影响,从当地屠宰场采集猪卵巢,选择表面直径大于6 mm的卵泡(优势卵泡)作为试验材料,将从其中获得的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0 IU/ml、2 IU/ml和4 IU/ml)的促黄体素(LH),通过流式细胞仪、放射性免疫和定量PCR分别检测细胞周期的情况、类固醇激素的分泌和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高剂量的LH(4 IU/ml)可使G0/G1期的细胞数量由92.79%减少到86.12%;S期细胞数量由1.97%增加到8.43%,并能显著提高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4(CDK4)和细胞周期素-D2(Cyclin D2)的表达水平;高剂量的LH(4 IU/ml)能显著减少培养基中E2和P4的浓度,并能降低芳香化酶(P450arom)和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的表达。结果表明LH对猪卵巢颗粒细胞生长和类固醇激素分泌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 黄体素 细胞周期 类固醇激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促黄体素β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济宁青山羊产羔数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狄冉 梁琛 +4 位作者 储明星 刘文忠 方丽 马月辉 李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71-1178,共8页
为了解促黄体素β基因多态性与济宁青山羊产羔数的关系,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促黄体素β亚基(Luteinizing hormone beta-subunit,LHβ)基因5′调控区和3个外显子在高繁殖力(济宁青山羊)、中等繁殖力(波尔山羊)和低繁殖力山羊品种(辽宁... 为了解促黄体素β基因多态性与济宁青山羊产羔数的关系,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促黄体素β亚基(Luteinizing hormone beta-subunit,LHβ)基因5′调控区和3个外显子在高繁殖力(济宁青山羊)、中等繁殖力(波尔山羊)和低繁殖力山羊品种(辽宁绒山羊和安哥拉山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济宁青山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山羊与绵羊的LHβ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8%。6对引物中,仅引物P1和P5扩增片段存在多态性。对于P1扩增片段,在4个山羊品种中均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测序分析发现BB与AA基因型相比在5′调控区存在2处突变202C→A和210C→T;济宁青山羊3种基因型之间产羔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于P5扩增片段,在济宁青山羊中检测到CC、CD和DD 3种基因型,辽宁绒山羊中检测到CC和CD2种基因型,波尔山羊和安哥拉山羊中都只检测到CC基因型;测序分析发现DD与CC基因型相比在外显子2存在单碱基突变1124C→T;济宁青山羊CC、CD和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8、0.44和0.18;DD和CD基因型济宁青山羊平均产羔数分别比CC基因型的多0.99(P<0.01)和0.87只(P<0.01)。济宁青山羊在P1、P5两个座位上都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状态(P1座位:χ2=1.66,P=0.437;P5座位:χ2=1.22,P=0.5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繁殖力 黄体素β亚基基因 PCR—SSCP
下载PDF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多巴胺对鲤鱼幼鱼和性成熟雌鱼生长激素分泌的作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黎 林浩然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03-308,共6页
以性腺未发育的5~6月龄幼鲤和1龄性成熟雌鲤为材料,研究年龄对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多巴胺能药物刺激的鲤鱼GH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5~6月龄幼鱼血清基础GH水平明显低于1龄性成熟鱼;5~6月龄幼鱼对LHRHA、D... 以性腺未发育的5~6月龄幼鲤和1龄性成熟雌鲤为材料,研究年龄对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多巴胺能药物刺激的鲤鱼GH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5~6月龄幼鱼血清基础GH水平明显低于1龄性成熟鱼;5~6月龄幼鱼对LHRHA、DA和APO刺激的GH分泌的反应性也明显低于1龄性成熟鱼;DA和APO在5~6月龄幼鱼和1龄性成熟鱼都不能增强LHRHA对GH分泌的刺激作用;DOM不影响5~6月龄幼鱼和1龄性成熟鱼的血清GH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生长激素 黄体素 释放激素类似物 多巴胺
下载PDF
黄体素和β-胡萝卜素在肉鸡消化道吸收和代谢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波 周光宏 +1 位作者 邹思湘 陈伟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49,共4页
利用瘘管技术研究黄体素 (lutein)和 β 胡萝卜素 (βc)在肉鸡消化道吸收、代谢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实验分为两大组 :Ⅰ组为研究 βc对肉鸡肠道吸收、代谢lutein的影响 ,lutein与 βc的质量比分别为 4 0 0∶0 (对照组 )、4 0 0∶2 0 0、4... 利用瘘管技术研究黄体素 (lutein)和 β 胡萝卜素 (βc)在肉鸡消化道吸收、代谢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实验分为两大组 :Ⅰ组为研究 βc对肉鸡肠道吸收、代谢lutein的影响 ,lutein与 βc的质量比分别为 4 0 0∶0 (对照组 )、4 0 0∶2 0 0、4 0 0∶4 0 0 ;Ⅱ组为研究lutein对肉鸡肠道吸收、代谢 βc的影响 ,lutein与 βc的质量比分别为 0∶4 0 0 (对照组 )、 2 0 0∶4 0 0、 4 0 0∶4 0 0。结果发现在肠道吸收过程中lutein和 βc没有相互影响 ;lutein在黏膜细胞中的滞留量随灌注液中 βc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并在 βc添加量为 4 0 0 μg时达到显著水平 (P <0 0 5 ) ;添加lutein后 ,黏膜细胞中 βc的含量极显著提高 (P <0 0 1) ,维生素A的水平极显著下降 (P <0 0 1) ;βc的添加使血浆中lutein的水平极显著降低 (P <0 0 1) ;同样血浆中 βc和维生素A的含量因lutein的添加而极显著下降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素 Β-胡萝卜素 肉鸡 消化道 代谢过程 吸收过程
下载PDF
促黄体素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牛淑玲 丰培金 周虚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5期42-45,共4页
促黄体素 (L 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er,L HR)是哺乳动物生殖调控的重要激素 ,生理作用是通过其受体介导的。近几年来 ,L HR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文章对 L HR结构、受体的配体结合域、激素 -受体相互作用、信号转导与 G蛋白... 促黄体素 (L 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er,L HR)是哺乳动物生殖调控的重要激素 ,生理作用是通过其受体介导的。近几年来 ,L HR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文章对 L HR结构、受体的配体结合域、激素 -受体相互作用、信号转导与 G蛋白偶联、受体糖基化及脱敏、受体基因结构与调节、受体表达及受体突变对生殖机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以促进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素 受体 LHR 哺乳动物 生殖调控 激素 疾病治疗 细胞
下载PDF
大豆黄酮对体外灌流垂体前叶组织促黄体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根林 陈杰 N.Parvizi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8-53,共6页
对德国格丁根微型猪垂体前叶组织进行体外灌流培养,研究大豆黄酮对垂体促黄体素(LH)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流24h后,大豆黄酮灌流组(Ⅰ组100ng/ml;Ⅱ组2μg/ml)和雌二醇灌流组(Ⅲ组100pmol/L;Ⅳ... 对德国格丁根微型猪垂体前叶组织进行体外灌流培养,研究大豆黄酮对垂体促黄体素(LH)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流24h后,大豆黄酮灌流组(Ⅰ组100ng/ml;Ⅱ组2μg/ml)和雌二醇灌流组(Ⅲ组100pmol/L;Ⅳ组200pmol/L)LH分泌水平低于对照组(Ⅴ组空白对照;Ⅵ组助溶剂对照),雌激素抑制效应明显较强。灌流48h,Ⅰ、Ⅱ组LH峰值和平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Ⅲ、Ⅳ组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后1~2h,Ⅰ、Ⅱ组LH平均水平、峰值和脉冲频率均明显高于刺激前,而且显著高于对照组;Ⅲ、Ⅳ组却明显低于对照组和Ⅰ、Ⅱ组。大豆黄酮、雌激素对垂体体外LH分泌没有明显的剂量差异。无GnRH刺激时,大豆黄酮对离体垂体LH分泌表现为抑制效应,但抑制强度较弱;长期以大豆黄酮灌流培养垂体,或加以GnRH刺激,大豆黄酮对LH分泌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黄酮 黄体素 垂体 体外灌流
下载PDF
促黄体素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核成熟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永杰 夏怡 +5 位作者 金婧楠 郭蕊 刘云海 郭勇 李建红 魏学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3-125,共3页
为了研究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在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体系中的时间依从性,试验通过向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的不同时间段添加LH来观察其核成熟的情况。首先用无LH的基础成熟液I和添加LH的成熟液Ⅱ分别培养,在成熟的不同时间... 为了研究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在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体系中的时间依从性,试验通过向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的不同时间段添加LH来观察其核成熟的情况。首先用无LH的基础成熟液I和添加LH的成熟液Ⅱ分别培养,在成熟的不同时间点(3、6、9h)用醋酸地衣红染色观察各自的生发泡破裂率。然后在体外成熟培养的不同时间段(0~3、0~6、0~9、0~24h)添加LH,24h后统计各自的第一极体率。结果表明,添加LH组在6h的生发泡破裂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P<0.05),24h添加LH组的第一极体率显著高于对照2组(P<0.05)。因此,添加LH能延迟牛卵母细胞的核成熟,成熟培养中24h全程添加LH较不添加组能显著提高核成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素(LH)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下载PDF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和多巴胺拮抗物对鲇促性腺激素释放的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温海深 林浩然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3-397,共5页
以珠江流域站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性腺发育早期、性腺发育晚期、性腺发育成熟与产卵前期、性腺退化期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多巴胺D2受体拮抗物,处理后6h、12h、24h测定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在性腺... 以珠江流域站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性腺发育早期、性腺发育晚期、性腺发育成熟与产卵前期、性腺退化期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多巴胺D2受体拮抗物,处理后6h、12h、24h测定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在性腺发育的各个时期,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多巴胺D2受体拮抗物联合注射能显著刺激站促性腺激素分泌;站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释放的促性腺素释放激素和多巴胺的双重调节,多巴胺只能抑制促性腺素释放激素诱导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在建立站人工繁殖技术时,可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多巴胺D2受体拮抗物联合注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 黄体素释放激素 多巴胺受体拮抗物
下载PDF
玉米蛋白粉中黄体素、玉米黄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震 苏宇杰 姚惠源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8,11,共4页
研究玉米蛋白粉中黄体素、玉米黄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体外培养MCF- 7、SHZ细胞,培养时添加不同浓度的黄体素和玉米黄素,利用MTT法、HE染色法、扫描电镜等方法进行抗大鼠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黄体素和玉米黄素对MCF- 7细胞... 研究玉米蛋白粉中黄体素、玉米黄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体外培养MCF- 7、SHZ细胞,培养时添加不同浓度的黄体素和玉米黄素,利用MTT法、HE染色法、扫描电镜等方法进行抗大鼠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黄体素和玉米黄素对MCF- 7细胞增殖的影响不显著,黄体素在体外对大鼠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效果也不明显,玉米黄素则在体外具有显著的抑制SHZ细胞增殖的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经玉米黄素作用的细胞在HE染色中,可见细胞核碎裂;扫描电镜可见细胞微绒毛消失,细胞膜表面呈现大量的凋亡小体。玉米蛋白粉中黄体素、玉米黄素对SHZ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粉 黄体素 玉米黄素 乳腺癌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促黄体素(LH)β亚基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猪繁殖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师庆伟 王希彪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2-304,共3页
采用PCR-SSCP结合测序的方法,在民猪、长白猪及其杂种母猪3个群体中检测了LHβ亚基基因第2、第3外显子的多态性,并对该基因的多态性与繁殖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Hβ亚基基因的第2外显子存在一个SNP位点(1757,T→C),但该位点... 采用PCR-SSCP结合测序的方法,在民猪、长白猪及其杂种母猪3个群体中检测了LHβ亚基基因第2、第3外显子的多态性,并对该基因的多态性与繁殖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Hβ亚基基因的第2外显子存在一个SNP位点(1757,T→C),但该位点的突变是同义突变,没有导致编码氨基酸的改变,在第3外显子上未发现SNPs位点。对第2外显子的SNP位点(1757,T→C)与繁殖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民猪母猪的产仔数和初生窝重有显著差异(P<0.01),初生活仔窝重也有明显差别(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性能 黄体素 多态性 SSC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