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白银段水污染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南忠仁 杨苏才 +2 位作者 徐文青 牛亚萍 曾贤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3-125,共3页
采用2000~2004年黄河白银段水质监测数据,对黄河白银段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对水体中污染物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由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知,除总大肠菌群、COD和总磷(TP)超标外,所选指标均不超标。由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知,黄河白银段... 采用2000~2004年黄河白银段水质监测数据,对黄河白银段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对水体中污染物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由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知,除总大肠菌群、COD和总磷(TP)超标外,所选指标均不超标。由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知,黄河白银段水质污染较重,从时间变化分析看,丰水期污染严重,平水期和枯水期污染重;从空间变化分析看,青城桥和靖远桥断面水质污染严重,五佛寺断面水质污染重,并且综合污染指数值呈现沿程降低的趋势。由污染物分担率分析知,黄河白银段水体中主要污染物为总大肠菌群、COD和总磷(TP),水体中受面源影响较大的污染物累计分担率达88.08%,受点源影响较大的污染物累计分担率达11.92%。最后,根据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变化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白银段 水质评价 防治对策
下载PDF
黄河白银段水质灰色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叶鹏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1995年第4期11-14,共4页
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监测服务于环境管理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评价方法使评价结果得以更客观地反映其污染状况及变化规律,从而为环境管理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本文把水环境看作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地面水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监测服务于环境管理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评价方法使评价结果得以更客观地反映其污染状况及变化规律,从而为环境管理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本文把水环境看作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地面水环境质量评价,以求在实践中获得有益的尝试,通过灰色评价结果最终得出黄河白银段各断面的水质级别和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环境评价 黄河白银段 污染物 水质评价
下载PDF
黄河流域兰州白银段生态产品的价值挖掘和实现问题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爱兰 冯树芹 +1 位作者 郭山宁 肖生禄 《社科纵横》 2020年第7期35-40,共6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被提出,使生态产品的价值挖掘和实现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文章在深刻阐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几个理论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从黄河流域兰州白银段生态产品的基本分布现状、当前利用和实现...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被提出,使生态产品的价值挖掘和实现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文章在深刻阐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几个理论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从黄河流域兰州白银段生态产品的基本分布现状、当前利用和实现的评价、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等方面探讨了黄河流域兰州白银段生态产品的价值挖掘和实现问题,力求提升黄河流域兰州白银段的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助力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兰州白银 生态产品 价值 挖掘实现
下载PDF
黄河防洪减灾工程实施效益分析——以黄河上游白银段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瑞丽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第9期31-33,37,共4页
黄河白银段作为黄河上游生态治理和综合创新试验区,兼具上中游、内外河流域和大工大农特征,是黄河上游干流出峡谷后的敏感河段、重要河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区域,做好白银段的防洪工作意义重大。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白银段实施... 黄河白银段作为黄河上游生态治理和综合创新试验区,兼具上中游、内外河流域和大工大农特征,是黄河上游干流出峡谷后的敏感河段、重要河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区域,做好白银段的防洪工作意义重大。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白银段实施防洪减灾工程前后的洪灾经济损失及抗洪能力变化,得出实施该工程后防洪减灾效益和综合效能均显著提高。同时,针对白银段的防汛现状,提出了持续提升防洪减灾能力的建议,为白银市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白银段 洪灾 实施效益 现状分析 防洪对策
下载PDF
黄河干流白银市水川段水面线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5
作者 杨亮亮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1年第3期6-13,共8页
为克服能量方程逐段试算方法在河道水面线计算上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本文以黄河干流白银市水川段为例,采用二维水动力数值计算模型,对4种洪水频率工况下黄河干流白银市段的水面线高程进行计算,并将二维数值计算结果与能量方程计算结果进... 为克服能量方程逐段试算方法在河道水面线计算上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本文以黄河干流白银市水川段为例,采用二维水动力数值计算模型,对4种洪水频率工况下黄河干流白银市段的水面线高程进行计算,并将二维数值计算结果与能量方程计算结果进行复核和评价。经计算可知两种计算方法在计算结果上存在偏差,能量方程在河道水面线计算上是一种近似成果,而二维数值计算能够更加真实反映河道的实际情况,因此在水面线计算时推荐二维数值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白银段 试算法 水面线 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 研究
下载PDF
2010—2019年黄河干流兰州和白银段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徐发凯 何丽 +4 位作者 王一帆 何昌 牛毓 刘文君 宋伟宏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50,共7页
基于综合污染指数法,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累积距平法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黄河流域兰州和白银段7个监测断面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兰州段和白银段2010—2019年水质综合状况良好,各监测断面综合污染指数均在0.25以下;... 基于综合污染指数法,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累积距平法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黄河流域兰州和白银段7个监测断面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兰州段和白银段2010—2019年水质综合状况良好,各监测断面综合污染指数均在0.25以下;监测断面水质空间差异显著(P<0.05),兰州段整体水质优于白银段,扶和桥断面水质显著优于除新城桥外的其他断面(P<0.05);季节方面,兰州段综合污染指数在春、冬季高于夏、秋季(P<0.05),白银段水质季节性波动不明显;兰州段水质明显改善始于2014年,且经历了综合污染指数平稳下降(2014—2017年)和快速下降(2018—2019年)两个阶段;白银段水质发生转变时间滞后于兰州段(2016年),2017—2019年水质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综合污染指数法 时间序列分析 黄河干流兰州 黄河干流白银
下载PDF
基于环境监测数据对黄河流域白银段水环境承载力的浅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郭文静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10期83-84,共2页
环境监测数据是客观反映一定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是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水环境承载力的大小能够表征区域内水环境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撑能力。以2015—2018年黄河白银段国控断... 环境监测数据是客观反映一定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是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水环境承载力的大小能够表征区域内水环境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撑能力。以2015—2018年黄河白银段国控断面的例行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对黄河流域白银段水环境的承载力进行研究,提出提高黄河流域白银段水环境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数据 黄河流域白银 水环境 承载力
下载PDF
因子分析在水质评价与成因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苏才 南忠仁 +1 位作者 牛亚萍 曾贤稷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39,共3页
根据2000~2004年黄河白银段水质监测数据,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因子分析方法对该河段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水体中污染物的来源。评价结果表明,除COD和总磷(TP)超标外,所选指标均不超标;从时间变化分析来看,丰水期污染... 根据2000~2004年黄河白银段水质监测数据,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因子分析方法对该河段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水体中污染物的来源。评价结果表明,除COD和总磷(TP)超标外,所选指标均不超标;从时间变化分析来看,丰水期污染最重,平水期次之,枯水期污染较轻;从空间变化分析看,五佛寺断面污染最重,靖远桥断面次之,青城桥断面污染较轻。由因子分析知,黄河白银段水体中污染物主要有3个来源,按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工农业造成的面污染源占44.17%,工业废水源占20.90%,生活污水源占1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因子分析 黄河白银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