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毛耳草中东莨菪内酯的HPLC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1
作者 金贤武 周燕霞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7-20,125,共5页
目的:建立黄毛耳草中东莨菪内酯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优化其提取工艺。方法:色谱柱waters symmetry C_(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检测波长345 nm,流速0.8 mL/min,进样量10μL,测定东莨菪内酯含量。采用超声... 目的:建立黄毛耳草中东莨菪内酯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优化其提取工艺。方法:色谱柱waters symmetry C_(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检测波长345 nm,流速0.8 mL/min,进样量10μL,测定东莨菪内酯含量。采用超声提取法,以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料液比为考察因素,以东莨菪内酯含量为评价指标,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4%、提取时间45 min、超声功率250 W、液料比25∶1。精密称取3份黄毛耳草样品,每份2.0 g,此条件下东莨菪内酯的提取含量为为81.97μg/g,与预测值81.41μg/g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试验建立的HPLC法可用于黄毛耳草中东莨菪内酯的含量测定,所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Box Behnken响应面 黄毛耳草 东莨菪内酯 工艺优化
下载PDF
耳草属植物的化学研究Ⅷ.黄毛耳草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15
2
作者 彭江南 冯孝章 梁晓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0-172,共3页
从中药黄毛耳草Hedyotis chrysotricha中分离并鉴定出10个化合物,经鉴定为:咖啡酸(caffeic  acid, Ⅰ),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 Ⅱ), 2, 6-二甲氧基对苯醌(2, 6-di... 从中药黄毛耳草Hedyotis chrysotricha中分离并鉴定出10个化合物,经鉴定为:咖啡酸(caffeic  acid, Ⅰ),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 Ⅱ), 2, 6-二甲氧基对苯醌(2, 6-dimethoxy-1, 4-benzoquinone,Ⅲ),七叶内酯(aesculetin,Ⅳ),异落叶松树脂醇(isolarisiresinol, Ⅴ),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Ⅳ),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Ⅶ),异鼠李素-3-芸香糖苷(nicotiflorin,Ⅷ),水仙苷(narcissin,Ⅸ)和芦丁(rutin,Ⅹ)。除Ⅱ和Ⅵ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耳草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黄毛耳草中乌索酸的分离提纯及RP-HPLC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武 罗志刚 +1 位作者 邹盛勤 李开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8-350,362,共4页
采用'醇提凝析法'从黄毛耳草中分离提纯乌索酸,用IR、MS、NMR等技术对乌索酸结构进行了表征.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索酸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SymmetryShield Rp18柱(3.9 mm×150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8:12,V/... 采用'醇提凝析法'从黄毛耳草中分离提纯乌索酸,用IR、MS、NMR等技术对乌索酸结构进行了表征.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索酸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SymmetryShield Rp18柱(3.9 mm×150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8:12,V/V);流速为1.0 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25℃;线性范围:4.5~22.5 μg;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9 8.HPLC测定乌索酸纯度为99.82%,得率为3.65‰.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宽的特点,可作为控制乌索酸质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耳草 乌索酸 结构表征 HPLC分析
下载PDF
黄毛耳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彭江南 冯孝章 梁晓天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741-743,共3页
目的 :研究黄毛耳草抗癌活性成分。方法 :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LH 2 0等层析方法分离化合物 ,用光谱和化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鉴定了 2 3个化合物 ,其中 5个新化合物 ;黄毛耳草碱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结论 :黄毛耳草中主要含有... 目的 :研究黄毛耳草抗癌活性成分。方法 :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LH 2 0等层析方法分离化合物 ,用光谱和化学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鉴定了 2 3个化合物 ,其中 5个新化合物 ;黄毛耳草碱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结论 :黄毛耳草中主要含有环烯醚萜甙、黄酮、香豆素、木脂素、生物碱等成分 ,其中生物碱是抗癌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耳草 抗癌活性 中药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黄毛耳草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4
5
作者 方乍浦 杨义芳 周贵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8-100,共3页
从黄毛耳草中分离到七个化合物,经理化和光谱分析鉴定为车叶草甙,熊果酸,白桦脂酸,齐墩果酸,β-谷甾醇,棕榈酸十六醇酯,三十二羧酸。
关键词 黄毛耳草 车叶 熊果酸 鉴定
下载PDF
黄毛耳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马明娟 罗永明 杨美华 《中国药业》 CAS 2011年第24期21-24,共4页
参阅近几年来与黄毛耳草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对黄毛耳草的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质量控制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深入研究黄毛耳草提供参考。黄毛耳草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环烯醚萜类、三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和甾醇类... 参阅近几年来与黄毛耳草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对黄毛耳草的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质量控制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深入研究黄毛耳草提供参考。黄毛耳草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环烯醚萜类、三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和甾醇类等。目前,黄毛耳草的质量评价主要以单指标质量控制和薄层色谱为主,尚不够完善。黄毛耳草具有清热除湿、解毒消肿、活血舒筋之功效,国内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肝炎、肠炎和肾炎等,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耳草 考证 化学成分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黄毛耳草药材的薄层色谱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应萍 李晶 +1 位作者 文萍 李才堂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2期2522-2524,共3页
目的:建立黄毛耳草药材的定性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检查药材中的环烯醚萜类、黄酮类和内酯类成分。结果:环烯醚萜类、黄酮类和内酯类成分分别在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醇-甲酸(5∶4∶2∶0.5)、氯仿-乙酸乙酯-甲醇-甲酸(5∶1∶1... 目的:建立黄毛耳草药材的定性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检查药材中的环烯醚萜类、黄酮类和内酯类成分。结果:环烯醚萜类、黄酮类和内酯类成分分别在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醇-甲酸(5∶4∶2∶0.5)、氯仿-乙酸乙酯-甲醇-甲酸(5∶1∶1∶0.5)和氯仿-乙酸乙酯-甲酸(5∶3∶1)为展开剂的条件下获得理想分离。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黄毛耳草药材的定性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耳草 环烯醚萜 鸡矢藤苷甲酯 TLC法
下载PDF
黄毛耳草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邢占芬 成洪达 张平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9-791,共3页
目的:建立黄毛耳草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以Hypersil BDS C18(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0.1%醋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5 nm,柱温35℃,以乌索酸为参照物得到含有9个峰的共有模式,以共有模式对不同产地黄毛... 目的:建立黄毛耳草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以Hypersil BDS C18(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0.1%醋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5 nm,柱温35℃,以乌索酸为参照物得到含有9个峰的共有模式,以共有模式对不同产地黄毛耳草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从谱图相似度看出,不同产地黄毛耳草指纹图谱基本一致,但也存在地域性差异。结论: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黄毛耳草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耳草 HPLC指纹图谱
下载PDF
黄毛耳草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8
9
作者 方乍浦 杨义芳 周贵生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51-53,共3页
从黄毛耳草中分离到五个化合物,经理化和光谱分析,鉴定为:(Ⅰ)车叶草甙,(Ⅱ)熊果酸,(Ⅲ)β-谷甾醇,(Ⅳ)棕榈酸十六醇酯,(Ⅴ)三十二羧酸。
关键词 黄毛耳草 化学成分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液质联用分析黄毛耳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11
10
作者 尚海涛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年第6期26-28,共3页
黄毛耳草是民间常见的一种草药,其所含化合物主要有环烯醚萜类、三萜类、黄酮类、甾醇类、糖苷类等几种类型。该试验采用LC-MC方法对黄毛耳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出了芦丁和异鼠李素-3-O-[6-O-α-L-(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2种... 黄毛耳草是民间常见的一种草药,其所含化合物主要有环烯醚萜类、三萜类、黄酮类、甾醇类、糖苷类等几种类型。该试验采用LC-MC方法对黄毛耳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出了芦丁和异鼠李素-3-O-[6-O-α-L-(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2种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耳草 液质联用 黄酮化合物
下载PDF
耳草属植物的化学研究I.黄毛耳草中环烯醚萜甙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23
11
作者 彭江南 冯孝章 +1 位作者 李光玉 梁晓天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908-913,共6页
从中药黄毛耳草(Hedyotischrysotricha)中分离鉴定出10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其中8个已知物为:车叶草甙(asperuloside,1),鸡屎藤甙甲酯(scandosidemethylester,2)... 从中药黄毛耳草(Hedyotischrysotricha)中分离鉴定出10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其中8个已知物为:车叶草甙(asperuloside,1),鸡屎藤甙甲酯(scandosidemethylester,2),车叶草酸(asperulosidicacid,3),去乙酰车叶草酸(deacetylasperulosidicacid,4),马钱子素(loganin,5),去乙酰车叶草甙(deacetylasperuloside,6),乙酰鸡屎藤甙甲酯(acetylscandosidemethylester,7),6β羟基京尼平(6βhydroxygenipin,8);2个新化合物命名为耳草甙(hedyoside,9),6′乙酰车叶草甙(6′acetylasperuloside,10)。除车叶草甙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耳草 环烯醚萜 6'-乙酰车叶
全文增补中
黄毛耳草总黄酮提取与纯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宏浩 杨世高 汪维云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6-329,共4页
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黄毛耳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用体积12倍7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5h。选用NKA-9极性大孔树脂纯化总黄酮,并且用pH为5的水淋洗除去多糖,最后所得总黄酮含量为43.1%。
关键词 黄毛耳草 总黄酮 NKA-9 大孔树脂
下载PDF
黄毛耳草化学成分及其中车叶草苷和京尼平苷的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娇 范海贞 +2 位作者 阮铃杰 冯停停 叶淼 《药学研究》 CAS 2020年第7期377-384,共8页
目的研究黄毛耳草(Hedyotis chrysotricha)全草的化学成分,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主要成分车叶草苷和京尼平苷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微孔树脂(MCI)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其醇提物进行系统分离,得到单体;采用质谱(MS... 目的研究黄毛耳草(Hedyotis chrysotricha)全草的化学成分,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主要成分车叶草苷和京尼平苷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微孔树脂(MCI)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其醇提物进行系统分离,得到单体;采用质谱(MS)、核磁共振(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定量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色谱柱为Welch Ultimate XB-C 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13∶87)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从植物中共分离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 R)-stigmastane-3β,5α,6β-triol(1)、24ξ-ethylcholest-22 E-ene-3β,5α,6β-triol(2)、5-stigmasten-3β,7β-diol(3)、豆甾醇(4)、β-谷甾醇(5)、hyptatic acid B(6)、6β-hydroxyursolic acid(7)、齐墩果酸(8)、车叶草苷(9)、车叶草酸(10)、京尼平苷(11)、aitchisonide A(12)、3 S,5 R,6 R,9 S-tetrahydroxy-7 E-megastigmene(13)及(6 S,9 R)-roseoside(14)。首次基于2D-NMR数据完整归属了化合物6的氢谱数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车叶草苷和京尼平苷分别在12.80~128.00μg·mL^-1(r=0.9990)、3.00~30.00μg·mL^-1(r=0.9993)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19%(RSD=2.40%)、95.06%(RSD=3.90%)。结论共分离鉴定14个化合物,其中,7个化合物(1~3、6、7、12、13)为首次从耳草属植物中分离,14为首次从黄毛耳草中得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建立车叶草苷和京尼平苷含量测定方法,10个批次中该两个化合物含量分别为0.733~2.282及0.080~0.328 mg·g^-1,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药材环烯醚萜苷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耳草 化学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车叶 京尼平苷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毛耳草中槲皮素的含量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萍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 建立黄毛耳草中槲皮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ODSKromasil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柱温:35℃;流动相:甲醇-0.4%磷酸(体积比45:5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65nm。结果 槲皮素进样量在0.005... 目的 建立黄毛耳草中槲皮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ODSKromasil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柱温:35℃;流动相:甲醇-0.4%磷酸(体积比45:5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65nm。结果 槲皮素进样量在0.005—0.04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回收率99.88%,RSD 0.58%。结论 本法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黄毛耳草厦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耳草 槲皮素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消旋黄毛耳草碱的全合成
15
作者 王光星 陈淑凤 《合成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A10期302-302,共1页
关键词 黄毛耳草 β-咔啉 生物碱 抗肿瘤药
下载PDF
黄毛耳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16
作者 金贤武 何亚芬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9期1060-1063,共4页
目的优化黄毛耳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测定黄毛耳草药材中黄酮类成分芦丁、烟花苷的含量。方法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3个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黄毛耳草总黄酮提取条件并优化提取工艺。采用HPLC法测定黄毛耳草药材中... 目的优化黄毛耳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测定黄毛耳草药材中黄酮类成分芦丁、烟花苷的含量。方法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3个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黄毛耳草总黄酮提取条件并优化提取工艺。采用HPLC法测定黄毛耳草药材中芦丁、烟花苷的含量,以甲醇-0.5%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 nm,流速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黄毛耳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超声时间47 min、液料比12.5∶1,此条件下黄毛耳草总黄酮得率为12.62%,与预测值12.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黄毛耳草中芦丁的含量为0.74 mg/g,烟花苷的含量为0.058 mg/g。结论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优化的黄毛耳草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稳定,预测性较好,可为黄毛耳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提供参考。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黄毛耳草中芦丁和烟花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耳草 总黄酮 提取工艺 芦丁 烟花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响应曲面设计方法
下载PDF
黄毛耳草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晶 周国平 +4 位作者 李才堂 文萍 应萍 虞金宝 巫火娣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619-2621,共3页
目的:建立黄毛耳草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以乙腈-水(7∶93)为流动相,测定波长为238nm,采用HPLC测定黄毛耳草药材中鸡矢藤苷甲酯的含量。结果:鸡矢藤苷甲酯在22.08~552mg·L-1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9.7%(n=6),RSD0.... 目的:建立黄毛耳草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以乙腈-水(7∶93)为流动相,测定波长为238nm,采用HPLC测定黄毛耳草药材中鸡矢藤苷甲酯的含量。结果:鸡矢藤苷甲酯在22.08~552mg·L-1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9.7%(n=6),RSD0.72%。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黄毛耳草药材的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耳草 鸡矢藤苷甲酯 HPLC
原文传递
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黄毛耳草中熊果酸 被引量:1
18
作者 邢占芬 成洪达 +1 位作者 张平平 王清路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3-206,共4页
将分子印迹技术与固相萃取技术结合,分离富集黄毛耳草中熊果酸。以丙烯酸(AC)为聚合单体,在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交联作用下制备熊果酸印迹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验证聚合物结构,通过平衡吸附试验和选择性吸附试验验证聚合物的吸... 将分子印迹技术与固相萃取技术结合,分离富集黄毛耳草中熊果酸。以丙烯酸(AC)为聚合单体,在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交联作用下制备熊果酸印迹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验证聚合物结构,通过平衡吸附试验和选择性吸附试验验证聚合物的吸附性能,将聚合物用于固相萃取填料分离黄毛耳草中熊果酸。结果表明,熊果酸与丙烯酸通过氢键发生了自组装,形成稳定复合物,印迹聚合物对熊果酸吸附能力强、选择性好,作为固相萃取填料可实现黄毛耳草中熊果酸的分离。所制备熊果酸印迹聚合物对熊果酸具有吸附特异性,可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熊果酸的分离和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黄毛耳草 印迹聚合物 固相萃取
原文传递
金钱草与其伪品的鉴别 被引量:3
19
作者 毛颐晴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2-613,共2页
关键词 金钱 黄毛耳草 鉴别 伪品
下载PDF
肠炎宁片的薄层色谱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虞金宝 余良忠 +4 位作者 李才堂 李晶 文萍 张志涛 陈玉圆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94-2895,共2页
目的建立肠炎宁片的薄层色谱方法。方法采用不同方法及展开系统,以对照药材为对照,分别对地锦草、黄毛耳草、樟树根、香薷进行薄层色谱方法研究。结果地锦草以正己烷-醋酸乙酯(5∶1)、黄毛耳草以三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酸(5∶3∶1)、樟树... 目的建立肠炎宁片的薄层色谱方法。方法采用不同方法及展开系统,以对照药材为对照,分别对地锦草、黄毛耳草、樟树根、香薷进行薄层色谱方法研究。结果地锦草以正己烷-醋酸乙酯(5∶1)、黄毛耳草以三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酸(5∶3∶1)、樟树根以三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醇(5∶3∶0.5)为展开剂,香薷采用聚酰胺薄膜以丙酮-36%醋酸(2∶1)展开剂,均获理想分离效果,且阴性无干扰。结论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作为肠炎宁片的薄层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宁片 地锦 黄毛耳草 香薷 薄层色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