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两种挟沙力公式在黄河游荡段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刘欣
刘远征
-
机构
河南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27,共4页
-
基金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项目(2019XA009)。
-
文摘
基于黄河游荡段花园口断面、水文站及夹河滩断面、水文站的实测数据,对张瑞瑾挟沙力公式和张红武挟沙力公式在黄河游荡段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张瑞瑾公式结构简单,但准备数据过程复杂,通过分段函数拟合,给出了确定系数K和指数m的有效办法;张红武公式结构复杂,准备过程简单,且计算结果更贴近45°线。此外,张瑞瑾公式不需要实测的体积含沙量,强调一定水流条件下能够携带的碎屑物质量,适用范围更广;张红武公式则需要实测体积含沙量,强调挟沙水流对河床的冲、淤趋势,计算精度更高。与实测数据相比,两者均能反映水流挟沙力的情况,对所选用数据二者计算结果相关系数达0.985,说明在计算黄河游荡段挟沙力时两者均适用。
-
关键词
挟沙力
非均匀沙
黄河游荡段
水尺
-
Keywords
carrying capacity of supended sediment
nonuniform suspended-load
wandering reach of the Yellow River
water gauge
-
分类号
TV147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基于遥感影像的黄河下游游荡段河势演变分析
- 2
-
-
作者
张晓雷
朱裕
崔振华
-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6-152,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243220,41930643)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22102320195)
水利部黄河流域水治理与水安全重点实验室(筹)研究基金(2022-SYSJJ-10)。
-
文摘
为了研究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下游游荡段河势演变情况,选取黄河下游游荡段2001-2020年近20年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图片,基于ARCGIS和ENVI软件采用边缘提取算法提取河道水边线及修正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法提取水体,分析汛期河道水面宽度、汛后主流位置、汛后心滩数量等特征指标。结果表明:①小浪底水库运行后,经过20年的冲淤调整,黄河下游游荡段河势在汛期得到明显改善,主流基本归顺;②该河段河型没有明显变化,汛期水面宽度随流量同增同减,总体上逐年变宽,但夹河滩-高村河段水面宽度由于河道整治工程的控制较为稳定;③采用MNDWI法对水体的智能化提取,发现主流摆幅呈现3种规律:①主流位置基本不变②主流位置向同一个方向移动③主流位置迁徙不定;④心滩数量与流量呈负相关,总体上在2001-2007年逐年减少,2007年达到最小值13个,2007-2015年逐年增多,2015年达到最大值58个,2015-2020年又逐年减少,同时在河道河型突变位置也会发生变化。河势调整会改变河道整治工程的有效性,同时也会对滩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加强黄河下游游荡段河势的监测并对心滩的变化予以足够的重视,提升对黄河下游河势调整规律及心滩演变的认识。
-
关键词
黄河下游游荡段
水体提取
遥感影像
河势演变
主流摆幅
-
Keywords
braided reach in Lower Yellow River
water body extrac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
river regime evolution
mainstream swing
-
分类号
TV147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中小流量下黄河下游游荡段河床调整规律
被引量:7
- 3
-
-
作者
景唤
钟德钰
张红武
王彦君
黄海
-
机构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江科学院水利部江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45,共13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402500,2017YFC04043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547204)
-
文摘
小浪底水库运用后,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水沙情势发生显著变化,大流量洪水频率大幅减小,中小流量洪水作用凸显。为揭示黄河下游游荡段中小流量下的演变特征,本文开展了500、1000、1500和2000 m3/s流量级下黑岗口—夹河滩段的动床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垂向上,研究河段河床冲刷与淤积沿程相间分布,具有典型的游荡性河段的冲淤交替特征;横向上,中小流量下游荡段仍存在横向摆动的可能,且随着流量增大,主流弯曲系数由1.18减小至1.13,河道逐渐由蜿蜒向顺直发展;纵向上,各流量下深泓线调整趋势与冲淤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此外,本文着重分析了河道工程与桥下河段河床的时空调整过程并运用随机模型进行了模拟。通过分析发现:时间上,河道工程附近河床垂向调整速率早期较快,之后随时间快速非线性减缓;空间上,桥下河段累积冲刷深度沿程非线性减小,空间衰减特性显著。应用表明,随机模型对典型局部河段的时空调整预测效果较好,相关系数R2可达0.74以上。本文探讨了中小流量下黄河下游典型游荡段长河段与局部的冲淤演变特征,可为未来黄河下游典型游荡性河段的河道整治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词
黄河下游游荡段
河道冲淤
模型试验
横向摆动
局部演化
-
Keywords
braided reach in Lower Yellow River
river channel evolution
physical model test
lateral migration
local adjustment
-
分类号
TV149.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黄河下游游荡段原状土物理力学测试
- 4
-
-
作者
赵万杰
许琳娟
董伟军
-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0年第3期76-78,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09123)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HKY-JBYW-2018-03)
-
文摘
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很多河床演变的研究,而河型转换的首要条件是河道边界条件的变化。河床的土质组成及其土力学特性与河床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黄河下游白鹤工程至伊洛河口河段的十个典型断面钻孔取样,进行现场静力触探试验与室内土工试验,分析了该游荡河段的土层结构、土样种类以及其物理力学特性。根据粘粒含量的高低,原状土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物理力学特性,但其各项指标又随粘粒含量的增加又呈现出一定的规律,粘粒含量越大,干密度、粘聚力越小;压缩系数、液限含水率、孔隙比、天然含水率随粘粒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土体的粘粒含量越高,其液限含水率越高,在较大含水率状态下仍具有一定的强度,具有较强的抗抵抗冲刷的能力。由于黄河下游复杂的河床土质组成状况,及其对河床演变的影响,需要对河床演变进行更多的研究工作。
-
关键词
黄河下游游荡段
原状土
土层结构
物理力学指标
-
分类号
TV223
[水利工程—水工结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