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根瘤象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建军 周天旺 +3 位作者 张新瑞 李继平 惠娜娜 王立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5-209,共5页
首次对发生于甘肃省黄芪种植区域的黄芪根瘤象(Sitona ophthalmicus Desbrochers)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报道。通过室内观测详细描述该虫的成虫、卵、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通过野外调查研究该虫的越冬虫态、生活习性、产卵和为害规律等生物学... 首次对发生于甘肃省黄芪种植区域的黄芪根瘤象(Sitona ophthalmicus Desbrochers)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报道。通过室内观测详细描述该虫的成虫、卵、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通过野外调查研究该虫的越冬虫态、生活习性、产卵和为害规律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黄芪根瘤象1年发生1代,产卵盛期出现在5月、幼虫为害高峰出现在7月中旬;化蛹盛期出现在7月下旬、羽化盛期出现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10月后开始越冬。并且产卵成虫为越冬成虫,越冬虫态为成虫和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根瘤象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生活习性 生活史
下载PDF
黄芪新害虫——黄芪根瘤象的鉴别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魏玉红 罗进仓 +2 位作者 刘月英 张大为 周昭旭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9-171,共3页
黄芪根瘤象Sitona simillimus Korotyaev(我国于2013年首次报道该虫时误鉴为Sitona ophtalmicus Desbrochers)为我国近年在黄芪上新发现的一种优势害虫,在我国黄芪主产区的甘肃陇西、岷县、临洮等地均有分布,以成虫、幼虫为害黄芪的根、... 黄芪根瘤象Sitona simillimus Korotyaev(我国于2013年首次报道该虫时误鉴为Sitona ophtalmicus Desbrochers)为我国近年在黄芪上新发现的一种优势害虫,在我国黄芪主产区的甘肃陇西、岷县、临洮等地均有分布,以成虫、幼虫为害黄芪的根、叶,严重影响黄芪的产量与品质。本文概述了黄芪根瘤象的研究概况,对其各虫态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成虫、幼虫、卵、蛹及雌雄生殖器的特征彩图,为该虫的正确鉴定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根瘤象 形态特征 研究概况 黄芪
下载PDF
温度对黄芪根瘤象成虫繁殖与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月英 罗进仓 +2 位作者 张大为 周昭旭 魏玉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135,共5页
黄芪根瘤象Sitona simillimus Korotyaev为近年来在甘肃省黄芪上新发现的一种优势地下害虫,为弄清温度对其成虫繁殖与寿命的影响,为黄芪根瘤象的预测预报及综合治理提供依据,本研究在人工气候箱内设置5个温度(15、20、25、30、35℃)饲... 黄芪根瘤象Sitona simillimus Korotyaev为近年来在甘肃省黄芪上新发现的一种优势地下害虫,为弄清温度对其成虫繁殖与寿命的影响,为黄芪根瘤象的预测预报及综合治理提供依据,本研究在人工气候箱内设置5个温度(15、20、25、30、35℃)饲养黄芪根瘤象越冬成虫,对其产卵前期、产卵量、成虫寿命等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15、20℃的较低温度下,成虫产卵量低、产卵期较短;30℃成虫产卵质量下降,无效卵数量显著增加,成虫寿命开始缩减;35℃已接近成虫产卵、存活的临界上限温度;25℃下成虫产卵量最高,平均卵量2068.08粒,单雌最高卵量3491粒,且该温度下成虫产卵期及成虫寿命均最长。说明25℃左右是黄芪根瘤象成虫繁殖与生存的最适宜温度,偏高或偏低的温度均不利于黄芪根瘤象成虫的繁殖与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根瘤象 温度 繁殖 寿命
下载PDF
黄芪根瘤象取食胁迫对黄芪3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张大为 惠娜娜 +2 位作者 袁伟宁 余海涛 魏玉红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第1期59-62,共4页
为明确黄芪根瘤象取食胁迫对黄芪叶片主要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及对黄芪药效物质的可能影响,以黄芪根瘤象及其寄主膜荚黄芪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取食诱导时间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结果表明,... 为明确黄芪根瘤象取食胁迫对黄芪叶片主要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及对黄芪药效物质的可能影响,以黄芪根瘤象及其寄主膜荚黄芪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取食诱导时间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取食24、48、72 h后,叶片PAL和POD的活性均显著增加;取食24 h后PPO活性达到峰值,然后有所下降。表明黄芪根瘤象的取食胁迫激活了黄芪的化学防御,对黄芪的诱导抗性及次生代谢物质产生一定的影响,现有的黄芪根瘤象防治策略有待于更加科学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黄芪根瘤象 取食胁迫 防御酶
下载PDF
黄芪麻口病的成因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新瑞 李继平 +3 位作者 李建军 周天旺 惠娜娜 王志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7-142,152,共7页
为明确黄芪麻口病的成因,在甘肃陇西县多年种植的黄芪田进行调查、采样和防治试验。通过对黄芪根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根结线虫的分离,明确了根腐病菌不是黄芪麻口病的致病菌,在供试的麻口病株上未分离到线虫。经过回接地下害虫试验,确认... 为明确黄芪麻口病的成因,在甘肃陇西县多年种植的黄芪田进行调查、采样和防治试验。通过对黄芪根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根结线虫的分离,明确了根腐病菌不是黄芪麻口病的致病菌,在供试的麻口病株上未分离到线虫。经过回接地下害虫试验,确认黄芪根瘤象(Sitona ophtalmicus Desbrochers)幼虫的取食为害,是造成黄芪麻口病发生的主要诱因,经中科院动物所专家鉴定该虫为中国新记录种。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显示,黄芪移栽前用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45kg/hm2土壤处理,用15%阿维·毒乳油30kg/hm2灌根,防治效果良好,一次灌根的防治效果达87.51%,挽回92.14%的产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麻口病 根腐病 线虫 黄芪根瘤象 防治技术
下载PDF
黄芪麻口病发生原因探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建军 李继平 +3 位作者 周天旺 惠娜娜 王立 张新瑞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2-117,共6页
为明确引起"黄芪麻口病"的主要原因,通过田间调查、室内病原线虫和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田间地下害虫回接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麻口病标样上未检测到病原线虫,分离到的病原菌以茄病镰孢、尖孢镰孢为主,发现引起"... 为明确引起"黄芪麻口病"的主要原因,通过田间调查、室内病原线虫和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田间地下害虫回接试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麻口病标样上未检测到病原线虫,分离到的病原菌以茄病镰孢、尖孢镰孢为主,发现引起"黄芪麻口病"的主要原因是黄芪根瘤象幼虫为害黄芪根部。说明黄芪根瘤象为害黄芪根部是造成黄芪麻口病的主要原因。并且黄芪根瘤象是首次在中国发现,为中国新记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麻口病 地下害虫 黄芪根瘤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