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变化对黄连生物碱煎出及其对大鼠小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万晶 张玉杰 +2 位作者 姚南 姜昊 汪祺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614-2616,共3页
目的:研究吴茱萸对黄连生物碱成分煎出和的大鼠小肠吸收的影响,探讨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的机理。方法:以HPLC测定黄连生物碱成分含量,采用大鼠非翻转肠囊实验和翻转肠囊实验,考察吴茱萸对黄连生物碱小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结果:随吴茱萸... 目的:研究吴茱萸对黄连生物碱成分煎出和的大鼠小肠吸收的影响,探讨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的机理。方法:以HPLC测定黄连生物碱成分含量,采用大鼠非翻转肠囊实验和翻转肠囊实验,考察吴茱萸对黄连生物碱小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结果:随吴茱萸配伍比例的增加黄连煎液中生物碱成分含量呈下降的趋势,黄连配伍吴茱萸后可使小肠吸收黄连生物碱作用得到改善,当黄连与吴茱萸配比为6∶1时,黄连生物碱成分的小肠吸收最为明显。结论:黄连吴茱萸配比为6∶1时,吴茱萸促进黄连生物碱的小肠吸收最强,小肠吸收是黄连吴茱萸配伍作用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 小肠吸收 黄连生物碱
下载PDF
中药药对的系统研究(Ⅳ)--黄连吴茱萸药对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锐娥 胡杨洋 +2 位作者 王胜鹏 陈美婉 王一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34-1341,共8页
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的方剂,自宋代就有其运用的记载,传统中医常用其治疗湿热蕴于肝胆、脾胃及大肠所致的各种病症,经历代医家证实其临床疗效确切。现代研究显示,该药对的药理作用广泛,具有良好的抗肿瘤、镇痛、抑菌及抗炎活性,对应激性... 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的方剂,自宋代就有其运用的记载,传统中医常用其治疗湿热蕴于肝胆、脾胃及大肠所致的各种病症,经历代医家证实其临床疗效确切。现代研究显示,该药对的药理作用广泛,具有良好的抗肿瘤、镇痛、抑菌及抗炎活性,对应激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等均有良好的疗效。但由于黄连与吴茱萸药性不同,基于不同配比组成的方剂药性不相一致,其功用与主治也各异,故限制了黄连吴茱萸药对的临床应用,也加大了医药工作者对该药对创新研究的难度。本文主要对黄连吴茱萸药对的理论基础、化学成分、药理药效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系统的阐述,多角度、深层次地探析药对的配伍内涵及治证本质,以期为黄连吴茱萸药对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吴茱萸药对 化学成分 应用进展
下载PDF
黄连吴茱萸药对高脂血症大鼠HMG-CoA,L-FABP,LP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晶晶 王静 沈涛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5年第12期1468-1470,共3页
目的考察黄连吴茱萸药对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乳剂灌胃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酶法测定血清TC、TG、LDL、HDL;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HMG-Co A还原酶、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脂蛋白脂酶基因的表... 目的考察黄连吴茱萸药对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乳剂灌胃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酶法测定血清TC、TG、LDL、HDL;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HMG-Co A还原酶、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脂蛋白脂酶基因的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血脂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给药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上述基因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分别增高20.7倍、6.33倍、8.13倍,给药组较模型对照组表达显著降低3~47倍。结论黄连吴茱萸药对能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该作用与抑制HMG-Co A还原酶、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脂蛋白脂酶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吴茱萸药对 高脂血症 HMG-Co A还原酶 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脂蛋白脂酶
下载PDF
黄连、吴茱萸及其药对对大鼠结肠异变腺窝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周昕 董立 +1 位作者 黄波 吴大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研究黄连、吴茱萸及其药对对大鼠结肠癌前病变(异常腺窝病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二甲肼(1,2-di m-ethylhydrazine,DMH)诱发大鼠结肠ACF形成,根据形态法观察亚甲蓝染色后ACF在结肠上皮的数量和分布变化... 目的:研究黄连、吴茱萸及其药对对大鼠结肠癌前病变(异常腺窝病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二甲肼(1,2-di m-ethylhydrazine,DMH)诱发大鼠结肠ACF形成,根据形态法观察亚甲蓝染色后ACF在结肠上皮的数量和分布变化。同时通过测定肝重指标评估药物对肝的损伤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黄连、吴茱萸及其药对在大剂量和中剂量时,都能明显抑制ACF形成(P<0.01);在小剂量时,黄连组亦能抑制ACF形成(P<0.05);黄连大、中剂量组和吴茱萸大剂量组的肝重指数有所增加(P<0.01),而药对组的肝重指数小于黄连组及吴茱萸组,且3给药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黄连、吴茱萸及其药对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ACF形成,且配伍后能减轻对肝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吴茱萸 黄连吴茱萸药对 异常腺窝病灶
下载PDF
黄连吴茱萸药对在Caco-2单层细胞模型中的跨膜转运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曾晓会 涂瑶生 +3 位作者 孙冬梅 罗文汇 李素梅 黄雪君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黄连吴茱萸不同配比在Caco-2单层细胞模型中的跨膜转运,比较小檗碱等四种主要化学成分表观穿透系数Papp的异同。方法:复制Caco-2细胞模型,采用HPLC测定转运后药液5种化学成分含量,并计算吸收系数,考察黄连吴茱萸不同配比时小... 目的:研究黄连吴茱萸不同配比在Caco-2单层细胞模型中的跨膜转运,比较小檗碱等四种主要化学成分表观穿透系数Papp的异同。方法:复制Caco-2细胞模型,采用HPLC测定转运后药液5种化学成分含量,并计算吸收系数,考察黄连吴茱萸不同配比时小檗碱等四种化学成分在细胞模型中的吸收特征。结果:随着配比中黄连比例的增加,无论是AP-BL还是BL-AP,4种化学成分的Papp均随时间的推移呈线性增加趋势,即黄连:吴茱萸为6:1时吸收率最大,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增加黄连的配伍比例,有利于黄连和吴茱萸主要化学成份的吸收,黄连吴茱萸为6:1时各主要化学成分的吸收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吴茱萸药对 Caco-2单层细胞模型 跨膜转运
原文传递
黄连-吴茱萸药对化学成分的HPLC-DAD-MS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邓雅婷 廖琼峰 +3 位作者 毕开顺 姚美村 姜晓飞 谢智勇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9-302,共4页
建立黄连-吴茱萸药对半仿生提取液化学成分的HPLC-DAD-MS分析方法,研究黄连-吴茱萸配伍机制的物质基础。以Hypersil BDS C18为色谱柱,梯度洗脱后,综合分析不同样品的色谱峰保留时间、紫外光谱,一级和二级全扫描质谱图,归属了黄连-吴茱... 建立黄连-吴茱萸药对半仿生提取液化学成分的HPLC-DAD-MS分析方法,研究黄连-吴茱萸配伍机制的物质基础。以Hypersil BDS C18为色谱柱,梯度洗脱后,综合分析不同样品的色谱峰保留时间、紫外光谱,一级和二级全扫描质谱图,归属了黄连-吴茱萸(6∶1)半仿生提取液中的17个色谱峰,8个来自吴茱萸,其他9个均来自黄连,确认了4个色谱峰分别为药根碱、羟基吴茱萸碱、巴马汀和小檗碱;推断了3个色谱峰分别为表小檗碱、非洲防己碱和黄连碱,同时测定了小檗碱和巴马汀的含量。黄连配伍吴茱萸后半仿生提取无新物质生成,但小檗碱和巴马汀的溶出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吴茱萸药对 HPLC-DAD-MS 半仿生提取
下载PDF
不同溶媒对黄连-吴茱萸药对中小檗碱型生物碱溶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彭明兴 吴永江 程翼宇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61-463,共3页
目的 对比研究水和盐酸 甲醇两种溶媒对黄连 吴茱萸药对中小檗碱型生物碱溶出率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水和盐酸 甲醇提取不同配伍比例的黄连 吴茱萸药对样品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药根碱、巴马汀以及小檗碱的含量 ,然后比较... 目的 对比研究水和盐酸 甲醇两种溶媒对黄连 吴茱萸药对中小檗碱型生物碱溶出率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水和盐酸 甲醇提取不同配伍比例的黄连 吴茱萸药对样品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药根碱、巴马汀以及小檗碱的含量 ,然后比较它们的溶出率。结果 与水提法不同 ,用盐酸 甲醇提取黄连 吴茱萸药对时 ,三种生物碱的溶出率随黄连 吴茱萸配伍比例减小而降低的幅度较小。结论 提取方法对黄连 吴茱萸药对中化学组分的溶出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吴茱萸药对 溶媒 生物碱 溶出率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吴茱萸-黄连药对治疗胃炎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慧 王艳艳 +2 位作者 黄莉莉 毛子玮 李廷利 《中医药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29-36,共8页
目的:本文通过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吴茱萸-黄连药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探索吴茱萸-黄连药对治疗胃炎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运用数据库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STITCH、GeneCard等检索吴茱萸-黄连药对活性成分、作用靶... 目的:本文通过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吴茱萸-黄连药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探索吴茱萸-黄连药对治疗胃炎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运用数据库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STITCH、GeneCard等检索吴茱萸-黄连药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以及胃炎相关靶点,应用数据库STRING分析各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Cytoscape3.7.2软件进行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数据库Bioconductor进行GO(gene ontology)过程分析,以及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在相关的数据库筛选之后,得到黄连的潜在活性成分8个,吴茱萸的潜在活性成分17个,二者相同活性成分有2种。吴茱萸-黄连药对筛选得到的靶点有79个,与胃炎靶点进行交集得到共有靶点基因是18个,如CASP3、VEGFA、EGFR、IL-6、MYC、CCND1等。吴茱萸-黄连药对治疗胃炎的主要功能是结合各种不同功能的蛋白如:蛋白磷酸酶、激活转录因子受体、细胞因子受体、凋亡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等。涉及到的通路有HIF-1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以及多种癌症通路和病毒感染通路。结论:吴茱萸-黄连药对在胃炎治疗过程中运用多通路联合协同方式,为胃炎的防治和治疗提供了可行性理论指导以及对今后的胃炎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黄连药对 胃炎 网络理学
下载PDF
黄连、吴茱萸不同配比对大鼠热耐受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高崇佳 张振秋 +2 位作者 赖静怡 林丽丽 李玉恒 《中南药学》 CAS 2010年第11期830-832,共3页
目的观察黄连与吴茱萸不同配伍比例(黄连-吴茱萸分别为6∶1、2∶1、1∶1、1∶6)在热环境下对大鼠肛温、生存时间和死亡率的影响,确定其对增强大鼠热耐受能力的差异。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A组)给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B组... 目的观察黄连与吴茱萸不同配伍比例(黄连-吴茱萸分别为6∶1、2∶1、1∶1、1∶6)在热环境下对大鼠肛温、生存时间和死亡率的影响,确定其对增强大鼠热耐受能力的差异。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A组)给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B组)给藿香正气水,实验组(C、D、E、F组)分别给黄连、吴茱萸药对各配伍比例提取物。6组同时放入温度为41℃,相对湿度为70%的人工热室中受热至死。热暴露前测各鼠肛温1次,热暴露1 h后再测1次肛温,并记录各鼠死亡时间。结果 B组和C、D、E、F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肛温、死亡率,延长存活时间,其中以D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黄连-吴茱萸2∶1能显著增强大鼠热环境的耐受能力,抗中暑作用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吴茱萸药对 热环境 肛温 热耐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