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核不育利用的历史、现状及其新途径──黄绿苗标记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洪生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7-8,共2页
本文简述了玉米雄性不育研究利用的历史、现状,并对核不育研究的诸多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核不育的方法──黄绿苗标记法,并构建了这一体系.我们找到一种3叶~4叶期表现黄绿色而后自动转为正常绿苗的基因,将其与不... 本文简述了玉米雄性不育研究利用的历史、现状,并对核不育研究的诸多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核不育的方法──黄绿苗标记法,并构建了这一体系.我们找到一种3叶~4叶期表现黄绿色而后自动转为正常绿苗的基因,将其与不育基因导入同一优良玉米自交系中,二者紧密联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三系配套 核不育 黄绿苗标记
下载PDF
玉米黄绿苗标记单倍体诱导系“吉黄诱7号”的选育 被引量:5
2
作者 才卓 徐国良 +7 位作者 张銘堂 于明彦 任军 代玉仙 李淑华 郭琦 刘小丹 杜金洹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14,共8页
研究一种新型的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选育过程。在传统R1-nj标记和紫色茎秆标记(pl1)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黄绿苗标记基因(Yg3)导入到单倍体诱导系中,填补了单倍体幼苗期无标记性状鉴别的空白。应用于玉米全单倍体育种技术体系(自然加倍、... 研究一种新型的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选育过程。在传统R1-nj标记和紫色茎秆标记(pl1)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黄绿苗标记基因(Yg3)导入到单倍体诱导系中,填补了单倍体幼苗期无标记性状鉴别的空白。应用于玉米全单倍体育种技术体系(自然加倍、人工加倍、EDH系、单倍体回交、单倍体轮回选择育种等),可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降低育种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单倍体 诱导系 YG3 显性黄绿苗标记
原文传递
利用玉米黄绿苗标记单倍体诱导系选育早期加倍双单系(EDH)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郭琦 于明彦 +5 位作者 任军 代玉仙 李淑华 刘小丹 徐国良 才卓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52,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该诱导系兼具籽粒标记、幼苗标记和成株标记,可在幼苗期通过黄绿苗性状鉴别出杂合二倍体植株,可在早期加倍(EDH)、高自然加倍、单倍体回交和单倍体轮回选等技术方面应用,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 黄绿苗标记 EDH系 单倍体 诱导系
原文传递
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双轮回育种体系的探索
4
作者 才卓 徐国良 +9 位作者 郭琦 于明彦 任军 代玉仙 武阳春 杜金洹 侯宗运 李淑华 刘小丹 李万良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依据相关理论和育种实践提出,在单倍体规模化育种技术基础上,应用单倍体轮选遗传修复原理,纳入主体杂优模式双向轮回选择育种理念,构建“单倍体自然加倍双轮回育种技术体系”。通过对主体杂优模式的双向DH轮回循环选择改良,逐步累加农... 依据相关理论和育种实践提出,在单倍体规模化育种技术基础上,应用单倍体轮选遗传修复原理,纳入主体杂优模式双向轮回选择育种理念,构建“单倍体自然加倍双轮回育种技术体系”。通过对主体杂优模式的双向DH轮回循环选择改良,逐步累加农艺性状相关有益基因频率,快速聚合雄穗自然加倍基因,保持2个群体的遗传距离与配合力,逐步形成两个相互对应的单倍体高自然加倍商业化核心种质群,步入简单、快捷、高效的“单倍体自然加倍双轮回育种技术体系”。该体系经全面运行实施,验证了缩短育种年限、简化操作流程、节约选系成本、提高育种效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单倍体 自然加倍 DH双轮回 快捷创制 黄绿苗标记 技术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