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红树植物黄槿的组织培养
1
作者 孙文 杨党 +4 位作者 陈正满 朱云霄 王振福 李钧敏 杜照奎 《台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0-35,共6页
以半红树植物黄槿茎尖为外植体,探讨激素浓度对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以及不定根诱导的影响,建立其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1)消毒方法为75%酒精消毒30 s,无菌水冲洗3次,接着用0.1%HgCl_(2)消毒6 min,无菌水冲洗5次;(2)不定芽增殖培养基... 以半红树植物黄槿茎尖为外植体,探讨激素浓度对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以及不定根诱导的影响,建立其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1)消毒方法为75%酒精消毒30 s,无菌水冲洗3次,接着用0.1%HgCl_(2)消毒6 min,无菌水冲洗5次;(2)不定芽增殖培养基最佳配比为WPM+0.5 mg·L^(-1)6-BA+0.1 mg·L^(-1)NAA;(3)生根培养基最佳配比为1/2WPM+0.3 mg·L^(-1)IBA+0.3 mg·L^(-1)NAA;(4)驯化完毕的组培苗移植于装有混合基质中(泥炭土∶黄心土=1∶1)的营养钵中,移植成活率为100%。本文相关数据可为黄槿良种选育及遗传转化等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槿 外植体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植株再生
下载PDF
Study on Quality Standard of Hibiscus trionum L.
2
作者 Quan MA Yang WEN +4 位作者 Yuebu HAILAI Yuan LIU Junyin LU Tao WANG Wenbing LI 《Medicinal Plant》 CAS 2023年第3期25-28,共4页
[Objectives]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standard for Hibiscus trionum L.[Methods]The moisture,total ash,acid insoluble ash and extract of H.trionum L.were determined by the method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20 edition.Th... [Objectives]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standard for Hibiscus trionum L.[Methods]The moisture,total ash,acid insoluble ash and extract of H.trionum L.were determined by the method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20 edition.The medicinal materials were qualitatively identified by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and TLC,and the content of quercetin was determined by HPLC.[Results]The moisture,total ash,acid insoluble ash and extract contents of the 12 batches of samples were 7.69%-12.94%,10.44%-14.62%,1.89%-3.64%,16.56%-21.81%,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 was obvious,and a method for TLC and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H.trionum L.was established.[Conclusions]A perfect quality standard was established,which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H.trionu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biscus trionum L. QUERCETIN Thin layer identification Content determination
下载PDF
Comparative Effect of Adding Synthetic Citric Acid to Natural Lemon Juice (Citrus aurantiifolia) on the Stability of Hibiscus Drinks Stored at 4°C and 37°C
3
作者 Papa Guedel Faye Ibrahima Diouf +3 位作者 Medoune Gaye Sarr Oumou Hany Sourang Nicolas Cyrille Ayessou Mady Cisse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23年第6期495-508,共14页
The general objective of the work is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the addition of synthetic citric acid compared to the addition of natural fruit juice of Citrus aurantiifolia on the conservation of drink based on red cha... The general objective of the work is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the addition of synthetic citric acid compared to the addition of natural fruit juice of Citrus aurantiifolia on the conservation of drink based on red chalice H. sabdariffa. The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ver a period of 5 weeks at 4°C and 37°C with seven batches of beverage samples prepared at the rate of a calyx/water ratio of 1/40 (kg·kg<sup>-1</sup>) and added respectively citric acid at 1, 2 and 4 g·L<sup>-1</sup> and lemon juice at 10, 20 and 40 mL·L<sup>-1</sup>.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ifferent batches of beverages was carried out from day one. A follow-up of the residual anthocyanin content and the intensity of the red coloring were carried out over five weeks. The anthocyanin concentration was determined by the pH-differential method. The red color degradation index i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CIELAB color system (L*, a*, b* and L*). R and Minitab 18 software was used for data processing. The results of the monitoring of the parameter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1 g AC L<sup>-1</sup> retains 2.7 mg more of the anthocyanins than adding 10 mL JC L<sup>-1</sup> and longer maintains red color when stored at 4°C and 37°C/5 weeks. The 2 g AC L<sup>-1</sup> and 4 g AC L<sup>-1</sup> ratios have the same effects as the addition of 20 and 40 mL of lemon juice, all accelerating the degradation of anthocyanins and the red color. After 5 weeks of storage at 37°C, the effect of the temperature combin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acidity of the samples (2 to 4 g AC L<sup>-1</sup> and 20 to 40 ml JC L<sup>-1</sup>), have accelerated the total disappearance of the red color on all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bilization DRINK Citric Acid Citrus aurantiifolia hibiscus sabdariffa COLORING
下载PDF
Production of Cashew Apple Wine Enriched with Hibiscus sabdariffa Extracts
4
作者 Esaïe W. Koui Doudjo Soro +2 位作者 Jean Ives K. Gnoumou Nogbou Emmanuel Assidjo Kouassi Benjamin Yao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23年第8期720-729,共26页
This study focuses on enhancing the valu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y developing a process to produce wine from cashew apples enriched with extracts from Hibiscus sabdariffa. The formulation consisted of a blend of ca... This study focuses on enhancing the valu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y developing a process to produce wine from cashew apples enriched with extracts from Hibiscus sabdariffa. The formulation consisted of a blend of cashew apple juice and Hibiscus calyxes in a ratio of 90:10 (w/w). The Hibiscus calyxes were added at three different stage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fermentation. The physico-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resulting wines revealed a pH range of 3.073 ± 0.005 to 3.583 ± 0.015 and acidity levels ranging from 4.018 ± 0.028 to 5.628 ± 0.059 g/L. The alcoholic strength ranged from 13.54% ± 0.036% to 13.86% ± 0.04%, with a soluble dry extract of 7.2 ± 0.25 to 8.1 ± 0.28 °B. Regardless of the stage of Hibiscus calyx addition, the fermentation kinetics and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met the standards set for w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nification Cashew Apple hibiscus sabdariffa FERMENTATION
下载PDF
药用红树林植物黄槿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冯超 李晓明 +1 位作者 田敏卿 王斌贵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7-60,共4页
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 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PTLC)及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海洋红树林植物黄槿(Hibiscus tilisceus)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 MS、1D 和2DNMR 等波谱技术鉴定了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分... 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 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PTLC)及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海洋红树林植物黄槿(Hibiscus tilisceus)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 MS、1D 和2DNMR 等波谱技术鉴定了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 coniferaldehyde(1),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2),松脂醇(3),丁香脂素(4),格榄酮(5),黄芪苷(6),植醇(7),胆甾-5-烯-3β,7α-二醇(8),胆甾-5-烯-3β,7β-二醇(9),胆甾醇(10)和β-胡萝卜苷(11)。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黄槿(hibiscus tilisceus)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药用红树植物黄槿嫩枝叶醇提物的抗炎镇痛止血作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丘芬 田辉 +3 位作者 张志 原鲜玲 谈远锋 宁小清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48-1651,共4页
目的:观察黄槿嫩枝叶醇提物(下称黄槿醇提物)的止血镇痛抗炎作用,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开发新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小鼠断尾法、玻片法、毛细管法研究黄槿醇提物的止血作用;醋酸扭体法、小鼠热板法研究黄槿醇提物的镇痛作用;二甲... 目的:观察黄槿嫩枝叶醇提物(下称黄槿醇提物)的止血镇痛抗炎作用,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开发新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小鼠断尾法、玻片法、毛细管法研究黄槿醇提物的止血作用;醋酸扭体法、小鼠热板法研究黄槿醇提物的镇痛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研究黄槿醇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黄槿醇提物各剂量均可显著缩短小鼠出血、凝血时间,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对热板所致小鼠疼痛,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黄槿醇提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止血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槿 止血 镇痛 抗炎
下载PDF
半红树植物黄槿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伟伟 刘楠 +3 位作者 王俊 任海 张立敏 简曙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8-202,共5页
黄槿是一种具有重要生态、药用和观赏价值的半红树植物,在海岸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其生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表明:黄槿属典型阳生性植物,具有较高的光合潜能,适于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其叶绿素荧光的光合电... 黄槿是一种具有重要生态、药用和观赏价值的半红树植物,在海岸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其生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表明:黄槿属典型阳生性植物,具有较高的光合潜能,适于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其叶绿素荧光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光响应曲线(RLC)显示,黄槿的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随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并在PAR 2 751μmol.m-2.s-1时达到最大值,说明其光合系统II在强光照下也能保持较高的电子传递效率。黄槿叶绿素荧光参数显示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效率,叶绿素a/b值(2.44∶1)略低于理论值(3∶1)。黄槿对营养元素的利用率较高,植株体内N、P、K、Ca、Na、Mg的加权平均养分含量分别为1.23%、0.23%、1.34%、0.42%、0.24%、0.41%。P含量偏低,在其栽培过程中应及时补充P元素。该研究结果将对黄槿的引种、栽培及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槿 生态及生物学特性 开发利用
下载PDF
南海半红树植物黄槿内源真菌GT20036029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莉娅 邓志威 +2 位作者 于善江 顾佳 林文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6期956-959,972,共5页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从半红树药用植物黄槿内生真菌GT20036029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并与已知化合物数据作比较,鉴定它们分别为N-(2-羟基苯乙基)乙酰胺(1)、环(L-脯氨酸-D-异亮氨酸)(2)、环(L-亮氨酸-L-脯氨酸)(3)、环(D-亮氨...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从半红树药用植物黄槿内生真菌GT20036029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并与已知化合物数据作比较,鉴定它们分别为N-(2-羟基苯乙基)乙酰胺(1)、环(L-脯氨酸-D-异亮氨酸)(2)、环(L-亮氨酸-L-脯氨酸)(3)、环(D-亮氨酸-L-脯氨酸)(4)、环(亮氨酸-酪氨酸)(5)、环(苯丙氨酸-丝氨酸)(6)、脑苷脂B(7)、(25S)-纽替皂苷元-3-O-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苷(8)和(25S)-异纽替皂苷元-3-O-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苷(9)。化合物1为首次从海洋真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显示了较好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黄槿 内生真菌 代谢产物
下载PDF
黄槿叶片挥发油和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晓菲 秦培文 +3 位作者 纪丽丽 胡世伟 宋文东 李世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93-1897,共5页
应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仪,对采自湛江市特呈岛红树林区的半红树植物黄槿(Hibiscus tiliaceus)叶片的挥发油和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从挥发油组分中分离出63个峰,鉴定出54种化合物,其中,含有吡咯类、呋喃类、酚类、醛酮类... 应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仪,对采自湛江市特呈岛红树林区的半红树植物黄槿(Hibiscus tiliaceus)叶片的挥发油和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从挥发油组分中分离出63个峰,鉴定出54种化合物,其中,含有吡咯类、呋喃类、酚类、醛酮类、醇类、吲哚类等丰富的物质种类,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6.34%、9.78%、19.32%、25.59%、15.85%、4.06%;脂肪酸组分中共分离出34个峰,鉴定出主要脂肪酸13种,和特呈岛其他红树林植物相比,黄槿叶片中同样含有相对含量较高的棕榈酸及亚油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30.11%和1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黄槿叶片 挥发油 脂肪酸 GC-MS
下载PDF
广西海洋药用半红树植物黄槿的生药学鉴别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宁小清 谈远锋 +4 位作者 原鲜玲 丘芬 陈翠琼 张志 田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74-1475,共2页
目的对广西海洋药物半红树植物黄槿药材进行生药学鉴别研究,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从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根皮层散有黏液道、纤维束;茎皮层有黏液道,韧皮部偶有黏液道、有众多纤维束,髓部... 目的对广西海洋药物半红树植物黄槿药材进行生药学鉴别研究,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从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根皮层散有黏液道、纤维束;茎皮层有黏液道,韧皮部偶有黏液道、有众多纤维束,髓部散有众多黏液道;叶上表皮有下皮层,下皮层及主脉散有黏液道;下表皮有气孔、密被星状非腺毛。紫外光谱扫描发现明显的吸收峰。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黄槿药材鉴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槿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下载PDF
黄槿扦插育苗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蒋燚 龚建英 +3 位作者 侯远瑞 郝海坤 潘月芳 钟瑜 《广西林业科学》 2009年第2期98-101,共4页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扦插80天后的黄槿苗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组合以及插穗年龄在根长、生根条数以及根鲜重间存在差异;不同激素浓度对生根率产生的差异显著,其它因子差异不显著;插穗年龄和扦插基质是影响黄槿根长、生根条数...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扦插80天后的黄槿苗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组合以及插穗年龄在根长、生根条数以及根鲜重间存在差异;不同激素浓度对生根率产生的差异显著,其它因子差异不显著;插穗年龄和扦插基质是影响黄槿根长、生根条数以及根鲜重的主要因子,而插穗年龄和激素浓度是影响生根率的主要因子;对于主根数和生根率,最优的组合为A3B1C3D2,生根率达91%,比对照提高17%,主根数达21条比对照提高7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槿 扦插育苗
下载PDF
黄槿抗炎活性部位的初探 被引量:3
12
作者 谭银丰 李志锋 +3 位作者 张彩云 魏娜 毛彩霓 张小坡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7期77-78,共2页
目的研究黄槿抗炎活性部位。方法采用70%乙醇提取药材,提取物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观察黄槿提取物及其萃取物的抗炎活性。结果黄槿70%乙醇提取物及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二甲苯所... 目的研究黄槿抗炎活性部位。方法采用70%乙醇提取药材,提取物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观察黄槿提取物及其萃取物的抗炎活性。结果黄槿70%乙醇提取物及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与空白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正丁醇萃取物与生理盐水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黄槿提取物具有显著抗炎作用,并初步确定有效部位为乙酸乙酯萃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槿 抗炎 活性部位
下载PDF
人工处理黄槿种子萌发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严廷良 刘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0-343,共4页
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赤霉素、水杨酸溶液处理黄槿种子之后,将种子播入不同的土壤基质中,从野外林地试验和盆栽试验中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在原土盆栽试验中,体积分数为200μL/L的赤霉素处理可使发芽率达到38.0%、发芽势达到35.3... 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赤霉素、水杨酸溶液处理黄槿种子之后,将种子播入不同的土壤基质中,从野外林地试验和盆栽试验中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在原土盆栽试验中,体积分数为200μL/L的赤霉素处理可使发芽率达到38.0%、发芽势达到35.3%;400μL/L的水杨酸处理可使发芽率达到42.6%、发芽势达到32.0%。在沙土盆栽试验中,20μL/L的赤霉素处理可使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达到最高,发芽率为39.4%、发芽势为36.0%;10μL/L的水杨酸处理可使发芽率和发芽势都达到最高值,发芽率为30.6%、发芽势为22.7%。在野外林地试验中,赤霉素和水杨酸的体积分数均在400μL/L时达到最高,赤霉素处理的发芽率为26.5%、发芽势为18.3%;水杨酸处理的发芽率为33.5%、发芽势为26.7%。通过试验获得了黄槿种子在野外木麻黄林地发芽的最佳处理条件,为将乡土树种黄槿应用于木麻黄海防林的混交种植提供了技术参考,有利于形成多样性丰富的多树种海防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槿 种子 发芽
下载PDF
黄槿苗期施肥对比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瑜 蒋燚 +2 位作者 刘秀 郝海坤 侯远瑞 《广西林业科学》 2009年第4期254-255,共2页
以半红树树种黄槿为研究对象,对黄槿实生苗作施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黄槿实生苗苗期施用复合肥对提高苗高、地径、侧根及生物量等生长指标效果最好。
关键词 黄槿 苗期 施肥
下载PDF
海南岛黄槿长枝扦插育苗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阮长林 冯剑 +3 位作者 刘顿 刘强 王瑾 王晓龙 《福建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118-124,共7页
为了筛选优良黄槿母树为繁殖优良苗木服务,在海南岛环岛海岸的不同地理位置及离海岸线不同距离的黄槿母树上采集粗2-4 cm、长80-100 cm的枝条为材料,对海岸不同地理位置的黄槿母树枝条,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基质、不同植... 为了筛选优良黄槿母树为繁殖优良苗木服务,在海南岛环岛海岸的不同地理位置及离海岸线不同距离的黄槿母树上采集粗2-4 cm、长80-100 cm的枝条为材料,对海岸不同地理位置的黄槿母树枝条,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基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对其扦插生根的影响;对离海岸线不同距离的黄槿母树枝条,以红壤+河沙(体积比1∶1)为基质,用100 mg·L^-1ABT1浸泡插条基部2 h后,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海岸带不同地理位置的黄槿母树枝条,在成活率和生根数方面,最优的处理组合为河沙-万宁-IBA 200 mg·L^-1,即以河沙为基质、万宁市后安镇后市村的黄槿母树枝条为插条、IBA 200 mg·L-1浸泡基部2 h,该处理组合插条的成活率为91.11%,平均根数为26.33条。对于离海岸线不同距离的黄槿母树枝条,采自距海岸线垂直距离6.4 km的黄槿母树枝条(位于海口市秀英区文龙村)扦插成活率最高,达91.67%;平均根数最多,达31.58条。表明优选的黄槿母树位于万宁市后安镇后市村及海口市秀英区文龙村(距海岸线垂直距离6.4 km),育苗成活率高达90.00%以上,扦插苗生活力大于其它地区的母树;用粗长枝进行扦插育苗也能获得较好的效果,而且见效快,在生产应用中可以缩短育苗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槿 扦插育苗 粗长枝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滨海沙地防风树种黄槿扦插育苗试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武星 朱炜 连春阳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7期5-7,共3页
通过对滨海沙地树种黄槿扦插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年龄小的黄槿,在其上部采集半木质化的穗条,剪截成15cm长,用1∶750的"根太阳"处理插穗大约30min后扦插在装有沙土+菜园土的容器袋上,加强水和温湿度管理,黄槿扦插的成活率可以... 通过对滨海沙地树种黄槿扦插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年龄小的黄槿,在其上部采集半木质化的穗条,剪截成15cm长,用1∶750的"根太阳"处理插穗大约30min后扦插在装有沙土+菜园土的容器袋上,加强水和温湿度管理,黄槿扦插的成活率可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防风树种 黄槿 扦插
下载PDF
民族药小槐花质量标志物候选成分的研究
17
作者 谯明鸣 袁丰 +4 位作者 陶慕珂 孙伊维 周广鑫 孟大利 张毅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4期452-457,共6页
目的:开展对豆科山蚂蝗属药用植物小槐花(Desmodium caudatum(Thunb.)DC.)叶的化学成分研究,为小槐花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物质基础。方法:将小槐花叶经70%乙醇提取后,综合运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 目的:开展对豆科山蚂蝗属药用植物小槐花(Desmodium caudatum(Thunb.)DC.)叶的化学成分研究,为小槐花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物质基础。方法:将小槐花叶经70%乙醇提取后,综合运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和纯化小槐花叶的化学成分,根据所得单体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各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小槐花叶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清缸酒酚(1)、柠檬酚(2)、8-异戊烯基山柰酚(3)、二氢山柰酚(4)、neophellamuretin(5)、异柠檬酚(6)、槲皮素(7)、山柰酚(8)、牡荆素(9)、当药黄素(10)、大豆皂醇B(11)、黄槿酮A(12)、黄槿酮D (13),其中化合物7、8、12和13为小槐花中各药用部位均含有的成分。结论:化合物7、8、12和13可作为小槐花的候选质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槐花 化学成分 槲皮素 山柰酚 黄槿
下载PDF
广西木虱—新属三新种及黄槿瘦木虱记述(同翅目:木虱总科)
18
作者 李法圣 杨集昆 《Entomotaxonomia》 CSCD 1991年第1期11-19,共9页
作者于1982和1984年在广西农科院及广西林业厅的支持和配合下两次考察,加上1963年所采的标本,发现一些新的种类及记载,将陆续发表。本文记述了1新属3新种,对黄槿瘦木虱作了重新描述。新增加了寄主植物。文中体长为由头顶至翅端长度。模... 作者于1982和1984年在广西农科院及广西林业厅的支持和配合下两次考察,加上1963年所采的标本,发现一些新的种类及记载,将陆续发表。本文记述了1新属3新种,对黄槿瘦木虱作了重新描述。新增加了寄主植物。文中体长为由头顶至翅端长度。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虱总科 新属 新种 黄槿瘦木虱
下载PDF
半红树植物黄槿的气体交换特性 被引量:12
19
作者 蔡水花 李婷 +4 位作者 周光霞 陈贻竹 韦霄 叶万辉 沈浩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7-404,共8页
半红树植物是一类既可在海岸潮间带又可在陆地生长和繁殖的海陆两栖植物。夏季强光和高温是海岸带生境突出的特点,半红树植物如何在这样的自然生境中生存和繁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该研究以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锦葵科(Malvaceae)木槿属(Hi... 半红树植物是一类既可在海岸潮间带又可在陆地生长和繁殖的海陆两栖植物。夏季强光和高温是海岸带生境突出的特点,半红树植物如何在这样的自然生境中生存和繁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该研究以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锦葵科(Malvaceae)木槿属(Hibiscus)的常绿半红树植物黄槿(H.tiliaceu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Li-Cor Inc.,USA)对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广东省珠海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自然生长的黄槿在夏季高温季节的叶片气体交换特性进行测定,探讨了其在自然生境下的光合行为和相关的形态解剖特征,揭示其生境适应性的光合生理生态机制。结果表明:(1)黄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表现为单峰型曲线,中午未出现明显光抑制现象。(2)黄槿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与其较高的气孔导度相关,而后者则可能与其较大的气孔密度和具有表皮毛等叶片解剖结构特征有关。(3)黄槿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日均净光合速率均符合阳生植物特征,因而是一种阳生性树种。以上结果说明黄槿在自然环境中具有的快速生长特性可能与其较强和较稳定的光合能力有关,该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黄槿以及其他半红树植物适应海岸带高温强光生境的生理生态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为黄槿的合理栽培及造林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槿 半红树 气体交换 生境适应性
下载PDF
海洋红树林植物黄槿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ydowii EN-198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杜丰玉 李晓明 +1 位作者 李春顺 王斌贵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11,共6页
对采自海南东寨港的海洋红树林植物黄瑾(Hibiscus tiliaceus)叶中分离到的一株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ydowii EN-198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利用正相与反相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以及制备薄层层析(PTLC)等分离... 对采自海南东寨港的海洋红树林植物黄瑾(Hibiscus tiliaceus)叶中分离到的一株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ydowii EN-198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利用正相与反相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以及制备薄层层析(PTLC)等分离手段从其发酵液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通过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质谱技术等鉴定了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环-(S-脯氨酸-S-苯丙氨酸)(1),环-(S-脯氨酸-S-亮氨酸)(2),环-(S-苯丙氨酸-S-色氨酸)(3),(1S)-1-(4′-间羟基苯甲酸)-1,1,5,5-二甲基己二醇(4),曲酸(5),N-[2-(4-吲哚)乙基]乙酰胺(6),N-[2-(4-对羟基苯酚)乙基]乙酰胺(7),胸腺嘧啶脱氧核苷(8),尿嘧啶脱氧核苷(9),尿嘧啶核苷(10),过氧化麦角甾醇(11),麦角甾醇(12),(2S,2′R,3R,3′E,4E,8E)-N-(2′-羟基-3′-十六烯酰基)-9-甲基-4,8-二十碳二烯-1,3-二醇(13)以及1-O-β-D-葡萄糖基-(2S,2′R,3R,3′E,4E,8E)-N-(2′-羟基-3′-十六烯酰基)-9-甲基-4,8-二十碳二烯-1,3-二醇(14);其中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Aspergillus sydowii中分离得到。对所有化合物测试其抑菌活性,发现化合物5与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黄槿 内生真菌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