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梅戏传统剧目舞台道白的变迁历程考察
1
作者 鲍红 《文教资料》 2021年第6期38-40,共3页
本文考察黄梅戏传统剧目舞台道白的变迁历程发现,黄梅戏道白变迁的历史是黄梅戏不断夯实文化资本,赢得越来越充分的象征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过程。在地方戏曲普遍遭遇发展瓶颈的当下,黄梅戏只有持续强化文化资本,创作更多家喻户... 本文考察黄梅戏传统剧目舞台道白的变迁历程发现,黄梅戏道白变迁的历史是黄梅戏不断夯实文化资本,赢得越来越充分的象征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过程。在地方戏曲普遍遭遇发展瓶颈的当下,黄梅戏只有持续强化文化资本,创作更多家喻户晓的精品,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传统剧目 舞台道白 变迁历程
下载PDF
黄梅戏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缺乏以小生行当为主的剧目
2
作者 虞文兵 《时代人物》 2020年第10期168-168,共1页
在黄梅戏的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剧目的丰富和观众的需求出现了不少以小生主演的大小戏,但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戏曲受到其他艺术冲击后,黄梅戏是在一个非常畸形的状态发展的,或许很多剧种都有这样的问题,靠女性演员吸引观众的目光和关注,... 在黄梅戏的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剧目的丰富和观众的需求出现了不少以小生主演的大小戏,但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戏曲受到其他艺术冲击后,黄梅戏是在一个非常畸形的状态发展的,或许很多剧种都有这样的问题,靠女性演员吸引观众的目光和关注,黄梅戏的剧院、剧团捧出大量的女演员, 比如“五朵金花”,还有现在举办的黄梅戏青年比赛“寻找七仙女”。从比赛上就看出没有男演员的事,黄梅戏的今天就是“阴盛阳衰”局面,剧团演出排演的戏都是以旦角为主的剧目,可是剧团里,艺校每年都培养了很多的优秀的男演员大部分没戏演出,都在跑龙套或伴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传统 剧目
下载PDF
传统黄梅戏语言地方性特征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江结宝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1期88-97,共10页
地方性是地方戏的本质特征,地方性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语言的地方性乃地方戏的灵魂。黄梅戏以安庆方言为基础,语音、词汇、语法均带有浓厚的安庆方言特征。20世纪50年代以后,黄梅戏改编的传统剧目和创作的新戏,语言地方性特征正在逐渐削... 地方性是地方戏的本质特征,地方性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语言的地方性乃地方戏的灵魂。黄梅戏以安庆方言为基础,语音、词汇、语法均带有浓厚的安庆方言特征。20世纪50年代以后,黄梅戏改编的传统剧目和创作的新戏,语言地方性特征正在逐渐削弱,这是应该警惕和扭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黄梅戏 地方性 安庆方言特征
下载PDF
安徽民歌对传统黄梅戏的影响
4
作者 盛霞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02-106,共5页
传统黄梅戏源自生活,始终散发着泥土的芳香。传统黄梅戏的艺术生成深受安徽民歌的浸润,以及安徽戏曲和民间艺术的涵养,充分汲取民间艺术养分,移植其形式,承传其内容,实现由"歌"到"戏"的艺术嬗变。
关键词 传统黄梅戏 安徽民歌 艺术形式 民间美质
下载PDF
传统黄梅戏的思想艺术特征及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丁芳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5-79,共5页
黄梅戏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成熟,当时形成的一系列传统剧目虽遭到过官方与文人的零星批评,但由民间艺人创作并传播于下层民众的传统黄梅戏基本上逃过了"禁戏"与"删诗"的双重"净化"系统。新中国成立后,前... 黄梅戏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成熟,当时形成的一系列传统剧目虽遭到过官方与文人的零星批评,但由民间艺人创作并传播于下层民众的传统黄梅戏基本上逃过了"禁戏"与"删诗"的双重"净化"系统。新中国成立后,前辈学人依据老艺人的口述,尽量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了一大批剧目。质朴粗糙的口述剧本,生动地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前,下层民众混沌的思想世界;就艺术特色而言,传统黄梅戏似被封存于纸张之中的活化石,典型地反映了一种戏曲样式在民间走向成熟时的特征,贴近生活的科诨艺术甚至为当今日趋雅致的新编黄梅戏所不具备。传统黄梅戏并未死亡,它的思想艺术特征对当今黄梅戏依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黄梅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科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