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情境中的干细胞伦理争议与处理——以“黄禹锡事件”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小茹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0-76,共7页
伦理问题一直是干细胞研究备受争议的关键问题,影响着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干细胞法律、政策、规范。但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伦理问题受到多种利益的干扰。"黄禹锡事件"中社会态度的转变和事态的演变,特别好地阐释了这个问... 伦理问题一直是干细胞研究备受争议的关键问题,影响着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干细胞法律、政策、规范。但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伦理问题受到多种利益的干扰。"黄禹锡事件"中社会态度的转变和事态的演变,特别好地阐释了这个问题。通过对事件过程和事件各方的分析可以发现,干细胞研究始终处于伦理观念尺度和事实价值选择尺度的共同作用和互相牵扯之下,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当需要做出决定时,都会基于具体的社会情景和自身的实际需求,而做出某种具有倾向性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伦理 社会情境 黄禹锡事件
下载PDF
科学骗局的“集体制造”——“黄禹锡事件”的另类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骏 《科学文化评论》 2006年第2期53-65,共13页
“黄禹锡事件”是典型的“集体制造”,在这场科学骗局的背后,应该为此承担责任的,不仅仅是黄禹锡本人,还有政府、媒体、公众、科学共同体以及特定的社会文化。
关键词 黄禹锡事件 科学骗局 集体制造
下载PDF
论科学研究的精神特质——以黄禹锡事件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龚文静 《世纪桥》 2014年第8期93-94,共2页
本文运用美国科学社会学家R·K·默顿提出的科学的精神特质观点,即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以及有组织的怀疑等四个规范,在深刻分析黄禹锡事件的基础上,论述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应具备怎样的精神特质才能避免科学欺诈事件的发生... 本文运用美国科学社会学家R·K·默顿提出的科学的精神特质观点,即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以及有组织的怀疑等四个规范,在深刻分析黄禹锡事件的基础上,论述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应具备怎样的精神特质才能避免科学欺诈事件的发生,从而为现实中的科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的精神特质 黄禹锡事件 克隆
下载PDF
关于学术“打磨”的思考——兼及“黄禹锡事件”和“民族感情”
4
作者 李珺平 《社会科学论坛》 2006年第5期74-78,共5页
关键词 学术 民族感情 事件 规范问题 中国 黄禹锡事件
下载PDF
论科学研究的精神特质——以黄禹锡事件为例
5
作者 龚文静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4年第17期207-208,共2页
本文运用美国科学社会学家R.K.默顿提出的科学的精神特质观点,即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以及有组织的怀疑等四个规范,在深刻分析黄禹锡事件的基础上,论述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应具备怎样的精神特质才能避免科学欺诈事件的发生,从而为现... 本文运用美国科学社会学家R.K.默顿提出的科学的精神特质观点,即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以及有组织的怀疑等四个规范,在深刻分析黄禹锡事件的基础上,论述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应具备怎样的精神特质才能避免科学欺诈事件的发生,从而为现实中的科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的精神特质 黄禹锡事件 克隆
下载PDF
“黄禹锡事件”后韩国科研诚信的治理特征与启示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友轩 赵勇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18年第2期10-24,共15页
有效的科研诚信治理措施在科学事业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黄禹锡事件"爆发后,韩国加大了对科研诚信的治理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基于韩国科研诚信法律体系和治理路径的分析,从科研诚信的相关概念、审查流程、法... 有效的科研诚信治理措施在科学事业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黄禹锡事件"爆发后,韩国加大了对科研诚信的治理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基于韩国科研诚信法律体系和治理路径的分析,从科研诚信的相关概念、审查流程、法律制度、机构设置等方面对韩国科研诚信的治理特征进行梳理和归纳,进而为我国的科研诚信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科研诚信 治理策略 黄禹锡事件
下载PDF
“黄禹锡事件”与胚胎干细胞研究
7
作者 沈铭贤 《社会观察》 2006年第2期34-35,共2页
2005年11月24日,被誉为韩国“克隆之父”的著名科学家黄禹锡公开向韩国人民和科学界道歉,承认他领导的团队在胚胎干细胞研究中确有违背伦理的地方:采集了两位研究生的卵子,并用金钱收购了部分卵子。为此,他将承担相关责任,并辞去... 2005年11月24日,被誉为韩国“克隆之父”的著名科学家黄禹锡公开向韩国人民和科学界道歉,承认他领导的团队在胚胎干细胞研究中确有违背伦理的地方:采集了两位研究生的卵子,并用金钱收购了部分卵子。为此,他将承担相关责任,并辞去政府和社会的一切兼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研究 胚胎 科学界 科学家 研究生 韩国 克隆 黄禹锡事件
下载PDF
从黄禹锡事件谈科技伦理教育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真真 曾家焱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年第4期418-424,共7页
2005年,发生在韩国的黄禹锡造假事件震惊了全世界。事件的中"卵子风波"透视出伦理在民族情绪面前的"软弱无力",这一现象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卵子风波"过程及韩国各方的反应,探讨了科学与伦理的关系... 2005年,发生在韩国的黄禹锡造假事件震惊了全世界。事件的中"卵子风波"透视出伦理在民族情绪面前的"软弱无力",这一现象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卵子风波"过程及韩国各方的反应,探讨了科学与伦理的关系以及科技伦理的使命,认为在以国家利益的名义推进科学技术的时代,通过科技伦理教育,促进和保持对科学技术的伦理反思和保障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禹锡事件 卵子风波 科学与伦理 科技伦理教育
原文传递
黄禹锡事件引发的思考
9
作者 求实 《科学与无神论》 2006年第3期7-10,共4页
邻国的黄禹锡事件,也引起国人的关注。对于把科教兴国作为战略来推行的我国来说,它有警示作用,有借鉴价值,有助于我们反思。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科学要发展,发展要创新。把实事求是的态度同创新的精神结合起来,推动科学的长足发展,... 邻国的黄禹锡事件,也引起国人的关注。对于把科教兴国作为战略来推行的我国来说,它有警示作用,有借鉴价值,有助于我们反思。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科学要发展,发展要创新。把实事求是的态度同创新的精神结合起来,推动科学的长足发展,是当代中国人的普遍愿望。黄禹锡是希望创新的,他在创新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世人注目的成就。但当他继续创新难以如期实现时,他就采取了反科学的态度:作伪造假。请注意:黄禹锡事件的本质是作伪造假,而不是科学实验过程的失败,不是对实验结果的误判,也不是他提出的假说经不住实践检验。一部科学史说明,科学是艰苦探索的事业,从幻想、想象到提出假说, 以及假说的被实践所检验为原理、公理、规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些已成定论的东西,甚至或者又被新发现、新实践所修正,所推翻,这都是正常的事。在科学探索的崎岖小路上,如果不允许犯错误,受挫折,那只好取消科学。但作伪造假的性质与此迥然不同。作伪造假是道德学风上出了问题,是科学良心出了问题。对这种行为的唯一社会评价,是他在骗,骗他人,骗国人,不管他出于什么动机,骗的行为是一样的——当然,这是就事论事,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其人的全部,包括他已经取得和未来可能取得的成就。黄禹锡事件爆发后,有两件事令人印象至深,一是其本国,从学界到政府,对事件进行的严肃认真的调查和处理,并不因为他是国宝级的科学家,就为其袒护遮瞒,封舆论界的口;一是其本人,面向媒体大众,坦诚其作假的事实,向其国人深深道歉,令人对之是又一类的肃然起敬。这样的政府,这样的科学家,在科学的发展上,必定是前途无量的。我们需要反思些什么?这里只提两点:一是“人体科学”,我们是否需要反思?二是反对“伪科学”,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近两年来,与“反科学主义”同行的是为“伪科学”辩护,而走在反伪科学前列的学者,则被冠以“科学警察”的恶称,大批小批,似乎是反伪科学妨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成了中国科学的罪人。我们提请这些伪科学的捍卫家们,看看近邻的榜样吧。所谓“伪科学”,就是作伪造假,作任何其他解释,都是遮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实事求是 反科学 科教兴国 创新 价值 黄禹锡事件
原文传递
科研不端行为查处程序的比较分析——基于美国、韩国及中国的典型案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蒋美仕 蒋安 段诗韵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7-495,共9页
比较分析美国"E.T.波尔曼事件"、韩国"黄禹锡事件"及中国"陈进事件"等科研不端行为典型案件的查处程序表明,已构建健全科研不端行为防范体制和机制的美国,有着正确、及时、秘密的查处程序,并能发挥其应... 比较分析美国"E.T.波尔曼事件"、韩国"黄禹锡事件"及中国"陈进事件"等科研不端行为典型案件的查处程序表明,已构建健全科研不端行为防范体制和机制的美国,有着正确、及时、秘密的查处程序,并能发挥其应有的公平、公正与效率作用;急功近利而无相关法律规制的韩国,也能正确、及时和有效地查处黄禹锡事件,并积极建立相关防范体制;面对类似突发事件的中国,虽有立法不足、体制不全、程序公正性和效用性欠缺等问题,却也积极推动了相关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 T 波尔曼事件 黄禹锡事件 陈进事件 科研不端行为 调查与处理 程序正义及效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