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中亚热带黄壤坡地土壤微量元素效应
被引量:
35
1
作者
漆良华
张旭东
+2 位作者
彭镇华
范少辉
周金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5-740,共6页
以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为例,研究了中亚热带黄壤坡地7种典型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及其与土壤有机质、pH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0~20cm土层荒草灌丛的B、Mn含量、油桐人工林Mo、Cu含量、杜仲人工林Zn含量和毛竹-杉木混...
以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为例,研究了中亚热带黄壤坡地7种典型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及其与土壤有机质、pH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0~20cm土层荒草灌丛的B、Mn含量、油桐人工林Mo、Cu含量、杜仲人工林Zn含量和毛竹-杉木混交林Fe含量最高;20-40cm土层润楠次生林B、Fe、Mn含量、荒草灌丛模式Mo含量、油桐人工林Zn含量和杜仲人工林Cu含量最高;毛竹-杉木混交林B、Mo、Cu、Mn含量在各层土壤均最低.各元素有效性指数以Mn最高,Cu最低,排序为Mn〉Zn〉Fe〉Mo〉B〉Cu;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综合指数以荒草灌丛模式最高(12.28),毛竹-杉木混交林最低(2.95),排序为Ⅶ〉Ⅴ〉Ⅲ〉Ⅳ〉Ⅰ〉Ⅱ〉Ⅵ.土壤有机质含量与B、Zn有效态含量之间线性关系显著,二次多项式亦可较好地描述有机质与有效态Mn之间的关系,而有机质与Mo、Fe、Cu之间曲线回归关系不显著.土壤pH值与土壤Zn、Cu呈显著正相关,与Mn、Mo也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与B相关性较低,与Fe为弱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量元素
植被恢复模式
黄壤坡地
中亚热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亚热带侵蚀黄壤坡地润楠次生林的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
7
2
作者
漆良华
张旭东
+1 位作者
周金星
彭镇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6-232,共7页
为了探讨中亚热带侵蚀黄壤坡地植被恢复模式的群落结构,以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为例,运用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润楠次生林的垂直层次结构、种群水平分布格局、乔木层直径与树高分布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润楠次生林群落层次结构...
为了探讨中亚热带侵蚀黄壤坡地植被恢复模式的群落结构,以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为例,运用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润楠次生林的垂直层次结构、种群水平分布格局、乔木层直径与树高分布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润楠次生林群落层次结构分化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层外植物4个基本层次,物种数量排序为灌木层(23种)>草本层(19种)>乔木层(16种)。乔、灌、草重要值在10以上的主要种群有7个,其水平分布格局以聚集分布占绝对优势,占主要种群的71.43%。β分布和Γ分布能较好地模拟乔木层直径与树高分布结构,径阶与树高分布曲线反映乔木层中小径阶、矮小林木占多数。多数种群的聚集分布有利于促进黄壤坡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但润楠次生林林分质量较低,应辅之以积极的人工措施来改善群落结构,以充分发挥其坡地水土流失治理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润楠次生林
黄壤坡地
中亚热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模拟降雨条件下黄壤坡地的养分流失特征
3
作者
苏姝
张崇玉
范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249-253,共5页
为揭示降雨条件下土壤坡面的径流、泥沙流失规律以及径流、泥沙养分含量的特点,为防治农田坡面水土流失及减少径流泥沙的养分流失提供科学依据,模拟不同降雨强度和坡度条件,考察其对贵州坡地黄壤养分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泥沙量和总...
为揭示降雨条件下土壤坡面的径流、泥沙流失规律以及径流、泥沙养分含量的特点,为防治农田坡面水土流失及减少径流泥沙的养分流失提供科学依据,模拟不同降雨强度和坡度条件,考察其对贵州坡地黄壤养分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泥沙量和总径流量与雨强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各坡度上径流养分流失量均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逐渐增加,各坡面土壤养分流失量与泥沙量变化一致;在4个降雨强度下,硝态氮的流失量均大于铵态氮、钾、磷的流失总量。结论:硝态氮的流失是土壤养分流失的主要方式。土壤养分受降雨影响较大,各养分流失量与雨强有显著差异,雨强是影响径流、泥沙流失和土壤养分流失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雨
坡面径流
黄壤坡地
养分流失
贵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壤坡地土壤水分入渗垂直变异特征分析
被引量:
11
4
作者
蒋太明
刘海隆
+2 位作者
刘洪斌
肖厚军
夏锦慧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9-52,56,共5页
通过对土壤水分入渗垂直变异的分析来探讨贵州岩溶地区黄壤坡地的土壤水分特性。主要运用小波变换对各层土壤水分序列的突变点进行了检测,根据相干谱和互谱特征分析了各层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关系,利用相频特征研究了各层土壤之间水分变...
通过对土壤水分入渗垂直变异的分析来探讨贵州岩溶地区黄壤坡地的土壤水分特性。主要运用小波变换对各层土壤水分序列的突变点进行了检测,根据相干谱和互谱特征分析了各层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关系,利用相频特征研究了各层土壤之间水分变化的时滞性。结果表明,试验区各层土壤水分变化近似平稳随机过程;土壤表层(0~20cm)的水分突变现象要明显多于下层(20~100cm);0~10cm土壤层与40~60cm的土壤层透水性较弱,而中间层和底层的持水性较差,大部土壤层的水分变化与其上层之间存在一定的时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壤坡地
土壤水分入渗
垂直变异特征
互谱密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化施肥对黄壤坡地夏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
5
5
作者
张邦喜
秦松
+3 位作者
范成五
周瑞荣
罗益
王文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1-83,87,共4页
为黄壤旱坡地夏玉米合理施肥提供依据,2008—2012年在黔中夏玉米连作区进行田间定位施肥,分析不同施肥模式(农民习惯施肥与优化施肥)黄壤旱坡地玉米产量及肥料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2008—2012年期间,优化施肥较农民习惯施肥玉米平均增...
为黄壤旱坡地夏玉米合理施肥提供依据,2008—2012年在黔中夏玉米连作区进行田间定位施肥,分析不同施肥模式(农民习惯施肥与优化施肥)黄壤旱坡地玉米产量及肥料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2008—2012年期间,优化施肥较农民习惯施肥玉米平均增产23.8%,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2.7%、4.7%和3.9%。结论:优化施肥提高黄壤坡地玉米产量,促进氮磷钾的吸收利用,具有增产增收效应,肥料利用效率较高,可作为黄壤旱坡地区夏玉米推荐施肥方法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施肥
黄壤坡地
玉米
产量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施氮对黄壤坡地玉/麦轮作体系氮素环境承受力的影响
被引量:
6
6
作者
张邦喜
范成五
+4 位作者
王萍
王文华
柳玲玲
周瑞荣
秦松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592-2598,共7页
为探索黄壤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作物高产稳产、环境友好的氮肥施用量,减轻农业施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6个小麦氮肥用量(0,90,120,150,180和240 kg/hm2)和6个玉米氮肥用量(0,146,195,244,293和390 kg/hm2),研究...
为探索黄壤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作物高产稳产、环境友好的氮肥施用量,减轻农业施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6个小麦氮肥用量(0,90,120,150,180和240 kg/hm2)和6个玉米氮肥用量(0,146,195,244,293和390 kg/hm2),研究了土壤高残留氮条件下黄壤旱坡地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对氮素的环境承受力及合适的氮肥投入量。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籽粒产量和植株氮素总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玉米季施氮量达210.9 kg/hm2、麦季施氮量达150.9 kg/hm2,玉米、小麦有减产风险;土壤中残留矿质氮以NO-3-N为主,其残留量、土壤氮素表观盈余率(SNASR)均与施氮量呈极显著相关;玉米季施氮量在102.2~120.0 kg/hm2,籽粒产量为4067.5~4131.9 kg/hm2,0~100 cm土壤中积累NO-3-N在146.9~151.3 kg/hm2,小麦季施氮量在93.0~113.2 kg/hm2,籽粒产量为1354.6~1395.7 kg/hm2,0~100 cm土壤中积累NO-3-N在141.1~153.4 kg/hm2,此时玉米、小麦分别达到最高产量的95.0%~96.5%和95.0%~97.9%。综合考虑产量、氮素利用和环境效应,土壤高残留氮条件下,黄壤坡地玉米季推荐施氮量为102.2~120.0 kg/hm2,麦季推荐施氮量在93.0~113.2 kg/hm2,可以在兼顾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获得较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黄壤坡地
产量
环境承受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利用方式下黄壤旱坡地磷素状况及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
21
7
作者
刘方
何腾兵
+2 位作者
钱晓刚
罗海波
舒英格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2年第3期232-236,共5页
通过对贵州黄壤进行采样以及采用无界径流小区法收集地表径流,探索不同利用方式下黄壤旱坡地磷素水平及其地表径流磷浓度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黄壤旱坡地中全磷和有效磷(Olsen-P)含量的大小顺序为连作烟地>烤烟-玉米轮作...
通过对贵州黄壤进行采样以及采用无界径流小区法收集地表径流,探索不同利用方式下黄壤旱坡地磷素水平及其地表径流磷浓度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黄壤旱坡地中全磷和有效磷(Olsen-P)含量的大小顺序为连作烟地>烤烟-玉米轮作地>连作玉米地>林地;CaCl_2浸提磷(土壤易解吸磷)和Na0H浸提磷(藻类可利用的土壤总磷)与土壤全磷和有效磷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富磷化的同时,其磷素的流失风险明显地提高。连作烟地地表径流总磷(TP)和磷酸根态磷(Ortho-P)浓度明显大于连作玉米地.而林地地表径流TP浓度明显小于旱地;黄壤旱坡地地表径流中TP和Ortho-P与土壤有效磷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r为0.957、0.875),因而连作烟地磷素的环境影响潜能明显高于其它旱地以及林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方式
黄壤
旱
坡地
土壤磷水平
地表径流磷
环境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贵州山区坡地黄壤水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戴智慧
蒋太明
刘洪斌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4期460-464,共5页
通过对贵州黄壤水分动态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黄壤水分在时间和土壤剖面垂直空间上的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在6.5°坡耕地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的变异极为显著,其中,玉-麦地轮作方式与菜-菜地、裸地...
通过对贵州黄壤水分动态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黄壤水分在时间和土壤剖面垂直空间上的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在6.5°坡耕地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的变异极为显著,其中,玉-麦地轮作方式与菜-菜地、裸地的土壤水分差异极显著。在剖面垂直方面上,土壤水分含量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变异系数则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根据变异系数将土壤水分变异分成0~10cm的活跃层和10~60cm的次活跃层。土壤水分随时间呈现出季节性动态变化,3月份开始,土壤水分贮量逐步增多,水分分布层上移;1月份,土壤水分贮量降低,水分分布层下移。玉-麦轮作方式下土壤水分贮量的变异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地
黄壤
时空变异
土壤水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坡地黄壤施用保水剂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肖厚军
刘友云
+3 位作者
徐大地
张文安
严绪成
韦小平
《耕作与栽培》
2000年第1期51-52,共2页
通过两年试验研究 ,在坡度 2 2°的幼黄砂泥土上种植玉米 ,用 6种不同保水剂拌种 ,结果是 :6种保水剂均有一定的保水保肥增产作用 ,增产为 1 0 .6~ 43.3kg/6 6 7m2 ,增幅为 5 .0 %~ 2 0 .6 % ;保水剂SAP 1 ,JP IS的增产方面甚至...
通过两年试验研究 ,在坡度 2 2°的幼黄砂泥土上种植玉米 ,用 6种不同保水剂拌种 ,结果是 :6种保水剂均有一定的保水保肥增产作用 ,增产为 1 0 .6~ 43.3kg/6 6 7m2 ,增幅为 5 .0 %~ 2 0 .6 % ;保水剂SAP 1 ,JP IS的增产方面甚至超过农业部推广的旱地龙 ,其中SAP 1的增产增幅位居榜首 ,稳定性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坡地
黄壤
保水保肥性
增产效应
玉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氮肥运筹对黄壤坡耕地作物产量和土壤无机氮累积量的影响
被引量:
9
10
作者
张邦喜
范成五
+4 位作者
李国学
王文华
周瑞荣
胡岗
秦松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共9页
通过3年田间试验,探索贵州黄壤坡耕地玉米-小麦间套作体系作物增产、环境友好的适宜氮肥施用量。本研究设置6个小麦氮肥用量(N 0、90、120、150、180和240 kg/hm^2)和6个玉米氮肥用量(N 0、146、195、244、293和390 kg/hm^2),分别用N0...
通过3年田间试验,探索贵州黄壤坡耕地玉米-小麦间套作体系作物增产、环境友好的适宜氮肥施用量。本研究设置6个小麦氮肥用量(N 0、90、120、150、180和240 kg/hm^2)和6个玉米氮肥用量(N 0、146、195、244、293和390 kg/hm^2),分别用N0、N1、N2、N3、N4、N5表示。结果表明:玉米在0~146.25 kg/hm^2的施氮量下,籽粒产量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超过146.25 kg/hm^2施氮量,籽粒产量呈下降的趋势;玉米在0~243.25kg/hm^2的施氮量下,植株氮素累积量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超过243.25 kg/hm^2的施氮量,植株氮素累积量呈下降的趋势。小麦在0~150 kg/hm^2的施氮量下,籽粒产量和植株氮素累积量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超过150kg/hm^2施氮量,籽粒产量和植株氮素累积量呈下降的趋势。玉米-小麦间套作在0~236.25 kg/hm^2的施氮量下,籽粒产量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超过236.25 kg/hm^2施氮量,籽粒产量呈下降的趋势;玉米-小麦间套作在0~315 kg/hm^2的施氮量下,植株氮素累积量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超过315 kg/hm^2施氮量,植株氮素累积量呈下降的趋势。3年试验周期内氮素利用率较低,不超过25%;土壤中残留无机氮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以NO3--N为主,100 cm土体累积的NO3--N与周年施氮量呈正相关(R2=0.746 3)。N0、N1、N2、N3、N4、N5处理的0~100 cm土体累积无机氮分别为275.5、301.5、292.1、366.5、431.2、616.9 kg/hm^2,N0、N1、N2、N3、N4、N5处理的耕层土壤无机氮占100 cm土体内土壤无机氮的比例分别为18.1%、19.0%、27.3%、26.2%、33.9%、22.1%。耕层无机氮表聚效应较弱,而土体累积无机氮含量较高。当每年施氮量为225.6~264.6 kg/hm^2时,籽粒产量为3 784.8~3 888.2 kg/hm^2,NO3--N积累量在217.5~228.9 kg/hm^2,增施氮肥,有利于籽粒增产,土壤NO3--N积累量平均增速为0.29 kg/kg,是贵州黄壤坡耕地麦-玉间套作体系氮肥适宜施用量,更有利于黄壤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黄壤坡地
产量
无机氮
麦-玉轮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中亚热带黄壤坡地土壤微量元素效应
被引量:
35
1
作者
漆良华
张旭东
彭镇华
范少辉
周金星
机构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5-740,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林业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03A16)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助项目(06/07-B17)
文摘
以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为例,研究了中亚热带黄壤坡地7种典型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及其与土壤有机质、pH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0~20cm土层荒草灌丛的B、Mn含量、油桐人工林Mo、Cu含量、杜仲人工林Zn含量和毛竹-杉木混交林Fe含量最高;20-40cm土层润楠次生林B、Fe、Mn含量、荒草灌丛模式Mo含量、油桐人工林Zn含量和杜仲人工林Cu含量最高;毛竹-杉木混交林B、Mo、Cu、Mn含量在各层土壤均最低.各元素有效性指数以Mn最高,Cu最低,排序为Mn〉Zn〉Fe〉Mo〉B〉Cu;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综合指数以荒草灌丛模式最高(12.28),毛竹-杉木混交林最低(2.95),排序为Ⅶ〉Ⅴ〉Ⅲ〉Ⅳ〉Ⅰ〉Ⅱ〉Ⅵ.土壤有机质含量与B、Zn有效态含量之间线性关系显著,二次多项式亦可较好地描述有机质与有效态Mn之间的关系,而有机质与Mo、Fe、Cu之间曲线回归关系不显著.土壤pH值与土壤Zn、Cu呈显著正相关,与Mn、Mo也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与B相关性较低,与Fe为弱负相关.
关键词
土壤微量元素
植被恢复模式
黄壤坡地
中亚热带
Keywords
soil microelement
vegetation restoration pattern
yellow soil slope region
mid-subtropics.
分类号
S154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亚热带侵蚀黄壤坡地润楠次生林的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
7
2
作者
漆良华
张旭东
周金星
彭镇华
机构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6-232,共7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林业科技支撑项目(2006BAD03A16)资助
文摘
为了探讨中亚热带侵蚀黄壤坡地植被恢复模式的群落结构,以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为例,运用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润楠次生林的垂直层次结构、种群水平分布格局、乔木层直径与树高分布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润楠次生林群落层次结构分化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层外植物4个基本层次,物种数量排序为灌木层(23种)>草本层(19种)>乔木层(16种)。乔、灌、草重要值在10以上的主要种群有7个,其水平分布格局以聚集分布占绝对优势,占主要种群的71.43%。β分布和Γ分布能较好地模拟乔木层直径与树高分布结构,径阶与树高分布曲线反映乔木层中小径阶、矮小林木占多数。多数种群的聚集分布有利于促进黄壤坡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但润楠次生林林分质量较低,应辅之以积极的人工措施来改善群落结构,以充分发挥其坡地水土流失治理等功能。
关键词
群落结构
润楠次生林
黄壤坡地
中亚热带
Keywords
community structures
Machilus pingii secondary forestry
yellow soil slope region
middle subtropics
分类号
S718.542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拟降雨条件下黄壤坡地的养分流失特征
3
作者
苏姝
张崇玉
范英
机构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249-253,共5页
文摘
为揭示降雨条件下土壤坡面的径流、泥沙流失规律以及径流、泥沙养分含量的特点,为防治农田坡面水土流失及减少径流泥沙的养分流失提供科学依据,模拟不同降雨强度和坡度条件,考察其对贵州坡地黄壤养分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泥沙量和总径流量与雨强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各坡度上径流养分流失量均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逐渐增加,各坡面土壤养分流失量与泥沙量变化一致;在4个降雨强度下,硝态氮的流失量均大于铵态氮、钾、磷的流失总量。结论:硝态氮的流失是土壤养分流失的主要方式。土壤养分受降雨影响较大,各养分流失量与雨强有显著差异,雨强是影响径流、泥沙流失和土壤养分流失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模拟降雨
坡面径流
黄壤坡地
养分流失
贵州
Keywords
simulated rainfall
slope runoff
yellow soil slope land
nutrient loss
Guizhou
分类号
S143.2 [农业科学—肥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壤坡地土壤水分入渗垂直变异特征分析
被引量:
11
4
作者
蒋太明
刘海隆
刘洪斌
肖厚军
夏锦慧
机构
贵州省农科院
西南农业大学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9-52,56,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贵州喀斯特地区水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技术开发与示范"(99-021-03-06)研究内容之一
文摘
通过对土壤水分入渗垂直变异的分析来探讨贵州岩溶地区黄壤坡地的土壤水分特性。主要运用小波变换对各层土壤水分序列的突变点进行了检测,根据相干谱和互谱特征分析了各层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关系,利用相频特征研究了各层土壤之间水分变化的时滞性。结果表明,试验区各层土壤水分变化近似平稳随机过程;土壤表层(0~20cm)的水分突变现象要明显多于下层(20~100cm);0~10cm土壤层与40~60cm的土壤层透水性较弱,而中间层和底层的持水性较差,大部土壤层的水分变化与其上层之间存在一定的时滞性。
关键词
黄壤坡地
土壤水分入渗
垂直变异特征
互谱密度
Keywords
soil moisture
wavelet transform
mutual spectrum
分类号
S152.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化施肥对黄壤坡地夏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
5
5
作者
张邦喜
秦松
范成五
周瑞荣
罗益
王文华
机构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农业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贵州大学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1-83,87,共4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NY字(2009)3063]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14-6-2)
+1 种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院所创能(2011)4002]
贵州省科技计划黔科平台[(2013)4002]
文摘
为黄壤旱坡地夏玉米合理施肥提供依据,2008—2012年在黔中夏玉米连作区进行田间定位施肥,分析不同施肥模式(农民习惯施肥与优化施肥)黄壤旱坡地玉米产量及肥料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2008—2012年期间,优化施肥较农民习惯施肥玉米平均增产23.8%,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2.7%、4.7%和3.9%。结论:优化施肥提高黄壤坡地玉米产量,促进氮磷钾的吸收利用,具有增产增收效应,肥料利用效率较高,可作为黄壤旱坡地区夏玉米推荐施肥方法推广应用。
关键词
优化施肥
黄壤坡地
玉米
产量
肥料利用率
Keywords
optimized fertilization
yellow soil on sloping land
maize
yield
fertilizer efficiency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氮对黄壤坡地玉/麦轮作体系氮素环境承受力的影响
被引量:
6
6
作者
张邦喜
范成五
王萍
王文华
柳玲玲
周瑞荣
秦松
机构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贵州省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中心
农业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贵州省资源环境保护站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592-2598,共7页
基金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南方山地丘陵区面源污染监测与氮磷投入阈值研究"(201003014-6-2)
贵州省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贵州省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黔科合院所创能(2011)4002]
+2 种基金
中央补助地方科技基础条件专项"贵州省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黔科条中补地(2012)4003]
贵州省科技计划黔科平台"贵州山区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2013)4002]
贵州省科技计划"黔中黄壤坡地种植业氮磷流失规律研究与防治技术集成示范"[黔科合NY字(2009)3063]
文摘
为探索黄壤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作物高产稳产、环境友好的氮肥施用量,减轻农业施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6个小麦氮肥用量(0,90,120,150,180和240 kg/hm2)和6个玉米氮肥用量(0,146,195,244,293和390 kg/hm2),研究了土壤高残留氮条件下黄壤旱坡地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对氮素的环境承受力及合适的氮肥投入量。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籽粒产量和植株氮素总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玉米季施氮量达210.9 kg/hm2、麦季施氮量达150.9 kg/hm2,玉米、小麦有减产风险;土壤中残留矿质氮以NO-3-N为主,其残留量、土壤氮素表观盈余率(SNASR)均与施氮量呈极显著相关;玉米季施氮量在102.2~120.0 kg/hm2,籽粒产量为4067.5~4131.9 kg/hm2,0~100 cm土壤中积累NO-3-N在146.9~151.3 kg/hm2,小麦季施氮量在93.0~113.2 kg/hm2,籽粒产量为1354.6~1395.7 kg/hm2,0~100 cm土壤中积累NO-3-N在141.1~153.4 kg/hm2,此时玉米、小麦分别达到最高产量的95.0%~96.5%和95.0%~97.9%。综合考虑产量、氮素利用和环境效应,土壤高残留氮条件下,黄壤坡地玉米季推荐施氮量为102.2~120.0 kg/hm2,麦季推荐施氮量在93.0~113.2 kg/hm2,可以在兼顾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获得较高产量。
关键词
施氮量
黄壤坡地
产量
环境承受力
Keywords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Yellow sloping soil
Yield
Environmental endurance
分类号
S5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利用方式下黄壤旱坡地磷素状况及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
21
7
作者
刘方
何腾兵
钱晓刚
罗海波
舒英格
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
出处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2年第3期232-236,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0-K01-04-06)
文摘
通过对贵州黄壤进行采样以及采用无界径流小区法收集地表径流,探索不同利用方式下黄壤旱坡地磷素水平及其地表径流磷浓度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黄壤旱坡地中全磷和有效磷(Olsen-P)含量的大小顺序为连作烟地>烤烟-玉米轮作地>连作玉米地>林地;CaCl_2浸提磷(土壤易解吸磷)和Na0H浸提磷(藻类可利用的土壤总磷)与土壤全磷和有效磷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富磷化的同时,其磷素的流失风险明显地提高。连作烟地地表径流总磷(TP)和磷酸根态磷(Ortho-P)浓度明显大于连作玉米地.而林地地表径流TP浓度明显小于旱地;黄壤旱坡地地表径流中TP和Ortho-P与土壤有效磷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r为0.957、0.875),因而连作烟地磷素的环境影响潜能明显高于其它旱地以及林地。
关键词
利用方式
黄壤
旱
坡地
土壤磷水平
地表径流磷
环境影响
Keywords
yellow soil
soil phosphorus
P concentration of runoff
environmental effects analysis
分类号
S153.61 [农业科学—土壤学]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山区坡地黄壤水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戴智慧
蒋太明
刘洪斌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4期460-464,共5页
基金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7GB2F200288)
贵州省优秀人才省长资金项目[贵州省专合字(2005)39号]的研究内容之一
文摘
通过对贵州黄壤水分动态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黄壤水分在时间和土壤剖面垂直空间上的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在6.5°坡耕地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的变异极为显著,其中,玉-麦地轮作方式与菜-菜地、裸地的土壤水分差异极显著。在剖面垂直方面上,土壤水分含量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变异系数则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根据变异系数将土壤水分变异分成0~10cm的活跃层和10~60cm的次活跃层。土壤水分随时间呈现出季节性动态变化,3月份开始,土壤水分贮量逐步增多,水分分布层上移;1月份,土壤水分贮量降低,水分分布层下移。玉-麦轮作方式下土壤水分贮量的变异最大。
关键词
坡地
黄壤
时空变异
土壤水分
Keywords
sloping field of yellow soil,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soil moisture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坡地黄壤施用保水剂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
1
9
作者
肖厚军
刘友云
徐大地
张文安
严绪成
韦小平
机构
贵州省农科院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00年第1期51-52,共2页
基金
国家"九五"攻关专题! 96 0 0 4 0 3 11研究内容
文摘
通过两年试验研究 ,在坡度 2 2°的幼黄砂泥土上种植玉米 ,用 6种不同保水剂拌种 ,结果是 :6种保水剂均有一定的保水保肥增产作用 ,增产为 1 0 .6~ 43.3kg/6 6 7m2 ,增幅为 5 .0 %~ 2 0 .6 % ;保水剂SAP 1 ,JP IS的增产方面甚至超过农业部推广的旱地龙 ,其中SAP 1的增产增幅位居榜首 ,稳定性较好 。
关键词
保水剂
坡地
黄壤
保水保肥性
增产效应
玉米
分类号
S482.92 [农业科学—农药学]
S157.9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肥运筹对黄壤坡耕地作物产量和土壤无机氮累积量的影响
被引量:
9
10
作者
张邦喜
范成五
李国学
王文华
周瑞荣
胡岗
秦松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共9页
基金
黔农科院院专项[2014]014号
贵州省科技计划黔科平台[2013]4002号
文摘
通过3年田间试验,探索贵州黄壤坡耕地玉米-小麦间套作体系作物增产、环境友好的适宜氮肥施用量。本研究设置6个小麦氮肥用量(N 0、90、120、150、180和240 kg/hm^2)和6个玉米氮肥用量(N 0、146、195、244、293和390 kg/hm^2),分别用N0、N1、N2、N3、N4、N5表示。结果表明:玉米在0~146.25 kg/hm^2的施氮量下,籽粒产量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超过146.25 kg/hm^2施氮量,籽粒产量呈下降的趋势;玉米在0~243.25kg/hm^2的施氮量下,植株氮素累积量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超过243.25 kg/hm^2的施氮量,植株氮素累积量呈下降的趋势。小麦在0~150 kg/hm^2的施氮量下,籽粒产量和植株氮素累积量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超过150kg/hm^2施氮量,籽粒产量和植株氮素累积量呈下降的趋势。玉米-小麦间套作在0~236.25 kg/hm^2的施氮量下,籽粒产量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超过236.25 kg/hm^2施氮量,籽粒产量呈下降的趋势;玉米-小麦间套作在0~315 kg/hm^2的施氮量下,植株氮素累积量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加,超过315 kg/hm^2施氮量,植株氮素累积量呈下降的趋势。3年试验周期内氮素利用率较低,不超过25%;土壤中残留无机氮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以NO3--N为主,100 cm土体累积的NO3--N与周年施氮量呈正相关(R2=0.746 3)。N0、N1、N2、N3、N4、N5处理的0~100 cm土体累积无机氮分别为275.5、301.5、292.1、366.5、431.2、616.9 kg/hm^2,N0、N1、N2、N3、N4、N5处理的耕层土壤无机氮占100 cm土体内土壤无机氮的比例分别为18.1%、19.0%、27.3%、26.2%、33.9%、22.1%。耕层无机氮表聚效应较弱,而土体累积无机氮含量较高。当每年施氮量为225.6~264.6 kg/hm^2时,籽粒产量为3 784.8~3 888.2 kg/hm^2,NO3--N积累量在217.5~228.9 kg/hm^2,增施氮肥,有利于籽粒增产,土壤NO3--N积累量平均增速为0.29 kg/kg,是贵州黄壤坡耕地麦-玉间套作体系氮肥适宜施用量,更有利于黄壤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氮肥运筹
黄壤坡地
产量
无机氮
麦-玉轮作
Keywords
nitrogen application
yellow sloping soil
yield
inorganic nitrogen
wheat-maize rotation system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中亚热带黄壤坡地土壤微量元素效应
漆良华
张旭东
彭镇华
范少辉
周金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亚热带侵蚀黄壤坡地润楠次生林的群落结构特征
漆良华
张旭东
周金星
彭镇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模拟降雨条件下黄壤坡地的养分流失特征
苏姝
张崇玉
范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壤坡地土壤水分入渗垂直变异特征分析
蒋太明
刘海隆
刘洪斌
肖厚军
夏锦慧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优化施肥对黄壤坡地夏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张邦喜
秦松
范成五
周瑞荣
罗益
王文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施氮对黄壤坡地玉/麦轮作体系氮素环境承受力的影响
张邦喜
范成五
王萍
王文华
柳玲玲
周瑞荣
秦松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不同利用方式下黄壤旱坡地磷素状况及环境影响分析
刘方
何腾兵
钱晓刚
罗海波
舒英格
《土壤与环境》
CSCD
2002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贵州山区坡地黄壤水分特征研究
戴智慧
蒋太明
刘洪斌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坡地黄壤施用保水剂的效果研究
肖厚军
刘友云
徐大地
张文安
严绪成
韦小平
《耕作与栽培》
200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氮肥运筹对黄壤坡耕地作物产量和土壤无机氮累积量的影响
张邦喜
范成五
李国学
王文华
周瑞荣
胡岗
秦松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