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从未经由永定河入海
1
作者 林欣如 肖国桥 +3 位作者 杨吉龙 潘卿 赵卿宇 梁美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4,共9页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其形成和演化对中国地貌格局的演化和古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19世纪以来,陆续有学者提出黄河在沿三门峡入海之前曾由河套盆地向东经由永定河入海的猜想,这一假想的河流可称为“北黄河”。这一猜想在地理学...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其形成和演化对中国地貌格局的演化和古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19世纪以来,陆续有学者提出黄河在沿三门峡入海之前曾由河套盆地向东经由永定河入海的猜想,这一假想的河流可称为“北黄河”。这一猜想在地理学领域有较广泛的影响,然而,一直以来却鲜有证据明确证实或证伪这一猜想。本文综合新近发表的华北平原钻孔物源证据、汾渭盆地沉积和三门峡地区的地貌证据对这一猜想进行了探讨。这些证据表明,在约1.6 MaBP之前,位于永定河冲积扇及渤海湾沿岸的所有钻孔均未接收到来自黄河上游和中游的物质,表明此阶段三门峡和北黄河都未开通;而在约1.6 MaBP后,黄河上游和中游的物质开始进入渤海湾,但永定河冲积扇仍缺乏来自黄河上游和中游的物质。结合汾渭盆地三门组在约1.6 Ma快速结束并转变为黄土沉积的证据判断:黄河在约1.6 Ma以前尚未贯通,在约1.6 Ma以后经由三门峡进入华北平原东流入海,即黄河从未经由永定河入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演化 物源示踪 永定河 三门峡
下载PDF
黄河中新世未进入渤海湾盆地:来自碎屑锆石U-Pb年龄的约束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旭 刘海金 +2 位作者 刘静 陈济鑫 李玲玲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06-2518,共13页
黄河是中国北方最大河流,其发育和形成对中国北部三大地势阶梯的建立具有重要指示意义。但到目前为止,有关黄河的形成时代存在较大争议。基于此,本文对鲁中山区的河流进行碎屑锆石U-Pb年龄分析(n=240),与流入渤海湾盆地的辽河、滦河、... 黄河是中国北方最大河流,其发育和形成对中国北部三大地势阶梯的建立具有重要指示意义。但到目前为止,有关黄河的形成时代存在较大争议。基于此,本文对鲁中山区的河流进行碎屑锆石U-Pb年龄分析(n=240),与流入渤海湾盆地的辽河、滦河、永定河、滹沱河、漳河和黄河的锆石U-Pb年龄进行对比,从而确定黄河因具有显著的新元古代峰值年龄(1000~700 Ma)成为渤海湾盆地的特征河流。本文将黄河下游的碎屑锆石U-Pb峰值年龄与渤海湾盆地中新统钻孔的锆石U-Pb峰值年龄进行对比,结合多维判别图(MDS),结果表明黄河在中新世未进入渤海湾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黄河演化 锆石 U-PB年龄 物源示踪
下载PDF
黄河上游物质在新近纪未流入晋陕峡谷 被引量:3
3
作者 林旭 李玲玲 +1 位作者 刘海金 陈济鑫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8-582,共15页
河流的出现是其流域内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晋陕峡谷位于黄河上游和中游的衔接部位,对于研究上游黄河何时进入晋陕峡谷具有无可替代的地理位置优势。目前对于黄河何时进入晋陕峡谷一直存有较大争议,存在中新世、上新世和... 河流的出现是其流域内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晋陕峡谷位于黄河上游和中游的衔接部位,对于研究上游黄河何时进入晋陕峡谷具有无可替代的地理位置优势。目前对于黄河何时进入晋陕峡谷一直存有较大争议,存在中新世、上新世和更新世几种主要观点。基于此,作者对晋陕峡谷北段新近纪地层开展碎屑锆石U-Pb年龄分析和沉积相观察。首次报道了磨扇沟、大烟墩、高家窨子3个剖面270颗碎屑锆石U-Pb年龄结果。通过和区域内潜在源区进行对比,以及古流向都是自东向西的现象,判定磨扇沟和大烟墩2个剖面的物质来自近源的吕梁山北段;高家窨子剖面底部的砂岩流向为自南向北,其物源区来自鄂尔多斯地块北部中生代地层。结合这些地层已经报道的古地磁年龄,认为晋陕峡谷北段在6.2~3.7 Ma期间以近源堆积为主,是对青藏高原隆升远程效应和东亚夏季风增强的沉积响应,而和黄河上游物质不存在物源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陕峡谷 锆石 U-PB年龄 黄河演化
下载PDF
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河段巨型滑坡形成机理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小林 郭小花 李万花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6-529,共14页
在阐述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河段内巨型滑坡类型及分布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分析了巨型滑坡发育与黄河形成演化历史的关联性。认为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河段的共和盆地、贵德盆地、循化盆地经历了昆黄运动B幕(距今800ka左右)的流水侵蚀夷... 在阐述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河段内巨型滑坡类型及分布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分析了巨型滑坡发育与黄河形成演化历史的关联性。认为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河段的共和盆地、贵德盆地、循化盆地经历了昆黄运动B幕(距今800ka左右)的流水侵蚀夷平,而李家峡-公伯峡及龙羊峡多隆沟西段为剥蚀台面(分水岭带);距今125ka年以来的共和运动导致了本河段的切穿贯通,并使得黄河呈阶段性塑造高陡岸坡,从而导致了早期的快速下切,并于距今30-50ka在尖扎盆地达到高值,引发了早期推移式高速巨型滑坡及堵塞河道事件和古湖岸再造型巨型滑坡;晚期的间歇性下切,引发了晚期气候解体型巨型滑坡。因此,构造抬升致使黄河流水阶段性下切,是造就区内巨型滑坡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地震地质作用及堵河事件的发生,是区内巨型滑坡形成的诱发因素。并确定了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河段巨型滑坡形成机理可分为地震型、库岸再造型和气候解体型等3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巨型滑坡 黄河形成演化 形成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