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分异规律 被引量:25
1
作者 卫新东 宋林韩 +2 位作者 王筛妮 喻昭 王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6-334,共9页
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以黄河流域为地理单元,从县域层面系统分析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数量和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分异规律。基于陕西省2005-2018年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成果,采用动态度模型法、面积加权平均法、耕地质量区位指数法... 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以黄河流域为地理单元,从县域层面系统分析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数量和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分异规律。基于陕西省2005-2018年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成果,采用动态度模型法、面积加权平均法、耕地质量区位指数法、重心迁移模型法研究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质量变化。结果表明:(1)时间上,2005-2018年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资源数量上表现下降趋势,质量上平均利用等别不高且变化不大。数量方面:年平均下降率为5.86%,在2005-2010年、2010-2015年、2015-2018年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态势,平均年变化率分别为17.46%,3.58%,1.60%,耕地数量变化更加平稳;质量方面: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平均利用等别不高且变化不大,分别为12.46,12.60,12.50,12.50。相比全国平均耕地利用等9.96,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利用等处于较低水平,相比陕西省平均利用等11.34,耕地利用等约低于省内一个等。(2)空间上,2005-2018年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质量大致呈现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的分异格局。区位指数角度:位于关中平原的潼关县和大荔县耕地利用等较高,为高等地的聚集区,但开展城市建设占用优质耕地,补充一般耕地,造成耕地质量有所下降。陕北地区耕地质量较差,中、低等地的区位指数较高,由于积极开展土地整治工程耕地利用等别均有提升。重心迁移角度:高等地重心在2005-2018年期间处于大荔县,中等地重心由合阳县向黄龙县迁移,低等地重心由佳县迁向米脂县,再迁回佳县。且中等地重心坐标迁移量>低等地重心坐标迁移量>高等地重心坐标迁移量。黄河西岸陕西各县市耕地数量、质量变化均愈加平稳,耕地质量大致呈现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的格局,应保证潼关县和大荔县耕地质量不降低的同时保持黄河西岸陕北县市耕地质量增长趋势。本研究成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供耕地管护支持,为基本农田划定、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耕地质量管理提供了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时空变化 分异规律 耕地保护 黄河西岸 陕西省
下载PDF
黄河西岸韩城段高岸坍塌现状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薛乙彰 《陕西水利》 2020年第1期62-64,共3页
近年来,由于黄河河势西移,小北干流陕西侧韩城河段防洪工程布设长度不足,水流淘刷侵蚀河岸,造成高岸持续坍塌后退,大片滩地塌入河中,支流河口不断上移,防汛压力逐年加大,严重危及沿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工矿企业、历史文物及韩城市城区... 近年来,由于黄河河势西移,小北干流陕西侧韩城河段防洪工程布设长度不足,水流淘刷侵蚀河岸,造成高岸持续坍塌后退,大片滩地塌入河中,支流河口不断上移,防汛压力逐年加大,严重危及沿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工矿企业、历史文物及韩城市城区的安全,给韩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在分析黄河西岸韩城段高岸坍塌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为防治水患灾害,缓解高岸坍塌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并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西岸 高岸坍塌 现状分析 应对措施
下载PDF
黄河西岸耕地资源时空演变及承载力研究
3
作者 蔺康莉 纪欣卓 张宇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24期82-87,共6页
为有效推进黄河西岸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文采用陕西省2009—201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以及统计年鉴数据,运用数据可视化、动态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黄河西岸耕地资源利用的时空变化、影... 为有效推进黄河西岸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文采用陕西省2009—201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以及统计年鉴数据,运用数据可视化、动态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黄河西岸耕地资源利用的时空变化、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采用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计量模型分析黄河西岸13个县(市)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结果表明:2009—2018年黄河西岸13个县(市)的耕地面积增加且年变化率几乎均在正负0%~2%上下波动,变化较小;驱动因子探测下城镇人口的变化起到主导作用,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从中起到了较大影响,交互探测中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的因子是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与农村人口、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与城镇人口以及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与人均GDP等,且均为非线性增强;2009—2019年黄河西岸耕地承载力指数从1.20减少到0.85,这说明人粮关系从超载状态逐渐演变为盈余状态。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对区域内国土空间资源永续利用的有效探索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促进该地区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时空演变 因素分析 黄河西岸
下载PDF
黄河西岸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动态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建秀 刘志宁 +1 位作者 谷雨 李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34,共7页
以1979年、1989年、1999年、2008年、2012年5期Landsat TM/MSS遥感图像为信息源,在3S技术支持下,以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为标准,对黄河西岸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动态变化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1979-2012年... 以1979年、1989年、1999年、2008年、2012年5期Landsat TM/MSS遥感图像为信息源,在3S技术支持下,以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为标准,对黄河西岸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动态变化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1979-2012年间生态环境状况在"差"和"较差"级别之间转化。研究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特点是耕地、建设用地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1979-1999年间林地、水域湿地面积大量减少、草地面积大量增加,1999-2012年林地、水域湿地面积小幅度增加,草地面积以7.28km2/a速度减少;研究区荒漠面积占绝大比例(>59%),近30多年没有明显变化,但局部地区荒漠化土地扩展趋势仍然存在,并威胁黄河西岸地区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动态变化 黄河西岸 综合治理
原文传递
土体有机重构在黄河西岸(小北干流区域)土地生态环境恢复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永锋 《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 2016年第3期33-38,共6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土体有机重构在黄河西岸土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的应用,通过不同单项工程的实施,实现新增水田,主要是土体有机重构在沙洲及河道滩地施工中的应用,另外对配套工程中堤岸工程的施工方法、管理内容和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 本文主要介绍了土体有机重构在黄河西岸土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的应用,通过不同单项工程的实施,实现新增水田,主要是土体有机重构在沙洲及河道滩地施工中的应用,另外对配套工程中堤岸工程的施工方法、管理内容和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水运交通、灌溉排水及道路工程的施工流程的论述为类似黄河流域土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提供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西岸 土体有机重构 生态环境 堤岸工程
原文传递
榆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坡面生态综合治理技术探析
6
作者 王建新 《防护林科技》 2021年第6期75-76,78,共3页
在黄河流经陕西段的绥德、佳县两地土石山地的陡坡上,通过树种选择、垒石坑整地、不同坡度坡面造林模式的设置进行了植被生态景观的重建,经水保径流量和植物品种等因子的调查,基本达到保持水土、为沿黄观光路增绿添景、带动当地旅游事... 在黄河流经陕西段的绥德、佳县两地土石山地的陡坡上,通过树种选择、垒石坑整地、不同坡度坡面造林模式的设置进行了植被生态景观的重建,经水保径流量和植物品种等因子的调查,基本达到保持水土、为沿黄观光路增绿添景、带动当地旅游事业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西岸 土石山区 坡面 生态治理
下载PDF
环境变迁与村民应对:基于明清黄河小北干流西岸地区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炳涛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8-136,共9页
明清时期,黄河小北干流地区经历了重大的环境变迁,即黄河经常泛滥决徙。本文通过档案资料、鱼鳞图册及其他文献,对黄河小北干流西岸地区黄河泛溢决徙进行梳理,概括出对沿河村民的影响,并力图证明黄河小北干流西岸地区村民通过迁移或另... 明清时期,黄河小北干流地区经历了重大的环境变迁,即黄河经常泛滥决徙。本文通过档案资料、鱼鳞图册及其他文献,对黄河小北干流西岸地区黄河泛溢决徙进行梳理,概括出对沿河村民的影响,并力图证明黄河小北干流西岸地区村民通过迁移或另建村庄、安排滩地、选择作物、改变营生方式等措施,以应对环境的变迁,体现了一种特殊的人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变迁 村民应对 明清时期 黄河小北干流西岸地区
原文传递
明清时期黄河小北干流西岸地域环境与村民营生方式选择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炳涛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7-95,共9页
明清时期,韩城、郃阳、朝邑和潼关四县虽同处于黄河小北干流西岸区域范围之内,但是其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四县面对不同的地域环境,其村民营生方式的选择也就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这充分体现了地域环境对村民营生方式选择... 明清时期,韩城、郃阳、朝邑和潼关四县虽同处于黄河小北干流西岸区域范围之内,但是其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四县面对不同的地域环境,其村民营生方式的选择也就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这充分体现了地域环境对村民营生方式选择的影响,同时,多样性的营生方式又是村民对地域环境差异性的能动适应。地域环境的差异性与村民营生方式的选择,正是人地关系的集中体现,对此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人、地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环境 营生方式 明清时期 黄河小北干流西岸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