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老无为”视野下汉初边疆思想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袁宝龙 《学术探索》 2018年第4期117-122,共6页
西汉初期,各政治集团的领土主权意识比之秦代均有了显著提升,这也成为边疆思想成熟化、体系化的理论基础。以刘邦为代表的汉初统治阶层面对错综复杂的边疆形势,就治边之策进行了积极探索,建构起庞大多元的边疆经略体系。汉初的边疆思想... 西汉初期,各政治集团的领土主权意识比之秦代均有了显著提升,这也成为边疆思想成熟化、体系化的理论基础。以刘邦为代表的汉初统治阶层面对错综复杂的边疆形势,就治边之策进行了积极探索,建构起庞大多元的边疆经略体系。汉初的边疆思想,以对疆土资源战略意义的清晰认知为前提,以"过秦"复古为主要特征,运用多元化的方法举措,在"黄老无为"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了边疆区域的安宁和平,为西汉中期边疆思想的"有为"化转向提供了缓冲界域和强大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初 边疆思想 黄老无为 边疆经略 南北边疆
下载PDF
秦汉之际国家意识形态通论——关于“以吏为师”、“黄老无为”与“独尊儒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英华 《学术探索》 2001年第z1期5-8,共4页
从“以吏为师”到“黄老无为”再到“独尊儒术” ,是秦汉时期国家意识形态三次更迭的历史过程。李斯提出“以吏为师” ,乃是拘于一种历史的惯性 ,固守法家传统 ,却违背了历史潮流 ;汉初新道家 ,由于思想立场和方法上的局限 ,未能充分认... 从“以吏为师”到“黄老无为”再到“独尊儒术” ,是秦汉时期国家意识形态三次更迭的历史过程。李斯提出“以吏为师” ,乃是拘于一种历史的惯性 ,固守法家传统 ,却违背了历史潮流 ;汉初新道家 ,由于思想立场和方法上的局限 ,未能充分认识和吸收儒家思想 ,从而限制了“黄老无为”在政治和文化上发挥更大的实际效能 ;董仲舒提出“独尊懦术” ,有其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 ,但把儒学上升为政治意识形态 ,致使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都蒙受巨大的历史流弊。历史告诉人们 ,国家意识形态和民族传统文化存在复杂的关系。必须始终注重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中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达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 ,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吏为师 黄老无为 独尊儒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文景之治”非“黄老无为之治”──文景政策与思想剖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古永继 《惠州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49-56,共8页
“文景之治”乃“黄老无为之治”,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中的一热门话题,也是史学界的一致共论。本文从微观角度,通过对文景时期的有关政策,贾谊、晁锡在当时所起的实际作用,及各自思想体现等的分析,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关键词 文景之治 黄老无为 文帝 景帝 贾谊 晁错
下载PDF
论西汉从“黄老无为”到“独尊儒术”的转变 被引量:2
4
作者 黄萍华 《龙岩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49-51,共3页
西汉初期,社会经济急需恢复、发展、人们渴望和平,加上亡秦之鉴,使统治者提倡并采取了道家的“黄老无为”思想治国;西汉中期,随着封建大一统的巩固和封建经济的繁荣,统治阶级迫切需要统一人们思想,以解决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董... 西汉初期,社会经济急需恢复、发展、人们渴望和平,加上亡秦之鉴,使统治者提倡并采取了道家的“黄老无为”思想治国;西汉中期,随着封建大一统的巩固和封建经济的繁荣,统治阶级迫切需要统一人们思想,以解决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董仲舒改造了儒学,使之符合统治者的口味,并为封建政治效劳。西汉从“无为而治”到“独尊儒术”的转变,是因为社会需要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需要 儒学 黄老无为 董仲舒
下载PDF
汉初“清静无为”理论出台的再认识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玉屏 《中华文化论坛》 1995年第1期53-55,共3页
汉初“清静无为”理论出台的再认识陈玉屏长期以来,论者多以为秦末大乱之后,民生凋弊,百姓切盼休生养息,故汉初统治者尊奉黄老之学为政治指导,行清静无为、轻徭薄赋之政。近年来重读汉史,总感现有结论在认识问题的深度上不如人意... 汉初“清静无为”理论出台的再认识陈玉屏长期以来,论者多以为秦末大乱之后,民生凋弊,百姓切盼休生养息,故汉初统治者尊奉黄老之学为政治指导,行清静无为、轻徭薄赋之政。近年来重读汉史,总感现有结论在认识问题的深度上不如人意──清静无为理论的出台背景远不止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臣集团 清静无为 黄老之学 汉初 吕氏集团 黄老无为 专制权力 秦王朝 轻徭薄赋 曹参
下载PDF
曹参与无为而治 被引量:1
6
作者 葛亮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9期40-42,共3页
曹参与无为而治葛亮班固称曹参为“汉之宗臣”。①宗臣,即受尊敬景仰的大臣。曹参一生社会政治活动,经历四个时期:以秦狱吏身分投身人民反秦革命;为刘邦战将;为齐相;为汉相国。他是汉初无为政治最主要倡导者与推行者。他的事功与... 曹参与无为而治葛亮班固称曹参为“汉之宗臣”。①宗臣,即受尊敬景仰的大臣。曹参一生社会政治活动,经历四个时期:以秦狱吏身分投身人民反秦革命;为刘邦战将;为齐相;为汉相国。他是汉初无为政治最主要倡导者与推行者。他的事功与政治品格,很有值得注意之处。本文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参 时代需要 统治集团 王夫之 狱市 政治活动 萧何 黄老 黄老无为 齐国
下载PDF
宋初黄老思想三题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华瑞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13-20,118,共9页
宋初黄老思想三题李华瑞宋初太祖、太宗和真宗三朝是赵末政权确立和巩固的重要时期,也是安史乱后中国历史由动乱重新走向大治的时期。在这个重要的时期内,封建统治者采取何种统治思想来指导重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并达到长治久安... 宋初黄老思想三题李华瑞宋初太祖、太宗和真宗三朝是赵末政权确立和巩固的重要时期,也是安史乱后中国历史由动乱重新走向大治的时期。在这个重要的时期内,封建统治者采取何种统治思想来指导重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并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呢?就目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思想 与民休息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经济政策 禁榷制度 统治思想 黄老无为 统治者 汉初 指导思想
下载PDF
论《新语》的黄老思想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志哲 罗义俊 《江汉论坛》 1981年第6期110-114,109,共6页
《新语》,是汉兴第一部重要著作;作者陆贾,楚国人。楚汉之际的著名思想家、外交家。秦末大乱,陆贾以客从刘邦,待命帐下,南征北战,备受赏识,居左右,参与策划军政大事。汉兴,陆贾数有大功于汉,特别是在汉初的政策转变中,陆贾是唯一从理论... 《新语》,是汉兴第一部重要著作;作者陆贾,楚国人。楚汉之际的著名思想家、外交家。秦末大乱,陆贾以客从刘邦,待命帐下,南征北战,备受赏识,居左右,参与策划军政大事。汉兴,陆贾数有大功于汉,特别是在汉初的政策转变中,陆贾是唯一从理论上作出贡献的开国元臣,他的理论贡献即是《新语》。汉初乃布衣将相之局,君臣起于草莽,多出身低微。刘邦不好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老思想 新语 陆贾 黄老无为而治 黄老学派 汉初 政策转变 黄老之术 刘邦 仁义
下载PDF
评汉初黄老思想的消极影响
9
作者 鲍新山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5期81-85,共5页
关键词 黄老思想 刘邦 汉初 黄老无为 黄老 统治思想 曹参 无为而治” 《新语》 匈奴
下载PDF
《二年律令》所见汉初国家统治思想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健胜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186,共5页
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的设置原理与政治基础看,这一法律文书是围绕二十级军功爵制制定而成的,汉初承纳分封制并建构"内""外"结合的政治结构是这一法律文献形成的政治基础。汉初国家统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在暂... 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的设置原理与政治基础看,这一法律文书是围绕二十级军功爵制制定而成的,汉初承纳分封制并建构"内""外"结合的政治结构是这一法律文献形成的政治基础。汉初国家统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在暂时承纳分封体制的前提下,围绕二十级军功爵制制定法规,并以此来建构新的统治基础,同时,又通过限制分封,消解"内""外"格局中制约皇权的政治因素,逐步使皇权成为支配国家权力、财富的中心力量。在这一国家统治思想体系中,黄老无为与"汉承秦制"是交替运用的统治技术,而非国家统治思想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初 《二年律令》 国家统治思想 汉承秦制 黄老无为
下载PDF
《淮南子》对专制主义皇权思想的叛逆——再论《淮南子》的时代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治中 《皖西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8-43,共6页
西汉前期,朝廷多方面为加强专制皇权而努力,着力神化皇权,主要力量用于消灭异姓王,削弱同姓王。《淮南子》从另类角度,提出了与主流社会不同的国家理论与法制思想,被皇帝视为叛逆,制造了一次惨烈的文字狱。
关键词 黄老无为 君权神授 《内篇》 文字狱
下载PDF
秦汉之际社会思潮简论
12
作者 李宗桂 《浙江学刊》 1987年第6期80-84,共5页
秦汉之际,中国社会的军事统一已经完成,思想统一的潮流汹涌澎湃。各种学术思潮相为迭起,各是其说,互争高下,务以为治。无论在朝在野,哪家哪派,其主张或有不同,其命运或有区别,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趋向:怎样用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 秦汉之际,中国社会的军事统一已经完成,思想统一的潮流汹涌澎湃。各种学术思潮相为迭起,各是其说,互争高下,务以为治。无论在朝在野,哪家哪派,其主张或有不同,其命运或有区别,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趋向:怎样用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用什么思想来统一?从而形成秦汉之际的社会思潮的主旋律。一秦亡汉兴,经济凋弊,“天子不能具醇驷,将相或乘牛车”。刘汉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得不宽刑简政,与民休息。同时,认真思考秦二世而亡的深刻教训,探求新的统治思想。汉初的思想家们,对秦亡原因作了深刻而又具体的分析。刘邦的谋士陆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之际 统治思想 吕氏春秋 陆贾 汉王朝 儒家思想 黄老思想 统治阶级 黄老无为 淮南子
下载PDF
一座学术丰碑——论《淮南子》的时代特征
13
作者 姚治中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8-32,共5页
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从氏族部落而方国,从方国而统一王朝,多元一体的中华多民族国家形成,从诸子百家到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民族思想体系是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的组成部分。《淮南子》是这一伟大历史发展的成果,汉文化成型期的标志之一,是具... 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从氏族部落而方国,从方国而统一王朝,多元一体的中华多民族国家形成,从诸子百家到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民族思想体系是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的组成部分。《淮南子》是这一伟大历史发展的成果,汉文化成型期的标志之一,是具有里程碑地位的巨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安 黄老无为 窦太后 淮南古代文化
下载PDF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玲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25-128,共4页
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从先秦百家争鸣到汉武帝时的独尊儒术的转变,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是社会历史做出的合乎规律的选择。分析其发展轨迹和变化规律,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并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百家争鸣 焚书坑儒 黄老无为 独尊儒术
下载PDF
汉武帝酷吏政治述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义俊 《史林》 1986年第1期7-13,共7页
一汉武帝的君主专制统治,在其形成过程中,显现着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建元六年(前135年),武帝广招文学儒士,看透了皇上心思的主爵都尉汲黯当廷加以讥评,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这里多欲之欲乃... 一汉武帝的君主专制统治,在其形成过程中,显现着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建元六年(前135年),武帝广招文学儒士,看透了皇上心思的主爵都尉汲黯当廷加以讥评,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这里多欲之欲乃指私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酷吏 汉武帝 理想政治 专制主义 述论 公孙弘 黄老无为 吏治 汉书 御史大夫
下载PDF
《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史研究》评介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绍侯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116-116,共1页
《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史研究》评介朱绍侯汤其领教授从历史学的角度对早期道教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写出了断代道教史专著《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史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研究》有以下四个显著的特... 《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史研究》评介朱绍侯汤其领教授从历史学的角度对早期道教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写出了断代道教史专著《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史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研究》有以下四个显著的特点:一、以史探道,独辟蹊径。鲁迅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晋南北朝 道教史 汉魏 《抱朴子》 黄老无为而治 《太平经》 资料翔实 辐射效应 研究的方法论 中国根柢
下载PDF
陆贾的思想对汉初政治的影响
17
作者 张韶冲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5年第19期108-109,共2页
秦末农民战争摧毁了"依法治国"的大秦帝国,汉高祖刘邦随之建立大汉王朝,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然而,面对一个遭受战争严重创伤破坏,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急需要休整恢复,这就摆在了汉初统治者面前一个严峻的政治课题,如何治... 秦末农民战争摧毁了"依法治国"的大秦帝国,汉高祖刘邦随之建立大汉王朝,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然而,面对一个遭受战争严重创伤破坏,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急需要休整恢复,这就摆在了汉初统治者面前一个严峻的政治课题,如何治理这个国家?汉高祖手下的谋臣陆贾提出了治国思想,就是以"黄老无为"的思想给予国家休整恢复的治理策略,这个治国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汉王朝得到了修养生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陆贾 黄老无为 政治格局
下载PDF
《后汉书》中所反映的吏治思想
18
作者 李传书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80-85,共6页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东汉的吏治大致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吏治表现为君臣共同治政,整顿吏治;后期则表现为士人为求得吏治清明,与当政集团展开坚决的斗争。因而,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我国一些优良的吏治传统,如重民爱民、廉直公正、...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东汉的吏治大致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吏治表现为君臣共同治政,整顿吏治;后期则表现为士人为求得吏治清明,与当政集团展开坚决的斗争。因而,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我国一些优良的吏治传统,如重民爱民、廉直公正、冒死诤谏、修身自省、选贤进能等吏治传统。这些优良传统,既是对前代吏治思想的发展,也给东汉以后的吏治思想以影响,即使在今天,仍然是我们研究政治制度和用人制度的宝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汉书》 吏治思想 整顿吏治 东汉时期 政治制度 光武帝 用人制度 指导思想 集团展开 黄老无为
下载PDF
武帝改制聚贤才
19
作者 刘国均 《新东方》 2003年第10期62-62,共1页
改革旧的组织人事制度,建立新的选人机制,扩大选人的民主化,拓宽识人渠道,是从根本上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有效方法。汉朝建立之初,由于战乱刚息,经济萧条,人们刚从秦朝残暴苛刻的枷锁中解脱出来,渴望一种宽松的政治环境。因此,当... 改革旧的组织人事制度,建立新的选人机制,扩大选人的民主化,拓宽识人渠道,是从根本上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有效方法。汉朝建立之初,由于战乱刚息,经济萧条,人们刚从秦朝残暴苛刻的枷锁中解脱出来,渴望一种宽松的政治环境。因此,当时汉朝统治者崇尚黄老无为而治的哲学。到了汉武帝即位的时候,汉朝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政治趋于稳定,国内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增强国力。要想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再用那些行伍出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人机制 黄老无为而治 贤才 增强国力 发展经济 汉武帝 民主化 畜牧服务中心 组织人事制度 有效方法
下载PDF
柳宗元写作《闻籍田有感》诗的前前后后
20
作者 王一民 《零陵学院学报》 1994年第Z1期27-28,共2页
唐宪宗元和五年十月诏来年正月行籍田礼,故柳宗元此诗当于是年冬作于永州贬所。所谓籍田礼,关系到这样一些史实:我国古代,天子有籍田千亩,诸侯百亩,籍田就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天子。
关键词 柳宗元 籍田礼 朴素唯物主义 《国语》 司马迁 黄老无为而治 唐宪宗 社会历史现实 学术思想 太史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