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高发地区人群黄曲霉毒素暴露水平的评估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桂菊 钱耕荪 +5 位作者 金锡鹏 陈建国 贺霞 王少康 蒋兆坤 王加生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118-122,共5页
目的 :通过对我国原发性肝癌高发区居民进行较为全面的黄曲霉毒素 (AFT)暴露水平的评估 ,为进一步研究AFT与肝癌的关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甲地 (广西扶绥县竹琴村 )、乙地 (江苏启东通兴乡 )和丙地 (启东天汾镇 )作为调查地区 ,应用AF... 目的 :通过对我国原发性肝癌高发区居民进行较为全面的黄曲霉毒素 (AFT)暴露水平的评估 ,为进一步研究AFT与肝癌的关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甲地 (广西扶绥县竹琴村 )、乙地 (江苏启东通兴乡 )和丙地 (启东天汾镇 )作为调查地区 ,应用AFT生物标记物的检测 ,对人群AFT暴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 :食物结构调查表明 ,甲地居民以玉米为主食 ,乙地和丙地居民则以大米为主食 ,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污染水平以甲地最为严重 ;居民膳食中AFB1的摄取量即AFT外暴露水平、血清中AFB1 白蛋白 (AFB1 ALB)加合物水平、肝癌发病率均以甲地最高 ,丙地最低 ,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AFT外接触水平高的居民 ,AFB1 ALB加合物水平、尿中AFM1水平亦高 ,说明两者是反映AFB1外接触剂量的良好指标。在现有膳食结构条件下 ,AFT暴露仍是肝癌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肝癌 暴露评估 黄曲霉毒素B1-蛋白加合物
下载PDF
重庆地区黄曲霉毒素暴露与原发性肝癌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郑传芬 曾惠 +11 位作者 王佳 林辉 冯晓彬 陈济安 邱志群 罗教华 徐安伟 王灵巧 谭瑶 陈妹 江鹏 舒为群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9-545,共7页
目的 分析黄曲霉毒素(AFB1)暴露与原发性肝癌(PHC)发生的关联性.方法 于2013年12月至2016年5月,收集来自重庆市3所医院的214例新确诊PHC患者.病例组纳入符合PHC的诊断标准,排除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脂肪肝、胆结石等病因明... 目的 分析黄曲霉毒素(AFB1)暴露与原发性肝癌(PHC)发生的关联性.方法 于2013年12月至2016年5月,收集来自重庆市3所医院的214例新确诊PHC患者.病例组纳入符合PHC的诊断标准,排除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脂肪肝、胆结石等病因明确引起的肝癌病例;对照组来自同医院内同时期非肿瘤、无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以性别、年龄(±3岁)与病例组进行1:1匹配.收集患者外周血和尿,通过生化仪检测血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采用ELISA检测血清AFB1-ALB加合物和尿AFB1-N7-GUA加合物.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基本信息、生活习惯和疾病史.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AFB1-ALB加合物和尿AFB1-N7-GUA加合物含量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HC危险因素,并利用Andersson方法计算AFB1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强度指数(S).结果 病例组年龄为(50.74±9.67)岁,对照组为(51.15±9.90)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HBV在PHC发生过程中OR值为46.3(95%CI:23.3~88.0).病例组血清AFB1-ALB加合物的中位数(146.23 ng/g白蛋白)高于对照组(74.42 ng/g白蛋白)(P〈0.001),但病例组与对照组尿AFB1-N7-GUA加合物的中位数(0.17比0.14 ng/mg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两种加合物高暴露组PHC发生的调整OR值分别为1.9(95%CI:1.1~3.4)、2.1(95%CI:1.0~4.2).AFB1和HBV、饮酒、糖尿病存在正交互作用,AFB1-ALB加合物与这3个因素的S值分别为4.7(95%CI:2.8~7.9)、3.5(95%CI:1.0~12.0)、12.4(95%CI:1.8~84.2),AFB1-N7-GUA加合物与这3个因素的S值分别为1.9(95%CI:1.1~3.1)、2.0(95%CI:1.1~3.6)、2.0(95%CI:1.1~3.6).结论 HBV依然是重庆地区PHC最主的危险因素,而AFB1暴露也是该地区PH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HBV、饮酒、糖尿病存在正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类 肝肿瘤 病例对照研究 黄曲霉白蛋白加合物 黄曲霉-N7-鸟嘌呤加合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