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晓峰 任志远 谭克龙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7-490,共4页
目的查明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方法以遥感数据结合其他信息源,利用Erdas,ArcInfo,ArcView等GIS软件,建立黄河中上游地区环境信息系统数据库;结合层次分析法及环境质量综合法,对黄河中上游典型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目的查明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方法以遥感数据结合其他信息源,利用Erdas,ArcInfo,ArcView等GIS软件,建立黄河中上游地区环境信息系统数据库;结合层次分析法及环境质量综合法,对黄河中上游典型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较好的区域面积有306 902.9 km2,占总面积的42.47.0%,而生态环境较差的区域面积达413 942.6 km2,占总面积的57.3%。结论通过综合评价,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整体较差,其中黄土高原所占面积最大,其次是河源地区,最后是河套平原灌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上游地区 生态评价 环境遥感
下载PDF
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利水保措施蓄水拦沙作用分析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胜利 杨邦柱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2-23,共2页
对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利水保措施的蓄水拦沙作用分析的结果表明,现阶段水保措施年均蓄水量为10亿m^3,年均拦沙量3亿t,支流水库和淤地坝的拦沙量占水保措施拦沙量的77.8%。这种蓄水拦沙作用是在80、90年代降雨量减少的情况下得出的,由于... 对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利水保措施的蓄水拦沙作用分析的结果表明,现阶段水保措施年均蓄水量为10亿m^3,年均拦沙量3亿t,支流水库和淤地坝的拦沙量占水保措施拦沙量的77.8%。这种蓄水拦沙作用是在80、90年代降雨量减少的情况下得出的,由于前期积累、隐蔽、潜伏着许多泥沙问题,某些支流遇到较大暴雨产沙量激增,这对黄河下游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当前应当把更多的精力和投资放在沟道的整治和利用上,大力修建控制性的大型骨干水库或淤地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措施 水保措施 蓄水拦沙 黄河中上游地区
下载PDF
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水汽再循环特征
3
作者 李铁键 史凯方 +2 位作者 苏洋 赵杰 王光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26,共6页
为了深化对黄河流域水循环、水资源特性的认识并为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配置提供科学依据,采用WAM-2Layer水汽通量统计模型,基于1980—2018年ERA-5再分析数据集,对黄河中上游地区降水水汽来源和蒸散发水汽去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 为了深化对黄河流域水循环、水资源特性的认识并为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配置提供科学依据,采用WAM-2Layer水汽通量统计模型,基于1980—2018年ERA-5再分析数据集,对黄河中上游地区降水水汽来源和蒸散发水汽去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中上游地区降水内循环率和蒸散发内循环率的多年均值分别为10.3%和11.8%,水汽再循环对维持流域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黄河源区水汽内循环率远高于流域内其他地区,证实了黄河源区的双重"水塔"效应,即黄河源区既是稳定产流区也是流域降水的重要水汽来源区;黄河流域灌区用水量大,灌区蒸散发水汽再降水对流域水循环过程与空间格局有一定影响,河套灌区和青铜峡灌区蒸散发水汽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形成的再降水量占其蒸散发量的比例分别为3.0%和8.7%,落在我国陆地的比例分别为28.1%和34.7%,两灌区蒸散发水汽去向、内循环率因地形和气候因素的不同而具有明显差异,因此未来开展南水北调新增水资源优化配置、新扩建灌区等工作时应考虑新增蒸散发水汽的再降水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再循环 降水水汽来源 蒸散发水汽去向 河套灌区 青铜峡灌区 黄河中上游地区
下载PDF
黄河中上游地区循环农业发展初探
4
作者 李阳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7-99,共3页
对黄河流域而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泥沙问题;二是水资源短缺问题。发展循环农业能够更好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防治农业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流域内泥沙和水资源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农... 对黄河流域而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泥沙问题;二是水资源短缺问题。发展循环农业能够更好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防治农业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流域内泥沙和水资源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农业是解决黄河中上游地区农村发展困境,缓解人口、资源与环境压力的现实路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黄河中上游地区发展循环农业内外部制约因素较多,一些具体操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则成为发展循环农业的瓶颈,如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的选择与创新,以及黄河流域管理中水权的明确等。对黄河中上游地区而言,发展循环农业,与其他区域既有共性,又有其流域管理的特殊之处,因此,在政策选择上尤其要强调政府的作用,以及自上而下的生态补偿政策等,真正实现农业的循环发展,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上游地区 循环农业 水资源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黄河中上游地区潜在蒸散影响的估算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亚俊 李俊 +2 位作者 林忠辉 同小娟 邢鲁敏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3年第5期48-56,共9页
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潜在蒸散,分析1961—2010年黄河中上游地区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并用偏微分方法定量分析各气候因子变化对潜在蒸散的影响。结果显示:1)近50年来黄河中上游地区气温显著升高(α<0.01),风速和日照时间显著减... 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潜在蒸散,分析1961—2010年黄河中上游地区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并用偏微分方法定量分析各气候因子变化对潜在蒸散的影响。结果显示:1)近50年来黄河中上游地区气温显著升高(α<0.01),风速和日照时间显著减少(α<0.01)。半干旱区面积不断扩大,气候总体呈暖干变化趋势。2)潜在蒸散对实际水汽压变化最敏感,其次为最高气温、风速和日照时间,对最低气温变化最不敏感。夏季潜在蒸散对日最高气温最敏感,其他季节对实际水汽压最敏感。3)风速对年潜在蒸散变化贡献最大,其次为气温和日照时间,实际水汽压贡献最小。春夏秋冬对潜在蒸散变化贡献最大的气候因子依次为风速、日照时间、气温。温度升高、湿度减少对潜在蒸散的正影响已被风速、辐射下降的负影响所抵消。综合考虑各气候因子对潜在蒸散的作用有助于加深对气候变化影响机制的认识,并为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蒸散 气候变化 敏感性 贡献率 黄河中上游地区
下载PDF
内蒙古黄河中上游地区不同树种造林技术对比研究
6
作者 乐林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20-24,共5页
在黄河中上游地区采用不同造林树种和不同保水剂进行造林,观察不同树种与不同保水剂对造林成活率及林木长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保水袋能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地上生长量,使用其他保水剂对树种成活率及地上生长量的影响不是很大;... 在黄河中上游地区采用不同造林树种和不同保水剂进行造林,观察不同树种与不同保水剂对造林成活率及林木长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保水袋能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地上生长量,使用其他保水剂对树种成活率及地上生长量的影响不是很大;造林成活率的大小与选择树种的种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上游地区 造林技术 保水抗旱措施
下载PDF
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储量变化及陆地水负荷形变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小伟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560-2560,共1页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速度加快,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迅速增加,从时空上掌握水资源的变化不仅可以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还可以用于研究地球表面水负荷相关的科学问题。论文以GRACE卫星重力数据为主,结合水文模型数据、...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速度加快,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迅速增加,从时空上掌握水资源的变化不仅可以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还可以用于研究地球表面水负荷相关的科学问题。论文以GRACE卫星重力数据为主,结合水文模型数据、气象数据、水文地质数据及其他辅助数据,研究了黄河中上游地区具有不同空间尺度的黄土高原和湟水流域两个区域内的水储量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联合GPS数据分析了湟水流域内陆地水迁移引起的负荷形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储量变化 地球表面 重力数据 地质数据 湟水流域 气象数据 黄河中上游地区 水负荷
下载PDF
关于黄河中上游地区金融发展中的几个理论政策问题
8
作者 武胜利 《现代企业》 1996年第9期8-10,共3页
(一)关于我国东西部地区金融差异日趋扩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经济差距拉大,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忧虑。然而,与此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则未能引起重视。黄河中上游地区金融发展滞后,是影响其经... (一)关于我国东西部地区金融差异日趋扩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经济差距拉大,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忧虑。然而,与此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则未能引起重视。黄河中上游地区金融发展滞后,是影响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金融差异在金融资产总量、金融资产结构、金融相关比率、金融发行交易以及金融组织结构等各个方面,均出现了扩大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金融发展 东西部地区 黄河中上游地区 金融差异 东部地区 理论政策 西部欠发达地区 金融资产总量 组织形式 货币供应量
下载PDF
黄河中上游地区户包治理小流域调查
9
作者 唐芳明 马水庆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3-26,共4页
为使户包治理责任制在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区进一步巩固、完善,更好地推进水土保持事业向前发展,我们对山西的临汾、吕梁、忻州,陕西的延安、榆林和内蒙古的伊克昭盟等3省(区)的70多个典型承包户、42处户包治理现场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的情... 为使户包治理责任制在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区进一步巩固、完善,更好地推进水土保持事业向前发展,我们对山西的临汾、吕梁、忻州,陕西的延安、榆林和内蒙古的伊克昭盟等3省(区)的70多个典型承包户、42处户包治理现场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的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我们的看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上游地区 户包治理责任制 小流域治理调查
下载PDF
黄河中上游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续)
10
《林业实用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黄河中上游地区 林业 生态建设 治理模式
下载PDF
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呈现总体向好趋势
11
《治黄科技信息》 2012年第5期18-18,共1页
经过多年治理,特别是近十年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取得了巨大成就,生态环境总体向好趋势明显。
关键词 黄河中上游地区 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防治 综合防治
下载PDF
黄河中上游区土地使用结构与布局复合优化
12
作者 童海燕 董晓 +1 位作者 刘加平 高伟铭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2-262,F0003,共12页
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空间发展问题突出,探索该区域土地使用结构和布局优化配置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该研究以黄河中上游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该区域土地使用、社会经济等数据,运用多目标规划(multi-ob... 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空间发展问题突出,探索该区域土地使用结构和布局优化配置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该研究以黄河中上游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该区域土地使用、社会经济等数据,运用多目标规划(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MOP)和PLUS模型模拟了惯性发展、生态保护、经济优先和生态-经济均衡4种情景下研究区未来土地格局和变化趋势,并在平衡生态与经济的目标下提出最优土地使用结构和布局方案。结果表明:1)4种情景下,土地使用比例结构存在较大差异;2)均衡情景下的区域土地使用结构和空间布局方案为最优,其综合效益值最高且达到19481.00亿元,与生态保护情景相比其经济效益(12223.88亿元)增长了4.07%,与经济优先情景相比其生态价值(7257.12亿元)增长了2.32%;经济优先情景下综合效益值为20273.96亿元,是4种情景下最高的。研究可为黄河中上游区域未来土地使用规划编制和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使用 优化 空间布局 MOP模型 PLUS模型 黄河中上游地区
下载PDF
黄河中上游能源基地区岩溶大泉流量衰减原因、变化趋势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时坚 王晶 +1 位作者 刘德深 韩行瑞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0-334,共5页
黄河中上游地区,自黄河青铜峡,经内蒙准格尔、山西、陕西两省至河南西部,为我国最重要的以煤炭资源为主的能源基地。随着能源基地的建设和开发,区域岩溶地下水水位连年持续下降,岩溶泉水流量衰减,引起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如水质恶化... 黄河中上游地区,自黄河青铜峡,经内蒙准格尔、山西、陕西两省至河南西部,为我国最重要的以煤炭资源为主的能源基地。随着能源基地的建设和开发,区域岩溶地下水水位连年持续下降,岩溶泉水流量衰减,引起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如水质恶化、生态退化等。本文从能源基地岩溶泉流量衰减问题入手,研究了能源基地区岩溶泉水流量衰减问题,提出了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合理控制地下水的开采、搞好矿坑水的综合利用及污水处理资源化等相应的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大泉 流量衰减 原因分析 防治对策 黄河中上游地区
下载PDF
夏商时期黄河中上游地区文化交流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朝云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012年第1期29-40,共12页
考古发现揭示,基于中原地区先秦文化的先进与发达,夏商时期中原文化渐次沿黄河向西北播散,促进了黄河中上游地区社会的文明化进程。二里头夏文化以豫西伊洛河流域为中心扩展至晋南和关中东部地区,在晋南地区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地区中心聚... 考古发现揭示,基于中原地区先秦文化的先进与发达,夏商时期中原文化渐次沿黄河向西北播散,促进了黄河中上游地区社会的文明化进程。二里头夏文化以豫西伊洛河流域为中心扩展至晋南和关中东部地区,在晋南地区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地区中心聚落。早商王朝着力向西拓展实力,二里岗文化不仅取代了晋南、关中东部地区的二里头文化,且在原二里头文化的覆盖地域内建起了城市,进一步将晋中南、关中地区作为自己的直接控制地区;晚商时期的青铜器和族徽铭文反映出晋北地区有商王朝统御下的方国存在。有关夏移民的文献记载及龙图腾的考古发现,揭示出商灭夏后夏人的一支从豫西晋南沿黄河溯流而上到达河套地区,后又继续西移逾天山、中亚到达阿富汗,成为汉代匈奴和后来大夏的先世。而内蒙古南部夏商时期的朱开沟遗址也深受中原夏商文化的影响,且在沟通中原与黄河上游地区文化交流方面起着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考古学文化 中原地区 黄河中上游地区 文化交流互动
原文传递
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 被引量:5
15
作者 魏婕 杨超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6期143-152,共10页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基于SBM-DEA方法对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并进行时空分析,结果发现:2007—2019年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虽有一定提高但提高幅度有限;在空间方面,...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基于SBM-DEA方法对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并进行时空分析,结果发现:2007—2019年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虽有一定提高但提高幅度有限;在空间方面,甘肃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宁夏和陕西次之,青海最低。进一步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驱动因素,该区域用水方式的粗放特征依然明显且一些区域仍存在“资源诅咒”现象;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技术创新速度的加快均会对水资源利用效率产生正向的作用,但这两大因素存在“以邻为壑”的空间负向溢出效应。据此,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未来应该构建深度节水的技术支撑体系、完善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政策保证体系、探索水权制度和流转制度建设,促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和可持续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 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利用和保护 SBM-DEA
下载PDF
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倩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3期139-145,共7页
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作为黄河流域与西部地区相对重合的关键区域,兼具地理与经济两个维度的相似属性。从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出发,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界定,将其内涵定义为相对静态的资源及环境状态与动态的治理及生... 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作为黄河流域与西部地区相对重合的关键区域,兼具地理与经济两个维度的相似属性。从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出发,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界定,将其内涵定义为相对静态的资源及环境状态与动态的治理及生产能力,从这四个基本维度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进行综合指标测算与统计分析。基于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的生态保护现状,从生态、产业、资金、制度四个方面对协调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继而对路径进行阐释,以期为实现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 生态环境保护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生态安全的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及推动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钞小静 周文慧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4期115-125,共11页
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是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充分理解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生态安全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基于DPSIR框架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TOPSIS”法测度2010... 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是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充分理解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生态安全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基于DPSIR框架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TOPSIS”法测度2010—2020年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生态安全的建设水平,利用Kernel密度估计刻画其时空演进趋势,并对其进行纵横向差异比较分析。研究发现,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生态安全水平以2014年为界,呈“先降后升”趋势,且2014年后区域之间差异逐渐变大。为此,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建设需着手构建以绿色创新为核心的生态安全动力体系、以防范和化解流域风险为导向的生态安全压力预警体系、以提高环境承载力为目标的生态安全韧性体系、以协同治理为保障的生态安全治理体系以及以保护与修复相协调的生态安全响应体系。进一步建立与之相应的生态安全推动机制,筑牢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 生态安全体系 综合评价 推动机制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研究黄河中上游区域地下水对地表植被影响的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凯 李小青 +1 位作者 康相武 霍艾迪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01-1205,共5页
从MODIS影像数据中提取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和条件植被覆盖率(VCR),并将其与研究区域内的相同空间位置实测地下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黄河中上游区域适宜于植被生长的地下水位埋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适宜于植... 从MODIS影像数据中提取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和条件植被覆盖率(VCR),并将其与研究区域内的相同空间位置实测地下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黄河中上游区域适宜于植被生长的地下水位埋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适宜于植被生长的地下水位埋深范围为0.8~4.5m,最佳水位是1.2m。在干旱地区,在研究大尺度地下水与地表植被环境关系上,用此研究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 条件植被覆盖率(VCR) 地下水 黄河中上游地区
下载PDF
黄河中上游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续)
19
《林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黄河中上游地区 林业生态建设 综合治理 覆沙黄土区
原文传递
加快开发黄河中上游——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选择
20
作者 马文兴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黄河中上游 西部大开发 能源资源 黄河流域 黄河中上游地区 开发大西北 综合开发 战略选择 21世纪 能源产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