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河冲积扇的形成及其水文地质环境
被引量:
4
1
作者
贾杰华
石钦周
+1 位作者
王志刚
邓晓颖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20,共2页
黄河冲积扇的发育经历了三个地质历史时期 :①中更新世后期 ,黄河逾越三门湖进入华北湖 ,揭开了黄河冲积扇的发育进程。该期冲积扇在郑州以西形成黄河古阶地 ,郑州以东被晚更新世地层所埋藏。②晚更新世是黄河冲积扇形成的鼎盛时期 ,黄...
黄河冲积扇的发育经历了三个地质历史时期 :①中更新世后期 ,黄河逾越三门湖进入华北湖 ,揭开了黄河冲积扇的发育进程。该期冲积扇在郑州以西形成黄河古阶地 ,郑州以东被晚更新世地层所埋藏。②晚更新世是黄河冲积扇形成的鼎盛时期 ,黄河冲积扇进入地质作用的加积阶段 ,扇区轴部和上部广泛沉积了厚度较大的砂层。③全新世时期黄河冲积扇的发育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 ,黄河多次大规模迁徙改道 ,泥沙淤积 ,扇面抬高 ,遗留下古河道高地和现今“悬河”等地貌景观。黄河冲积扇的粗粒相带 ,是富水性较好的地区 ,黄河侧渗是沿黄地区浅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形式 ,侧渗影响带是建立大型傍河水源地、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想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
黄河冲积扇
中更新世
晚更新世
富水性
形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冲积扇发育研究述评
被引量:
19
2
作者
马玉凤
李双权
潘星慧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62,共14页
黄河冲积扇是第四纪以来多期沉积建造的冲积扇复合体,它既是来自黄土高原的泥沙强烈堆积的地貌单元,又是历代河流决口改道的地区,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在回顾了黄河冲积扇发育的研究历史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黄河冲积扇的形成时代、地...
黄河冲积扇是第四纪以来多期沉积建造的冲积扇复合体,它既是来自黄土高原的泥沙强烈堆积的地貌单元,又是历代河流决口改道的地区,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在回顾了黄河冲积扇发育的研究历史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黄河冲积扇的形成时代、地貌类型与沉积速率,形成过程与特点等方向的研究进展,系统地论述了河道变迁、地质构造、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对黄河冲积扇形成的影响作用。并指出目前黄河冲积扇的发育研究中还存在着研究深度不够和时空的广度不完整等问题。史前黄河冲积扇的发育研究将成为今后研究中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冲积扇
发育过程
地貌特征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黄河下游冲积扇河南段平原地热资源开发保护
被引量:
3
3
作者
郭友琴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38,共2页
结合黄河下游冲积扇河南段平原地热地质条件,对该区域的地热资源勘查和开发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施工质量较差、开发深度浅,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管理无序,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与目标,开发利用单一等。建议:①加...
结合黄河下游冲积扇河南段平原地热地质条件,对该区域的地热资源勘查和开发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施工质量较差、开发深度浅,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管理无序,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与目标,开发利用单一等。建议:①加强地热资源开发的管理制度建设;②正确处理地热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关系;③建立地热田的评价和管理数学模型;④加强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地热井
黄河冲积扇
河南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豫北地区黄河冲积扇岩相古地理特征分析
4
作者
职太平
孟萍
尹红美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X期71-72,共2页
分析豫北平原黄河沉积物及岩相古地理环境,对于了解区域含水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富水程度和运动过程有重要作用。它们受控于地质结构的变化及埋藏地质地貌体的分布状况,而地质结构又受控于古地理环境,研究古地理环境,就是从岩石地层学入...
分析豫北平原黄河沉积物及岩相古地理环境,对于了解区域含水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富水程度和运动过程有重要作用。它们受控于地质结构的变化及埋藏地质地貌体的分布状况,而地质结构又受控于古地理环境,研究古地理环境,就是从岩石地层学入手,依照沉积学原理进行岩相分析,对比现代地貌研究古地理环境条件,作为恢复古地理环境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黄河冲积扇
黄河
沉积物
古河道带
粉细沙
粉质黏土
单层厚度
岩性特征
古地理环境
钙质结核
豫北地区
特征分析
原文传递
晚更新世至早中全新世黄河冲积扇顶部湖泊沉积环境变化探讨——以郑州“荥阳-广武泽”、荥泽、圃田泽为例
5
作者
徐海亮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021年第1期209-234,共26页
位于黄河冲积扇顶部的河南古代大型湖泊研究属湖泊研究中的缺环。郑州大区河湖环境演化研究与中州古文明起源直接关联,不可或缺。郑州西部的远古湖沼,也因疏于文献披露,地学界和考古学界尚缺了解。郑州市立项的《郑州地区晚更新世以来...
位于黄河冲积扇顶部的河南古代大型湖泊研究属湖泊研究中的缺环。郑州大区河湖环境演化研究与中州古文明起源直接关联,不可或缺。郑州西部的远古湖沼,也因疏于文献披露,地学界和考古学界尚缺了解。郑州市立项的《郑州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序列重建与人文聚落变化的预研究》,将郑州古湖泊作为区域古环境恢复的突破口,重点选择郑州西部"荥阳-广武泽"、荥泽、圃田泽,针对郑州全新世湖泊沼泽群的缘起、发育、沉积环境、变迁与消亡问题,基于自然环境史与科技方法,借助于构造、地球理化勘测、湖泊科学、考古文化的研究和实证手段,通过沉积学、地貌过程、生物学、地球化学等科学途径,建立区域地层和年代序列,初步重建区域晚更新世至早中全新世古湖泊环境。本文介绍该课题对郑州古湖沼沉积环境探索过程、典型湖泽沉积物诸理化特性与环境磁学分析,以确认研究时期古湖泽环境在郑州西部、东北部、东部区域的自然历史,认识到黄河是郑州地区古湖泽发育演化的根本动力,郑州滨湖文化在文明起源和可持续发展中的特殊意义。在史前黄河泛滥郑州和中原古湖泊认识上有所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
黄河冲积扇
湖泊沼泽
沉积环境
勘探
理化分析
原文传递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控制因素浅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洪模
王德甫
+5 位作者
刘春祥
刘玉梓
赵景珍
符根荣
张香荣
朴允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78-80,共3页
一、黄河下游古河道变迁 黄河具多泥沙和下游善淤、善决、善徙的特性。黄河下游改道的范围,西以郑州的桃花峪为顶点。北经海河出大沽口,南经淮河入长江,其冲积平原总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在有史记载的三四千年中,黄河在辽阔的冲积扇平...
一、黄河下游古河道变迁 黄河具多泥沙和下游善淤、善决、善徙的特性。黄河下游改道的范围,西以郑州的桃花峪为顶点。北经海河出大沽口,南经淮河入长江,其冲积平原总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在有史记载的三四千年中,黄河在辽阔的冲积扇平原上南北滚动,决口漫溢达1593次,大改道六次。①禹河故道(公元前2278年至公元前602年)。②西汉故道(公元前602年至公元11年)。③东汉故道(公元11年至公元1048年)。④北宋故道(公元1048年至1128年)。⑤南宋故道(公元1128年至1368年)。⑥明、清故道(1368年至1855年)。⑦现行河道(公元1855年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下游河道
黄河冲积扇
控制因素
黄河
决溢
基底构造
公元11年
古河道
区域地貌
华北平原
河道变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南地貌及其遥感制图应用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刘玉梓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67-68,20,共3页
一、使用的遥感图像及工作方法 本图的解译绘制,主要根据1/50万MSS4、5、7波段合成的假彩色卫片及多波段黑白卫片解译而成。黄土分布地区,利用航片对滑坡、错落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进行了重点解译。对盐碱地的分布进行了航卫片对照解译。...
一、使用的遥感图像及工作方法 本图的解译绘制,主要根据1/50万MSS4、5、7波段合成的假彩色卫片及多波段黑白卫片解译而成。黄土分布地区,利用航片对滑坡、错落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进行了重点解译。对盐碱地的分布进行了航卫片对照解译。 二、分类原则与表示方法 本图系参考《中国1/100万地貌制图规范(修订稿)》及《国土资源信息分类体系(征求意见稿)》,采用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制图
黄土覆盖
黄河冲积扇
平方
丘陵
应用研究
倾斜平原
河南
中山
流水地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梁山泊的形成和演变
被引量:
7
8
作者
王乃昂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74-80,共7页
梁山泊位于今黄河下游南岸,鲁中低山丘陵西侧,黄河扇形冲积平原东缘的低洼地带。它是由大野泽(巨野泽)演变而来的,因湖内的梁山而得名。梁山泊曾是北宋末年宋江等三十六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生动描写了这...
梁山泊位于今黄河下游南岸,鲁中低山丘陵西侧,黄河扇形冲积平原东缘的低洼地带。它是由大野泽(巨野泽)演变而来的,因湖内的梁山而得名。梁山泊曾是北宋末年宋江等三十六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生动描写了这一农民起义,成功塑造了起义英雄的光辉群象,使梁山泊名闻遐迩,富有传奇色彩。本世纪三十年代,有人在《禹贡》半月刊上,对大野泽的名称及其演替做了考订。近年,又有人对大野泽的变迁进行了有益的论述。但不尽完善,有进一步探讨之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泊
大野泽
巨野泽
黄河
下游河道
黄河冲积扇
演变
农民起义军
鲁西南
冲积
平原
三十年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隋运河通济渠段的变迁
被引量:
2
9
作者
潘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18-24,共7页
大运河是中国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以人工刻划出来的一条有形的线,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它不断给京师输送粮食和财物,特别是江南的粮食、锦、镜、铜器、瓷、茶、瑇瑁、真珠、蕉葛、翡翠等特产,通过大运河源源不...
大运河是中国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以人工刻划出来的一条有形的线,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它不断给京师输送粮食和财物,特别是江南的粮食、锦、镜、铜器、瓷、茶、瑇瑁、真珠、蕉葛、翡翠等特产,通过大运河源源不绝地供应北方的政治中枢,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是功绩显赫,影响深远的。在中国文化史上,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徵,它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化遗留所无可比拟的。开凿运河是劳动人民改造山河的伟大创举。中国开凿运河的历史源远流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济渠
南北大运河
伟大工程
黄河冲积扇
黄河
水
开凿
南北交通
经济文化
变迁
淮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禹治水的地理背景
被引量:
22
10
作者
王清
《中原文物》
1999年第1期32-40,共9页
现代学者多将大禹治水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神话传说。本文先引天文资料证明距今4000年前后确因九星地心会聚引发了各种自然灾害。在这些灾变中,尤以洪水为大。再引地理、考古资料证明此次洪水在黄河下游地区实为距今4000年前后的...
现代学者多将大禹治水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神话传说。本文先引天文资料证明距今4000年前后确因九星地心会聚引发了各种自然灾害。在这些灾变中,尤以洪水为大。再引地理、考古资料证明此次洪水在黄河下游地区实为距今4000年前后的黄河南北改道,而改道又加剧了洪水泛滥。然后勾稽历史文献,从典籍中寻求黄河改道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平原
大禹治水
淮北平原
黄河
下游河道
贝壳堤
《古史辨》
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
黄河冲积扇
古文《尚书》
《地理学报》
原文传递
屯田的营城
11
作者
岳占东
《五台山》
2018年第7期13-20,共8页
一站在五花城东部的山梁上,五百多年前的山西镇总兵官王玺极目四望山下的营城,他是绝然不会想到,其实就在他准备将蜿蜒曲折的黄河边墙修筑到这处黄河滩涂上时,比大明帝国还要早五百多年的辽国已经在这块黄河滩上修筑过一座固若金汤的营...
一站在五花城东部的山梁上,五百多年前的山西镇总兵官王玺极目四望山下的营城,他是绝然不会想到,其实就在他准备将蜿蜒曲折的黄河边墙修筑到这处黄河滩涂上时,比大明帝国还要早五百多年的辽国已经在这块黄河滩上修筑过一座固若金汤的营城,而且营城的称谓就叫五花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花城
黄河冲积扇
鞑靼部
游牧民族
副总兵
五行阵
原文传递
题名
黄河冲积扇的形成及其水文地质环境
被引量:
4
1
作者
贾杰华
石钦周
王志刚
邓晓颖
机构
郑州市东周供水有限公司
河南省地下水资源评估研究中心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20,共2页
文摘
黄河冲积扇的发育经历了三个地质历史时期 :①中更新世后期 ,黄河逾越三门湖进入华北湖 ,揭开了黄河冲积扇的发育进程。该期冲积扇在郑州以西形成黄河古阶地 ,郑州以东被晚更新世地层所埋藏。②晚更新世是黄河冲积扇形成的鼎盛时期 ,黄河冲积扇进入地质作用的加积阶段 ,扇区轴部和上部广泛沉积了厚度较大的砂层。③全新世时期黄河冲积扇的发育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 ,黄河多次大规模迁徙改道 ,泥沙淤积 ,扇面抬高 ,遗留下古河道高地和现今“悬河”等地貌景观。黄河冲积扇的粗粒相带 ,是富水性较好的地区 ,黄河侧渗是沿黄地区浅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形式 ,侧渗影响带是建立大型傍河水源地、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想地段。
关键词
水文地质
黄河冲积扇
中更新世
晚更新世
富水性
形成
分类号
P641.7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冲积扇发育研究述评
被引量:
19
2
作者
马玉凤
李双权
潘星慧
机构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潍坊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出处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62,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013)~~
文摘
黄河冲积扇是第四纪以来多期沉积建造的冲积扇复合体,它既是来自黄土高原的泥沙强烈堆积的地貌单元,又是历代河流决口改道的地区,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在回顾了黄河冲积扇发育的研究历史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黄河冲积扇的形成时代、地貌类型与沉积速率,形成过程与特点等方向的研究进展,系统地论述了河道变迁、地质构造、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对黄河冲积扇形成的影响作用。并指出目前黄河冲积扇的发育研究中还存在着研究深度不够和时空的广度不完整等问题。史前黄河冲积扇的发育研究将成为今后研究中的难点。
关键词
黄河冲积扇
发育过程
地貌特征
影响因素
Keywords
the Yellow River alluvial fan
developmental progress
ge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ing factors
分类号
P931.1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黄河下游冲积扇河南段平原地热资源开发保护
被引量:
3
3
作者
郭友琴
机构
河南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38,共2页
文摘
结合黄河下游冲积扇河南段平原地热地质条件,对该区域的地热资源勘查和开发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施工质量较差、开发深度浅,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管理无序,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与目标,开发利用单一等。建议:①加强地热资源开发的管理制度建设;②正确处理地热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关系;③建立地热田的评价和管理数学模型;④加强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等。
关键词
地热资源
地热井
黄河冲积扇
河南段
分类号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豫北地区黄河冲积扇岩相古地理特征分析
4
作者
职太平
孟萍
尹红美
机构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环境调查院
出处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X期71-72,共2页
文摘
分析豫北平原黄河沉积物及岩相古地理环境,对于了解区域含水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富水程度和运动过程有重要作用。它们受控于地质结构的变化及埋藏地质地貌体的分布状况,而地质结构又受控于古地理环境,研究古地理环境,就是从岩石地层学入手,依照沉积学原理进行岩相分析,对比现代地貌研究古地理环境条件,作为恢复古地理环境的基础。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黄河冲积扇
黄河
沉积物
古河道带
粉细沙
粉质黏土
单层厚度
岩性特征
古地理环境
钙质结核
豫北地区
特征分析
分类号
P53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晚更新世至早中全新世黄河冲积扇顶部湖泊沉积环境变化探讨——以郑州“荥阳-广武泽”、荥泽、圃田泽为例
5
作者
徐海亮
机构
不详
出处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021年第1期209-234,共26页
基金
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资助课题“地理与文化视野中的河济文明”(项目号:Y2019-12)
文摘
位于黄河冲积扇顶部的河南古代大型湖泊研究属湖泊研究中的缺环。郑州大区河湖环境演化研究与中州古文明起源直接关联,不可或缺。郑州西部的远古湖沼,也因疏于文献披露,地学界和考古学界尚缺了解。郑州市立项的《郑州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序列重建与人文聚落变化的预研究》,将郑州古湖泊作为区域古环境恢复的突破口,重点选择郑州西部"荥阳-广武泽"、荥泽、圃田泽,针对郑州全新世湖泊沼泽群的缘起、发育、沉积环境、变迁与消亡问题,基于自然环境史与科技方法,借助于构造、地球理化勘测、湖泊科学、考古文化的研究和实证手段,通过沉积学、地貌过程、生物学、地球化学等科学途径,建立区域地层和年代序列,初步重建区域晚更新世至早中全新世古湖泊环境。本文介绍该课题对郑州古湖沼沉积环境探索过程、典型湖泽沉积物诸理化特性与环境磁学分析,以确认研究时期古湖泽环境在郑州西部、东北部、东部区域的自然历史,认识到黄河是郑州地区古湖泽发育演化的根本动力,郑州滨湖文化在文明起源和可持续发展中的特殊意义。在史前黄河泛滥郑州和中原古湖泊认识上有所创新。
关键词
郑州
黄河冲积扇
湖泊沼泽
沉积环境
勘探
理化分析
Keywords
Zhengzhou
Yellow River Alluvial Fan,Lacustrine and marsh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explorati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控制因素浅析
被引量:
1
6
作者
张洪模
王德甫
刘春祥
刘玉梓
赵景珍
符根荣
张香荣
朴允羲
机构
黄委会测报计算中心遥感室
河南省地矿局水文地质三队
河南省地震局
地矿部华北石油地质局
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78-80,共3页
文摘
一、黄河下游古河道变迁 黄河具多泥沙和下游善淤、善决、善徙的特性。黄河下游改道的范围,西以郑州的桃花峪为顶点。北经海河出大沽口,南经淮河入长江,其冲积平原总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在有史记载的三四千年中,黄河在辽阔的冲积扇平原上南北滚动,决口漫溢达1593次,大改道六次。①禹河故道(公元前2278年至公元前602年)。②西汉故道(公元前602年至公元11年)。③东汉故道(公元11年至公元1048年)。④北宋故道(公元1048年至1128年)。⑤南宋故道(公元1128年至1368年)。⑥明、清故道(1368年至1855年)。⑦现行河道(公元1855年至今)。
关键词
黄河
下游河道
黄河冲积扇
控制因素
黄河
决溢
基底构造
公元11年
古河道
区域地貌
华北平原
河道变迁
分类号
P9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地貌及其遥感制图应用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刘玉梓
机构
河南省地矿局水文地质三队
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67-68,20,共3页
文摘
一、使用的遥感图像及工作方法 本图的解译绘制,主要根据1/50万MSS4、5、7波段合成的假彩色卫片及多波段黑白卫片解译而成。黄土分布地区,利用航片对滑坡、错落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进行了重点解译。对盐碱地的分布进行了航卫片对照解译。 二、分类原则与表示方法 本图系参考《中国1/100万地貌制图规范(修订稿)》及《国土资源信息分类体系(征求意见稿)》,采用形态。
关键词
遥感制图
黄土覆盖
黄河冲积扇
平方
丘陵
应用研究
倾斜平原
河南
中山
流水地貌
分类号
P9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梁山泊的形成和演变
被引量:
7
8
作者
王乃昂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74-80,共7页
文摘
梁山泊位于今黄河下游南岸,鲁中低山丘陵西侧,黄河扇形冲积平原东缘的低洼地带。它是由大野泽(巨野泽)演变而来的,因湖内的梁山而得名。梁山泊曾是北宋末年宋江等三十六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生动描写了这一农民起义,成功塑造了起义英雄的光辉群象,使梁山泊名闻遐迩,富有传奇色彩。本世纪三十年代,有人在《禹贡》半月刊上,对大野泽的名称及其演替做了考订。近年,又有人对大野泽的变迁进行了有益的论述。但不尽完善,有进一步探讨之必要。
关键词
梁山泊
大野泽
巨野泽
黄河
下游河道
黄河冲积扇
演变
农民起义军
鲁西南
冲积
平原
三十年代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隋运河通济渠段的变迁
被引量:
2
9
作者
潘镛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18-24,共7页
文摘
大运河是中国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以人工刻划出来的一条有形的线,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它不断给京师输送粮食和财物,特别是江南的粮食、锦、镜、铜器、瓷、茶、瑇瑁、真珠、蕉葛、翡翠等特产,通过大运河源源不绝地供应北方的政治中枢,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是功绩显赫,影响深远的。在中国文化史上,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徵,它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化遗留所无可比拟的。开凿运河是劳动人民改造山河的伟大创举。中国开凿运河的历史源远流长。
关键词
通济渠
南北大运河
伟大工程
黄河冲积扇
黄河
水
开凿
南北交通
经济文化
变迁
淮河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禹治水的地理背景
被引量:
22
10
作者
王清
机构
吉林大学考古系
出处
《中原文物》
1999年第1期32-40,共9页
文摘
现代学者多将大禹治水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神话传说。本文先引天文资料证明距今4000年前后确因九星地心会聚引发了各种自然灾害。在这些灾变中,尤以洪水为大。再引地理、考古资料证明此次洪水在黄河下游地区实为距今4000年前后的黄河南北改道,而改道又加剧了洪水泛滥。然后勾稽历史文献,从典籍中寻求黄河改道的线索。
关键词
河北平原
大禹治水
淮北平原
黄河
下游河道
贝壳堤
《古史辨》
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
黄河冲积扇
古文《尚书》
《地理学报》
分类号
K901.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K222.0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屯田的营城
11
作者
岳占东
机构
河曲县文联
忻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走西口研究会
出处
《五台山》
2018年第7期13-20,共8页
文摘
一站在五花城东部的山梁上,五百多年前的山西镇总兵官王玺极目四望山下的营城,他是绝然不会想到,其实就在他准备将蜿蜒曲折的黄河边墙修筑到这处黄河滩涂上时,比大明帝国还要早五百多年的辽国已经在这块黄河滩上修筑过一座固若金汤的营城,而且营城的称谓就叫五花城。
关键词
五花城
黄河冲积扇
鞑靼部
游牧民族
副总兵
五行阵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河冲积扇的形成及其水文地质环境
贾杰华
石钦周
王志刚
邓晓颖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河冲积扇发育研究述评
马玉凤
李双权
潘星慧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9
原文传递
3
黄河下游冲积扇河南段平原地热资源开发保护
郭友琴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豫北地区黄河冲积扇岩相古地理特征分析
职太平
孟萍
尹红美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5
0
原文传递
5
晚更新世至早中全新世黄河冲积扇顶部湖泊沉积环境变化探讨——以郑州“荥阳-广武泽”、荥泽、圃田泽为例
徐海亮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021
0
原文传递
6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控制因素浅析
张洪模
王德甫
刘春祥
刘玉梓
赵景珍
符根荣
张香荣
朴允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河南地貌及其遥感制图应用研究
刘玉梓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梁山泊的形成和演变
王乃昂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隋运河通济渠段的变迁
潘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大禹治水的地理背景
王清
《中原文物》
1999
22
原文传递
11
屯田的营城
岳占东
《五台山》
201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