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2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 被引量:40
1
作者 龚明权 马寅生 +1 位作者 田明中 陈英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5-338,共14页
作者对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四个景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分别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对公园各景区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评价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方法。在定性评价中,从美、古、奇、名、特、用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在定量评价方面,采用... 作者对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四个景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分别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对公园各景区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评价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方法。在定性评价中,从美、古、奇、名、特、用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在定量评价方面,采用了层次分析法,选取旅游地中的旅游资源、资源环境条件等作为评价对象,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型,对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作出评价和鉴定,划分了四个景区的等级,并详细分析其结果,从而揭示了该公园旅游资源的潜力和吸引力,为该其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 旅游资源评价 定性评价法 定量评价法 评价模型
下载PDF
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郭威 庞桂珍 +1 位作者 屈茂稳 丁华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19-125,共7页
重要的地质遗迹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壶口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之一 ,其特有的侵蚀型、潜伏式黄色瀑布属世界罕见。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华北板块南缘 ,鄂尔多斯地块的东南端 ,基底由太古代变质岩系构成 ,晋陕... 重要的地质遗迹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壶口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之一 ,其特有的侵蚀型、潜伏式黄色瀑布属世界罕见。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华北板块南缘 ,鄂尔多斯地块的东南端 ,基底由太古代变质岩系构成 ,晋陕峡谷段主要出露三叠系中统纸坊组 (T2 z)和铜川组 (T2 t) ,产状近于水平 (倾角 3°~ 5°)。其构造运动以整体升降为主 ,地层有轻微的波状褶曲 ,并发育两组节理 :一组走向为 NE15°,基本顺河流谷底水流的流动方向 ;另一组走向为横跨河谷的 NE70~ 80°方向。黄河壶口瀑布的形成与此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壶口瀑布漫长的形成、发展演化的过程中 ,遗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地质遗迹景观 ,主要为河流、干河周边支流、面流、潜流等冲蚀形成的地貌景观 ,以及重力侵蚀、风力、水力综合侵蚀和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 ,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科学性和观赏性及国际对比意义。作者分析了黄河壶口瀑布地质遗迹的类型及特点 ,提出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质遗迹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壶口瀑布 国家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 保护 开发 生态环境
下载PDF
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开发建设构想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威 庞桂珍 +1 位作者 屈茂稳 丁华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78-82,共5页
 地质公园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是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黄河壶口瀑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演化过程。显露在河床及河谷两岸的地质遗迹,揭示着黄河壶口瀑布演化进程,对研究黄河发育史、晋陕峡谷的形成...  地质公园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是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黄河壶口瀑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演化过程。显露在河床及河谷两岸的地质遗迹,揭示着黄河壶口瀑布演化进程,对研究黄河发育史、晋陕峡谷的形成、瀑布成因、演化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价值。因此对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的综合评价,提出了开发构想。使黄河壶口瀑布地质地貌能得以科学的保护与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仅要将壶口瀑布建成我国著名的地质公园,更要将其建成我国的瀑布科学研究中心和科普教育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口瀑布 国家地质公园 建设 构想
下载PDF
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
4
《国土资源情报》 2011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以黄河为轴心,地跨山西和陕西两省,以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为主要地质遗迹。黄河壶口瀑布是黄河河道上最大的瀑布,宽20~30米,高20多米,流量1000立方米/秒。
关键词 壶口瀑布 黄河河道 国家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
下载PDF
巴彦淖尔国家地质公园汉代黄河古河道与临戎古城位置的考证
5
作者 李成路 张绪教 +2 位作者 武法东 叶培盛 张皓月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831,共14页
黄河流域古河道的变迁对文化遗址形成的影响,是黄河文化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内蒙古巴彦淖尔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黄河中上游的河套盆地,公园内汉代临戎古城遗址的位置一直存在争论,确定黄河古河道与其相对位置关系是关键。通过对临戎... 黄河流域古河道的变迁对文化遗址形成的影响,是黄河文化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内蒙古巴彦淖尔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黄河中上游的河套盆地,公园内汉代临戎古城遗址的位置一直存在争论,确定黄河古河道与其相对位置关系是关键。通过对临戎古城遗址周边10 km范围进行网格化槽型钻取心,利用钻孔数据构建三维粒度属性模型与沉积结构模型,对隐伏的古河道位置进行了较为精准地确定;并通过钻孔岩心沉积相分析与年代学测试,对古河道的沉积结构与年代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临戎古城遗址西3 km处存在(2.39±0.24) ka~(1.36±0.05) Cal ka BP的黄河古河道,自南向北流经临戎城西。以此确定的黄河与朔方郡各属县治城的相对位置符合史料的记载。本研究从沉积学角度为巴彦淖尔国家地质公园临戎古城遗址位置的考证提供了地质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彦淖尔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古河道 临戎古城 三维可视化技术
下载PDF
基于地质和自然环境背景的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6
作者 马俊杰 程捷 +1 位作者 刘晓鸿 孙洪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8-469,共12页
中国设立国家公园是在生物多样保护方面做出的重要举措。如何使国家公园高质量、稳步发展,其中重要的途径是充分发挥国家公园内的生态产品价值,服务社会,促进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的良性循环,因此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设立国家公园是在生物多样保护方面做出的重要举措。如何使国家公园高质量、稳步发展,其中重要的途径是充分发挥国家公园内的生态产品价值,服务社会,促进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的良性循环,因此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地质和自然背景的特征以及自然资源的构成,探讨自然资源与生态产品的密切关系。根据人工的干扰程度,本文把生态产品分为自然生态产品、半自然生态产品和人工生态产品。以陆地水资源为例,分析了影响生态产品价值的主要因素以及自然资源转换为不同的生态产品类型。依据生态产品的特性,提出了其价值实现的三级路径和方式,分析了具有不同地质和自然背景的国家公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地质背景 生态产品价值 实现路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重要地质遗迹特征及综合评价
7
作者 吕昭英 薛桂澄 +10 位作者 何玉生 林义华 魏昌欣 胡在龙 袁勤敏 吕嫦艳 黄武轩 王超 张志壮 林弟 常振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3-398,共16页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是热带雨林内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地质遗迹所赋存的地质环境,是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条件。推进地质遗迹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重要内容之一...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是热带雨林内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地质遗迹所赋存的地质环境,是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条件。推进地质遗迹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建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全面系统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工作,依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2017),笔者等系统的总结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的特征和分布,对其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综合分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多样,以基础地质和地貌景观大类为主,包括重要化石产地类、岩土体地貌类、水体地貌类以及火山地貌类4类,古生物群化石产地、岩溶地貌、侵入岩地貌、碎屑岩地貌、瀑布、火山岩地貌6个亚类,共计21处重要地质遗迹点。其中,世界级地质遗迹点的有1处,省级地质遗迹点17处,省级以下地质遗迹点3处。通过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评价,为国家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热带雨林 国家公园 地质遗迹 保护与利用
下载PDF
指向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方案设计——以大连金石滩滨海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8
作者 何宇 《地理教育》 2024年第S02期212-214,共3页
高中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四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1]。而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受到了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为此他们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 高中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四大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1]。而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受到了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为此他们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一线教师 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实践力 研学旅行 国家地质公园 人地协调观 区域认知
下载PDF
忽思剡溪去 水石远清妙——新昌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
9
作者 张晓清 马骏 +1 位作者 石雨筇 《浙江林业》 2024年第4期34-35,共2页
浙江省新昌县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简称“新昌地质公园”,地处浙江省东部边缘中生代活动带,新昌白垩纪盆地,曹娥江上游,天台、四明、会稽三山环抱,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目前,新昌地质公园内已发现地质遗迹资源116处,地质遗迹典型... 浙江省新昌县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简称“新昌地质公园”,地处浙江省东部边缘中生代活动带,新昌白垩纪盆地,曹娥江上游,天台、四明、会稽三山环抱,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目前,新昌地质公园内已发现地质遗迹资源116处,地质遗迹典型,保护完好,特色鲜明,是中国大陆边缘白垩纪盆地构造、沉积、火山事件的天然记录,系统完整地保存着白垩纪盆地的地质遗迹,在东南沿海众多的此类白垩纪盆地中具有典型性、完整性和代表性。新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构成独特,丹霞地貌、神奇的硅化木与山涧溪谷,共同构成了“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山水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 硅化木 东南沿海 丹霞地貌 新昌 浙江省新昌县 曹娥江
下载PDF
世界矾都 非凡之路——苍南矾山国家地质公园
10
作者 曾韩锐 《浙江林业》 2024年第5期34-35,共2页
浙江苍南矾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处浙江省东部,隶属苍南县管辖,范围涉及矾山镇和南宋镇两个行政区域。公园距温州市区约65千米,距苍南县中心城区约31千米,总面积11.33平方千米。2020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苍南矾山国家地... 浙江苍南矾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处浙江省东部,隶属苍南县管辖,范围涉及矾山镇和南宋镇两个行政区域。公园距温州市区约65千米,距苍南县中心城区约31千米,总面积11.33平方千米。2020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苍南矾山国家地质公园。矾山国家地质公园分为鹤顶山地质园区和矿山园区两个独立园区,其中矿山园区又分为大岗山、鸡笼山、福德湾三个游览区。公园内有明矾石矿床、福德湾矿工村、鸡笼山矿硐群、鹤顶山石海等丰富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质公园 浙江苍南 鹤顶 矾山 浙江省东部 鸡笼山 温州市区 福德
下载PDF
世界火山景观流纹岩地貌的典型代表——雁荡山国家地质公园
11
作者 卢琴飞 《浙江林业》 2024年第1期36-37,共2页
雁荡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境内,于2003年11月22日经原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面积为189.64平方公里,东临乐清湾,距温州市70公里,距杭州市300公里。雁荡山是1.28亿年前环太平洋亚洲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最具完整... 雁荡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境内,于2003年11月22日经原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面积为189.64平方公里,东临乐清湾,距温州市70公里,距杭州市300公里。雁荡山是1.28亿年前环太平洋亚洲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最具完整性、典型性的白垩纪流纹质破火山。它记录了火山爆发、塌陷、复活隆起的完整地质演化过程,其产物几乎包括了流纹岩类的各种岩石,被称为“流纹岩的天然博物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质公园 火山景观 环太平洋 火山爆发 浙江省温州市 雁荡山 火山带 乐清湾
下载PDF
天下黄河贵德清——记青海贵德国家地质公园
12
作者 李承明 《西部大开发》 2023年第7期154-157,共4页
黄河自西向东横穿贵德盆地中部,形成了以丹霞地貌为主的自然景观和地质遗迹,多样的生态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在这里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贵德国家地质公园地处黄河上游青海龙羊峡以东,松巴峡以北。公园由阿什贡七彩峰丛园区、黄河河... 黄河自西向东横穿贵德盆地中部,形成了以丹霞地貌为主的自然景观和地质遗迹,多样的生态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在这里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贵德国家地质公园地处黄河上游青海龙羊峡以东,松巴峡以北。公园由阿什贡七彩峰丛园区、黄河河谷丹霞地貌园区、麻吾峡风蚀地貌园区三大园区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质公园 丹霞地貌 风蚀地貌 地质遗迹 人文景观 天下黄河 生态景观 青海贵德
下载PDF
中国广西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纪实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少康 司玉庆 《化工矿产地质》 CAS 2023年第1期46-50,共5页
涠洲岛由距今2.6~32.3Ma的新近纪海底火山中心式爆发形成,火山岩形成后经历了剥蚀、再沉积、构造运动及海浪侵蚀,多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现象保存完好、生动多样。人文、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环境宜人,是科研、教学、科普、旅游度假的良好... 涠洲岛由距今2.6~32.3Ma的新近纪海底火山中心式爆发形成,火山岩形成后经历了剥蚀、再沉积、构造运动及海浪侵蚀,多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现象保存完好、生动多样。人文、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环境宜人,是科研、教学、科普、旅游度假的良好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口 火山角砾岩 火山弹 国家地质公园 涠洲岛 中国广西
下载PDF
拟建的青海化隆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重歌 李俊磊 +8 位作者 张绪教 袁晓宁 张向格 王一凡 王凯雅 刘心兰 饶昊舒 刘江 侯恩刚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2-528,共17页
建立国家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地质遗迹的调查与评价又是地质公园规划与建设的重要基础。青海省化隆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黄河流经该县168 km,具有丰富的黄河文化遗存,但地质遗... 建立国家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地质遗迹的调查与评价又是地质公园规划与建设的重要基础。青海省化隆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黄河流经该县168 km,具有丰富的黄河文化遗存,但地质遗迹资源能否达到建设地质公园的要求尚不清楚。本文在地质遗迹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专家打分及层次分析法,对化隆县地质遗迹的价值进行定量评价,初步确定了拟建的化隆国家地质公园的边界范围。园区内地质遗迹共计40处,涵盖6大类,9类20亚类,其中包括2处世界级地质遗迹组合、6处国家级地质遗迹。拉脊山早寒武世缝合带、西宁群—化隆岩群角度不整合等地质遗迹,具有原特提斯洋演化、青藏高原隆升等重要的科学价值及国际对比意义。化隆县地质遗迹种类丰富、特征明显、价值极高且保存完好,具备良好的建设国家地质公园的资源禀赋,拥有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的潜力。本研究不仅为化隆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及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黄河流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带的打造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国家地质公园 地学意义 定量评价 化隆县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国家地质公园科技旅游开发研究——以景泰黄河石林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石培基 马泓芸 程华 《开发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国家地质公园是重要的地质资源和旅游资源,本文在回顾近几年地质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景泰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石林公园科技旅游的发展方向尝试性进行可行性的论证。
关键词 国家地质公园 科技旅游 开发模式
下载PDF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时空异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尹建军 刘美伦 +2 位作者 刘伟中 王巧 王兆峰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69,共13页
基于国家地质公园的政策演变和发展历程,选取2004,2009,2014和2019年4个时间截面相关指标数据,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重心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其时空异质性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国家地质公园呈现显著的... 基于国家地质公园的政策演变和发展历程,选取2004,2009,2014和2019年4个时间截面相关指标数据,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重心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其时空异质性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国家地质公园呈现显著的凝聚分布,但省域间分布差异明显,七大地理分区间大致形成了以华东地区、西南地区为核心的集中分布地区,呈现出“大集聚、小分散”的分布格局;空间分布格局与地势阶梯过渡带高度吻合,空间分布差异显著。②国家地质公园呈井喷式增长态势,不同时间节点国家地质公园空间态势呈现出不均衡性,具有“点状分散,点带状集中”的特点,分布密度不均衡性程度逐渐减弱,分布重心小幅度向北偏移并趋于稳定。③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河流、植被等自然因素是影响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分布格局更多受到多因子综合作用的影响,经济发展能力与在生态环境质量在交互作用中均占据主导地位,社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发展态势、区域发展质量对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布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 时空异质性 GIS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公路沿线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
17
作者 李信 薛桂澄 +4 位作者 柳长柱 马波 杨永鹏 杨峰 王晓林 《华南地质》 CAS 2023年第4期694-703,共10页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频发,开展地质灾害敏感性研究对该区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尖峰岭公园公路沿线为例,选择断裂、坡度、坡向、水系、公路、降雨量作为敏感性评价指标,并对各指标因子进行定量研究,然后依...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频发,开展地质灾害敏感性研究对该区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尖峰岭公园公路沿线为例,选择断裂、坡度、坡向、水系、公路、降雨量作为敏感性评价指标,并对各指标因子进行定量研究,然后依托GIS平台采用确定系数和确定性系数逻辑回归两种模型对尖峰岭公园公路沿线进行了敏感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坡度、公路缓冲距离为尖峰岭公园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的主控因素;高易发区主要位于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较发育的地段,极低和低易发区位于人迹罕至的高海拔地区;通过模型敏感性检验,显示CF模型和CFLR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785、0.808,表明两种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客观性,确定性系数逻辑回归模型(CFLR)相比于单一的确定系数模型(CF)具有更高的准确率。本研究将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地质灾害评价以及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影响因素 敏感性 确定性系数 逻辑回归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下载PDF
大围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科普教育效果评价
18
作者 张慧 李艳花 刘江龙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72-80,共9页
【目的】对大围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地学科普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大围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科普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整体量化得分75.760 9分,说明其地学科普工作与建... 【目的】对大围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地学科普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大围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学科普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整体量化得分75.760 9分,说明其地学科普工作与建设在整体上达到了中等偏上的水平,其中,地学研学路线和科普标识牌两个指标得分较高;科普活动指标得分中等;地质博物馆、科普商品和科普对象三个指标得分较低。【结论】由地质博物馆、地学研学路线、科普标识牌、科普商品、科普活动以及科普对象6个一级评价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构建的评价体系科学可行。大围山地质公园的科普解说牌与研学线路的地学科普效果得分最高,是创新和推广的项目,而地质博物馆的整体得分较差,应高度重视地质博物馆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教育 效果评价 大围山国家地质公园
下载PDF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海蚀地貌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洁兰 《工程与建设》 2023年第3期821-824,共4页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内的海岸带是华南地区典型海岸地貌景观的代表。公园海岸线长约13 km,海岸线呈舌状向东突出,沿线共发育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拱桥等标志性景观十余处,构成了典型的岬湾式海岸。本文系统调查了海岸带的地质条件...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内的海岸带是华南地区典型海岸地貌景观的代表。公园海岸线长约13 km,海岸线呈舌状向东突出,沿线共发育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拱桥等标志性景观十余处,构成了典型的岬湾式海岸。本文系统调查了海岸带的地质条件及典型海蚀地貌特征,探讨了海蚀地貌形成的控制因素。通过研究认为,影响本区海蚀地貌发育的主要有波浪侵蚀、构造及岩性因素,在三者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典型的岬湾式海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 海岸带 地质遗迹 海蚀地貌 控制因素
下载PDF
打造山西黄河水蚀浮雕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议
20
作者 张慧霞 《前进》 2018年第2期32-34,共3页
黄河水蚀浮雕是大自然恩赐于山西黄河沿岸碛口一带罕见的地貌景观,具有国家级特殊地质科学意义和美学、艺术观赏价值。在此建立国家地质公园,对保护珍贵地质遗迹,利用好地质旅游资源,打造山西沿黄独具特色的旅游新名片,锻造山西黄河文... 黄河水蚀浮雕是大自然恩赐于山西黄河沿岸碛口一带罕见的地貌景观,具有国家级特殊地质科学意义和美学、艺术观赏价值。在此建立国家地质公园,对保护珍贵地质遗迹,利用好地质旅游资源,打造山西沿黄独具特色的旅游新名片,锻造山西黄河文化旅游新品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 山西 浮雕 地质旅游资源 地貌景观 黄河沿岸 地质科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