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CTA对糖尿病患者不同肾功能状态下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郑玲 田关源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2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肾功能状态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对2型糖尿病(T2DM)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改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别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揭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肾功能正常且无早期黄斑区视... 目的探讨不同肾功能状态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对2型糖尿病(T2DM)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改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别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揭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肾功能正常且无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病变的T2DM患者为正常A组、肾功能正常但存在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病变的T2DM患者为正常B组、肾功能异常但无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病变的T2DM患者为异常A组、肾功能异常且存在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病变的T2DM患者为异常B组,每组各45例。分析OCTA对T2DM患者不同肾功能状态下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的诊断价值。结果正常B组VD_(3 mm×3 mm)及PD_(3 mm×3 mm)较正常A组明显减少,正常B组FAZ周长较正常A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VD_(3 mm×3 mm)、PD_(3 mm×3 mm)及FAZ周长对肾功能正常T2DM患者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的最佳预测界值分别为17.362%、18.593%及2.611 mm,具有诊断价值(P<0.05)。异常B组VD_(3 mm×3 mm)及PD_(3 mm×3 mm)均低于异常A组,而异常B组FAZ周长高于异常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VD_(3 mm×3 mm)、PD_(3 mm×3 mm)及FAZ周长对肾功能异常T2DM患者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改变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P<0.05),其最佳预测界值分别为16.691%、18.161%及2.713 mm。结论OCTA对T2DM患者不同肾功能状态下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改变均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2型糖尿病 早期 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改变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对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
2
作者 谢佩玲 张俐娜 +1 位作者 何佳玲 吕志刚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9期1247-1251,共5页
目的探究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曲安奈德用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ME)对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就诊的RVO-ME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应用玻璃体腔注射... 目的探究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曲安奈德用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ME)对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就诊的RVO-ME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应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曲安奈德治疗方案(197例,患眼229眼);对照组应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方案(183例,患眼211眼),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视力相关参数、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血流灌注参数、眼部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心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FAZ周长较治疗前好转,且观察组[BCVA(0.43±0.09)、CMT(280±22)μm、FAZ面积(0.21±0.06)mm^(2)、FAZ周长(2.11±0.26)mm]低于对照组[BCVA(0.51±0.11)、CMT(301±30)μm、FAZ面积(0.27±0.07)mm^(2)、FAZ周长(2.29±0.20)mm](t=8.375、8.447、9.675、8.090,P均<0.05);2组患者浅表毛细血管丛(SCP)血流密度、深层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视网膜静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SCP血流密度(46±3)%、DCP血流密度(47.3±3.8)%、PSV(24.4±1.4)cm/s、EDV(8.3±1.4)cm/s]高于对照组[SCP血流密度(44±3)%、DCP血流密度(46.0±3.5)%、PSV(23.4±1.3)cm/s、EDV(7.9±1.3)cm/s](t=5.120、3.753、6.673、3.122,均P<0.05)。2组患者的眼压、阻力指数(RI)和臂视网膜时间(ART)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7、0.001、0.821,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高于对照组(2.1%)(χ^(2)=4.324,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曲安奈德能够有效治疗RVO-ME患者,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改善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和眼部血流动力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内注射 雷珠单抗 曲安奈德 视网膜静脉闭塞 黄斑水肿 黄斑视网膜微循环
下载PDF
OCTA定量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微循环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鲁鑫 赵星星 +5 位作者 伊恩晖 张一平 于露 何小康 张烨 杜兆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3-1039,共7页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黄斑区微循环变化,并对可能影响黄斑区微循环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DR早期筛查、诊断及治疗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22-05/10于西安市中...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黄斑区微循环变化,并对可能影响黄斑区微循环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DR早期筛查、诊断及治疗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22-05/10于西安市中心医院眼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5例75眼,分为无DR(NDR)组28眼、非增殖型DR(NPDR)组25眼、增殖型DR(PDR)组22眼。应用OCTA对黄斑区视网膜行3mm×3mm血流成像扫描,自动获得浅层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区、黄斑旁中心凹区(1~3mm)以及黄斑区3mm×3mm的血管密度(VD)和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分析黄斑区各参数在不同程度DR患者中的变化。结果:与NDR组相比,PDR组和NPDR组患者黄斑区3mm×3mm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SCP)的VD降低(均P<0.017),并且黄斑旁中心凹VD在各象限均降低(P<0.017),以PDR组降低最为显著。PDR组和NPDR组患者FAZ面积明显大于NDR组(P<0.017)。DR患者的年龄、同型半胱氨酸、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眼轴、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黄斑中心凹区VD呈负相关(P<0.05),同型半胱氨酸、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眼轴、糖尿病病程与黄斑区3mm×3mm VD呈负相关(P<0.05),甘油三酯、最佳矫正视力(LogMAR)、HbA1c与黄斑旁中心凹区VD呈负相关(P<0.05),总胆固醇、CMT与VD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OCTA可以监测到DR患者黄斑区微循环变化,DR患者的全身情况与黄斑区微循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血管密度 黄斑微循环 黄斑中心凹无血管
下载PDF
血糖变异系数与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形态和微循环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付淑颖 董艳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8-293,共6页
目的:探究血糖变异系数(FPG-CV)与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黄斑区形态和微循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2/2022-06我院收治的82例82眼NPDR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82例82眼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患者作为对照组,分... 目的:探究血糖变异系数(FPG-CV)与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黄斑区形态和微循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2/2022-06我院收治的82例82眼NPDR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82例82眼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PDR发病的危险因素,建立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FPG-CV与患者黄斑区形态和微循环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7.2a、糖化血红蛋白(HbA1c)≥7.7%、甘油三酯(TG)≥1.9mmol/L、尿微量白蛋白(MALB)≥24.5mg/L、FPG-CV≥9.8%、浅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SCP-VD)<27.6%、深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DCP-VD)<47.7%、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0.38mm 2、黄斑中心凹神经视网膜厚度(CRT)≥197.7μm以及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227.7μm均为NPDR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隐含层节点数为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显示该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准确性和有效性均较好。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PG-CV与SCP-VD、DCP-VD以及SFCT均呈负相关(P<0.05);FPG-CV与FAZ面积以及CRT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病程、HbA1c、TG、MALB、FPG-CV、SCP-VD、DCP-VD、FAZ面积、CRT以及SFCT均与NPDR发病相关。随着FPG-CV升高,黄斑区形态和微循环各指标发生改变。FPG-CV与SCP-VD、DCP-VD以及SFCT呈负相关,与FAZ面积以及CRT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空腹血糖变异系数 黄斑形态学 黄斑微循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下载PDF
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对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亮 郑学栋 张秀美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16期179-181,193,共4页
目的 探究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疗效及对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2年5月闽侯县医院收治的150例DM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 目的 探究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疗效及对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2年5月闽侯县医院收治的150例DM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行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对照组行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CP)的血管密度、深层毛细血管(deep capillary plexus,DCP)的血管密度以及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foveal avascular zone,FAZ)。结果 治疗前,两组BCVA、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CVA高于对照组,CM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SCP/DCP血管密度及FAZ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DME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视力,减轻黄斑水肿,且对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玻璃体内注射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黄斑视网膜微循环
下载PDF
应用OCTA评估高血压患者视网膜改变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燕鹏 谷愉 +3 位作者 孙佳 赵炆秋 李园平 杨冬妮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65-469,共5页
高血压视网膜改变是指由急性或慢性血压升高所引起的视网膜变化。持续的血压升高会导致视网膜的结构和微循环发生改变,继而出现视网膜的缺血、缺氧,最终引起视功能的损害[1]。由于视网膜血管与体内其他血管具有相似的胚胎起源,这种视网... 高血压视网膜改变是指由急性或慢性血压升高所引起的视网膜变化。持续的血压升高会导致视网膜的结构和微循环发生改变,继而出现视网膜的缺血、缺氧,最终引起视功能的损害[1]。由于视网膜血管与体内其他血管具有相似的胚胎起源,这种视网膜的改变也被认为是高血压损害其他靶器官的重要标志[2-3]。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是近年来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非侵入性、高分辨率、可重复的实时光学成像技术,其能够无创地对视网膜微循环进行成像,并通过其内置的软件或其他方式将图像量化为数据,继而评估视网膜微循环的状态,为眼底疾病的探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视网膜改变 黄斑 视盘 微循环 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
下载PDF
青少年近视患者视网膜黄斑区微循环改变与其视力及眼屈光度的相关性
7
作者 陈尚记 何云 林进体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3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青少年近视患者视网膜黄斑区微循环的改变与其视力及眼屈光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青少年健康体检者及6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青少年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将6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近视组。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分析青少年近视患者视网膜黄斑区微循环的改变与其视力及眼屈光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青少年健康体检者及6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青少年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将6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近视组。对比两组青少年的视网膜黄斑区微循环情况(评价指标包括细胞聚集的积分、血流状态的积分、血管襻周渗出的积分和血液流速的积分)、视力及眼屈光度,并分析近视组患者视网膜黄斑区微循环的改变与其视力及眼屈光度的相关性。结果:1)近视组患者的视力低于正常组体检者,其眼屈光度大于正常组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近视组患者细胞聚集的积分、血流状态的积分及血管襻周渗出的积分均高于正常组体检者,其血液流速的积分低于正常组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近视组患者细胞聚集的积分、血流状态的积分及血管襻周渗出的积分与其视力呈负相关,其血液流速的积分与其视力呈正相关。4)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近视组患者细胞聚集的积分、血流状态的积分及血管襻周渗出的积分与其眼屈光度呈正相关,其血液流速的积分与其眼屈光度呈负相关。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视网膜黄斑区微循环的改变与其视力及眼屈光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近视 视网膜黄斑微循环 视力 眼屈光度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术后黄斑区微血管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小艺 金燕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11期1313-1317,共5页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是严重致盲性眼病,玻璃体切割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硅油填充是治疗RRD的常用手术方式。研究表明,使用硅油填充的RRD患眼会出现视网膜微循环的改变[1]。此外,在硅...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是严重致盲性眼病,玻璃体切割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硅油填充是治疗RRD的常用手术方式。研究表明,使用硅油填充的RRD患眼会出现视网膜微循环的改变[1]。此外,在硅油填充期间及硅油取出术后均有大幅度视力下降的病例报道,在这些病例中发现了视网膜血流的变化[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硅油填充 黄斑 病例报道 硅油取出术 视网膜微循环 视网膜血流
下载PDF
不同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黄斑区结构及微循环变化的对比 被引量:1
9
作者 谷愉 陆楠 +2 位作者 孙佳 燕鹏 杨冬妮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第6期563-567,共5页
黄斑区为视网膜后极部上下血管弓之间的区域,其结构及微循环变化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动脉阻塞与黄斑区密切相关,上述各疾病病理机制不同,导致黄斑区结构及微循环变化有所不同... 黄斑区为视网膜后极部上下血管弓之间的区域,其结构及微循环变化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动脉阻塞与黄斑区密切相关,上述各疾病病理机制不同,导致黄斑区结构及微循环变化有所不同。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可定性或定量评估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MT)、无血管区面积(FAZ)、非圆度指数(AI)及血管密度(VD)、长度和直径。应用OCTA,对比不同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黄斑区结构及微循环变化,不仅可以评估各疾病的病情程度及预后,而且有助于探究不同疾病在黄斑区同一性及差异性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性疾病 黄斑 结构 微循环 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 综述
下载PDF
儿童单侧轴性高度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的区域性差异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钱学翰 宁玉贤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8-288,共1页
儿童单侧轴性高度近视会引起斜视、弱视等发育期双眼视觉问题,甚至视网膜病理性改变,造成不可逆的视觉损害。研究发现高度近视引起的视网膜结构变化存在区域差异性,儿童单侧轴性高度近视是否存在此现象,尚无报道。
关键词 轴性高度近视眼 视网膜厚度变化 域性差异 单侧 儿童 黄斑 病理性改变 双眼视觉
下载PDF
近周边视网膜区模糊认知感的研究(英文)
11
作者 王斌 Kenneth J. Ciuffreda 《眼视光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 :介绍作者所在的实验中心近年来对于黄斑区和近周边视网膜区 (≤ 8°)模糊认知感的研究结果。方法和结果 :先后介绍三个实验。实验一测量了近周边视网膜区的焦深 (即对视网膜离焦的主觉耐受程度 ) ,并将其与黄斑区的反应进行... 目的 :介绍作者所在的实验中心近年来对于黄斑区和近周边视网膜区 (≤ 8°)模糊认知感的研究结果。方法和结果 :先后介绍三个实验。实验一测量了近周边视网膜区的焦深 (即对视网膜离焦的主觉耐受程度 ) ,并将其与黄斑区的反应进行了比较。实验二测量了近周边视网膜区的模糊敏感阈值和模糊辨别阈值。上述两实验结果表明 ,人眼焦深在近周边视网膜区随其与黄斑的距离增大而逐渐升高 ,其值从黄斑区的 0 .89D增加到距黄斑 8度视角离心区的 3.51D。模糊敏感阈值 ,即导致初始模糊认知感的视网膜离焦度 ,也随其与黄斑的距离增大而逐渐升高 ;其值从黄斑区的 0 .85D增加到距黄斑 8度视角离心区的 1 .89D。模糊辨别阈值 ,即在初始模糊认知感的条件下觉察初始模糊程度改变的视网膜离焦度 ,同样亦随其与黄斑的距离增大而逐渐升高 ,其值从黄斑区的 0 .4 5D增加到距黄斑 8度视角离心区的 0 .93D。基于实验一 ,二的结果 ,作者设计了实验三 :通过测量视标大小对焦深的影响以研究近周边视网膜区和黄斑区对模糊认知感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 ,人眼焦深在近周边视网膜区随着视标尺寸的增大而逐渐升高 ,且据其数据分析结果及回归方程斜率的个体差异性 ,可将总体实验对象区分为两个亚组 :即“黄斑主导型”和“黄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黄斑 升高 视标 改变 实验中心 认知 距离 作者 归因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糖尿病患者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昕格 丁旭晨 刘国丹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187-192,共6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视网膜微血管损伤引起的一系列病变,也是致盲的主要原因。胰岛素代谢异常使糖尿病患者眼部组织、神经和血管微循环产生改变,导致视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患者临床表现为出血斑点、动脉瘤、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和...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视网膜微血管损伤引起的一系列病变,也是致盲的主要原因。胰岛素代谢异常使糖尿病患者眼部组织、神经和血管微循环产生改变,导致视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患者临床表现为出血斑点、动脉瘤、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和黄斑水肿等。目前,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检查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为主,并将其视为"金标准",但是该检查方法具有明显的创伤性,且耗时相对较长,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是一种新型的、无创的血管成像技术,但目前在糖尿病患者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本文中笔者分析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对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的影响,并对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糖尿病患者早期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评估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 视网膜微循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原文传递
妥泰致黄斑区视网膜改变1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榕 邵彦 周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1-141,共1页
关键词 视网膜改变 妥泰 黄斑 视力突然下降 右眼视力 儿童抽动症 门诊应用 视物不清 其他药物 视力正常
原文传递
近视患者近距离用眼后黄斑血流的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汝婷 滕月 +1 位作者 李君慧 廉丽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4-690,共7页
【目的】比较近距离用眼前后黄斑区浅层视网膜微循环指标的变化,探讨近距离用眼影响近视的可能原因。【方法】采用近距离观看手机视频1 h作为近距离用眼的方式,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测量用眼前、后黄斑区6 mm×6... 【目的】比较近距离用眼前后黄斑区浅层视网膜微循环指标的变化,探讨近距离用眼影响近视的可能原因。【方法】采用近距离观看手机视频1 h作为近距离用眼的方式,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测量用眼前、后黄斑区6 mm×6 mm范围内的浅层视网膜微循环指标,包括浅层(神经纤维层至外丛状层内界)视网膜血管长度密度(VLD)、血管灌注密度(VPD)以及黄斑中心凹无灌注区(FAZ)的面积(FAZ-A)、周长(FAZ-P)、形态指数(FAZ-CI),按区域划分为中心、内层、外层及整体,得出11项微循环指标,对比用眼前及用眼后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近距离用眼后的黄斑区浅层视网膜微循环指标普遍较用眼前低,除了FAZ-A及FAZ-P以外(P=0.148、P=0.9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VLD中以中心VLD(差异1.00)及内层VLD(差异0.80)的差异最大(P=0.001、P=0.008),VPD中以中心VPD(差异0.02)及内层VPD(差异0.02)最大(P=0.001、P=0.008),不同屈光度及眼轴的青年变化程度无差异。【结论】近距离用眼可能通过影响黄斑区浅层视网膜微循环的改变,导致局部缺血缺氧,影响近视的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用眼 黄斑浅层视网膜微循环 近视
下载PDF
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改变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煜生 杨天舒 +1 位作者 王伟 杨正印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4年第10期786-788,共3页
目的 分析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垫压术后黄斑区形态改变。方法 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43例,经间接检眼镜下巩膜扣带术和(或)联合环扎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分别于术后1周、1月、3月、6月复查视力、眼底检查和频... 目的 分析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垫压术后黄斑区形态改变。方法 累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43例,经间接检眼镜下巩膜扣带术和(或)联合环扎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分别于术后1周、1月、3月、6月复查视力、眼底检查和频域OCT检查并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1周时,最佳矫正视力0.05~0.3,较术前提高(P=0.015);OCT显示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者占11.6%,好转者占44.2%,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术后3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0.3~0.6,提高2行以上者占76.7%。术后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3—1.0,提高2行以上者占93.0%,与术后3个月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与术后6个月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者占90.7%,与术后6个月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结论 频域OCT检查能够发现临床眼底检查不能发现的黄斑区神经上皮脱离的存在,黄斑区视网膜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结构连续性中断,进而为预测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恢复进程及病情解释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频域 视网膜脱离 孔源性 巩膜扣带术 改变 黄斑
原文传递
老年性白内障术后黄斑病变的光相干断层扫描观察 被引量:19
16
作者 谢娟 王瑞姝 +2 位作者 张素华 钱军 江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268-269,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方法:对年龄在60岁以上的50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视力不良的患者进行OCT检查,观察其图像特征。结果:15眼表现为黄斑水肿,... 目的:观察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方法:对年龄在60岁以上的50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视力不良的患者进行OCT检查,观察其图像特征。结果:15眼表现为黄斑水肿,视网膜厚度增加;12眼表现为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变薄;9眼表现为黄斑区增生膜形成,其中8眼伴有神经上皮水肿增厚;9眼表现为黄斑区裂孔形成,其中6眼为全层裂孔,3眼为板层裂孔;5眼黄斑区神经上皮层未发现明显异常,其中2眼视网膜色素上皮局部连续性中断。结论:OCT技术提供了黄斑区视网膜解剖结构改变的重要信息,在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病变的早期确诊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病变 老年性白内障术后 光相干断层扫描 白内障超声乳化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神经上皮层 视网膜色素上皮 图像特征 60岁以上 视网膜厚度 黄斑 OCT技术 眼表现 CT检查 视力不良 黄斑水肿 结构改变 早期确诊 膜形成
下载PDF
病理性近视眼黄斑区的相干光断层扫描图像特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晓东 周彦萍 汪枫桦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77-880,共4页
我国近视眼患者超过3亿,其中变性近视眼患者超过1000万[1].病理性近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是单眼致盲或双眼致盲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对于病理性近视的定义,多数学者认为必须要符合以下几条[2],即:(1)近视屈光超过-6.00 D;... 我国近视眼患者超过3亿,其中变性近视眼患者超过1000万[1].病理性近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是单眼致盲或双眼致盲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对于病理性近视的定义,多数学者认为必须要符合以下几条[2],即:(1)近视屈光超过-6.00 D;(2)眼轴长度≥26.5 mm[3]或≥26 mm[4];(3)同时需符合以下一项或几项眼底改变,即豹纹状眼底、弧形斑、Fuchs斑、漆样裂纹等萎缩性改变、CNV、视网膜劈裂、黄斑裂孔、黄斑区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黄斑视网膜前膜[5]等.其中黄斑劈裂、黄斑裂孔、黄斑出血及黄斑区CNV是导致病理性近视中心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病理性近视的这些病理性改变发生的原因与近视眼轴变长、眼球过度拉伸和扩张所导致的后极部眼底退行性改变有关.尽早发现这些眼底病变是预防及治疗病理性近视导致不可逆视力损伤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眼 相干光断层扫描 黄斑 图像特征 近视眼患者 黄斑视网膜前膜 眼底改变 Fuchs斑
原文传递
药膳调治老年性黄斑变性
18
作者 王延群 《医食参考》 2015年第6期50-50,共1页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眼底视网膜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者早期对视力无影响或影响较微,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视力,甚至失明。黄斑变性除药物、激光光凝、手术治疗外,还可配合药膳治疗。中医...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眼底视网膜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者早期对视力无影响或影响较微,当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视力,甚至失明。黄斑变性除药物、激光光凝、手术治疗外,还可配合药膳治疗。中医认为,衰老常与肝肾不足、气虚血弱有关。适宜的食疗方可以起到抗衰老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具有补益肝肾、益气养血、明目增视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黄斑变性 药膳调治 衰老性改变 手术治疗 益气养血 眼底视网膜 改善微循环 中老年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