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年来黄河三角洲东北部毗邻海域沉积记录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范勇勇 毕乃双 +4 位作者 李云海 王厚杰 张勇 徐丛亮 杨作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9,共11页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东北部毗邻海域采集的多个沉积物岩心,开展系统的沉积物粒度、有机碳氮及其同位素特征的分析,结合210Pb年代测定,探讨研究区近百年来高分辨率的沉积记录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岩心O3、M2和B63处于相对稳定的沉...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东北部毗邻海域采集的多个沉积物岩心,开展系统的沉积物粒度、有机碳氮及其同位素特征的分析,结合210Pb年代测定,探讨研究区近百年来高分辨率的沉积记录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岩心O3、M2和B63处于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中,沉积物的粒度分布都呈阶段性变化但表现出差异性,O3和M2自1976年以来沉积物粒度出现粗化,而距离现行河口较近的B63则变细之后粒度粗化,在沉积物的上段C/N和δ13C的变化都反映了陆源有机质输入的增加。黄河1976年改道使三角洲北部和东部海域的沉积环境发生改变,O3和M2受再悬浮泥沙的影响粒度变粗,废弃三角洲叶瓣再悬浮泥沙对研究区的供给量增加,导致O3和M2接受更多陆源有机质的供给。而B63受到更多较细粒黄河入海泥沙影响,粒度变细,陆源有机质输入也增加。黄河入海水沙的阶段性递减和调水调沙工程导致输运至研究区的细粒物质减少,使岩心B63沉积物上段层位的粒度变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沉积记录 影响因素 黄河三角洲东北部毗邻海域
下载PDF
黄河口及毗邻海域沉积物铅的来源:铅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宁静 刘季花 +5 位作者 张辉 朱爱美 张俊 何莲花 石学法 马德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139-141,共3页
黄河为世界第二大河流,每年往渤海输送巨量物质且大部分悬浮物沉积在近岸及其毗邻海域,形成大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然而,在过去几十年,在人类活动和自然作用的双重影响下,黄河每年输送的沉积物及排放水量显著减少。这很大程度... 黄河为世界第二大河流,每年往渤海输送巨量物质且大部分悬浮物沉积在近岸及其毗邻海域,形成大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然而,在过去几十年,在人类活动和自然作用的双重影响下,黄河每年输送的沉积物及排放水量显著减少。这很大程度地影响了黄河口乃至渤海沉积物物理化学特性,特别是其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沉积物 黄河 铅同位素 黄河三角洲 渤海沉积物 证据 物理化学特性 毗邻海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