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宜昌码头文化的百年风华
- 1
-
-
作者
韩庆云
孟炜炜
颜萍
-
机构
湖北省宜昌市城建档案馆
-
出处
《城建档案》
2016年第5期102-104,共3页
-
文摘
湖北省宜昌市的宜昌码头是宜昌城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宜昌是一座码头城市,也有不夜港的美称。时任宜昌市市长解莅民同志曾说他是一名码头市长。工人诗人黄声孝同志在诗中写有"左手搬来上海市,右手送往重庆城"的诗句。宜昌籍著名画家冯中衡先生作品有《宜昌港》水彩画,其艺术成就已进入中国美术史。
-
关键词
中国美术史
黄声孝
中衡
艺术成就
湖北省宜昌市
重庆城
水运交通
花当
江中
擦皮鞋
-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我是一个装卸工
- 2
-
-
作者
黄声孝
-
出处
《诗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26-126,共1页
-
文摘
我是一个装卸工,威镇长江万里程,左手搬来上海市,右手送走重庆城。我是一个装卸工,干劲冲破九重天,太阳装了千千万,月亮卸了万万千。
-
关键词
《我是一个装卸工》
诗歌
黄声孝
文学
-
分类号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徐迟先生与《我忆念的山村》
- 3
-
-
作者
刘益善
-
出处
《江南(诗)》
2015年第3期62-66,共5页
-
文摘
2014年10月是俆迟先生诞辰100周年,也是我的由他作序的第一本诗集《我忆念的山村》出版30周年。回忆起先生在我学诗的道路上给我的许多帮助,在我写作组诗《我忆念的山村》和出版诗集《我忆念的山村》时的具体指导,我无限感慨无限怀念。我还能遇到这么无私这么耐心的老师么?先生离开了我们,我们还能感受到先生的关怀,还能记取先生对诗歌的许多真知灼见。1976年12月,复刊后的《诗刊》在湖南岳阳、
-
关键词
徐迟
《诗刊》
湖南岳阳
黄声孝
诗稿
编辑部同志
邹荻帆
苦吟
湖北人民出版社
八十年代
-
分类号
I207.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一棵树和一片森林
- 4
-
-
作者
刘不朽
张永久
-
出处
《长江文艺》
2017年第1期94-103,共10页
-
文摘
时间:2015年8月17日地点:宜昌刘不朽先生家一1950年,那年我十七岁。我们十几个正在秋征工作队的青年,被中共广济县委组织部保送至湖北人民革命大学第一分部(黄冈仓子埠镇)学习。五六幢小洋楼的校舍,让我们这群学生感到心旷神怡。后来我才知道,校舍是大军阀徐源泉的官邸。原来冷清萧瑟的小镇,因为大批革命青年的拥入,变得生机勃勃,热闹非凡。
-
关键词
刘不朽
黄冈
黄声孝
齐克
农民诗人
县委组织部
宜昌地区
玉泉寺
老黄
徐迟
-
分类号
I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一群人与一段历史的启示
- 5
-
-
作者
何子英
-
出处
《长江文艺》
2017年第1期159-160,共2页
-
文摘
转眼又是新的一年,屈指算来,本刊已进入改版后的第六个年头。六年来我们最大的变化在于作品的专栏化,从小说到散文、诗歌、言论。"小说坊"作品的高水准自不必多说,其他专栏的文章个性彰显,异彩纷呈也是有目共睹。今年,我们在原有栏目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新专栏:口述史。口述史,它确切地叫做口述湖北当代文学,这原本是省作协的一个文学项目,我们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受访者包括湖北当代文坛前辈作家、编辑、教授学者和文学界领导,他们亲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当代文坛,经历了时代风雨的洗礼和冲撞,个人成功的喜悦和历史造成的切肤之痛都有真切的呈现,他们从不同角度的讲述,展示了文坛许多不为人所知的人物、事件和细节,丰富了湖北当代文学的肌理,使之更加血肉饱满,鲜活生动。
-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口述史
黄声孝
刘富道
《李自成》
在河之洲
关关雎鸠
刘不朽
农民诗人
《文艺报》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