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1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脸谱艺术略论
被引量:
1
1
作者
顾朴光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64-69,共6页
脸谱是中国特有的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脸谱和面具一样,都是用以改变人的形貌的化装手段和文化符号。所不同者,面具系用铜、木、皮、泥等材料制作,属雕塑性化装,而脸谱系用颜料直接在脸上勾绘,属绘画性化装;故有的研究者又把脸谱称...
脸谱是中国特有的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脸谱和面具一样,都是用以改变人的形貌的化装手段和文化符号。所不同者,面具系用铜、木、皮、泥等材料制作,属雕塑性化装,而脸谱系用颜料直接在脸上勾绘,属绘画性化装;故有的研究者又把脸谱称为“软性面具”。脸谱可分为戏剧脸谱和社火脸谱两大类,而戏剧脸谱又可根据不同的剧种,分为京剧脸谱、川剧脸谱、滇剧脸谱、祁剧脸谱、汉剧脸谱、闽剧脸谱、豫剧脸谱、粤剧脸谱、秦腔脸谱等等。社火脸谱与戏剧脸谱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点,下面分而论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脸谱
绘画性
三块瓦
弋阳
黄润甫
钱金福
黄三太
郝寿臣
象形脸
梅兰芳先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尚长荣塑造的曹操形象
2
作者
范华群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5-37,共3页
尚长荣饰演的曹操,可以说是第七个曹操艺术形象了。这七个曹操形象,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白脸、黑须、奸诈多疑、阴险凶残的“奸臣”形象,传统的三国戏中多以此出之;二是郭沫若《蔡文姬》中的曹操,变白脸为红脸,完全是将其作为民族...
尚长荣饰演的曹操,可以说是第七个曹操艺术形象了。这七个曹操形象,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白脸、黑须、奸诈多疑、阴险凶残的“奸臣”形象,传统的三国戏中多以此出之;二是郭沫若《蔡文姬》中的曹操,变白脸为红脸,完全是将其作为民族英雄来塑造的;其三即是尚长荣饰演的曹操,红脸、浓眉,额正中与脸睑处夹几道黑纹,既是胸怀大志的英雄,又是枉杀人才的悲剧角色。如果说,传统戏中的曹操是鬼,郭老笔下的曹操是神,那么,尚长荣饰演的曹操则是人——一个血肉丰满的矛盾统一体。这正是尚长荣塑造形象的优长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长荣
三国戏
黄润甫
蔡文姬
架子花脸
战宛城
矛盾统一体
孔文
中曹
内心活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侯喜瑞:跟萧先生听戏
3
作者
刘连群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4-25,共2页
对于演员来说,有时一次成功的演出就能改变一生的命运,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那么听戏呢,是否也会有奇迹发生? 誉满梨园的一代名净侯喜瑞,始终忘不了年轻时的一次听戏经历,这可以从他暮年口述的回忆录那清晰而生动的记载中品味出来。 三...
对于演员来说,有时一次成功的演出就能改变一生的命运,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那么听戏呢,是否也会有奇迹发生? 誉满梨园的一代名净侯喜瑞,始终忘不了年轻时的一次听戏经历,这可以从他暮年口述的回忆录那清晰而生动的记载中品味出来。 三庆园后台。年方二十岁出头的侯喜瑞从台上下来,正在默默的卸妆。他身材不高,四方脸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喜瑞
萧先生
喜连成
萧长华
黄润甫
架子花脸
金少山
侯派
倾囊相授
战宛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宠大枪的由来
4
作者
小元
《上海戏剧》
1982年第2期47-,共1页
《挑滑车》中高宠用的枪,枪头宽大,显得特别沉重,不同于一般。这大枪创始于昆曲的曹福林。曹福林字春山,安徽怀宁县人,擅昆曲,同治十二年,在北京隶四喜班。曹工老生,但十行脚色全扮,最拿手的是在《雪中人》中饰吴六奇,
关键词
怀宁
四喜班
吴六奇
工老
头宽
黄润甫
朱莲芬
同治十二年
王楞仙
徐小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敢借戏文讽奸凶——梨园子弟的侠情表露主题
5
作者
王立
刘卫英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21-26,共6页
王梦生《梨园佳话》曾记载清末名优黄润甫在演出时,台下观众的热烈情氛与演员本身的深入角色:“黄三……扮戏善作老奸,最能险狠.如《捉放》中之曹操,《下河东》之欧阳方,皆使人见之切齿,恨不生食其肉.及一发声、一作势,又不能不同声叫绝...
王梦生《梨园佳话》曾记载清末名优黄润甫在演出时,台下观众的热烈情氛与演员本身的深入角色:“黄三……扮戏善作老奸,最能险狠.如《捉放》中之曹操,《下河东》之欧阳方,皆使人见之切齿,恨不生食其肉.及一发声、一作势,又不能不同声叫绝.即问之座人,亦不知此时之为好为恶.俗谓:‘作戏者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润甫
台下观众
马伶
单雄信
孙叔敖
铁冠图
彭天锡
蔡卞
李伶
五花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舞台,最美的成长地方——观第五届“和平杯”中国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决赛有感
6
作者
刘涛
《剧影月报》
2015年第4期85-87,共3页
7月26日至28日,第五届"和平杯"中国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决赛如期在天津中国大戏院举办,作为江苏领队有幸带队参赛并观摩学习,倍感荣幸,同时也感受到京剧艺术在小票友身上的勃勃生机;而更让我感动的是,这些参赛孩子在京剧艺术的滋养下,于...
7月26日至28日,第五届"和平杯"中国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决赛如期在天津中国大戏院举办,作为江苏领队有幸带队参赛并观摩学习,倍感荣幸,同时也感受到京剧艺术在小票友身上的勃勃生机;而更让我感动的是,这些参赛孩子在京剧艺术的滋养下,于舞台上绽放着小小生命个体的美丽与光芒,享受舞台的同时收获着成长的快乐与喜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京剧
京剧艺术
艺术融合
生命个体
观摩学习
日至
黄润甫
金秀山
张二奎
龚云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京剧的形成和早期的京剧演员
7
作者
张金龙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104-110,共7页
一、京剧形成的历史背景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清朝是以满族上层为主体而建立的政权,它自1644年入关,至消灭南明政权而成为统治全国的又一个封建王朝。满清自入关后,对明朝官吏即广泛招徕、“官仍其职”,并要求地方官“凡境内隐迹贤良...
一、京剧形成的历史背景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清朝是以满族上层为主体而建立的政权,它自1644年入关,至消灭南明政权而成为统治全国的又一个封建王朝。满清自入关后,对明朝官吏即广泛招徕、“官仍其职”,并要求地方官“凡境内隐迹贤良,逐一启荐,以凭征擢”①。满族统治者还尊孔崇儒,让孔子的后人仍袭封衍圣公,并给孔子加上“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的头衔,又开科取士。这就招引汉族官僚地主纷纷投靠满清新政权。清政府在笼络汉族地主的同时,对于其中持反满态度者,则实行严厉镇压,一旦发现不轨就下令“速行严密讯鞫,务得确情,按律问拟,毋得稍有漏网”。②通过这一拉一打,遂使清朝统治得到巩固,并推动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生产发展,经济繁荣 由于长期战乱,致使土地荒芜,农民逃亡,社会萧条,阶级矛盾激化。富有统治经验的汉族官僚认识到造成农民起义的原因“良由赋役重烦”,因而建议清廷“收拾民心,莫过于轻徭薄赋”。⑤从1644年七月开始,清政府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减免田赋,或全免,或免二分之一、三分之一;有免一年、二年或三年不等。为摆脱财政上的困境,清政府又招集流亡人口开垦荒地。这一系列政策就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复苏。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和人口的增长,清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三胜
张二奎
黄润甫
满族统治者
龚云甫
南明政权
《四郎探母》
刘赶三
战宛城
开科取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京剧流派艺术与时代
8
作者
邵曾祺
《上海戏剧》
1980年第1期54-56,共3页
如果从京剧发展史的尺度来看,则流派的形成与时代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吸取有益的借鉴。京剧的发展大约可分为六个时期。第一期是从嘉庆十七年到光绪六年(1812—
关键词
京剧流派
余叔岩
谭鑫培
黄润甫
裘盛戎
光绪六年
《空城计》
穆凤山
郝寿臣
裘桂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戏曲脸谱中对色彩的崇尚与禁忌
被引量:
6
9
作者
杨蕾
《戏曲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227-241,共15页
中华民族在对色彩的敏感度上或许与世界其他民族并无太大差异,但是由色彩而形成的文化体系却是其他民族未能企及的。这种由长期文化积淀和特殊审美意识构成的对色彩的崇尚与禁忌,更因其神秘而奇异的人文内涵为世人所迷恋。
关键词
色彩美
审美意识
方相氏
事物纪原
明代四大声腔
教坊司
角抵戏
黄润甫
自然色
弋阳
原文传递
从业余到职业的转变:谈票友下海
被引量:
1
10
作者
武翠娟
《戏曲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191-207,共17页
票友下海是我国戏曲史上一种较为独特的戏曲文化现象,尤其是在清末民初的百余年间,诸多业余票友或出于对戏曲的痴醉或迫于现实生活的无奈而转业成为职业演员,并由之涌现出了一大批票友出身的戏曲名伶。该文化现象的存在。
关键词
刘赶三
汪笑侬
龚云甫
张二奎
清同治
黄润甫
奎派
孙菊仙
穆凤山
内廷供奉
原文传递
谈京剧花脸流派(下)
被引量:
2
11
作者
翁偶虹
《戏曲艺术》
1982年第3期39-49,共11页
(十七)家学渊源而又旁收博采的 新裘派——裘盛戎 时代的翅膀掠过艺海的波涛,逝者如斯,新浪迭起。“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郝、侯两派以及新金派活跃于舞台的时候,后起花脸演员中。
关键词
裘盛戎
袁世海
裘派
郝寿臣
金派
裘桂仙
旁收博采
黄润甫
除三害
探母
原文传递
王(瑶卿)批《伶史》辑录考略(上)
被引量:
2
12
作者
钮骠
《戏曲艺术》
1982年第1期9-15,共7页
在一个半世纪的京剧艺术发展史中,一代大师王瑶卿先生以其赫赫功绩,完成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任务,他不但在表演、编剧、导演、创腔、教学诸方面有着全智全能的卓越成就,贡献宏巨,况且,由于他出身梨园世家,广为交游。
关键词
伶史
艺术发展史
创腔
全智全能
梨园世家
谭鑫培
孙菊仙
俞润仙
元元红
黄润甫
原文传递
论京剧舞台上的曹操形象
被引量:
1
13
作者
吴一平
《戏曲艺术》
1988年第1期32-39,共8页
一、曹操为什么被抹成白脸 有人对京剧舞台上的曹操被抹成白脸提出异议,认为他是个大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被人抹成白脸是作践、丑化了曹操。对此,笔者有几点浅见。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历史学家翦伯赞曾经指出:曹操是三国豪族...
一、曹操为什么被抹成白脸 有人对京剧舞台上的曹操被抹成白脸提出异议,认为他是个大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被人抹成白脸是作践、丑化了曹操。对此,笔者有几点浅见。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历史学家翦伯赞曾经指出:曹操是三国豪族中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这个评价是很全面的:一方面他雄才大略、刚毅果断、智慧过人;另一方面他又奸诈虚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郝寿臣
黄润甫
架子花脸
侯喜瑞
战宛城
艺术真实
袁世海
历史真实
捉放曹
穆顺
原文传递
学戏·演戏·教戏
被引量:
1
14
作者
侯喜瑞
《戏曲艺术》
1981年第1期13-19,共7页
引言 今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日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曲学院艺术顾问侯喜瑞先生的九十诞辰(生于一八九二年二月二十三日),也是他舞台生活八十周年,侯先生自幼家境贫寒,入叶春善先生主持的“喜连成”科班学艺,初学梆子老生,又学京剧...
引言 今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日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曲学院艺术顾问侯喜瑞先生的九十诞辰(生于一八九二年二月二十三日),也是他舞台生活八十周年,侯先生自幼家境贫寒,入叶春善先生主持的“喜连成”科班学艺,初学梆子老生,又学京剧小花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
侯喜瑞
中国戏曲学院
喜连成
架子花脸
朱光祖
窦尔墩
黄润甫
战宛城
邹应龙
原文传递
京剧简史(连载)
被引量:
1
15
作者
苏移
《戏曲艺术》
1980年第4期82-98,共17页
第六章 表演艺术家及其艺术成就 一、老生;二、武生与小生。(以上二节见本刊一九八○年第3期) 三、旦 在京剧形成之初舞台上以老生为中心的形势下,旦行表演艺术的发展是较为迟缓的,光绪以后,旦角表演艺术才逐渐发展起来。旦行表演艺术...
第六章 表演艺术家及其艺术成就 一、老生;二、武生与小生。(以上二节见本刊一九八○年第3期) 三、旦 在京剧形成之初舞台上以老生为中心的形势下,旦行表演艺术的发展是较为迟缓的,光绪以后,旦角表演艺术才逐渐发展起来。旦行表演艺术的发展所以始自光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润甫
余玉琴
架子花脸
旦行
战宛城
谭鑫培
余紫云
龚云甫
穆桂英
何桂山
原文传递
郝寿臣在京剧花脸中之地位(下)
16
作者
翁偶虹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2-47,共6页
(三) “剑不试则利钝喑,弓不试则劲挠诬,鹰不试则巧拙惑,马不试则良驽疑”,这是《潜夫论·考绩》里王符的观点,他认为有才华的人不通过实践,就无以知才之大小,如同剑之利与钝,弓之劲与挠。
关键词
郝寿臣
高庆奎
架子花脸
巧拙
马富禄
马连良
黄润甫
窦尔墩
铁笼山
捉放曹
原文传递
郝寿臣在京剧花脸中之地位(上)
17
作者
翁偶虹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7-43,共7页
(一) 京剧花脸,以美的塑型及表演艺术,与生、旦、丑三行共撑京剧的艺术大厦。京剧有史以来,优秀的花脸演员,层出不穷。远者已不可考,仅从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占领北京剧坛的时期,嬗递而下,将近二百年中,每个阶段都有独擅特...
(一) 京剧花脸,以美的塑型及表演艺术,与生、旦、丑三行共撑京剧的艺术大厦。京剧有史以来,优秀的花脸演员,层出不穷。远者已不可考,仅从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占领北京剧坛的时期,嬗递而下,将近二百年中,每个阶段都有独擅特长的知名之才,济济多士,前后同辉,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延花睑之绪,固花脸之基,宏花脸之花,扬花脸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郝寿臣
四大徽班
黄润甫
高庆奎
架子花脸
钱金福
龚云甫
穆凤山
义务戏
何桂山
原文传递
梅兰芳与近代京剧改良
18
作者
马明捷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5-58,共4页
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十几年间,中国京剧史上,曾发生过一次京剧改良运动,其主要活动方式是编演新戏(特别是时装戏),宣传救国、民主新思想,它发端于上海,很快冲击北京,影响全国。上海京剧改良的健将是汪笑侬、王鸿寿...
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十几年间,中国京剧史上,曾发生过一次京剧改良运动,其主要活动方式是编演新戏(特别是时装戏),宣传救国、民主新思想,它发端于上海,很快冲击北京,影响全国。上海京剧改良的健将是汪笑侬、王鸿寿(老三麻子)、潘月樵、冯子和、欧阳予倩、夏氏兄弟(月珊,月华、月润)等,在北京,高举这面大旗的是年轻的梅兰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子和
时装戏
汪笑侬
欧阳予倩
中国京剧史
王鸿寿
辛亥革命前后
改良运动
荀慧生
黄润甫
原文传递
桃李于今密似云——萧长华先生教学生活略述
19
作者
钮骠
《戏曲艺术》
1988年第4期12-18,共7页
三冬两夏苦耕耘,百载梨园一老军。盗?争疑真蒋干,审头都说活汤勤;艺能已是醇如酒,桃李于今密似云。难得称觞新社会,再抛心力福人群。
关键词
萧长华
京剧艺术
艺能
富连成社
马富禄
侯喜瑞
黄润甫
萧氏
袁世海
蒋干
原文传递
谈京剧花脸流派(上)
20
作者
翁偶虹
《戏曲艺术》
1982年第1期24-35,共12页
京剧的花脸(净行)与生行,旦行、丑行一样,在它本行所表现的人物中,因类型的不同,又有所分工。它的分工,是根据所表演的剧中人物的性格,着重采用“唱”、“念”、“做”、“打”某一方面的艺术手段而概括地分为“铜锤”、“架子”、“武...
京剧的花脸(净行)与生行,旦行、丑行一样,在它本行所表现的人物中,因类型的不同,又有所分工。它的分工,是根据所表演的剧中人物的性格,着重采用“唱”、“念”、“做”、“打”某一方面的艺术手段而概括地分为“铜锤”、“架子”、“武花”、“摔打”四大门(另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子花脸
钱金福
黄润甫
穆凤山
何桂山
裘桂仙
金秀山
金派
裘盛戎
裘派
原文传递
题名
脸谱艺术略论
被引量:
1
1
作者
顾朴光
出处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64-69,共6页
文摘
脸谱是中国特有的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脸谱和面具一样,都是用以改变人的形貌的化装手段和文化符号。所不同者,面具系用铜、木、皮、泥等材料制作,属雕塑性化装,而脸谱系用颜料直接在脸上勾绘,属绘画性化装;故有的研究者又把脸谱称为“软性面具”。脸谱可分为戏剧脸谱和社火脸谱两大类,而戏剧脸谱又可根据不同的剧种,分为京剧脸谱、川剧脸谱、滇剧脸谱、祁剧脸谱、汉剧脸谱、闽剧脸谱、豫剧脸谱、粤剧脸谱、秦腔脸谱等等。社火脸谱与戏剧脸谱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点,下面分而论之。
关键词
京剧脸谱
绘画性
三块瓦
弋阳
黄润甫
钱金福
黄三太
郝寿臣
象形脸
梅兰芳先生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尚长荣塑造的曹操形象
2
作者
范华群
出处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5-37,共3页
文摘
尚长荣饰演的曹操,可以说是第七个曹操艺术形象了。这七个曹操形象,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白脸、黑须、奸诈多疑、阴险凶残的“奸臣”形象,传统的三国戏中多以此出之;二是郭沫若《蔡文姬》中的曹操,变白脸为红脸,完全是将其作为民族英雄来塑造的;其三即是尚长荣饰演的曹操,红脸、浓眉,额正中与脸睑处夹几道黑纹,既是胸怀大志的英雄,又是枉杀人才的悲剧角色。如果说,传统戏中的曹操是鬼,郭老笔下的曹操是神,那么,尚长荣饰演的曹操则是人——一个血肉丰满的矛盾统一体。这正是尚长荣塑造形象的优长所在。
关键词
尚长荣
三国戏
黄润甫
蔡文姬
架子花脸
战宛城
矛盾统一体
孔文
中曹
内心活动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侯喜瑞:跟萧先生听戏
3
作者
刘连群
出处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4-25,共2页
文摘
对于演员来说,有时一次成功的演出就能改变一生的命运,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那么听戏呢,是否也会有奇迹发生? 誉满梨园的一代名净侯喜瑞,始终忘不了年轻时的一次听戏经历,这可以从他暮年口述的回忆录那清晰而生动的记载中品味出来。 三庆园后台。年方二十岁出头的侯喜瑞从台上下来,正在默默的卸妆。他身材不高,四方脸盘。
关键词
侯喜瑞
萧先生
喜连成
萧长华
黄润甫
架子花脸
金少山
侯派
倾囊相授
战宛城
分类号
K825.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宠大枪的由来
4
作者
小元
出处
《上海戏剧》
1982年第2期47-,共1页
文摘
《挑滑车》中高宠用的枪,枪头宽大,显得特别沉重,不同于一般。这大枪创始于昆曲的曹福林。曹福林字春山,安徽怀宁县人,擅昆曲,同治十二年,在北京隶四喜班。曹工老生,但十行脚色全扮,最拿手的是在《雪中人》中饰吴六奇,
关键词
怀宁
四喜班
吴六奇
工老
头宽
黄润甫
朱莲芬
同治十二年
王楞仙
徐小香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敢借戏文讽奸凶——梨园子弟的侠情表露主题
5
作者
王立
刘卫英
出处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21-26,共6页
文摘
王梦生《梨园佳话》曾记载清末名优黄润甫在演出时,台下观众的热烈情氛与演员本身的深入角色:“黄三……扮戏善作老奸,最能险狠.如《捉放》中之曹操,《下河东》之欧阳方,皆使人见之切齿,恨不生食其肉.及一发声、一作势,又不能不同声叫绝.即问之座人,亦不知此时之为好为恶.俗谓:‘作戏者疯。
关键词
黄润甫
台下观众
马伶
单雄信
孙叔敖
铁冠图
彭天锡
蔡卞
李伶
五花洞
分类号
J805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舞台,最美的成长地方——观第五届“和平杯”中国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决赛有感
6
作者
刘涛
出处
《剧影月报》
2015年第4期85-87,共3页
文摘
7月26日至28日,第五届"和平杯"中国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决赛如期在天津中国大戏院举办,作为江苏领队有幸带队参赛并观摩学习,倍感荣幸,同时也感受到京剧艺术在小票友身上的勃勃生机;而更让我感动的是,这些参赛孩子在京剧艺术的滋养下,于舞台上绽放着小小生命个体的美丽与光芒,享受舞台的同时收获着成长的快乐与喜悦。
关键词
中国京剧
京剧艺术
艺术融合
生命个体
观摩学习
日至
黄润甫
金秀山
张二奎
龚云甫
分类号
J821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京剧的形成和早期的京剧演员
7
作者
张金龙
出处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104-110,共7页
文摘
一、京剧形成的历史背景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清朝是以满族上层为主体而建立的政权,它自1644年入关,至消灭南明政权而成为统治全国的又一个封建王朝。满清自入关后,对明朝官吏即广泛招徕、“官仍其职”,并要求地方官“凡境内隐迹贤良,逐一启荐,以凭征擢”①。满族统治者还尊孔崇儒,让孔子的后人仍袭封衍圣公,并给孔子加上“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的头衔,又开科取士。这就招引汉族官僚地主纷纷投靠满清新政权。清政府在笼络汉族地主的同时,对于其中持反满态度者,则实行严厉镇压,一旦发现不轨就下令“速行严密讯鞫,务得确情,按律问拟,毋得稍有漏网”。②通过这一拉一打,遂使清朝统治得到巩固,并推动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生产发展,经济繁荣 由于长期战乱,致使土地荒芜,农民逃亡,社会萧条,阶级矛盾激化。富有统治经验的汉族官僚认识到造成农民起义的原因“良由赋役重烦”,因而建议清廷“收拾民心,莫过于轻徭薄赋”。⑤从1644年七月开始,清政府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减免田赋,或全免,或免二分之一、三分之一;有免一年、二年或三年不等。为摆脱财政上的困境,清政府又招集流亡人口开垦荒地。这一系列政策就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复苏。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和人口的增长,清朝?
关键词
余三胜
张二奎
黄润甫
满族统治者
龚云甫
南明政权
《四郎探母》
刘赶三
战宛城
开科取士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N55 [自然科学总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京剧流派艺术与时代
8
作者
邵曾祺
出处
《上海戏剧》
1980年第1期54-56,共3页
文摘
如果从京剧发展史的尺度来看,则流派的形成与时代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吸取有益的借鉴。京剧的发展大约可分为六个时期。第一期是从嘉庆十七年到光绪六年(1812—
关键词
京剧流派
余叔岩
谭鑫培
黄润甫
裘盛戎
光绪六年
《空城计》
穆凤山
郝寿臣
裘桂仙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戏曲脸谱中对色彩的崇尚与禁忌
被引量:
6
9
作者
杨蕾
机构
河南大学河南地方戏研究所
出处
《戏曲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227-241,共15页
文摘
中华民族在对色彩的敏感度上或许与世界其他民族并无太大差异,但是由色彩而形成的文化体系却是其他民族未能企及的。这种由长期文化积淀和特殊审美意识构成的对色彩的崇尚与禁忌,更因其神秘而奇异的人文内涵为世人所迷恋。
关键词
色彩美
审美意识
方相氏
事物纪原
明代四大声腔
教坊司
角抵戏
黄润甫
自然色
弋阳
分类号
J804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从业余到职业的转变:谈票友下海
被引量:
1
10
作者
武翠娟
机构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戏曲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191-207,共17页
文摘
票友下海是我国戏曲史上一种较为独特的戏曲文化现象,尤其是在清末民初的百余年间,诸多业余票友或出于对戏曲的痴醉或迫于现实生活的无奈而转业成为职业演员,并由之涌现出了一大批票友出身的戏曲名伶。该文化现象的存在。
关键词
刘赶三
汪笑侬
龚云甫
张二奎
清同治
黄润甫
奎派
孙菊仙
穆凤山
内廷供奉
分类号
J821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谈京剧花脸流派(下)
被引量:
2
11
作者
翁偶虹
出处
《戏曲艺术》
1982年第3期39-49,共11页
文摘
(十七)家学渊源而又旁收博采的 新裘派——裘盛戎 时代的翅膀掠过艺海的波涛,逝者如斯,新浪迭起。“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郝、侯两派以及新金派活跃于舞台的时候,后起花脸演员中。
关键词
裘盛戎
袁世海
裘派
郝寿臣
金派
裘桂仙
旁收博采
黄润甫
除三害
探母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王(瑶卿)批《伶史》辑录考略(上)
被引量:
2
12
作者
钮骠
出处
《戏曲艺术》
1982年第1期9-15,共7页
文摘
在一个半世纪的京剧艺术发展史中,一代大师王瑶卿先生以其赫赫功绩,完成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任务,他不但在表演、编剧、导演、创腔、教学诸方面有着全智全能的卓越成就,贡献宏巨,况且,由于他出身梨园世家,广为交游。
关键词
伶史
艺术发展史
创腔
全智全能
梨园世家
谭鑫培
孙菊仙
俞润仙
元元红
黄润甫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论京剧舞台上的曹操形象
被引量:
1
13
作者
吴一平
出处
《戏曲艺术》
1988年第1期32-39,共8页
文摘
一、曹操为什么被抹成白脸 有人对京剧舞台上的曹操被抹成白脸提出异议,认为他是个大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被人抹成白脸是作践、丑化了曹操。对此,笔者有几点浅见。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历史学家翦伯赞曾经指出:曹操是三国豪族中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这个评价是很全面的:一方面他雄才大略、刚毅果断、智慧过人;另一方面他又奸诈虚伪。
关键词
郝寿臣
黄润甫
架子花脸
侯喜瑞
战宛城
艺术真实
袁世海
历史真实
捉放曹
穆顺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学戏·演戏·教戏
被引量:
1
14
作者
侯喜瑞
出处
《戏曲艺术》
1981年第1期13-19,共7页
文摘
引言 今年农历正月二十五日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曲学院艺术顾问侯喜瑞先生的九十诞辰(生于一八九二年二月二十三日),也是他舞台生活八十周年,侯先生自幼家境贫寒,入叶春善先生主持的“喜连成”科班学艺,初学梆子老生,又学京剧小花脸。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
侯喜瑞
中国戏曲学院
喜连成
架子花脸
朱光祖
窦尔墩
黄润甫
战宛城
邹应龙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京剧简史(连载)
被引量:
1
15
作者
苏移
出处
《戏曲艺术》
1980年第4期82-98,共17页
文摘
第六章 表演艺术家及其艺术成就 一、老生;二、武生与小生。(以上二节见本刊一九八○年第3期) 三、旦 在京剧形成之初舞台上以老生为中心的形势下,旦行表演艺术的发展是较为迟缓的,光绪以后,旦角表演艺术才逐渐发展起来。旦行表演艺术的发展所以始自光绪。
关键词
黄润甫
余玉琴
架子花脸
旦行
战宛城
谭鑫培
余紫云
龚云甫
穆桂英
何桂山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郝寿臣在京剧花脸中之地位(下)
16
作者
翁偶虹
出处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2-47,共6页
文摘
(三) “剑不试则利钝喑,弓不试则劲挠诬,鹰不试则巧拙惑,马不试则良驽疑”,这是《潜夫论·考绩》里王符的观点,他认为有才华的人不通过实践,就无以知才之大小,如同剑之利与钝,弓之劲与挠。
关键词
郝寿臣
高庆奎
架子花脸
巧拙
马富禄
马连良
黄润甫
窦尔墩
铁笼山
捉放曹
分类号
J617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郝寿臣在京剧花脸中之地位(上)
17
作者
翁偶虹
出处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7-43,共7页
文摘
(一) 京剧花脸,以美的塑型及表演艺术,与生、旦、丑三行共撑京剧的艺术大厦。京剧有史以来,优秀的花脸演员,层出不穷。远者已不可考,仅从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占领北京剧坛的时期,嬗递而下,将近二百年中,每个阶段都有独擅特长的知名之才,济济多士,前后同辉,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延花睑之绪,固花脸之基,宏花脸之花,扬花脸之美。
关键词
郝寿臣
四大徽班
黄润甫
高庆奎
架子花脸
钱金福
龚云甫
穆凤山
义务戏
何桂山
分类号
J617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梅兰芳与近代京剧改良
18
作者
马明捷
出处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5-58,共4页
文摘
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十几年间,中国京剧史上,曾发生过一次京剧改良运动,其主要活动方式是编演新戏(特别是时装戏),宣传救国、民主新思想,它发端于上海,很快冲击北京,影响全国。上海京剧改良的健将是汪笑侬、王鸿寿(老三麻子)、潘月樵、冯子和、欧阳予倩、夏氏兄弟(月珊,月华、月润)等,在北京,高举这面大旗的是年轻的梅兰芳。
关键词
冯子和
时装戏
汪笑侬
欧阳予倩
中国京剧史
王鸿寿
辛亥革命前后
改良运动
荀慧生
黄润甫
分类号
J617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桃李于今密似云——萧长华先生教学生活略述
19
作者
钮骠
出处
《戏曲艺术》
1988年第4期12-18,共7页
文摘
三冬两夏苦耕耘,百载梨园一老军。盗?争疑真蒋干,审头都说活汤勤;艺能已是醇如酒,桃李于今密似云。难得称觞新社会,再抛心力福人群。
关键词
萧长华
京剧艺术
艺能
富连成社
马富禄
侯喜瑞
黄润甫
萧氏
袁世海
蒋干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谈京剧花脸流派(上)
20
作者
翁偶虹
出处
《戏曲艺术》
1982年第1期24-35,共12页
文摘
京剧的花脸(净行)与生行,旦行、丑行一样,在它本行所表现的人物中,因类型的不同,又有所分工。它的分工,是根据所表演的剧中人物的性格,着重采用“唱”、“念”、“做”、“打”某一方面的艺术手段而概括地分为“铜锤”、“架子”、“武花”、“摔打”四大门(另有“
关键词
架子花脸
钱金福
黄润甫
穆凤山
何桂山
裘桂仙
金秀山
金派
裘盛戎
裘派
分类号
J8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脸谱艺术略论
顾朴光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谈尚长荣塑造的曹操形象
范华群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侯喜瑞:跟萧先生听戏
刘连群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宠大枪的由来
小元
《上海戏剧》
198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敢借戏文讽奸凶——梨园子弟的侠情表露主题
王立
刘卫英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舞台,最美的成长地方——观第五届“和平杯”中国京剧小票友邀请赛决赛有感
刘涛
《剧影月报》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京剧的形成和早期的京剧演员
张金龙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京剧流派艺术与时代
邵曾祺
《上海戏剧》
198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戏曲脸谱中对色彩的崇尚与禁忌
杨蕾
《戏曲研究》
CSSCI
2010
6
原文传递
10
从业余到职业的转变:谈票友下海
武翠娟
《戏曲研究》
CSSCI
2012
1
原文传递
11
谈京剧花脸流派(下)
翁偶虹
《戏曲艺术》
1982
2
原文传递
12
王(瑶卿)批《伶史》辑录考略(上)
钮骠
《戏曲艺术》
1982
2
原文传递
13
论京剧舞台上的曹操形象
吴一平
《戏曲艺术》
1988
1
原文传递
14
学戏·演戏·教戏
侯喜瑞
《戏曲艺术》
1981
1
原文传递
15
京剧简史(连载)
苏移
《戏曲艺术》
1980
1
原文传递
16
郝寿臣在京剧花脸中之地位(下)
翁偶虹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89
0
原文传递
17
郝寿臣在京剧花脸中之地位(上)
翁偶虹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89
0
原文传递
18
梅兰芳与近代京剧改良
马明捷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3
0
原文传递
19
桃李于今密似云——萧长华先生教学生活略述
钮骠
《戏曲艺术》
1988
0
原文传递
20
谈京剧花脸流派(上)
翁偶虹
《戏曲艺术》
198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